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環境政策]空污法修正草案 三讀通過 --﹥
稿源:環保署
立法院於5月21日院會完成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案三讀程序,以落實「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共識。
修正內容包括,為配合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的決議事項,賦予中央主管機關得委託政府其他機關(如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及中央管理的工業區管理機關)辦理許可證的審查、核發,縮短興辦工業人設廠時程,減少業者申請許可的等待時間,以有效縮短許可證申請時程,提高市場的競爭力。
此次一併修正的重點,還包括為掌握所有固定污染源實際排放狀況,納入經指定公告的固定污染源,應每年申報其污染排放量義務的規定;配合國際公約的管制規定,增列相對應的國內法規定,未來對於違法走私販賣國際公約管制易致空氣污染物質,可處重罰。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2/ta02052201.htm
◆[環境政策]改進水質
美國環保署倡議污染交易制度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5-16 (ENS)-
環保署提出一項水質交易計畫,目標在於增進受污染河流、小溪以及湖泊的整治「步伐與成效」。雖然此計畫與現行的空氣污染交易方案類似,部分保育團體顧慮無證據證實,水污染信用交易可以改善水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鐘笙嘉
譯,莫聞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51601
◆[生活環境]美國與加拿大﹕太多人嚮往西岸的健康環境 --﹥
美國,華盛頓州,奧林匹亞,2002-05-16
(ENS)- 第一份針對普吉灣(Puget Sound)與喬治亞盆地(Georgia
Basin)地區的環境趨勢報告指出,有太多人被其良好的環境吸引而來。這兩地分別位於美加邊境兩側,1991到2000年間,此地的人口成長約20%,總計有7百萬人口。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鐘笙嘉
譯,莫聞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51602
◆[全球變遷]消瘦的北極熊為全球暖化徵兆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5-16
(ENS)-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提出的新研究指出,饑餓的北極熊是全球暖化衝擊北極棲地的早期徵兆之一。這項研究回顧了全世界22,000隻北極熊所遭受的威脅;並強調,有逐漸增加的證據證實,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是影響此最大陸棲食肉動物生存的頭號長期威脅。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7.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鐘笙嘉
譯,莫聞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51603
◆[生態保育]反捕鯨人士集結日本 --﹥
日本,東京,2002-05-16
(ENS)- 國際捕鯨委員會年會下週將於捕鯨城市──日本下關市召開,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今日提前到東京市中心,對日本持續進行捕鯨活動表達抗議。在今天發布的聲明中指出,對於獵殺此新發現且受保護的物種──塞鯨,美國表達強烈強硬的反對立場。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鐘笙嘉
譯,莫聞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516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5-22 --﹥
-
[生活環境]彰化縣鎘等重金屬污染稻田,收成稻禾將全數銷毀。經環保署列管在案的彰化縣鎘等重金屬污染稻田,為免部分收割後的稻米流入市面,經環保局與農業局等相關單位會勘後,決定由農戶切結後近期內全部割除秧禾。縣府農業局強調若農戶不切結,除無法獲得補助外,收成的稻釆仍要全數銷毀,同時要求受污染農戶切結不再種植可食用性的植物。
(彰化 中華日報)
-
[能源議題]小坵嶼位處國境邊界,核廢料不宜進駐。被台電公司選定為我國低放射性廢料最終處置優先調查場址的烏坵鄉小坵嶼,因處於「國境邊界」,不適合作為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原能會認為,我國低放射性廢料最終處置場址的設置,應以台灣本島為優先考量,但也不排除設在台灣附近的無人島或離島。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能源議題]台電派員到新竹市會勘風力發電機設置地點。台電將在新竹市沿海地區設置風力發電廠,將於新竹市南寮漁港北堤至香山海山漁港以南設置風力發電機,海山漁港以北賞鳥區為了顧及環保生態的發展,則不設置風力發電機;另外也將設置一座風力觀測站。
(新竹 中央社)
-
[環境政策]空氣污染防治法三讀修正通過,燃燒有毒物質刑期加重。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條文中也將無空氣污染防制設備而燃燒易生特殊有害健康物質行為的刑責,由原先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大幅加重為三年,以增加嚇阻效果。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開徵水資源使用費,水資源稅初審通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初審通過「地方稅法通則草案」,賦予地方政府開徵新稅及提高既有稅率的權限。新竹縣考慮對水利會及水公司開徵水資源使用費,以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原則。
(新竹 中華日報)
-
[土地與水文]水資局研擬曾文、南化以及烏山頭水庫,三水庫聯合運用。南化水庫與高屏溪攔河堰聯通管路計畫工程公聽會受阻,不過,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已在南化鄉北寮預留管線接口,擬從曾文水庫聯通南化水庫與烏山頭水庫等縣內三大水庫聯合運用,預估屆時將可日增水源廿四萬立方公尺,藉以突破水資源利用瓶頸。
(南化 中時電子報)
環境資訊協會 江嘉萍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5-2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5-22 --﹥
-
[生活環境]中國土地沙漠化問題日益嚴重。
(北京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大陸遼寧省發明固體水,將用於植樹造林。大陸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吳祥雲博士宣稱,一種名叫「森露」的無公害固體水已經被遼寧省西部等乾旱地區採用,並在植樹造林上取得效果。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瀋陽破獲最大危險污染物非法轉移案。瀋陽警方在京沈高速公路瀋陽段收費口附近截獲了一輛山東牌照的挂斗貨車。由此,瀋陽市環保局查獲了沈城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危險污染物非法轉移案,當場繳獲不法業主打算偷運到山東臨沂的廢舊鉛酸蓄電池等污染物20餘噸。
(瀋陽 大洋網)
-
[生物科技]中國將立法,加強生物安全和遺傳資源管理。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正與科技部合作,推動中國《生物安全條例》的擬訂,未來還將制定國家生物安全法,和涉及外來物種入侵、遺傳資源保護等領域的國家級法律。中國準備通過立法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範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保護本國的生物遺傳資源。
(北京 新華網)
-
[生態保育]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有效地保護生物。作為公約締約國之一的中國,10年來積極履行《生物多樣公約》,有效地保護了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目前,中國的生物性多樣性保護已取得明顯成效,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在全球已排第三位。
(北京 中央電視台)
-
[生態保育]珍稀野生動物金錢豹重現太行山區。
(河北 大洋網)
環境資訊協會 江嘉萍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5-2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5-16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鍾笙嘉
譯,莫聞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5-16
■[環境關懷事件]搶救秀姑漱玉
(上) --﹥
本案若冒予施行,除了治理效果仍有疑義外,更將置當地寶貴的生態與地質資源於萬劫不復。第九水泥河川局(專事河川水泥化的機構),除了一再施展其早已落伍的工法來構建及增高水泥堤防外,顯已提不出更好的河川治理對策。
秀姑巒溪的洄游生態更是奇觀,此溪的洄游生物每年自三月起依序輪流登場:日本禿頭鯊、大吻蝦虎、鱸鰻、大眼幼蟹、過山蝦…..等,數量千千萬萬,可稱生態瑰寶。堤防如果興建,加上一堆附帶的基礎、消波塊、丁壩、巡防道路等設施,此地的生態環境必然完全改變...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2/ag02052201.htm
●[研討會]原住民族與國家公園國際論壇-從加拿大經驗談國家公園與原住民夥伴關係之建立 --﹥
時 間:5月24日(五) 早上9:00至中午12:00
地 點:台大校友聯誼社 (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主 辦:內政部營建署
聯絡人:孫于卿 電話: 02-87712668
E-mail: yuching@cpami.gov.tw
近年來,政府與原住民族夥伴關係的建構,逐漸受到台灣學界、原住民團體以及環保團體的重視。由於加拿大對於原住民與國家公園的互動關係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內政部營建署特別邀請該國原住民人士進行經驗交流,於五月二十四日假台大校友聯誼社舉行「原住民族與國家公園國際論壇--從加拿大經驗談國家公園與原住民夥伴關係之建立」,期望提供關心此議題的相關人士交流與討論的空間並增進共識之建立。
議 程 |
時 間 |
內 容 |
主講人 / 主持人 |
09:00~09:20 |
開幕式 |
張長義教授 |
09:20~10:10 |
邁向共識(一)以加拿大國家公園與原住民夥伴關係為例 |
Linda Simon / 張長義教授 |
10:10~10:25 |
茶敘 |
|
10:25~11:15 |
邁向共識(二)以加拿大印地安原住民族部落營造為例 |
Elmer Derrick / 張長義教授 |
11:15~12:00 |
綜合討論 |
張長義教授 |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台灣最後的溼地 --﹥
播出時間:5月22日(三) 下午03:45~04:00 首播
晚上22:00~22:15 重播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因為四面環海,再加上河流眾多,讓我們得天獨厚擁有許多珍貴的濕地。除了防洪保水、高經濟產能這些和人們有直接關係的功能之外,濕地更是無數生物的庇護所。然而在缺乏認識的情況下,濕地總被認為是荒地,而淪為土地開發者覬覦的對象,甚至被政府挪為工業開發,或者是其他大型工程的使用地。
近年來,在許多保育團體的努力之下,濕地保護工作已經獲得了不少的成果,然而過往保育人士多將精力放在爭取劃設保護區上,當成功劃設之後,卻發現後續的經營管理竟然是如此的重要,卻也同樣棘手。
我們的政府缺乏明確積極的態度,而單靠民間有限的力量,並不容易讓台灣的重要濕地受到良好的規劃和管理。到底台灣的濕地面臨了什麼樣的問題,請看以下的採訪報導。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漢寶溼地 --﹥
播出時間:5月23日(四) 下午03:45~04:00 首播
晚上22:00~22:15 重播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在台灣有個新近才發掘出來的新野鳥寶庫~漢寶濕地,位於彰化芳苑鄉的漢寶海濱;在這兒由於多樣複雜的環境,提供了各類型鳥類的良好棲息地。
漢寶賞鳥的季節為每年9月到第二年的5月,春秋兩季鳥況變化多,往往在短時期內便有來來去去不同的候鳥旅客,使得每次賞鳥的感受皆不盡相同。賞鳥者耐心探訪,就能見證大自然的千變萬化。
今天,就請您跟著我們一起到漢寶濕地,觀察這兒豐富的鳥類生態。
★[本會訊息]本刊知性專題暫停2-3週 --﹥
本刊知性專題及部分專欄,因協會內部工作調整及規劃之需,將先暫停2-3週,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本會訊息]我們資訊搜尋的功能加強囉 --﹥
先前''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僅先提供我們所有環境新聞的資料搜尋功能。在這次週年特刊中,多位讀者皆建議加強資訊搜尋的功能。
基於最佳資源配置的考量,讓別人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益,我們網站內的全文搜尋,目前已透過 Google 的強大功能來達成。
所以,現在除了新聞資料外,所有其他相關文章或專題、專欄的搜尋,都可透過電子報報頭上方的''資料檢索''連結,或者在網頁右上角的''資料檢索''連結進入囉。歡迎大家上來瞧瞧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