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2003年生態月曆義賣活動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11-19 (全文版)

 
  本日主題: 抑制全球暖化 世銀成立一億美元「生物碳」基金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選舉冷冰冰 環境負荷少
[全球變遷]抑制全球暖化 世銀成立一億美元「生物碳」基金
[生活環境]波士尼亞戰爭餘毒 波國三處地點仍殘存輻射污染
[環境政策]布希政府將開放更多雪車進入黃石公園
[生態保育]美國佛羅里達珊瑚礁群將劃為海洋敏感地區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1-1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1-19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1-13
專  欄 [動物開麥拉-動物勉強學堂]無辜的『變態狂』(上)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墾丁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了?
活動訊息 [研討會] [徵求] [課程]
本會訊息 [捐款/財務]感謝 趨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捐贈10套PC-cillin 2002,成功地消除本會所感染的電腦病毒,特此致謝!
「動物園家族電子報」開放訂閱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線上刷卡捐款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選舉冷冰冰 環境負荷少 --﹥

本報訊

綠黨提名台北市議員大安文山區候選人陳朝順,以獨特的環保方式參選。  今年的台北市長、市議員及里長選舉,比起以前,實在是冷到了極點!離選舉不到20天,但是,不僅路上的旗子、布招數量稀少,連宣傳單、廣告也都大幅減少。候選人在冷冰冰的選情中,更加精打細算,不再像以前那樣,先花了再說。除了大型看板仍然是兵家必爭之地,其他的文宣廣告,就再說了。

  在這樣子的情況下,許多公益團體往年都會批評選舉過度使用文宣品,不禁破壞市容,也過度浪費。不斷的嘗試從各方面來遊說社會大眾不要投票給過度浪費的候選人,或是直接遊說候選人以較簡樸的方式來參選,但是,效果都不大!今年,顯然因為選情冰冷,反而減少了這些不必要的垃圾,也減少了環境的負擔。

  綜觀所有的議員候選人中,能夠把握這個機會,以環保選舉為訴求的,首推綠黨市議員大安文山區候選人陳朝順。根據了解,綠黨從上一屆市議員選舉就堅持不插旗海,不用宣傳車,而以腳踏車後面插上候選人旗子的方式,像小蜜蜂一樣遊走選區裡的大街小巷。此舉雖然讓許多上了年紀的選民懷疑綠黨是否把選舉當成兒戲,但卻也讓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大安文山區前候選人彭渰文僅差數百票即可當選,雖然令許多人惋惜,但也激勵了後進。

  延續上一屆議員選舉模式參選,綠黨候選人陳朝順以獨特的環保方式,每天近黃昏時,在東區捷運站出口處,可見到一片插著向日葵花束的腳踏車前,靜靜地坐著,每個人前面放著一面訴求看板。寫著落實乾淨環保選舉:「× 宣傳車 × 張貼海報 ×插旗幟 × 人身攻擊 …」並以腳踏車代替汽機宣傳車,舉牌靜坐代替海報旗幟,舉辦座談了解民聲。堅持「對的,就要去做!」陳朝順如此說。

  陳朝順並認為:「如果對方不感興趣,強塞給他,也會落到丟到垃圾桶裡的效果,這樣只會形成浪費與製造垃圾,不環保!」因此,就連文宣都只是放在旁邊自由取閱。這樣的環保選舉,除了真正做到環保選舉的要求外,陳朝順本人認為好處相當多:省錢、省力、健康!別人在洶湧的人潮中拜票,靜坐,在熙來人往的喧鬧中,反而成為被注目的焦點。或許,綠黨有機會進入議會,並為議員選舉帶來環保新氣象。

[全球變遷]抑制全球暖化 世銀成立一億美元「生物碳」基金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1-13 (ENS)- 世界銀行近來成立金額達一億美元的「生物碳」(BioCarbon)基金。這項基金將用來協助開發中國家極度窮困的農民及農村社區,讓他們透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良,達到大氣中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減量的目的,並可藉此賺取收入。成立這筆基金的目的,主要在處理現行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問題。

[生活環境]波士尼亞戰爭餘毒 波國三處地點仍殘存輻射污染 --﹥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塞拉耶佛,2002-11-13 (ENS)- 一隊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派出的17人專家小組12日表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境內仍有三處地點的輻射反應過高,足以對人體造成健康損害;這三處地點在1990年代中期波士尼亞戰爭期間,曾經是耗乏鈾彈鎖定的攻擊目標。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曾於1994及1995年的空襲行動中,發射超過1萬枚耗乏鈾砲彈。

[環境政策]布希政府將開放更多雪車進入黃石公園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1-13 (ENS)- 儘管10年來的研究顯示雪車對國家公園及其員工有負面影響,且原本打算在黃石及大提頓兩座國家公園內全面禁駛雪車的措施也受到廣泛的支持,但布希政府卻反其道而行,提出一套完全相反計畫。環保人士與幾位國會議員對此新計劃感到非常憤怒,他們認為此舉全然無視於科學研究結果及大眾輿論。

[生態保育]美國佛羅里達珊瑚礁群將劃為海洋敏感地區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1-13 (ENS)- 美國正著手將「佛羅里達群島國家海洋保護區」周圍3千多平方海浬的區域劃設為保護區,目的在於保護此區敏感而脆弱的珊瑚礁群。這項措施希望能夠減少大型外籍船隻對這海域中的珊瑚礁、海洋草原(sea grass meadows)及紅樹林造成的傷害。這不僅是美國海域上第一個,也是全球僅有的第五個海洋敏感地區指定地點。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1-19 --﹥

  • [生活環境]林內鄉焚化廠抗爭 警民衝突嚴重。林內焚化廠興建廠商達榮公司向雲林縣府申請預訂18日動工獲准,遭遇民眾自深夜起強力抗爭,引爆數波警民衝突,棍棒、石頭、豬糞包齊飛,造成十數警民掛彩。下午2點50分在民進黨籍立委蘇治芬宣讀10月9日預決算委員會的立法院決議文、並由抗議民眾在敬告天神祈禱文蓋手印後,平和落幕。 (雲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林內焚化廠李進勇盼協調 張榮味強調勢在必建。民進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李進勇中午到達抗爭現場,表達希望與雲林縣政府協調以化解對立,縣長張榮味則強調中央既定政策,勢在必建,中央與地方民代不應帶頭做錯誤示範,希望大家理性面對,共解未來垃圾危機。 (雲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以鄰為壑 台灣廢五金汙流大陸。愈來愈多台灣業者把廢五金、廢印刷電路板、廢電纜等送到大陸處理,但環保署委託學者跨海查出部分業者委託的工廠,竟以人工徒手拆解,油汙及廢水四處流溢,煙塵迷漫,還有些廢棄物則根本未送到原計畫的處理廠。 (台北 世界日報)

  • [生活環境]彰化縣大城鄉雛鵝暴斃 動物防疫所進行調查。 (彰化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高雄縣政府在林園海域放流魚苗投放魚礁。高雄縣政府與林園區漁會18日林園海域放流20萬尾鱸魚魚苗,並投放電線桿人工魚礁,以充裕沿海漁業資源。 (高雄 中央社)

  • [能源議題]台電投資新竹市風力發電機組預計三年後發電。海山漁港以南到竹苗交界12座風機組,預定94年2月啟動發電。 (新竹 中央社)

  • [其他]都市景觀設計大獎徵求作品。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徵求社區參與營造空間及歷史建物再生空間等兩大項的優良案例18日起至30日受理收件。 (台北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1-19 --﹥

  • [其他]動物福利內容首次正式寫入中國動物相關法案。中國《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修改工作,最引人關注的內容是增加了生物安全和動物福利兩個章節,是首次將動物福利內容正式寫入中國動物相關法案。 (北京 北京青年報)

  • [環境政策]中國600座城市供水不足 節水產品認証啟動。中國生活用水占城市總用水量的45%以上。為推廣普及高效節水產品,淘汰浪費水的用水器具和設備,中國建設部頒布的「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強制性標準從10月起開始實施。 (北京 中新網)

  • [環境政策]泉州未來生態工業園區零污染。泉州的生態工業園區建成後將集中佈局、集中控制,建立廢物交換系統,某一企業產生的副產品作為另外企業的生產原料或資源加以利用,形成資源迴圈利用的工業鏈和企業共同發展的產業群。 (福建泉州 中新網)

  • [環境政策]中國建成環境監測網絡 為治理環境提供依據。中國已有近2230家環境監測站對各地空氣品質、酸雨、流域水質、生態環境、近岸海域水質等實施監測,為環境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未來3年中國將投資20億元建設和完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全面提升環境監測能力。 (北京 人民網)

  • [生活環境]天津投資1800億實施最大規模的治理海河行動。天津史上最大規模的治理海河行動,擬投資1800億元在3到5年的時間內使海河不但具有防洪、排澇、供水、航運等功能,更具備旅遊、休閒和發展服務業的功能,成為景觀帶與經濟帶。 (天津 新華 網)

  • [生活環境]中國投資392億保長江水質7年後達到清潔標準。為保證在三峽工程建成以後長江水質保持穩定和改善,中國政府將在未來7年裏,投資392億元用於三峽庫區及上游水域水污染防治。 (重慶 新華網)

  • [生活環境]海南醫療廢棄物處置場日處理垃圾增至6噸。 (海南 海南日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1-13 --﹥

  • [生活環境]接觸環境化學物質可能使男性精子品質下降

  • [生活環境]加州一城市率先回收尿布

  • [生活環境]電力需求量的上升可能增加空氣污染

  • [生活環境]22個聯邦部門合作 重新開發工業污染廢地

  • [環境政策]空氣污染排放額度交易計畫 實施成效不如預期

  • [環境政策]為清除五大湖區污染沉積物 國會立法成立基金

  • [能源議題]研發交通運輸能源 能源部著重在「氫」

  • [生物科技]內布拉斯加州大量黃豆遭基改玉米污染

[動物開麥拉-動物勉強學堂]無辜的『變態狂』(上) --﹥

作者:張東君

動物勉強學堂/作者:張東君,皇冠出版社。  哲學之道,是一條順著『琵琶湖疏水』(把琵琶湖的水輸送到京都大阪的水道)蜿蜒在大文字山麓的小道。自若王子橋到銀閣寺穚為止,長約一點九公里;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以日本的哲學家西田幾多郎為首的許多學者,經常在此處散步沉思而得名。

  每年四月,整條路會開滿粉紅與白色的櫻花,據說是這些文人墨客為了提昇情趣,而在這條小道兩旁種下的。每當微風吹過,繽紛的落花鋪滿水面,像一條粉色的柔毯,說多風流就有多風流。除了四月的櫻花之外,初夏的綠色嫩葉、六月的螢火蟲、秋天的楓紅、冬天的枯枝全都可以入畫,哲學之道因此成為京都著名的觀光勝地、約會地點。

  雖說是觀光地,但是過了下午五點之後就杳無人煙;唯一的例外,是六月螢火蟲出沒的時期。

  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問題日漸嚴重,螢火蟲也隨著消失不見。對什麼都要追求『旬』(季節性)的日本人來說,僅存的螢火蟲聖地之一──有源氏螢亂舞的哲學之道就成了必到之處,不論是家族、情侶,或是師生,大家都以一種朝聖的心情來此處『俯望』螢火蟲。

  這裡為什麼會有許多螢火蟲呢?一來是水質很乾淨,二來是因為在疏水中有河蜷棲息著,而這些河蜷就是螢火蟲幼蟲的食糧。當幼蟲變成蟲,開始打閃光訊號尋找配偶時,這些飛來飛去的『燈光』把黑夜點綴得很有氣氛,牠們有時還會全擠在一棵灌木上,把小矮樹幻化成像是飾滿小燈泡的聖誕樹一般。

  這麼美麗的『夜景』,自然吸引很多情侶,每隔幾步就會有一對或坐或站,靜靜地相依偎。

  不幸的是,這種充滿了濃情蜜意的氣氛卻經常受到干擾。

  在螢火蟲亂舞的六月,剛好也是我研究的青蛙的繁殖季。正如螢火蟲忙著閃爍一樣,我的青蛙們也忙著以叫聲來吸引異性,蛙聲此起彼落,嘈雜到令人簡直無法安然入睡。

  我主要是研究青蛙叫的,只要能夠多錄到一段青蛙求偶等的叫聲,就代表我又多了一筆論文資料。所以,當疏水中洋溢著蛙鳴時,我就會暫時離開法然院的池子,下到哲學之道,跳入疏水裡面(疏水的河底距哲學之道的路面大約有一人半高),開始順著水流找青蛙,錄蛙鳴、做記錄。

  我手上除了錄音機以外,還拿著一把強力十足的手電筒。

  為了怕干擾到青蛙的行為,我總是低著頭、彎著腰,小心翼翼的在漆黑的水中錄青蛙叫。等錄完音,再『啪喀』一聲打開手電筒,尋找那隻叫的青蛙、捉起來量體長體重,上完標記後再丟回水裡(在分析青蛙的叫聲時,必須要知道青蛙的『個人資料』才能做比較)。

[讀者投書]墾丁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了? --﹥

作者:內政部部長電子信箱 (編按:前陣子一封主旨為「墾丁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了!」的未署名電子郵件廣為流傳,因缺乏作者資料,本刊不便將其內容加以轉載,而一位熱心的朋友大甲雷將此信轉寄給國家公園主管機關的內政部首長,近日獲得回音轉寄給本刊,由於該郵件流傳頗為廣泛,因此特轉載內政部對該郵件的正式回覆,以讓關心此事的讀者及網友了解官方說法。)

  這是內政部部長信箱針對本人轉寄「墾丁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了(我們引以為恥!)」回函,供關心我們環境遭破壞的朋友們參考,另建議有任何問題可直接媚給最高主管機關的長官,以表達民意,形成壓力。

大甲雷91.11.17,PM03:51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內政部部長電子信箱" <return@minister.moi.gov.tw 
Sent: Friday, November 15, 2002 6:31 PM
Subject: 內政部部長電子信箱回覆信件編號 : 20021108021

處理情形 :

敬啟者您好:有關台端電子郵件所提問題,說明如下:

  感謝您對墾丁地區自然生態的關懷;對於這份網友所反應的文章,國家公園管理處方面的回應如下,希望您在看完回應後,能繼續秉持著對墾丁的關心,給予指正,我們將虛心受教,持續改進!

  國內的六個國家公園皆依本國「國家公園法」設置,「國家公園法」雖然參酌國際上相關組織(如IUCN)法令規章,但並非完全平行轉移,主要還是依國內之資源狀況、歷史背景及實際需要而設定;國家公園的設置並無須經過任何國際組織的認可,更談不上除不除名的問題;所以並無網路上傳言〔墾丁國家公園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的情事發生,本處謹於此表示嚴正的澄清,並再次感謝您的關心!

  網友們對墾丁付出的珍愛及關懷,身為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從業人員,感到無比的欣慰與敬佩,但對於電子郵件中所提之種種事件,有些是國家公園所無法也無從改變的過往事實,有些則是網友對我們目前所在進行的各項工作,未能有全面性的瞭解所造成的誤解,我們有責任也需要一一提出說明,讓網友們甚至其它民眾有機會瞭解事件背後的真相!相信在深入瞭解後,能更進一步瞭解國家公園從業人員的努力、堅持及感受處在理想與現實的折衝點上的我們所感受到點點滴滴!

  風吹沙的自然景觀的確因為68年開闢佳鵝公路及種植木麻黃,阻礙部份沙源流動,致使昔日的規模已逐漸縮小,但也非電子郵件中所言完全不復見;保存園區內各種自然景觀為國家公園職責所在,所以73年國家公園成立後規劃為特別景觀區,也才能以目前的規模持續存在下來;但對於公路之開闢及防風林之種植,實為政府各單位有其不同之考量及現實社會需求之下的產物。

  國家公園在計畫定案之初,園區範圍內即存在著居民二萬餘人,墾丁夜市、飯店及旅館等,也都業已存在,將其劃歸國家公園,實為顧全其範圍完整,整體規劃經營管理的考量,國家公園確實也按區域內現有土地利用型態及資源特性,劃分一般管制區、遊憩區、史蹟保存區、特別景觀區、生態保護區分區管理,因地制宜,以符合時代潮流之多元化需求,發揮其不同分區的功能;這種現象雖不見於其它地廣人稀的原野型國家公園,但出現在地狹人稠的台灣都會型國家公園,實有其特殊的環境背景,目前我們所努力的目標是如何將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控制到最低。

  核三廠的建立亦早於國家公園的設置,然而它的角色扮演,它的功過得失,自有歷史見證,但不管是功多於過,還是過多於功,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都絕非因國家公園的設立而產生的。

  佳樂水於50年代,即由管有單位交滿州鄉公所為公共造產,當鄉公所對海岸礁岩等自然資產產生破壞行為時,國家公園管理處毅然將當時任職鄉長移送法辦,負起本處應盡之職責,對於已被破壞的景觀,不但您不捨,我們更心痛,而滿州鄉的所有居民更蒙受了永遠無法挽救的損失。

  水上摩托車的管理問題,多年來一直為外界不停的評論著,民眾不斷給予的壓力,也給予甚多的期許,如何在自然保育與遊憩的多元化需求下,取得平衡;如何以有效管理替代消極的取締,確實考驗著國家公園從業人員;為解決此問題,我們提出了〔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活動經營管理及發展方案〕,目前本方案業已經行政院經建會的審議通過,相信藉由此方案之推動,園區內各海域之相關遊憩活動,將會呈現出嶄新的管理風貌。

  文獻記載,夏威夷品系銀合歡自三百年前即存在於恆春半島,但當時並未有大面積的拓展;然自65年因經濟作業的考量,政府及民間引進薩爾瓦多銀合歡推廣種植,因其生長快速,是以近幾十年來已廣佈恆春半島,並挾其優勢,威脅恆春半島之生物多樣性,如何整治銀合歡林相,國家公園自去(90)年進行伐除,並廣植原生樹種;相關單位如林務局、林試所及各研究單位也都陸續投入整治工作,以擴大原生樹種之生存空間,豐富恆春半島的生物多樣性。

  國家公園把保育的成果及民眾所需的資訊,透過網路及各種媒體管道,提供給大家,然對於我們應該做的事,並不因為未公佈於網路上,我們就有所停頓,違建陸續告發拆除;兩座污水處理廠啟用,大規模的污水排放,均已接管,個別用戶陸續接管中,淨化排放,水質均檢驗合格(其中南灣污水廠業已完成118處用戶接管,50%的污水量來自用戶接管;墾丁污水廠則已完成48處用戶接管,30%的污水量來自用戶接管);我們每年賡續監測珊瑚生態的變化情形,採取因應措施,期減緩海洋生態惡化(珊瑚白化)的程度;持續的經營管理各生態保護區及特別景觀區,取締濫墾濫建,保護園區內的自然資源;努力保育著目前仍是「家畜」身份的台灣梅花鹿,讓牠逐漸地邁向「原野」,豐富台灣的生物多樣性;與滿州社區及鳥類研究單位合作,推動保護侯鳥,共同維護生物多樣性,;辦理各種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主動提倡正確的生態旅遊觀念及引領民眾深入瞭解國家公園的各項資源,走入民眾,推廣保育,積極落實永續利用的宗旨。

  我們很難否認保育與經濟發展之間有衝突存在,但我們可以很肯定的是,所有國家公園的從業人員,將不計毀譽,不怕困難,堅持做「對」的事情,雖然我們的立場動輒得咎,雖然民眾在不解中給予我們責難,但我們相信,還有一群如同網友們一樣珍愛墾丁、關心墾丁的人與我們同在,持續地給予我們支持與肯定。

[研討會]HCFC替代技術輔導成果說明會 --﹥

  時 間:11月22日(五) 上午9:00-12:00
  地 點:科技大樓4樓006室 (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106號)
  主 辦:經濟部工業局、工業技術研究院 
  聯絡人:羅彗瑋 電話: 03-5732880

  經濟部工業局為善盡保護地球責任,提昇我國政府重視環境保護形象,以及協助產業界因應蒙特婁議定書的管制規定,特委託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聯合國環保公約列管化學品紓解技術輔導」計畫。計畫執行期間除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名義參與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會議、蒐集國內外管制動態與技術發展現況、定期出版蒙特婁議定書資訊速報外,並輔導國內冷媒與清洗產業建立非HCFC技術,以降低國內HCFC的消費量。目前五年全程計畫已即將結案,為使產官學研了解計畫執行與輔導成果,特舉辦此說明會,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指導。 

[研討會]「創造台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國際研討會 --﹥

  時 間:第一場台北 11月26日(二)
      第二場高雄 11月28日(四)
  主 辦:內政部營建署
  承 辦: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聯絡人:紀佳祺/陳信智 電話: 06-2553415
      E-mail:chyachi@yahoo.com.tw

  「創造台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目的在提供機會與界面,為長期為髒亂擠醜所苦的台灣城鄉風貌,創造城鄉環境改善的契機與空間,並且為21世紀全球化的城市發展挑戰,提供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機會。

  這項政策仍有許多地方值得檢討與改進,特邀請國外專家學者與會,共同討論與互相交流,藉此以研提現階段執行機制改進建議之替選方案,並進行可行性評估,提供現階段政策的檢討與改進。

[徵求]河堤心花漾系列活動-河堤之美攝影比賽 --﹥

  時 間:10月29日-11月25日
  題材地:高屏溪、東港溪、林邊溪、四重溪
  主 辦:經濟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
  協 辦: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聯 絡:黃蘭卿 電話: 08-7888438
      E-mail: actkr@ms8.hient.net

  當河堤不再穿灰衣  行在翠堤長廊上
  以你的眼捕捉彩色河堤
  用你的心細述河堤故事
  河堤有了心花漾
  你我的心能夠再度輕舞飛揚

[課程]環境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種子教師研習 --﹥

  時 間:11月30日、12月1、7、8日,共4天
  地 點:台北縣板橋國小
  對 象:台北縣、市國民中小學教師 
  報 名:名額40位至11月25日截止,費用$800元
  主 辦: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聯絡人:詹小姐 電話: 02-29355232轉27
      E-mail: env@ms15.url.com.tw

  研習課程特色:1.理論與實務相互印證:研習課程提供環境教育的理論與戶外教學的實地探勘〈挖仔尾生態之旅〉,及教學的實做帶領與經驗分享。2.戶外教學:探討挖仔尾的地質、生態、戶外教學活動帶領、與實地戶外探勘。3.現職教師的經驗分享與帶領研習:邀請多位深具環境教育經驗的國中小學教師提供實務帶領與經驗分享。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