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空污法修正草案 三讀通過 --﹥ 稿源:環保署 立法院於5月21日院會完成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案三讀程序,以落實「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共識及配合行政程序法的施行,修正後條文由現行的七十八條增加為八十六條,其中新增條文共八條,實質修正條文共五十二條,僅條次修正條文共十三條,未修正條文共十三條。 環保署表示,本(第四)次修正空氣污染防制法,主要係配合行政程序法的施行,而將部分與該法相抵觸的規定予以修正,並將目前以法規命令限制人民權利、課人民義務或規定其他重要事項者,明確訂定於空氣污染防制法,以符法律保留原則。此外,為配合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的決議事項,賦予中央主管機關得委託政府其他機關(如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及中央管理的工業區管理機關)辦理許可證的審查、核發,縮短興辦工業人設廠時程,減少業者申請許可的等待時間,以有效縮短許可證申請時程,提高市場的競爭力。 此次一併修正的重點,還包括為掌握所有固定污染源實際排放狀況,納入經指定公告的固定污染源,應每年申報其污染排放量義務的規定;配合國際公約的管制規定,增列相對應的國內法規定,未來對於違法走私販賣國際公約管制易致空氣污染物質,可處重罰,其中違法輸出入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若以違法輸出入為常業者,更可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二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如此一來將可有效遏阻國際公約管制易致空氣污染物質走私、製造、販賣或使用;另為查察違法油品,對於非法油品的使用者,亦於本次修正法案中明列處罰的規定,若違反規定,將處使用人新台幣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環境政策]改進水質 美國環保署倡議污染交易制度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5-16 (ENS)- 環保署提出一項水質交易計畫,目標在於增進受污染河流、小溪以及湖泊的整治「步伐與成效」。雖然此計畫與現行的空氣污染交易方案類似,部分保育團體顧慮無證據證實,水污染信用交易可以改善水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6.html ◆[生活環境]美國與加拿大﹕太多人嚮往西岸的健康環境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3.html ◆[全球變遷]消瘦的北極熊為全球暖化徵兆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7.html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2.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江嘉萍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江嘉萍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16-09.html 以秀姑巒溪北岸泛舟業者賴石海先生具名為首的一封陳情書,於91年初寄到了經濟部水利處和第九河川局,陳情的內容要求興建秀姑巒溪出海口北岸堤防,以保護其生命財產的安全。 91年3月20日,第九河川局召集了賴石海等人、花蓮縣政府、豐濱鄉公所、觀光局東海岸管理處、經濟部水利處等單位現場會勘,第九河川局同時拿出了擬妥的治理計畫圖,預備沿長虹橋上下游及南北兩岸,各興建長500公尺寬25公尺高5公尺的堤防。會勘結論為:
然而,我們要沉痛地指出,本案若冒予施行,除了治理效果仍有疑義外,更將置當地寶貴的生態與地質資源於萬劫不復。第九水泥河川局(專事河川水泥化的機構),除了一再施展其早已落伍的工法來構建及增高水泥堤防外,顯已提不出更好的河川治理對策。 由地理環境分析,秀姑巒溪切割開海岸山脈,東流入太平洋,長虹橋附近為最狹窄之處,表示此地的地質強度相當良好,才能挺立,耐得住河水長年的沖刷,河水過了長虹橋呈扇形開展,流速減緩,奚普蘭島兀自矗立於水中央,將河水一分為二,讓其向南北各自分流入海,隨著季節變換河口各有沒口溪的現象;河口岩質為中新世晚期的火山碎屑岩,膠結程度良好,河流兩旁散落著許多白色的石灰岩,經河水琢磨,造型各異,獲得國民普遍的讚嘆,封以「秀漱姑玉」之美名。 秀姑巒溪的洄游生態更是奇觀,依據清華大學曾晴賢教授多年的調查,此溪的洄游生物每年自三月起依序輪流登場:日本禿頭鯊、大吻蝦虎、鱸鰻、大眼幼蟹、過山蝦…..等,數量千千萬萬,可稱生態瑰寶。堤防如果興建,加上一堆附帶的基礎、消波塊、丁壩、巡防道路等設施,此地的生態環境必然完全改變,花下大筆的經費改造此地的環境是否必要? 每年來此泛舟的十餘萬人以及經過此地的近百萬遊客想要接近的,是這裡幽美的自然環境,雖然遊客給我們帶來的只有成堆的垃圾和丟棄成堆的濕鞋子,我們還是願意為遊客著想,假如泛舟客經過了辛苦的行程,最後迎接他門終點的「秀姑漱玉」居然變成了南北兩道混凝土長城,此地是否仍有吸引力?是否將扼殺此地的觀光發展?本地區屬於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之中的秀姑巒溪口自然保護區範圍,依據發展觀光條例規定,觀光局對於區內之任何設施計畫均具有同意權。我們希望觀光局東管處應該謹慎的評估建堤的利弊,切勿輕率的作出降低環境品質、減低遊客興緻的決策。 ●[研討會]原住民族與國家公園國際論壇-從加拿大經驗談國家公園與原住民夥伴關係之建立 --﹥ 時 間:5月24日(五) 早上9:00至中午12:00 近年來,政府與原住民族夥伴關係的建構,逐漸受到台灣學界、原住民團體以及環保團體的重視。由於加拿大對於原住民與國家公園的互動關係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內政部營建署特別邀請該國原住民人士進行經驗交流,於五月二十四日假台大校友聯誼社舉行「原住民族與國家公園國際論壇--從加拿大經驗談國家公園與原住民夥伴關係之建立」,期望提供關心此議題的相關人士交流與討論的空間並增進共識之建立。
播出時間:5月22日(三) 下午03:45~04:00 首播 台灣因為四面環海,再加上河流眾多,讓我們得天獨厚擁有許多珍貴的濕地。除了防洪保水、高經濟產能這些和人們有直接關係的功能之外,濕地更是無數生物的庇護所。然而在缺乏認識的情況下,濕地總被認為是荒地,而淪為土地開發者覬覦的對象,甚至被政府挪為工業開發,或者是其他大型工程的使用地。 近年來,在許多保育團體的努力之下,濕地保護工作已經獲得了不少的成果,然而過往保育人士多將精力放在爭取劃設保護區上,當成功劃設之後,卻發現後續的經營管理竟然是如此的重要,卻也同樣棘手。 我們的政府缺乏明確積極的態度,而單靠民間有限的力量,並不容易讓台灣的重要濕地受到良好的規劃和管理。到底台灣的濕地面臨了什麼樣的問題,請看以下的採訪報導。
播出時間:5月23日(四) 下午03:45~04:00 首播 在台灣有個新近才發掘出來的新野鳥寶庫~漢寶濕地,位於彰化芳苑鄉的漢寶海濱;在這兒由於多樣複雜的環境,提供了各類型鳥類的良好棲息地。 漢寶賞鳥的季節為每年9月到第二年的5月,春秋兩季鳥況變化多,往往在短時期內便有來來去去不同的候鳥旅客,使得每次賞鳥的感受皆不盡相同。賞鳥者耐心探訪,就能見證大自然的千變萬化。 今天,就請您跟著我們一起到漢寶濕地,觀察這兒豐富的鳥類生態。 ★[本會訊息]本刊知性專題暫停2-3週 --﹥ 本刊知性專題及部分專欄,因協會內部工作調整及規劃之需,將先暫停2-3週,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本會訊息]我們資訊搜尋的功能加強囉 --﹥ 先前''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僅先提供我們所有環境新聞的資料搜尋功能。在這次週年特刊中,多位讀者皆建議加強資訊搜尋的功能。 基於最佳資源配置的考量,讓別人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益,我們網站內的全文搜尋,目前已透過 Google 的強大功能來達成。 所以,現在除了新聞資料外,所有其他相關文章或專題、專欄的搜尋,都可透過電子報報頭上方的''資料檢索''連結,或者在網頁右上角的''資料檢索''連結進入囉。歡迎大家上來瞧瞧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