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之旅]蝴蝶花廊生態之美-大屯車道、清天宮、桶柑園、二子坪、大屯自然公園之旅
(五) --﹥
作者:陳世一
◎桶柑園
進去就是桶柑園了。
前行不久,有一些石厝,有人稱為面天石厝。
路旁有一解說牌上寫著:「四月間桶柑開花時,有黑底青斑的斑鳳蝶來採花蜜,斑鳳蝶擬態青斑蝶,由於青斑蝶具有毒性,故少被天敵捕食。斑鳳蝶的幼蟲以紅楠為食,一年一化。」
女兒問:「什麼是一年一化呢?」
「就是一年羽化一次,有的蝴蝶從卵、幼蟲、蛹到成蝶的每一階段,時間都較長,所以,一年只能羽化一次,像台灣紋白蝶的生命週期很短,一年可以六化,其它也有一年二化、三化不等的生命週期。」
走著走著,蝴蝶並不多。
女兒想到了先前的問題:「除了四月時斑鳳蝶來採花蜜,桶柑和蝴蝶到底還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有許多鳳蝶的幼蟲都要靠著柑橘的葉片來成長,所以,這裡附近的鳳蝶很多,另外,這附近不少的台灣馬兜鈴葉子也是鳳蝶幼蟲重要的食草。」
說著說著,在往二子坪中間的路旁附近就有幾隻鳳蝶在路旁的冇骨消上盤旋飛舞。「說人人到,說鳳蝶鳳蝶就到了,真神!這是什麼鳳蝶呢?」女兒邊翻圖鑑邊問。「是大鳳蝶和烏鴉鳳蝶,還有一隻樺斑蝶。大鳳蝶是母的。」
女兒在一旁觀看了一陣子,大鳳蝶飛一飛後就吊在冇骨消的花上吸食花蜜,烏鴉鳳蝶和黑脈樺斑蝶則如蜻蜓點水般在花的旁邊游移來去。
「聽說,這裡有擬態樹葉的枯葉蝶,我們仔細找找看。」
「你看,這蝴蝶好小,翅膀跟飛機一樣;還有翅上有三條白紋的。」女兒說。
「這是弄蝶。翅上三條紋的叫三線蝶。」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環境政策]美國宣布退出「污染源登記公約」締約國 --﹥
瑞士,日內瓦,2002-11-25
(ENS)-
美國代表今天宣布退出一項由聯合國召開、旨在擴大公眾獲取污染源資訊管道的國際公約討論會議。該公約簽署成立後,締約成員國必須鎖定特定業者的物染物質排放量,將相關數據彙整後予以公告。本次會議將敲定該公約的細則內容。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25-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12501
◆[生活環境]印度、孟加拉村莊井水安全標示出錯
砷檢測套件失靈所致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1-25
(ENS)- 印度加爾各答賈達珀(Jadavpur)大學的研究員警告,孟加拉與印度境內錯誤的井水安全標示,恐怕已使得數千人誤飲遭砷污染的井水。在這兩個國家中,乾淨無污染的水質是極為珍貴的日常必需品,但由於砷檢測套件的測試結果不準確,導致村民們不敢飲用真正安全的水源,反而鑿井汲取被污染的地下水。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25-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12502
◆[生態保育]加拿大卑詩省野生粉紅鮭魚數量驟跌
養殖場魚蝨感染為主因 --﹥
記者 Gordon Young 報導
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2002-11-25
(ENS)-
加拿大一個由聯邦政府資助的漁業委員會今天發表報告指出,加國西岸鮭魚養殖場所帶來的環境衝擊,可能就是野生鮭魚數量急遽衰退的原因。該委員會極力主張採取預警措施,以防止卑詩省水域的野生鮭魚數量繼續下滑。近一百多年來,鮭魚產業一直是卑詩省主要的經濟命脈。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25-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12503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1-29 --﹥
-
[其他]立院初審通過增訂團體訴訟制度。立院司法委員會27日上午初審通過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增訂「團體訴訟」制度。未來屬同一公益社團法人的社員認為該組織所定目的範圍內有被侵權情況,或公害、交通事故、商品瑕疵等共同受害人(如假米酒、RCA污染事件),求償時可採團體訴訟途徑進行訴訟,同時法院可選任訴訟代理人。
(台北 聯合晚報)
-
[生活環境]空氣臭又髒,空污指標卻正常。27日台中地區空氣空氣品質惡化,不少民眾反映不適,但十多個監測站空污指標卻仍顯示正常,經追查是因氣候變化,加上燃燒稻草造成,因稻草燃燒污染物粒徑較細,監測站測不出來。縣環保局表示將向中央反映修正。
(台中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五峰設掩埋場
鄉民縣議會抗議。近百名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民27日赴縣議會抗議,指五峰清泉水源地設置垃圾掩埋場將影響飲水安全,要求縣府刪除購地補助。
(新竹 聯合報)
-
[能源議題]小烏坵未定
核後基金已花7.8億。立院經濟委員會27日上午審查核能後端基金,有立委指出,小烏坵作為低階核廢最終處置場尚未定案,後端基金卻已花費7.8億元,決調查是否有弊案。委員會也通過,92年度核後端基金編列的捐助等費用預算3.7億元,不得用在蘭嶼土地的續租上。
(台北 聯合晚報)
-
[能源議題]立委砲轟核四碼頭工程又違規海拋石塊。甫因違規海拋未洗淨石塊被原能會裁處五級違規處分的核四建廠工程,最近又故態復萌,27日在立法院科技暨資訊委員會引起立委強烈砲轟,質疑原能會和台電公司包庇工程承包商。主委歐陽敏盛強調,核四廠若再犯,將把懲處等級升高到四級違規。
(台北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因應聖嬰現象
水庫預留一個月保留水量。水利署28日決議為因應聖嬰現象,明年5月豐水期之前,全省各水庫將多保留1個月水量。另因頭前溪河川流量不佳,將建議新竹水利會頭前溪舊港圳以下灌區約3000公頃農田一期休耕。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懸宕十多年
北投空中纜車案過關。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27日審查通過,北投空中纜車案,預計93年下半年動工興建,94年底完工啟用,全長4.8公里。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苗栗泰安鄉八卦力封溪一年有成
護魚巡守隊將舉辦周年慶。 (苗栗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11-2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1-29 --﹥
-
[生態保育]中國海南昌江黑長臂猿瀕危
亟待加強保護.。保育專家27日呼籲,海南昌江黑長臂猿雖從22年前的7隻發展到現在的23隻,仍面臨瀕危境況,亟待加強保護。在海南昌江霸王嶺原始熱帶雨林生存的黑長臂猿被列為高度瀕危靈長類動物之首,是中國特有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海口 中新社)
-
[生態保育]江西森林公安局破獲大批偷運販賣珍禽候鳥案。江西省森林公安局官員27日表示,最近大批候鳥飛抵江西鄱陽湖畔,為杜絕違法捕獵,已開展大規模取締行動,本月24日才破獲一起今年該省最大宗野生動物偷運案。
(南昌 中新社)
-
[生態保育]金錢豹重新出沒河北太行山區。由於生態保護的努力,河北太行山區近年來重新出現了金錢豹、黑鸛、野豬、天鵝等「失蹤」多年的珍稀野生動物。
(石家莊 新華社)
-
[環境政策]福建制定海洋環境保護法規。海洋產業產值居中國第三位的福建省,日前制定通過《福建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是為中國第一部海洋環境保護的地方性法規。
(福州 中新社)
-
[環境政策]國務院通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草案。國務院27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草案,將進一步修改後,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北京 中新社)
-
[生活環境]中國生態旅遊論壇通過生態旅遊發展倡議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生態旅遊論壇」,25日在北京國賓飯店舉行,近百位專家學者與會討論,並通過《關於中國生態旅遊發展的倡議書》,提倡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業。
(北京 人民網)
-
[其他]中國發現第一塊環保概念聖旨碑。雁門關外朔州市八岔口附近發現一座明代嘉靖年間聖旨碑,碑文內容記載保護當地生態植被、禁止砍伐林木的公告,是中國迄今首度發現有環保概念的石碑。
(外電 中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11-29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1-25 --﹥
-
[生態保育]波多黎各民間團體將採取行動
整治遭軍事活動破壞的維開斯島
-
[生態保育]阿拉巴馬州瀕危囊葉植物棲地獲保護
-
[生態保育]加州沿海沙丘劃入州立公園範圍
-
[生態保育]加州一佔地4千英畝的農場轉變為州立公園
-
[生態保育]致力保護野生物棲地
田納西州兩公用設施廠方的努力獲認可
-
[生活環境]污染紐澤西州水質
19家公司將支付補償金
-
[生活環境]臘腸醃製廠排放阿摩尼亞
遭判巨額罰鍰
-
[其他]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展示巨型地球儀
地球科學奧妙一覽無遺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25-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11-25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11-25 --﹥
-
[全球變遷]加拿大:最新民調顯示
多數民眾贊成批准京都議定書
-
[生活環境]澳洲:對抗礦場酸性廢水與鹽害利器
核子探測器問世
-
[生態保育]德國:保育濕地恐淪為空中巴士製造廠
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FAW)告上法院
-
[生態保育]加拿大:牡蠣疾病已開始擴及沿海地區
-
[生態保育]澳洲:科學家發現新的負鼠種類
-
[生態保育]貝里斯:政府通過新法案
擴大拿索石斑(Nassau Grouper)保護措施
-
[其他]俄羅斯:以懷疑洩漏國家機密為由
反核團體辦公室遭嚴密搜查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nov2002/2002-11-25-1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生態藝術]綠動生命-徐偉斌 賴吉仁 鄭義郎 生態繪畫三人展
(一) --﹥
編按:
什麼是生態藝術?而除了花花草草之外,生態藝術又可以帶來什麼視覺效果與心靈感動?台灣本土生態畫家-徐偉斌、賴吉仁、鄭義郎,秉持著在人群中替無言的大地萬物發聲,藉作品傳遞感染自宇宙大地之律(波)動的精神,從高山下到平地,從陸地走向水岸,就連都市叢林中的流浪狗流浪貓,水泥圍牆上的紅花綠葉,違規傾倒的垃圾廢土堆中發現的鳥都一一成為他們代言的對象。
自即日起至12月10日,您將可在福華大飯店2樓沙龍(台北市仁愛路3段160號)欣賞到三位畫家的生態藝術作品了。而環境資訊電子報也將自今日起,每日刊登(週末除外)一幅作品,共六幅畫作,以饗讀者。不過,由於版面大小受限,建議大家還是親臨現場,去感受一下心靈的震撼吧!而且,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和畫家們現場交流、分享喔!
![|名稱:白耳畫眉|作者:徐偉斌|原作尺寸:39×27.5cm|畫材:壓克力|年份:2002年|](../../../special/eart/2002/ea02112901.jpg) |
【白耳畫眉】
作者:徐偉斌
畫材:壓克力
年份:2002年
原作尺寸:
39×27.5cm |
|
▲[我們的島]隔音牆,不隔音? --﹥
作者:郭貴香 (公共電視記者)
邱琳濱副局長表示,長度1公尺、高度3公尺的隔音牆,平均造價是1萬元。國內公路大部分架設的隔音牆,差不多都在2米到4米間,因此1公里隔音牆,造價是1千萬,而100公里,則高達10億元新台幣。台灣到底有多少隔音牆?沒有明確統計數據,但從普及情況而論,保守估計超過100公里。
隔音牆的隔音效果不彰,也引起監察委員郭石吉的關切,經過半年調查,郭委員表示,雖然沒有查出弊案,但是隔音牆效果不佳,卻是不爭的事實,這是政府的疏失,因為花了經費,沒有達到應有效果。
目前國內隔音牆的相關法規,最主要是公共工程委員會所訂定的施工規範,要求隔音板的材質,不論是具有吸音功能或不具有吸音功能,其穿透損失,也就是STC值,都應有25dB以上。換句話說,能被設置在公路兩旁的隔音牆,都是通過實驗室檢測,能減音25分貝以上的防音材質。
中華工程顧問公司,王聰貴工程師表示,隔音牆在自然環境中,插入損失,也就是在公路上設置後能減少的音量,本來就比實驗室裡來得低,大約是10到15分貝。國內目前能達到這個水準的隔音牆路段,可說是鳳毛麟角,郭石吉委員甚至表示,在整個調查中,沒有發現一條公路的隔音牆,能達到應有水準。
王聰貴近一步說明,隔音牆的隔音效果,高度與長度是兩個關鍵,隔音牆只要能阻隔道路和受體的視線,至少就能減少5分貝的音量,而且每增加1公尺,能減少1.5分貝。而長度方面,不能跟受體的寬度剛剛好,必須與最近受體的垂直距離為準,向左右兩邊延伸4倍距離的長度,才能防止聲音從兩端流進受體。
目前國內隔音牆的高度,大多在2米至4米間,高度有限,能阻隔的噪音當然也有限,而位於公路兩旁的高樓層住家,更是赤裸裸暴露在交通噪音的環境下,除了自己加裝隔音窗或隔音門,隔音牆對他們,一點用處都沒有。
傳統的吸音式隔音牆,暴露在日然環境,風吹日曬雨淋,裡面的吸音棉吸水之後,會下沉影響隔音效果,這類隔音牆壽命大約在5年到10年,而一旦壽終正寢後的隔音牆又該怎麼處理或維修,目前並無一套相關的管理辦法。放眼可見的隔音牆,到底有多少壽命已告終結,卻仍矗立在公路之上,需要交通主管機關總體檢查。
●[活動]河堤心花漾系列活動之四-堤岸之美親子戲遊 --﹥
時 間:11月30日(六) 上午9:00-下午5:00
地 點:高屏溪左岸河濱公園(高屏大橋下)
主 辦:經濟部水利署
聯 絡: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08-7888438
有河堤人生速寫、河堤大舞台、河堤文化、河堤遊戲廊、河堤影相館 河堤市集、河堤寫生、河堤劇場等活動,現場並發放河堤護照,玩遊戲認識河川教育,過關集章。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854
●[活動]國際無消費日-1130逃離盲目消費的臠獄 --﹥
時 間:11月30日(六) 下午13:00-17:00
地 點:忠孝東路SOGO百貨後面 [王留] 公公園
(搭乘捷運至忠孝復興站下車)
主 辦:永續地球工作網
聯絡人:江慧儀 0921-076-650
Email: oneearth@ms42.hinet.net
國際無消費日Buy Nothing Day,用一天不消費的行動,從瞎拼主義中清醒!11月30日無消費日下午,等你喔!遊戲規則如下,帶著可用的舊物或者提供一個任何你想的到的服務(例如:唱歌、抓龍、剪垃圾、自己做的食物等等)來和別人交換,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習慣先刷後痛苦的朋友,我們有提供信用卡截角服務,幫你痛下決心!一天不買東西,把瞎拼的時間用在陪家人、朋友、情人、寵物、看書、聽音樂,或到大自然享受自然的洗禮。
未被換走的舊物或書籍,我們將盡可能協助送往蘭嶼給原住民朋友!
※想提供舊物的朋友,請聯絡 孟磊
或 江慧儀。
相關文章:http://e-info.org.tw/against/2001/against-01112201.htm
詳情請參閱 http://buynothingday.ngo.org.tw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綠色消費 --﹥
播出時間:11月30日(六) 上午8:00-8:30 首播
下午2:30-3:00 重播
12月01日(日) 凌晨1:00-1:30 重播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在經濟不景氣的衝擊下,有人開始大力提倡消費,希望藉此刺激生產,促使社會經濟自然復甦。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消費行為往往衍生出過量的垃圾,成為環境的沉重負荷。尤其是替換快速的時尚風潮,往往流行一過,卻留下大量的?棄物,形成資源的浪費。因此,愈來愈多的環保人士,開始主張綠色消費,希望減輕環境的負擔。
所謂綠色消費,就是以使用或購買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商品為前提。也就是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優先選購符合環保標章的綠色產品,或購物時自備購物袋…等,都能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
本週節目,我們將告訴您,如何採購有「環保標章」圖樣的綠色產品,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能從生活中落實綠色消費習慣,讓地球永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