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態保育]海龜的好消息 新漁撈技術大幅減少誤捕海龜機率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1-05 (ENS)- 國家海洋漁業局今天宣布,聯邦政府及延繩釣業者已發展出一種新式漁撈技術,可以減少誤捕蠵龜、革龜(或稱棱龜)的機率最多達90%。聯邦官員表示,此一系統同時可以增加目標漁獲(intended catch)將近三分之一,同時也獲得相關工業及某些環保人士的支持。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05-11.asp ◆[能源議題]北美國際汽車大展 混合動力汽車出盡鋒頭 --﹥ 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2004-01-05 (ENS)- 結合傳統汽油引擎以及電動馬達,以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以及更低污染的混合動力(Hybrids)車,在今天於底特律科博(Cobo)會議暨展覽中心舉行的北美國際汽車大展的媒體發表會中,佔據了中央舞台的顯著位置。此項展覽將於週六正式對大眾開放。2004年式的豐田「先驅(Prius)」,是一款內燃機-電動馬達混合的車輛,同時也因為獲得該展覽的北美年度風雲車而更為引人注目。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05-01.asp ◆[環境政策]美國公有地放牧之修正案可能會造成短期傷害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1-05 (ENS)- 在上週五的一份環境評估草案中指出,針對管理公有地放牧的聯邦法規所提出的修訂案,其內容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某些短期的傷害。布希政府表示,相對於新聯邦放牧法規所帶來的長遠利益,任何潛在的傷害都將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此項修訂也是要維持公有地能持續放牧的必要措施。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05-10.asp ◆[生活環境]中國發現新SARS個案 目前懷疑元凶來自果子狸 --﹥ 中國,廣州,2004-01-05 (ENS)- 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今天由實驗室所得到的結果證實了一個32歲男性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例。該病患是一位電視製作人,從12月20日起便於省會廣州市的一家醫院進行隔離治療。該省當局表示,該疾病是透過廣州市面上販賣以及餐廳所販售的果子狸來進行傳播。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05-03.asp
環境資訊協會 ChouPY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ChouPY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an2004/2004-01-05-09.asp ▲[宗教與自然-生態神學]生態神學之環境講章四:野地裡的基督徒 --﹥
作者:羅斯頓 (Holmes Rolston III) 在野地的保育方面,基督徒可以提供一個比較深刻的觀點。他們可以把森林看成創造過程典型的具體展現。在森林裡,正如在沙漠或凍原地帶一樣,大自然的事實不能被忽略。森林是自然系統力量具體的呈現,同時也是力量的象徵,超越了人類的能力與人類的利用。正如海洋和天空,森林是世界根基的一種原型,是恆久支持所有其他事物的自然賜與(natural givens)的具體呈現和表徵。作為在文化世界當中被存留的實體,森林可以提供人類綿延持續、遠古久長、連續不斷,以及主體身份認同的感覺。不論是在原始森林,或是在沙漠,或是在凍原地帶,人類能夠體認到最真切的野地情感,那是一種崇高而莊嚴的感覺。在時間和永恆的軌跡裡,我們充滿敬畏感和無窮的能力,並被這些力量帶往更高的境界。 「佳美的樹木,就是利巴嫩的香柏樹,是耶和華所栽種的,都滿了汁漿。」(詩篇104篇16節)若從森林的分佈來看,美國的確要比巴勒斯坦更接近應許之地。約翰.繆爾(John Muir)大聲疾呼:「不論受到人類怎樣的輕視忽略,美國的森林在上帝眼中必定是極為受珍愛的,因為它們是上帝親自栽種的所有森林中最美好的部分。」(註1)這樣的森林的確就像是一座教堂,是和物品一樣具體而實在。森林是「根本」(roots)的所在地,在森林裡的生命是由土地向上生長蔓延。樹木的枝枒鑲嵌於碧空,就像大教堂的尖頂劃過藍天一般。陽光穿過樹葉間隙灑向地面,正如彩繪玻璃輝映著日照的光芒。森林的頂冠挺拔聳立,俯視在其下的芸芸眾生。和教堂一樣,森林邀請我們超越人間的處境,深刻的去經驗寬闊、包容的境界。 的確,森林遠比教會界所設計傳統的、老式的象徵更能夠生動活潑、歷久彌新地表達上述的意境。繆爾極具挑撥性的作如下的描述:「進入宇宙最清楚的道路就是經過野生的原始森林。」(註2),你聽到這種說法之後,或許會想要糾正他的過度激進。但你也可能發現,那些經常出席參加教會禮拜的會友,他們在高山頂上受到震憾而抖擻振奮的機會,或許比在教會還要多。教會應該歡迎這樣的經驗並且設法把這些經驗保存下來。耶穌自己不也是經常退避到曠野去尋找上帝嗎?耶穌也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9),這個宣告其實正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但是,就像主耶穌自己的教導裡所說的,這樣的觀念,必須環繞在能夠體認到大自然是上帝美好的創造的世界觀,才會有意義。如果傳道人能夠將自然與福音作這樣的結合,或許,有些在星期天喜歡去野外活動勝過參加主日崇拜的信徒,以後就會改在星期六郊遊而把星期天保留給教會的聚會。 「野地裡的基督徒?」也許會是個非常生動的講題。年長的信徒可能會回想起小時候學到關於「以色列民在曠野漂流,希望能夠進入應許之地」的故事。雖然對以色列人而言,那是艱辛困苦的日子,然而,那裡卻是他們時常經歷到耶和華同在的地方。後來,當他們開始住進應許之地後,卻又面臨先知不斷發出的警告,讓他們深深感受到,他們所喜愛的巴勒斯坦,包括整個城市和田野,都將會再次變成沙漠和曠野的威脅。應許之地文化生活的崩解,的確是一個悲劇,因此,聖經裡頭有時候會把繁華城市淪落成荒涼郊野視為審判的象徵。豺狼在地上四處遊走,從事破壞,乃是由於罪惡所引起的懲罰。只有在被拿來作為防止文化的失喪時,這樣的野性才會被視為是個悲劇。此外,獅子與羔羊一起躺臥所呈現出自然界的和平景象,有時候是拿來作為應許之地圓滿實現的一種象徵。這也是一種文化上的比喻,不能夠被解釋成是針對自然史的非難。 早在我們以野性的出現與否作為人類希望與失望的象徵之前,其實在聖經裡,野性本身從未就不是一件壞事。「誰放野驢出去自由?誰解開快驢的繩索?我使曠野作他的住處,使鹹地當他的居所。他嗤笑城內的喧嚷,不聽趕牲口的喝聲。遍山是他的草場,他尋找各樣青綠之物。」(約伯記39:5-8) 「誰為雨水分道?誰為雷電開路?使雨降在無人之地,無人居住的曠野?使荒廢淒涼之地得以豐足,青草得以發生?」(約伯記38:25-27)上帝不但降雨給義人和不義的人,上帝也降雨滋潤曠野。上帝不只賜福人類,也賜福給被遺棄的荒地。這些環境惡劣的地景,有時候被當作不敬虔的地方,其實它們是神聖之地。上帝並不希望所有地方都被征服開發,祂反而喜歡一些沒有人居住的地方! 基督徒也能夠喜愛曠野。野地是其他各種原型(archetypes)中的一種,它與大自然一樣,當我們來到野地時,便能夠感受到自己正在接近終極的事物(ultimacy)─冒出新芽、長出蓓蕾、花朵盛開、果實纍纍、生命消逝、延續後代。攀登山巔的經驗,吹拂松林的微風、杉樹叢間的寧靜,秋天的落葉、從腳前綿延至天際的森林美景─這一切讓我們經驗到:「推動並穿越所有事物的行動和精神。」(註3)我們體認到生命短暫的美艷恆久地勝過混沌凌亂。基督徒在這裡看見上帝創造之工,其他信仰的人則看到終極的真實(the Ultimate Reality)或者看到一個本身就具有神聖性的大自然。森林野地與城市非常不同,會引發出宇宙性的問題。基督徒對於保存野地作為提供宗教經驗的聖所(sanctuaries for religious experiences),應該要有一份特別的興趣,這些地方不只可以提供基督徒使用,也可以讓所有能夠從野地獲得靈感的人享用。 造物主對受造物的愛,是崇高脫俗的,這是因為它並不追隨人類的目的。上帝藉著文化所彰顯的人際關係,是一種個人化的關係(personal),並不代表上帝對老鷹的自然關係也必須是個人化的,也不表示人類要把老鷹當成像人一樣來對待。因著老鷹的野性,我們必須以合宜的尊重態度來對待牠們。「老鷹展開翅膀向南飛行;這是你教導牠的嗎?兀鷹在峭壁上搭窩;這是奉你的命令做的嗎?牠棲息在山崖上,以險峻的巖石作堡壘。牠從那裡俯視遠近,尋找可捕殺的食物。有屍首的地方鷹鳥結集,雛鷹也來吸血。──你向全能者抗辯;你跟上帝爭論,現在你答覆吧。」(約伯記39:26-40:2) 「野山羊住在高山上;石獾藏匿在巖穴中。──少壯的獅子吼叫覓食,尋找上帝所賜的食物。──上主啊,你的創造繁多。這一切都是你智慧的果實;遍地充滿了你的造物。」(詩篇104:18-24)「良善」和「神聖」這樣的字眼,用在自然界,或用在文化界時,意義是不同的。約伯站在人的觀點來看巴勒斯坦景物時,曾經感到極度困惑,因此上帝為他指點迷津。現代人如果以幼稚的心態,抱持諸如「耶穌愛我我知道」、「上帝站在我這邊」等偏狹的神學觀點的話,約伯的學習經歷,正好可以成為非常實用,而且可以糾正這類觀點的補救方法。經過這樣的重新學習之後,我們將會發現,除了滿足人類需求之外,整個自然界還有極為廣裘無邊的領域存在,整個宇宙悠久漫長演化史當中,多數是與滿足人類慾望這件事全然無關。假如我們一定要用「野地能夠『為我們』做什麼」這樣的講法,那麼,我們可以說,「野地會教導我們,上帝不只是『為人類』設想而已。上帝也『為一切野生生物』設想。」 聖經信仰擁有非常深刻的洞見,可以極為有力的支持設立野生動物保留區或是保護區(sanctuaries)的國家政策。野生動物保護區裡,所有的野生動物都是極為神聖的,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尊重牠們的價值是超越過經濟價值的考量,甚至也超越了一般所謂的資源利用(resource use)的考量。在這層意義上,基督教對於保護區的信念,不只是為人類自身而已,乃是為著野生動物。 註1:John Muir, Our National Parks(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01), 331. 註2:Linnie Marsh Wolfe, ed., John of the Mountains: The Unpublished Journals of John Muir(Boston: Houghton-Mifflin, 1938), 313. 註3:“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 1798, in William Wordsworth, Selected Poems and Prefaces, ed. Jack Stillinger(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5), 110. 原文出自:Journal for Preachers 23(no. 4, 2000): 25-32(作者已同意生態關懷者協會翻譯)
作者:青出於藍 一種是來自科技文明的代表者,驚嘆著七彩湖的壯麗山水,另一種來自山間行者為七彩湖發出的微弱悲鳴,我一廂情願期許著,那湖泊會隨著冬陽映出七彩,而不是名副其實的悽慘,此外,我祈求心懷赤子之心,能讓那植、動物天堂再現。 時序雖然進入大雪,但12月的丹大並沒有靄靄白雪,或顯出蕭條沉寂,反而是一路驚奇,一開始,伴隨入山的是與四驅車共舞的顛簸路段;在明月的照亮下,樹影幢幢,彷彿也隨著我們搖搖擺擺婆娑起舞。 登山口,偶一抬頭,發現原那一輪皎潔的明月,竟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下班了,取而代之的是滿天星斗,與偶爾劃破天際的流星。 出發前,與嚮導兼司機的地陪們,爭論著是誰真正玷汙了這塊布農族的聖地,也因此有了另一番想法。 一般人都說,是台電扼殺七彩湖的元兇,駕著吉普車到七彩湖的人使生態遭逢浩劫,只有愛山愛水的登山客,才會疼惜這塊土地。 然而,目前所呈現的事實卻是,路封了,假日偶爾會有運輸工具載客上下山,但生態卻以極緩慢的速度恢復,湖畔或台電工寮仍有大批登山者湧進;吃不完的東西,隨手丟棄或傾倒,無意間眷養了野生動物,反而讓牠們更容易被有心人士獵補。 登山客們的排泄物,沒有人想過用圓橇挖土掩埋,只習慣用衛生紙覆蓋,形成一朵朵不雅的小白花,散發惡臭,污染環境。 還有些來自科技文明者,在離開聖潔地時將垃圾集中,然後拍拍屁股走人,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想著,晚上會有垃圾車來收? 然而,身為登山初學者的我,2年來一次次背起沉重背包,走向山林,自以為是的用著拙劣眼光,看待其他方法接近大自然的人,卻從來沒想過,其實,自己也是扼殺生態的一個劊子手。 撇開這樣的嚴肅話題不談,我覺得,七彩丹大真的很美。 還記得沿路枯木配上藍極了的天,讓人忘卻該一步步向前邁進,看著同好們不留情的廝殺底片,打從心底就愉悅起來。 高壓電塔被陽光照射呈現銀白亮光,在萬里晴空下,也像一座座藝術品般,優雅呈現。 有時還可以發現路邊來不及融化的殘霜,像是天使遺忘在凡間的鑽石,美麗的七彩湖上波光粼粼,似乎是爆發那收藏了一季的能量,等著我們去欣賞,環湖一週,心疼這曾經被蹂躪的湖泊,感謝前人們為了恢復原有純淨而付出的努力。 我用力深呼吸,想要多帶走一些匯集在此的靈氣。 此行,順帶看看少有人知七彩妹池,發現可愛的妹池旁有著大片金黃髮草,悄悄透漏著冬季來臨,寧靜湖面映著湛藍,有著深沉的美。 午後,湖面飄起了薄霧,為七彩湖蓋上了神秘面紗,提醒我們會客時間已經結束,是該回程的時候了,我不捨的回頭望了又望,想要把朦朧的美也印在心中。 ●[活動]「外來種寵物網路問卷調查」鳥類篇,歡迎大家e起來! --﹥ 時 間:1月8日-20日 外來種是指人類有意或無意的傳播到異地的物種。數十年來,外來種生物不斷的吞噬著台灣地區的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如吳郭魚、琵琶鼠魚、福壽螺、火蟻及褐樹蜥等等。本計畫擬針對一般網路用戶,進行外來種寵物現況調查,所得結果僅供協會進行外來種寵物現況研究與分析之用,首先進行的是鳥類,接下來還有其他種類等著上場喔∼「外來種寵物網路問卷調查」鳥類篇,歡迎大家e起來! 詳情請參閱 http://e-info.org.tw/activity/invasive/ibird/ ●[活動]自然體驗活動-司馬限林道觀雪賞花之旅 --﹥ 時 間:1月29日(四) 司馬限林道位於苗栗縣泰安鄉,居雪霸國家公園西隅,是國家公園積極開發中的「雪見遊憩區」所在。司馬限林道為園區主要的景觀道路,一路上可飽覽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雪山西稜、大霸尖山、雪山、大雪山等名峰爭奇競秀,與深邃的雪山溪谷共構一幅壯闊美麗的景觀。特別是冬季時山巔覆雪,景致淒寒蒼闊,故從日據時代便賦予「雪見」之名。在司馬限部落一帶,處處桃李果園,農曆年前後正值花期,滿山花海,繽紛奪目,令人流連忘返。除了觀雪、賞花之外,林道上的自然生態,也是主要的遊憩資源,有些動植物是稀有或特有種生物,值得你來探訪。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ews/experience.htm#司馬限 ●[講座]發現之旅自然系列課程16-有毒植物 --﹥ 時 間:1月8日(四) 晚上7:10-9:00 在我們的環境周遭,處處散布著有毒植物,即使在校園、庭院,甚至於客廳和房間,我們都會有接觸有毒植物的機會。尤其國人嗜食奇珍異草以及一向迷信名間藥草偏方,中毒事件時有所聞。為避免自己和家中孩童,因接觸或誤食有毒植物而中毒,認識有毒植物是您必須要有的常識。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eat.org.tw ●[研討會]多元就業聯合商展暨研討會 --﹥ 時 間:1月17、18日(六、日) 上午8:30-下午5:00 近年來,台灣加入WTO,傳統產業受到巨大衝擊,失業率居高不下,產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另一方面,社區營造的推動,使得非營利組織的在地發展,累積社區產業的興起能量,政府也在政策面提供有利環境,強化了社區產業蓬勃發展,逐漸成為地方經濟振興的動能。本次研討會,希望藉此結合地方產業專家、學術研究機構及實務工作團隊,共同探討非營利組織的地方產業相關議題。期望藉以建構產、官、學機構間之合作互動機制,營造知識學習環境,培育地方社區產業人才,引進符合地方發展之社區產業,希望協助推動地方產業運用知識管理與先進資訊科技,以提昇其競爭力。長期而言,透過資源整合方式,經由整體策略規劃與計畫之實施,以帶動具地方特色產業之發展,協助創造在地創業、就業機會,營造社區產業的永續經營,展現社區活力,建立社區特色,提升國家總體競爭力。 詳情請參閱 http://210.244.67.3/career2/ 去年的「2002年環境資訊年鑑」因透過40位的志工投入而能順利完成,並製作了有史以來,第一份由環保團體製作的環保名錄612筆;透過志工的群策群力,大夥一起以行動成就。 今年「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同時,徵求對「生態工法」、及「生物多樣性」議題有興趣的志工,一同加入我們的行列,用行動展現對環境的關懷,並留下對環境的紀錄,並提供各界查閱參考。報名截止日期為1月12日喔!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sharlin@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