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4台灣環境前瞻系列]國家公園 前瞻:新國家公園誕生 將面臨更多樣的衝突 --﹥
新國家公園的隱憂 台灣生物多樣性豐富,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執行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普查計畫Global 200當中,台灣更被指定為生態熱點(hot spot)。從維護台灣生態環境以及生態保育之教育推廣來看,設立國家公園之立意與用心值得讚賞。 然而,對照當前政府推動「觀光客倍增」的生態旅遊政策走向,以及南海海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各界樂見兩座新國家公園設立的表現背後,仍有若干值得注意的警訊。論及此點,則必須先從兩座新國家公園的身世談起。 結合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台江國家公園 台江國家公園最初範圍從安清路以南到嘉南大圳以北範圍面積約2,400公頃,後經多次討論與審定後,目前的確認計畫範圍是,北以曾文溪台南市轄區為界,南至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東以台17號省道為界,西至台灣海峽海域20公尺等深線範圍內,包括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及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不包括台南科技工業區。面積約1萬3千多公頃。未來,台江國家公園的規劃將以開台歷史公園與溼地生態公園為兩大主軸。此外,相較於過去由中央主導的國家公園成立的過程,台江國家公園為首次由地方政府提案並獲准成立的國家公園,地方政府主動的態度,勢必也會表現在其未來的經營管理上。 保護南海海域明珠的東沙國家公園 東沙群島位於台灣西南的南海海域,距高雄市約500公里,由北衛灘、南衛灘和東沙島與連結的環礁組成,目前為高雄市政府管轄,並由海岸巡防署派員駐島巡護。東沙不但居於國際航道的重要位置,其環狀珊瑚礁十分特殊,對漁業資源培育和生態系統具有庇護、棲息和哺育的功能。 東沙海洋國家公園的範圍,將以東沙環礁周圍100公尺等深線為核心生態區再由100公尺等深線延伸至外圍12海里為緩衝區,海陸域總面積達356,500公頃,比現有的6座國家公園的海陸域總面積還大,相當於台灣本島面積的1/10。 如此大面積的保護區域,在面臨來自中國、香港、台灣與其他不明地區的上千艘漁船大量濫捕漁業資源的情況下,對未來管理當局的執法能量勢必是一大考驗。 觀光產業對國家公園而言 是挑戰也是契機 面對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必然對會對國家公園保育目標帶來的不小壓力。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推估,未來10年全球觀光產業成長情形為:旅遊支出自4.21兆美元成長至8.61兆美元,觀光旅遊產業對GDP 貢獻率將自3.6%增至3.8%。在國內,2000年正式實行周休二日制後,國人出遊型態丕變,休閒旅遊從例行活動轉換成生活價值、生活風格。而根據觀光局統計,參訪各大自然景點則是台灣近來主要的大眾旅遊模式。 在此風潮下,行政院於2002年提出「觀光客倍增計畫」,以2008年觀光客倍增至200萬人次、來台旅客突破500 萬人次為目標,其策略中更明示旅遊路線之開發,是以觀光局所轄之國家風景區,配合國家公園等及具國際魅力的風景區、森林遊樂區與民營旅遊區等作為套裝旅遊路線的骨幹。 此一現象所點出的問題是,國家公園的確具備觀光潛力,但這並非設立國家公園者的初衷,觀光應是其必須面臨的挑戰而不是目的。為免失去「生態永續經營」的目標,未來的公園管理,宜參考目前國家公園普遍的做法,僅開放小區域作為觀光用途,絕大部分範圍仍列入管制區,而在面臨因應遊憩需求的開發壓力時,更應精審慎評估,避免超過其生態承載力。尤其是台江國家公園推動過程之所以順利,主要在於政府藉觀光產業以照顧地方產業發展的允諾。因此,勢必面臨更大的觀光或產業的需求,勢必更難以維持國家公園保育的初衷。 至於東沙國家公園方面,目前由於東沙環礁95%以上的珊瑚礁幾近死亡和白化,儼然已成一片「海底墳場」,未來工作重點無疑是以保育為優先。在此脈絡下,東沙國家公園的觀光產業反而是值得適度加以推動的。因為,透過觀光產業發展,將有助於提昇該地區的經濟利用方式,不再侷限於漁業捕撈。但是,勢必為該地區帶來更高的緊張關係,將成為台灣首座位於國際衝突地區的國家公園,不論是保育、外交甚或軍力的衝突,都可能在今年浮上台面,宜及早正視此一狀況。 參考資料
意見諮詢:趙芃瑋 [2004台灣環境前瞻系列]新興能源 前瞻:法規越來越齊備 新能源發展將產生加速度 --﹥
國際謀求解決全球能源緊繃情勢 當前的全球社會,正面臨著空前的「能源危機」與化石能源所導致的「溫室災難」兩大難題。在能源危機方面,目前已知的全部石油儲量將在2054年耗盡;至於全球溫室災難情勢,則是溫室效應正逐漸加劇,冰山融化、海面升高和氣候變遷的結果,導致災難頻傳。 綜觀國際間對此的解決之道,主要在努力逆轉整個能源經濟系統,消極性策略則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以潔淨能源與低碳能源來替代,採取碳稅等相關國際性公約來約束溫室氣體排放量;積極性策略方面是轉型能源經濟體、發展新能源以替代舊能源,從源頭著手,杜絕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 台灣能源走向略為保守 這場全球性的能源革命,勢必將影響到國家、企業的地位及能源的供需版圖。但在台灣方面,近5年來仍略嫌保守,根據去年1至10月間的統計顯示,供給面依賴進口能源97.85%仍居高不下,其中石油50.46%、煤炭33.00%、核能7.78%、天然氣7.32%、水力1.44%,需求面以工業部門57.67%為最,其次為運輸部門占14.72%、住宅部門占11.85%,新能源項目仍未見 統計數據。另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估算,2000年臺灣CO2排放約為全球排放量的0.94%,為全球第21大排放國。 當先進國家企圖在2020年將風能、太陽能、氫能、生質能和燃料電池等再生能源配比提高至30%時,臺灣僅提出3%的消極性目標,如此僅能減少1%的溫室氣體排放,對於因應京都議定書的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管制目標助益甚小。 就能源政策面來觀察,政府已在1998年的「全國能源會議」中對能源政策有重大宣示,包括積極參與全球對抗氣候變遷行動,以及大幅提高汽電共生、再生能源及其他淨潔能源容量;但直到2002年,行政院才進一步核定「再生能源發展方案」。另在2002年所提出的「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中,僅見推動再生能源立法、研發、推廣以及陽光電城、風力農場、地熱公園、綠色產業等零星項目,未見前瞻性的配套措施與策略規劃。 從整體產業政策來看,鋼鐵、石化、水泥、造紙等高耗能產業,約消耗全國1/3的能源,但產出卻只有國內生產毛額的5%左右,還要付出可觀的環境成本。未來可借取過去資訊產業的發展經驗,加強推動低耗能、高潔淨、高價值產業的發展,營造具永續性的產業結構。而電業也有必要走向自由開放,為新能源、供電分散化等發展建立公平合理的自由競爭市場。 因應氫世紀的來臨 再生能源將有新局面 著重創新的智慧能源將突破困局,高潔淨氫能與高效率燃料電池技術所整合的「氫能燃料電池」,現已被公認為21世紀新能源,未來將廣泛地應用在交通、發電、通訊產業等市場,由世界各大能源與汽車製造業爭相投入的情況可窺一二。另一個具前瞻性與永續性的是氫能、風能、光能等再生能源所整合的「智慧能源複合式系統」,正可突破再生能源不穩定供應的限制。四面環海的台灣,風能、地熱、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豐富,面對氫世紀的來臨,台灣有絕佳的發展條件,自不能自外於這股趨勢。 重構臺灣能源制度的契機出現 觀察近年內幾項重要的能源政策,台灣新能源法制化的進度,將有突破性發展。行政院已在前年提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其中規定電業每年固定提撥經費作為「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並以每度電2元收購再生能源電力。並在去年底先行實施《台電再生能源電能收購作業要點》,目前已評選收購的有聚電企業的臺東卑南小水力、嘉南實業的臺南縣西口水力、英華威外商的苗栗竹南風場等電力。另外,《電業法修正草案》目前也已進入立法院一讀,《台電再生能源發電併聯技術要點》亦將推出,凡此種種,均是因應電業自由與供電分散化走向所打下的基礎措施。 此外,在外商推波助瀾之下,風力資源的發展也可望將有重要進展。目前由於風電成本下降,裝置成本約5年即可回收。丹麥、德國及日本等外商均積極在世界各地投資風電產業,對帶動台灣本地的風電發展,具有正面效益。 相關的法規與獎勵條件越來越齊備,再加上技術進步後,成本越來越低,相信在越來越普及後,可再因大量生產與使用而進一步降低能源的成本。新能源的擴展速度,在今年渴望因此而產生加快腳步。 意見諮詢:林伊克 (南港社區大學社造講師) ◆[生態保育]科學家提出警告 人類活動將對所有海洋生物帶來威脅 --﹥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2004-02-16 (ENS)- 政府及聯合國必須採取緊急行動,以保護受威脅的海底珊瑚礁及海綿生態系。來自69個國家的海洋學家在週日(15日)發表的一份共識聲明中,提出上述之呼籲。該項聲明於西雅圖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年會和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會議兩地同時提出。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16-02.asp ◆[生態保育]美國北達科塔州境內之燃煤發電廠將可設於國家公園周邊 --﹥ 美國,北達科塔州,俾斯麥,2004-02-16 (ENS)- 美國布希政府已經同意,將放寬北達科塔州的清淨空氣法規,此舉將對鄰近國家公園及保留地的燃煤火力發電廠之興建敞開大門。州政府當局表示,此舉將刺激北達科塔州能源方面的投資,但環保人士認為此決定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日後全國各地的國家公園都可能會容許有更多的空氣污染存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16-10.asp ◆[全球變遷]面對空氣中富含二氧化碳的未來 --﹥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2004-02-16 (ENS)- 某些科學家提出預測,認為生存在未來富含二氧化碳的環境中的樹木將生長的比今日的樹木更快,並在過程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但是在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年會中所發表的一連串的研究指出,那些希望能藉此減緩氣候暖化的人,不能寄望藉樹木所增加的功能來吸收溫室氣體。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16-03.asp ◆[環境政策]無懼布希要脅 美國參議院通過總值3180億運輸預算案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2-16 (ENS)- 儘管面對總統脅迫動用否決權,以及認為此一措施花費過於昂貴的財政保守人士的強烈反對,美國參議院仍舊於上週四(12日)迅速地通過一項總額3180億,為時6年的運輸支出預算案,支持者表示,為了支應全國各地迫切需要的高速公路及大眾運輸計劃,此一水平的支出是有必要的,並且這將會在未來6年中創造超過16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16-11.asp
環境資訊協會 crab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crab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16-09.asp
作者:紫秋千 山一直都在,人卻不一定會來。若干年後,我還會再回來走這段能高越嶺山路嗎?未來充滿了未知數,我唯一能做的,是把握當下這一刻美景,緊緊的握住鏡頭,捉住剎那間的永恆。 旅人的心,短暫交會 金黃色的晨曦,灑落在東電西送的輸電鐵塔上,也灑滿了中央山脈最美麗的北三段能高安東軍稜線上。我們加快了腳步,昨日的疲憊早已消散。自離開天池山莊後,黑漆漆的山路,只剩農曆十五的皎潔明月陪伴著。時間一直把我們推著走,大夥兒沒有人多說話,只是不斷的趕路,就連山下的廬山夜景也無暇觀賞。 光被八表的南投花蓮界碑旁,早已擠滿了來自各路的英雄好漢。有群身著重裝的新竹山友最是耀眼,他們將一連五天縱走能安稜線。旅人的心在此短暫交會,豐富了生命的滋味。 架好角架,大夥兒或坐或站的都往東方看去。深秋的太陽,起的有點晚,卻帶給我們許多的詠嘆。 當太陽升起的那一刻,我心裡是激昂的。之前連續幾次登山都遇到壞天氣,我以為自北大武那次以後,我再也看不到這種美景。登山者一生所追求,不就是像日出、日落這樣的大自然壯麗變化嗎! 南華山,正在呼喚我們 離開腹地後,我們決定反其道而行,陡上南華山,這是最操的走法。不知是被帶頭大哥〝裝〞了,還是在磨練我們體力,順著稜線一步一步緩緩前進,我們的意志力更加堅定。清晨的天氣能見度實在太棒了,山下的木瓜溪及花蓮吉安村落清晰可見,就連太平洋也看似觸手可得,想必三角點上的視野會更棒。南華山正在呼喚著我們,老戰友們互相打氣,雖然我們還是習慣性的落後。 前方隊友大聲的驚叫著,讓我們沉重的腳步為之一振,咬緊了牙根加快腳程。呵呵!我還博美狗咧,原來是大自然的傑作,令人發出會心一笑。聽說在能安稜線還有〝虎頭峰〞呢! 我們底歌,遺落在每片土地 南華山,標高3184,百岳排名第75,岳界又稱為能高北峰。登上三角點後,我靜靜的坐在腹地上回首來時路,竟不由自主有些感慨…… 紀念碑矗立在中央山脈稜線上,默默的與天地為伍,登山隊伍經過此地都會稍作停留。而下方那條萬大銅門線輸電鐵塔,規模比起七彩湖新建的東西線超高壓鐵塔當然遜色許多,但是以四○年代的技術與工法,能把東部的線路跨過中央山脈拉到西部來,沿著能高越嶺古道架設一百多座鐵塔,那種為台灣電力事業付出的智慧、毅力與努力,實在令人佩服。或許是時代變遷,今日鐵塔興建早已不如往年受人尊重了。 老戰友看我若有所思的樣子,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說:「我們回去吧!」 旅程已接近尾聲,我們走在南華的大草原上,感謝老天爺這一路都帶給我們好臉色。我越來越珍惜與隊友相處的時間,下次與你們高山相見也許是多年以後,但是茶餘之後我們還是會回味此時能高山區留下的種種回憶。或許我們可以許下約定,等我們孩子大了,再來個『能高安東軍縱走』,重現我們曾經留在這裡的青春痕跡。 「我自人生來,要走回人生去;你自遙遠來,要走回遙遠去;隨地編理我們拾來的歌兒;我們底歌呀,也遺落在每片土地……」 鄭愁予的詩,就這樣一直在我腦海迴盪不已!
時 間:2月22日(日) 上午9:00-12:00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 去年的「2002年環境資訊年鑑」因透過40位的志工投入而能順利完成,並製作了有史以來,第一份由環保團體製作的環保名錄612筆;透過志工的群策群力,大夥一起以行動成就。 今年「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急欲徵求對「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國際環境日」、及「生態工法」議題有興趣的志工,一同加入我們的行列,用行動展現對環境的關懷,並留下對環境的紀錄,並提供各界查閱參考。報名截止日期為2月29日喔!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sharlin@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