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陳世一 ◎台灣最早的賞櫻聖地 走環竹子湖的道路,經湖田國小後,可以看出路是繞著山谷邊開的,石屋或房子也都建在路的兩旁,可見,這條路應該有相當歲月的歷史了。沿途,路旁和附近山坡的櫻花正盛開著,緋寒櫻和八重櫻較多,偶有白色的吉野櫻。 竹子湖曾經是台灣最早種植櫻花的地方,約在1900年左右就開始有少量緋寒櫻和吉野櫻的種植,而後又陸續有種植,使竹子湖成為日治時期最著名的賞櫻聖地,但由於竹子湖的雨量過高,也曾發生過栽植日本櫻花全部失敗的記錄,日治後期,陽明山中山樓及公車總站附近的櫻花也漸漸興起,和竹子湖共同成為台北附近的賞櫻勝地。 「你認為賞櫻花這種活動在台灣該不該提倡?現在很多遊憩區都流行種櫻花,把我們台灣本土的樹都忘光了,這樣下去,我們這裡和日本到底有什麼不同?」女兒憂心忡忡地說。 「緋寒櫻是本土的櫻花啊!賞櫻活動的盛衰,該是一種旅遊市場機制決定的事吧!大眾傳播媒體居於引領賞櫻風潮的重要角色,然而,人心中的內在文化趨力才是決定他要去賞櫻還是從事其他活動的主要因素。」 「我們的文化有叫我們去賞櫻花嗎?」女兒問。 「在我們台灣的傳統文化中,並沒有賞櫻花這種傳統,即便在台灣各地有產櫻花的地方,也只是將櫻花當成眾多樹木之一種,並沒有刻意把它們拉出來,在特別的季節裡欣賞其花朵之美,然而,日本據台以後,不但在政治、經濟、社會上實質統治台灣,甚且在文化、教育、生活上的影響也無孔不入地滲透移植而來,賞櫻花就是一項文化移植的典型例子,其實,連我們吃的飯都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竹子湖也曾參與這項生活文化的改造運動呢!」 走在暮春三月的竹子湖,賞著路邊艷麗而嫣紅的櫻花時,不期然一大片柳杉林出現在右側的山坡。柳杉是陽明山區主要的造林樹種,這也和日治五十年的統治脫離不了干係,因為,柳杉也是從日本移植過來的。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坪頂古圳步道整建工程 破壞當地生態與歷史記憶 --﹥ 本報訊 台北市士林區平等里境內具有百年歷史的坪頂古圳,在社區居民與七星農田水利會的共同維護下,大多仍保持原有古樸自然的風貌。當地有著清澈冰涼的溪水,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冠鷲、台灣藍鵲、甚至珍稀鳥類黑冠麻鷺,更可見台灣的原生植物及保育蛙類如褐樹蛙等動物,及螢火蟲、獨角仙等昆蟲。這條古圳也成為平等里居民最重要的一個日常休閒的最佳去處,也在假日吸引許多遊客留連忘返。 但在今年11月,台北市政府建設局為了配合生態旅遊的推廣,認為古圳沿線步道的石階長有青苔,擔心遊客走在步道上會有滑倒的危險,因此進行步道石階的汰換工程,計劃將原本的石階全部換成新的花崗岩。當地的居民以及眾多遊客,在沒有被告知的情況下,發現原本的步道石階被挖走,並換上新的花崗岩,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 在本報記者實際走訪之後,確實發現步道上原有的大屯火山系安山岩石階被硬生生挖起,將換上不屬於陽明山地區特色的花崗岩。同時,在施工中已破壞了當地生態,例如,用剩的水泥隨意傾倒在步道林邊等。
坪頂古圳步道不僅是台北的一條自然步道,也代表著先民來到台北盆地山區,篳路藍縷,在此落地生根的故事。在年輕一代尋找台北記憶與拼貼先民生活圖像的歷程中,坪頂古圳與步道的古樸原貌應是不能缺少的一角。在被以外來的石頭取代原本古樸的石頭,猶如外來種的入侵一般,令人感到憂心。記載著台北歷史與生態的坪頂古圳,恐將成為歷史中的歷史。 ◆[環境政策]降低家畜飼養場污染排放 美國環保署公布新法規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2-16 (ENS)- 為了降低美國最大家畜飼養業所造成的廢水污染,聯邦政府今天公布了一套新的管制規定;對此,但保育團體表示,新規定對於污染逕流的改善效果實屬有限。就在新法公布之前,一份在上週發表的研究報告即已指出,聯邦政府有必要加強管制家畜飼養場的污染排放。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06.asp ◆[環境政策]對抗蟲害 紐西蘭公布生物安全計畫草案 --﹥ 紐西蘭,威靈頓,2002-12-16 (ENS)- 為保護生態環境免受蟲害與疾病臧害,紐西蘭政府終於跨出關鍵性的一步,在今天公布了「生物安全戰略」計畫草案,紐西蘭最大的全國性保育組織對此表示歡迎。然而,即使紐西蘭擁有自成一格的獨立環境,藉由遷徙與貿易途徑所帶來的威脅仍與日俱增;批評者認為,這項新計畫仍不足以保障國內的生物安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02.asp ◆[生活環境]深紅色礦場廢水流入海中 希臘原始海灣變色 --﹥ 希臘,艾瑞索斯,2002-12-16 (ENS)- 位於希臘西北方艾瑞索斯灣附近、一座由加拿大多倫多TVX Gold礦業公司附屬公司所經營的鉛鋅礦場,目前正不斷溢出深紅色的礦場污染廢水,海灣為之色變,超過半英里以上的海域被污染。艾瑞索斯灣以擁有大片沙灘、潔淨的水質、以及豐富的漁場而聞名。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01.asp ◆[生物科技]基因改造食品爭議衝擊拉丁美洲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2-16 (ENS)- 在一場以拉丁美洲與生物科技為主題的論壇中,與會者對於中南美洲未來的基改作物前景,仍未能達成共識。但即使如此,這場論壇也清楚地呈現出歐盟與美國在生技農業議題上,確實的爭論點所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10.asp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09.asp ■[環境關懷事件]山不轉,心念可轉:桃源谷步道施工問題踏察報告 (上) --﹥ 作者:林宗弘 我發誓,從來沒有在一天之內走過如此多的石階。 這次的踏察行動,起因於山友徐銘謙的督促,要我針對步道與生態旅遊政策提出質疑,其中又以桃源谷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我在十一月底寫了「登山步道生態浩劫」一文,批評桃源谷的施工破壞,沒想到引起熱烈的迴響。隔天經建會張景森副主委立即下令調查此事,而由一位林先生與我聯繫,希望取得相關資料。 雖然這應該由經建會自行調查,但為了表示我們所言不虛,而且期待政府有關單位能夠有所具體作為以立即改善施工破壞與步道質地,因此,我們登山隊的山友一行8人於2002年12月14日,一同從貢寮車站經草嶺古道走上桃源谷,並且由桃源谷下大溪車站,踏察行程超過13公里,至於石階的數目,已經多到不可考,並使得8人中的3人膝蓋舊疾復發。石階步道對於登山者的傷害,可見一斑。 在踏察行程中的種種發現,益發讓我相信:對於此一風景區開發工程的質疑是必要的。首先,我們發現登山客有意地避開石階不走,而改走石階旁已經被遊客與牛隻所走出的小路,證實我們對於石階步道材質的質疑,絕非個人「見仁見智」的意見而已。 其次,施工單位固然克服許多困難,包括土地取得等等,以達成工程目標,但其施工過程卻可能造成永久性的景觀破壞,亟待復原。 最後,草嶺古道末端往大里的產業道路與入口前一段台102線的拓寬工程,實非必要,諸如花東高速公路之類的大型公共工程,更將破壞沿途景觀,值得檢討深思。 以下是當日所拍攝的照片與解說。 一、石階步道之害: 以下的照片,呈現了遊客逃避石階的景象,前後數個登山團隊皆是如此。在筆者提出廢除石階的看法之後,有工程界朋友質疑1. 是否有醫學證據對石階不利,以及2. 是否有替代方案。 首先,石階是否有傷害,登山者的反應相當直接,就是躲開不走。其次,與許多登山常客一樣,我認為要亂蓋石階,不如不要蓋,把步道指標弄清楚、雜草清理乾淨就好。最後,軟體的投資,例如生態解說,遠比硬體重要。我想,這些照片對我的觀點是很有利的佐證。
【相關文章】●登山步道生態浩劫 作者:曾思龍 (公共電視記者) 不論你擁核!還是反核!不論你住在蘭嶼!還是住在金山!我們都必須面對核廢料處理的議題!我們都曾經享受核能帶來的電力,我們也必須解決核廢料帶來的痛苦! 關於核廢料,核能專家有苦水!在清華大學核能教授的眼中,核能是最經濟、安全的能源!核廢料雖然有輻射的問題,只要做好防護措施,永久與人類的生活環境隔離,就不會對人類造成傷害!可是,為什麼最終貯存場的設置地點,總是遭到當地人的反對,大家對核廢料的恐懼,似乎遠大於對科技專業的信心,既使清大的核工專家秉持學術專業作保證,也無法取信於民! 關於核廢料,達悟人有苦說不出!核廢料對達悟人而言,象徵的是台灣漢民族對達悟人的不尊重。台灣社會在享受核電帶來的便利後,卻把難以處理的核廢料運送到蘭嶼!蘭嶼並沒有用到任何來自於核能的電力,卻必須承受核廢料所帶來的身心影響,怎麼想,也難以平復!更可惡的是,當初興建核廢料貯存場,竟然以製造工廠碼頭的不實名義,及至達悟人不斷抗議,政府卻一再以拖延、跳票等方式,延宕核廢料的遷移! 今年12月31日,台電在蘭嶼的貯存場土地租約即將到期,就算達悟人不想續租土地,台電也沒辦法把9萬7千桶的核廢料搬走,因為遷移的過程,至少需要7年,這是不是霸王硬上弓?如果台電有誠意,至少7年前,就要開始準備作業了!就像啞巴吃了黃蓮,善良單純的達悟人,當然不肯再輕信狡猾的漢人! 關於核廢料,金山人更是苦水滿腹!雖然說核一在石門,核二在萬里,但是金山鄉卻是身處兩座核電廠間,尤其核二廠距離金山鬧區車程不到5分鐘!長期以來,當地居民承受的心理恐懼,不會比蘭嶼少!蘭嶼所放的還只是低放射性的核廢料,核二廠內自運轉以來的高放射性核廢料,可是從來沒離開核二廠的大門過! 1995年達悟人以石封港,禁止台電再運送低放射性核廢料到蘭嶼,核一、核二的低放射性核廢,集中送到核二廠的減容中心,全部堆放到核二的廢料倉庫。換言之,金山鄉不只是核二廠所在地,更是低、高放射性核廢的貯存場,如果最終貯存場仍無著落,金山鄉不就是變相的長期貯存場嗎? 如果核四所在地有建廠基金,蘭嶼有核廢料回饋金,一年只獲得6千3百萬的運轉基金的金山鄉,能夠服氣嗎? 關於核廢料,阿扁政府苦不堪言!一向主張反核的民進黨在執政後,不但反核之路一再受挫,還必須義無反顧的幫核能政策擦屁股。既使經濟部長公開向達悟人道歉,行政院長和阿扁總統都親自到蘭嶼溝通,達悟人還是不相信政府解決問題的誠意! 在達悟人的理解,政府的誠意應該表現在今年年底遷出核廢料!可是在阿扁政府的理解卻是,核廢料一定會遷出蘭嶼,卻無法馬上遷,因為還需要檢整作業,做好核廢料的安全防護後,才能移走!既使不用像台電聲稱的7年,至快也要5年3個月!認知上的差距,讓達悟人質疑阿扁政府的誠意,如果阿扁沒有連任,其他擁核的政黨執政後,這項承諾會不會跳票呢? 而北海岸四鄉鎮,繼蘭嶼後也開始強力要求政府處理核一核二的核廢料,但是最終貯存場遲遲找不到適合場址,政府又要如何履行搬移核廢料的承諾呢? 核苦!何苦!再怎麼苦!核廢料都是要設法解決的!我們不解決,難道要留給蘭嶼和金山的下一代,來傷腦筋嗎? ●[講座]候鳥季系列講座-關渡的文史 --﹥ 時 間:12月21日 (六) 下午2:30-4:00 您知道關渡的古名「甘豆」的由來嗎?為何關渡老街上的家燕能與居民比鄰而居?北台灣著名的關渡宮幾經滄桑的歷史以及由關渡地區人文、歷史、民俗文化、自然生態等交織而成的「關渡的文史講座」,將由關渡在地人、台北市野鳥學會資深解說員許財先生帶領民眾進入關渡的前世今生,歡迎民眾一同來關渡自然公園回想關渡古草味!
播出時間:12月20日(六) 上午8:00-8:30 首播 近十幾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步調的緊湊與工作的繁重,走出戶外,親身體驗自然的機會愈來愈少,這也意味著,現代人逐漸喪失了與大自然之間對話的機會。 美國自然教育家Joseph Cornell 約瑟夫柯內爾,在1979年創立「共享自然基金會」,結合遊戲活動,引導民眾親近自然、感受自然。 體驗自然,不但能使參與者樂在其中,也讓人重新發現自己的生命歷程,目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荒野保護協會、高雄生態教育中心…等,都嘗試將這套概念融入到解說活動中。 本週節目中,我們將帶您跟隨涂淑芳老師,用柯內爾的方式,一起來重新體驗自然,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