◆[生活環境]WHO呼籲正視食品含丙烯醯胺問題
宜儘速邀集專家諮詢 --﹥
瑞士,日內瓦,2002-05-06
(ENS)-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著手進行丙烯醯胺(acrylamide)調查工作,此化學物質在動物實驗中已證實會導致癌症,目前已發現在高澱粉類食品中,例如佔全球人類食品大宗的馬鈴薯製品與麵包,經高溫烹調後,其含量有升高現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06-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50601
◆[環境政策]G8能源部長峰會
石油供應與核融合議題成焦點 --﹥
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2002-05-06
(ENS)-
全球八大經濟體召開能源部長會議,會中對因應石油危機準備工作的重要性作成正式確認。八大集團(G8)能源部長達成協議,進口石油國家應維持緊急石油存量,並承諾在重大危機發生時,能相互支援調度。美國能源部長史賓塞‧亞伯拉罕表示,布希政府對核融合持高度關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06-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50602
◆[其他]摒除惡名
世界最大採礦業者採取作為 --﹥
瑞士,日內瓦,2002-05-06
(ENS)-
為了礦業的永續發展,幾家世界最大的採礦公司開始尋求可行的方向。「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上週六(5/4)發動一項獨立調查計畫,為全球礦業的永續發展尋找契機;計畫主持機構表示,採礦公司應建立申訴與爭議排解機制,作為邁向永續發展的有力宣誓。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06-05.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50603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5-10 --﹥
-
[生活環境]高雄縣大寮鄉重金屬汙染稻作已收割,正防堵污染稻米流入市面。
(大寮 聯合報)
-
[生活環境]抗旱
屏東10所學校將裝省水設備。如效果達到預期省水績效,縣府也會加裝並擴大到機關團體
(屏東 聯合報)
-
[生活環境]濕地園區案被凍結
口湖鄉怒。農委會專案處理的成龍濕地園區開發案,遭行政院凍結,口湖鄉民代表昨天提案通過,將發動鄉民北上行政院抗爭
(口湖鄉 聯合報)
-
[環境政策]石門水庫供水區是否停水待16日確定。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郭瑤琪今天宣布,13日起石門水庫供水區將彈性實施第三階段限水措施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油輪漂流高雄外海
環署高度警戒。環保署8日召開跨部會議決定,禁止該船在台灣經濟海域內下錨修理及駁油。環保署已告知陸委會,必要時知會大陸方面一同因應,以防止台灣海峽海域生態遭到原油外洩污染
(台北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交通部決定兩年後實施砂石車新制。原本回歸重量法規範的砂石車新制今年六月一日就要實施,延後的理由是宣導不足,對公共工程會造成衝擊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牛樟菇傳抗癌,屏東林班地牛樟遭殃,林區管理處將加強查緝。
(屏東 聯合報)
-
[生態保育]枯水期秀姑巒溪發現電魚毒魚。地方保育人士擔心魚源生態因而枯竭,請求警方嚴禁電魚、毒魚及保護保育類魚群
(花蓮 聯合報)
-
[土地與水文]久旱不雨,地表下也喊渴。雲林縣由於缺乏地面水,民生用水及農田用水長期仰賴地下水,在這波缺水荒中,大雨遲遲不來,地下水又被過度使用,部份淺水井已經抽不出水
(二崙、古坑 中國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家淳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5-1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5-10 --﹥
-
[生活環境]海南省遭遇嚴重旱情,30多萬人飲水困難。
(海口 中新社)
-
[生活環境]廣東出現大面積冬春連旱,嚴重旱情仍在持續。
(廣州 中新社)
-
[生活環境]首鋼環保,減產二百萬噸。《北京奧運行動規劃》對污染企業治汙下「硬指標」,其直接結果是首鋼將減收40億元並裁員4萬人
(北京 羊城晚 報)
-
[環境政策]收購象牙670公斤
北京最大一起走私象牙案開庭。 (北京 新華 社)
-
[環境政策]上海從容應對環境挑戰
環保投入:3%GDP。 (上海 解放日報)
-
[全球變遷]專家:今年北京春天持續時間之長實屬罕見。北京氣象專家說,受暖冬及四月陰雨天氣的影響,今年北京春天氣溫比較穩定,將延續到5月下旬
(北京 中新社)
-
[土地與水文]水利部、國務院三峽辦要求做好三峽工程建設中水土保持工作。
(大陸 中國水利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家淳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5-10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5-06 --﹥
-
[生活環境]抗炭疽菌疫苗接種與藥物治療
導致波灣戰後症候群
-
[環境政策]整治工業廢地
環保署撥款2,150萬美元
-
[環境政策]民營唐提鎮(Tontitown)垃圾掩埋場
阿肯色州下令關閉
-
[生態保育]罹患慢性消耗症鹿隻
將請獵人予以撲殺
-
[生態保育]非法走私巴西桃花心木材
仍扣押於15處港口
-
[生態保育]木餾叢(Creosote
Bush)可能為地球現存最古老的生物
-
[能源議題]太皓湖遊樂區引進壓縮天然氣(CNG)巴士
-
[其他]西維吉尼亞州水災受害者可獲緊急救助金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06-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5-06
■[環境關懷事件]保留嘉義舊監獄的意義 --﹥
作者:余國信
從嘉義舊監獄可以獲知一個日治時期高牆內的小社會體系,從中可見台灣獄政進步史及監獄建築史:當時引進統治、管理最先進的西方監獄系統---放射型監獄建築與管理制度、模式(用最少人力控管監獄,有作業工廠、農場、廚房等工作編制把監禁轉換勞力);非但如此,透過一座老監獄的歷史背景與規模、制度,進而解析當時威權統治下社會的法令制度與人民的法治觀念。(2002.4.8)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2/ag02051001.htm
▲[黑潮觀點]海崖心情 --﹥
作者:廖鴻基
海岸行腳,撥開芒草我們追著濤聲攀下海崖。岩塊筋紋暴露,岩采斑駁,似在紋身記述浪的刁鑽、風一樣的悠悠光陰及陸岸的堅持。
我們眼裡的婆娑海洋、崩斷的海崖、紋身的石塊、那一泓迤邐的海灘,拂吹的風,浪蕩的波濤……幾乎每一樣景物都在我們存在以前就已存在,也將在我們逝去以後綿續她的故事……我們不過是一幅動態海岸風景畫面裡丁點幾乎看不見的飛灰。我們在這幅畫裡是連沾染都缺乏能耐。
行腳海岸,我們只能感受而無法參與。我們的確沒有能耐參與這場曠時久遠的衝突和協調。天地眨眼瞬間,我們的到來、我們的存在、我們的離開,似乎是無關此景此刻的一場虛空。
攀下海崖,我們只是崖下隨風而逝的一點飛灰。(本文原刊載於2002.5.4聯合報/聯合副刊)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2/ku02051001.htm
●[演講]尋找台灣百合 --﹥
時 間:5月11日(六) 下午3:00~5:00
地 點:士林官邸生態教室
講 者:駱明永 (台灣百合同好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活動]交工樂隊林生祥 蒞臨舊監助唱 --﹥
時 間:5月18日(六) 下午1:30~3:30
地 點:嘉義舊監的一工廠
(生祥說:在監獄裡唱歌是第一次,在木結構的工廠裡唱歌又是另一番感受...)
舊監獄迄今有83年的歷史了,佔地2.38公頃..不但有人文的故事,更有豐富的生態環境..5月18日歡迎一起蒞臨...這是世界監獄史上第一次在舊監獄內部工廠辦演場會,並且敞開大門迎接您...
說唱曲目/林生祥(交工樂隊)
1.~淡水河寫著我等介族譜
2.夜行巴士
3.我等就來唱山歌
4.秀仔歸來
5.好男好女反水庫
6.縣道184
7.風神125
8.菊花夜行軍
9. 阿芬擐人
10.日久他鄉是故鄉
歌詞與交工簡介詳見 http://www.leband.net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觀音觀鷹 --﹥
播出時間:5月11日(六) 下午03:45~04:00 首播
晚上22:00~22:15 重播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在全台賞鷹地點中,猛禽種類最多、可供觀察時間最長的觀音山區,可視為台灣最北端的山區之一。因此觀音山區也就成為北返遷移性猛禽離開台灣、進入水域前最後一個據點。以觀音山複雜的地形而言,無法以一個地點掌控全區的猛禽飛行狀況,但相對地,也增加了猛禽觀察的挑戰性與趣味性。換言之,觀音山區也是無處不可看鷹,無論是旅遊或是登山途中,只要視野良好、安全無虞,就可以進行猛禽的觀察。觀音山適宜觀察猛禽的時間,從三月開始到六月底為止,時間長達四個月,也是這裡異於其他觀鷹地點的一大特色。觀察期間,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猛禽出現,因此不論何時上山,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本集節目,我們就要帶您一起到觀音山上去賞鷹。
★[本會訊息]本刊知性專題暫停2-3週 --﹥
本刊知性專題及部分專欄,因協會內部工作調整及規劃之需,將先暫停2-3週,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本會訊息]我們資訊搜尋的功能加強囉 --﹥
先前''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僅先提供我們所有環境新聞的資料搜尋功能。在這次週年特刊中,多位讀者皆建議加強資訊搜尋的功能。
基於最佳資源配置的考量,讓別人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益,我們網站內的全文搜尋,目前已透過 Google 的強大功能來達成。
所以,現在除了新聞資料外,所有其他相關文章或專題、專欄的搜尋,都可透過電子報報頭上方的''資料檢索''連結,或者在網頁右上角的''資料檢索''連結進入囉。歡迎大家上來瞧瞧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