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選舉冷冰冰 環境負荷少 --﹥ 本報訊
在這樣子的情況下,許多公益團體往年都會批評選舉過度使用文宣品,不禁破壞市容,也過度浪費。不斷的嘗試從各方面來遊說社會大眾不要投票給過度浪費的候選人,或是直接遊說候選人以較簡樸的方式來參選,但是,效果都不大!今年,顯然因為選情冰冷,反而減少了這些不必要的垃圾,也減少了環境的負擔。 綜觀所有的議員候選人中,能夠把握這個機會,以環保選舉為訴求的,首推綠黨市議員大安文山區候選人陳朝順。根據了解,綠黨從上一屆市議員選舉就堅持不插旗海,不用宣傳車,而以腳踏車後面插上候選人旗子的方式,像小蜜蜂一樣遊走選區裡的大街小巷。此舉雖然讓許多上了年紀的選民懷疑綠黨是否把選舉當成兒戲,但卻也讓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大安文山區前候選人彭渰文僅差數百票即可當選,雖然令許多人惋惜,但也激勵了後進。 延續上一屆議員選舉模式參選,綠黨候選人陳朝順以獨特的環保方式,每天近黃昏時,在東區捷運站出口處,可見到一片插著向日葵花束的腳踏車前,靜靜地坐著,每個人前面放著一面訴求看板。寫著落實乾淨環保選舉:「× 宣傳車 × 張貼海報 ×插旗幟 × 人身攻擊 …」並以腳踏車代替汽機宣傳車,舉牌靜坐代替海報旗幟,舉辦座談了解民聲。堅持「對的,就要去做!」陳朝順如此說。 陳朝順並認為:「如果對方不感興趣,強塞給他,也會落到丟到垃圾桶裡的效果,這樣只會形成浪費與製造垃圾,不環保!」因此,就連文宣都只是放在旁邊自由取閱。這樣的環保選舉,除了真正做到環保選舉的要求外,陳朝順本人認為好處相當多:省錢、省力、健康!別人在洶湧的人潮中拜票,靜坐,在熙來人往的喧鬧中,反而成為被注目的焦點。或許,綠黨有機會進入議會,並為議員選舉帶來環保新氣象。 ◆[全球變遷]抑制全球暖化 世銀成立一億美元「生物碳」基金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13-03.asp ◆[生活環境]波士尼亞戰爭餘毒 波國三處地點仍殘存輻射污染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13-02.asp ◆[環境政策]布希政府將開放更多雪車進入黃石公園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1-13 (ENS)- 儘管10年來的研究顯示雪車對國家公園及其員工有負面影響,且原本打算在黃石及大提頓兩座國家公園內全面禁駛雪車的措施也受到廣泛的支持,但布希政府卻反其道而行,提出一套完全相反計畫。環保人士與幾位國會議員對此新計劃感到非常憤怒,他們認為此舉全然無視於科學研究結果及大眾輿論。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13-10.asp ◆[生態保育]美國佛羅里達珊瑚礁群將劃為海洋敏感地區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13-06.asp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13-09.asp ▲[動物開麥拉-動物勉強學堂]無辜的『變態狂』(上) --﹥ 作者:張東君
每年四月,整條路會開滿粉紅與白色的櫻花,據說是這些文人墨客為了提昇情趣,而在這條小道兩旁種下的。每當微風吹過,繽紛的落花鋪滿水面,像一條粉色的柔毯,說多風流就有多風流。除了四月的櫻花之外,初夏的綠色嫩葉、六月的螢火蟲、秋天的楓紅、冬天的枯枝全都可以入畫,哲學之道因此成為京都著名的觀光勝地、約會地點。 雖說是觀光地,但是過了下午五點之後就杳無人煙;唯一的例外,是六月螢火蟲出沒的時期。 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問題日漸嚴重,螢火蟲也隨著消失不見。對什麼都要追求『旬』(季節性)的日本人來說,僅存的螢火蟲聖地之一──有源氏螢亂舞的哲學之道就成了必到之處,不論是家族、情侶,或是師生,大家都以一種朝聖的心情來此處『俯望』螢火蟲。 這裡為什麼會有許多螢火蟲呢?一來是水質很乾淨,二來是因為在疏水中有河蜷棲息著,而這些河蜷就是螢火蟲幼蟲的食糧。當幼蟲變成蟲,開始打閃光訊號尋找配偶時,這些飛來飛去的『燈光』把黑夜點綴得很有氣氛,牠們有時還會全擠在一棵灌木上,把小矮樹幻化成像是飾滿小燈泡的聖誕樹一般。 這麼美麗的『夜景』,自然吸引很多情侶,每隔幾步就會有一對或坐或站,靜靜地相依偎。 不幸的是,這種充滿了濃情蜜意的氣氛卻經常受到干擾。 在螢火蟲亂舞的六月,剛好也是我研究的青蛙的繁殖季。正如螢火蟲忙著閃爍一樣,我的青蛙們也忙著以叫聲來吸引異性,蛙聲此起彼落,嘈雜到令人簡直無法安然入睡。 我主要是研究青蛙叫的,只要能夠多錄到一段青蛙求偶等的叫聲,就代表我又多了一筆論文資料。所以,當疏水中洋溢著蛙鳴時,我就會暫時離開法然院的池子,下到哲學之道,跳入疏水裡面(疏水的河底距哲學之道的路面大約有一人半高),開始順著水流找青蛙,錄蛙鳴、做記錄。 我手上除了錄音機以外,還拿著一把強力十足的手電筒。 為了怕干擾到青蛙的行為,我總是低著頭、彎著腰,小心翼翼的在漆黑的水中錄青蛙叫。等錄完音,再『啪喀』一聲打開手電筒,尋找那隻叫的青蛙、捉起來量體長體重,上完標記後再丟回水裡(在分析青蛙的叫聲時,必須要知道青蛙的『個人資料』才能做比較)。 出處:【動物勉強學堂】,皇冠出版社 http://www.crown.com.tw/ 作者:內政部部長電子信箱 (編按:前陣子一封主旨為「墾丁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了!」的未署名電子郵件廣為流傳,因缺乏作者資料,本刊不便將其內容加以轉載,而一位熱心的朋友大甲雷將此信轉寄給國家公園主管機關的內政部首長,近日獲得回音轉寄給本刊,由於該郵件流傳頗為廣泛,因此特轉載內政部對該郵件的正式回覆,以讓關心此事的讀者及網友了解官方說法。) 這是內政部部長信箱針對本人轉寄「墾丁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了(我們引以為恥!)」回函,供關心我們環境遭破壞的朋友們參考,另建議有任何問題可直接媚給最高主管機關的長官,以表達民意,形成壓力。 大甲雷91.11.17,PM03:51 ----- Original Message ----- 處理情形 : 敬啟者您好:有關台端電子郵件所提問題,說明如下: 感謝您對墾丁地區自然生態的關懷;對於這份網友所反應的文章,國家公園管理處方面的回應如下,希望您在看完回應後,能繼續秉持著對墾丁的關心,給予指正,我們將虛心受教,持續改進! 國內的六個國家公園皆依本國「國家公園法」設置,「國家公園法」雖然參酌國際上相關組織(如IUCN)法令規章,但並非完全平行轉移,主要還是依國內之資源狀況、歷史背景及實際需要而設定;國家公園的設置並無須經過任何國際組織的認可,更談不上除不除名的問題;所以並無網路上傳言〔墾丁國家公園被世界國家公園組織除名〕的情事發生,本處謹於此表示嚴正的澄清,並再次感謝您的關心! 網友們對墾丁付出的珍愛及關懷,身為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的從業人員,感到無比的欣慰與敬佩,但對於電子郵件中所提之種種事件,有些是國家公園所無法也無從改變的過往事實,有些則是網友對我們目前所在進行的各項工作,未能有全面性的瞭解所造成的誤解,我們有責任也需要一一提出說明,讓網友們甚至其它民眾有機會瞭解事件背後的真相!相信在深入瞭解後,能更進一步瞭解國家公園從業人員的努力、堅持及感受處在理想與現實的折衝點上的我們所感受到點點滴滴! 風吹沙的自然景觀的確因為68年開闢佳鵝公路及種植木麻黃,阻礙部份沙源流動,致使昔日的規模已逐漸縮小,但也非電子郵件中所言完全不復見;保存園區內各種自然景觀為國家公園職責所在,所以73年國家公園成立後規劃為特別景觀區,也才能以目前的規模持續存在下來;但對於公路之開闢及防風林之種植,實為政府各單位有其不同之考量及現實社會需求之下的產物。 國家公園在計畫定案之初,園區範圍內即存在著居民二萬餘人,墾丁夜市、飯店及旅館等,也都業已存在,將其劃歸國家公園,實為顧全其範圍完整,整體規劃經營管理的考量,國家公園確實也按區域內現有土地利用型態及資源特性,劃分一般管制區、遊憩區、史蹟保存區、特別景觀區、生態保護區分區管理,因地制宜,以符合時代潮流之多元化需求,發揮其不同分區的功能;這種現象雖不見於其它地廣人稀的原野型國家公園,但出現在地狹人稠的台灣都會型國家公園,實有其特殊的環境背景,目前我們所努力的目標是如何將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控制到最低。 核三廠的建立亦早於國家公園的設置,然而它的角色扮演,它的功過得失,自有歷史見證,但不管是功多於過,還是過多於功,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都絕非因國家公園的設立而產生的。 佳樂水於50年代,即由管有單位交滿州鄉公所為公共造產,當鄉公所對海岸礁岩等自然資產產生破壞行為時,國家公園管理處毅然將當時任職鄉長移送法辦,負起本處應盡之職責,對於已被破壞的景觀,不但您不捨,我們更心痛,而滿州鄉的所有居民更蒙受了永遠無法挽救的損失。 水上摩托車的管理問題,多年來一直為外界不停的評論著,民眾不斷給予的壓力,也給予甚多的期許,如何在自然保育與遊憩的多元化需求下,取得平衡;如何以有效管理替代消極的取締,確實考驗著國家公園從業人員;為解決此問題,我們提出了〔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活動經營管理及發展方案〕,目前本方案業已經行政院經建會的審議通過,相信藉由此方案之推動,園區內各海域之相關遊憩活動,將會呈現出嶄新的管理風貌。 文獻記載,夏威夷品系銀合歡自三百年前即存在於恆春半島,但當時並未有大面積的拓展;然自65年因經濟作業的考量,政府及民間引進薩爾瓦多銀合歡推廣種植,因其生長快速,是以近幾十年來已廣佈恆春半島,並挾其優勢,威脅恆春半島之生物多樣性,如何整治銀合歡林相,國家公園自去(90)年進行伐除,並廣植原生樹種;相關單位如林務局、林試所及各研究單位也都陸續投入整治工作,以擴大原生樹種之生存空間,豐富恆春半島的生物多樣性。 國家公園把保育的成果及民眾所需的資訊,透過網路及各種媒體管道,提供給大家,然對於我們應該做的事,並不因為未公佈於網路上,我們就有所停頓,違建陸續告發拆除;兩座污水處理廠啟用,大規模的污水排放,均已接管,個別用戶陸續接管中,淨化排放,水質均檢驗合格(其中南灣污水廠業已完成118處用戶接管,50%的污水量來自用戶接管;墾丁污水廠則已完成48處用戶接管,30%的污水量來自用戶接管);我們每年賡續監測珊瑚生態的變化情形,採取因應措施,期減緩海洋生態惡化(珊瑚白化)的程度;持續的經營管理各生態保護區及特別景觀區,取締濫墾濫建,保護園區內的自然資源;努力保育著目前仍是「家畜」身份的台灣梅花鹿,讓牠逐漸地邁向「原野」,豐富台灣的生物多樣性;與滿州社區及鳥類研究單位合作,推動保護侯鳥,共同維護生物多樣性,;辦理各種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主動提倡正確的生態旅遊觀念及引領民眾深入瞭解國家公園的各項資源,走入民眾,推廣保育,積極落實永續利用的宗旨。 我們很難否認保育與經濟發展之間有衝突存在,但我們可以很肯定的是,所有國家公園的從業人員,將不計毀譽,不怕困難,堅持做「對」的事情,雖然我們的立場動輒得咎,雖然民眾在不解中給予我們責難,但我們相信,還有一群如同網友們一樣珍愛墾丁、關心墾丁的人與我們同在,持續地給予我們支持與肯定。 ●[研討會]HCFC替代技術輔導成果說明會 --﹥ 時 間:11月22日(五) 上午9:00-12:00 經濟部工業局為善盡保護地球責任,提昇我國政府重視環境保護形象,以及協助產業界因應蒙特婁議定書的管制規定,特委託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聯合國環保公約列管化學品紓解技術輔導」計畫。計畫執行期間除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名義參與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會議、蒐集國內外管制動態與技術發展現況、定期出版蒙特婁議定書資訊速報外,並輔導國內冷媒與清洗產業建立非HCFC技術,以降低國內HCFC的消費量。目前五年全程計畫已即將結案,為使產官學研了解計畫執行與輔導成果,特舉辦此說明會,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指導。 詳情請參閱 http://www.itri.org.tw/cfc/CFC5yearsconference.htm ●[研討會]「創造台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國際研討會 --﹥ 時 間:第一場台北 11月26日(二) 「創造台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目的在提供機會與界面,為長期為髒亂擠醜所苦的台灣城鄉風貌,創造城鄉環境改善的契機與空間,並且為21世紀全球化的城市發展挑戰,提供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機會。 這項政策仍有許多地方值得檢討與改進,特邀請國外專家學者與會,共同討論與互相交流,藉此以研提現階段執行機制改進建議之替選方案,並進行可行性評估,提供現階段政策的檢討與改進。 詳情請參閱 http://e-info.org.tw/activity/2002/ac02112601.htm ●[徵求]河堤心花漾系列活動-河堤之美攝影比賽 --﹥ 時 間:10月29日-11月25日 當河堤不再穿灰衣 行在翠堤長廊上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753 ●[課程]環境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種子教師研習 --﹥ 時 間:11月30日、12月1、7、8日,共4天 研習課程特色:1.理論與實務相互印證:研習課程提供環境教育的理論與戶外教學的實地探勘〈挖仔尾生態之旅〉,及教學的實做帶領與經驗分享。2.戶外教學:探討挖仔尾的地質、生態、戶外教學活動帶領、與實地戶外探勘。3.現職教師的經驗分享與帶領研習:邀請多位深具環境教育經驗的國中小學教師提供實務帶領與經驗分享。 網路線上報名 http://www.giee.ntnu.edu.tw/EEFri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