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政策]紐西蘭核准於國家公園內進行煤礦開採 --﹥ 紐西蘭,威靈頓,2004-03-16 (ENS)- 紐西蘭保育部部長卡特(Chris Carter)已有條件同意一處橫跨國家公園邊界的地下煤礦進行開採。在保育人士的反對聲浪之中,派克河煤礦公司已獲得首肯,將對紐西蘭南島西岸鄰近派克河(Pike River)的帕帕瓦(Paparoa)國家公園內的煤礦進行開採。 這次派克河煤礦公司能取得開採權,係基於該公司與紐西蘭保育部就協議內容中有關採礦權使用期限與條件限制,包括財務保證與抵押金的設定等等,均達成雙方滿意的共識。卡特在上週五(12日)表示:「我要強調這項核准是在令我滿意的條件下所做成的決定,這項採礦協議中的條文已儘可能達到最高環保要求,讓該地區的保育價值儘可能獲得完整的保護。」 紐西蘭最大的保育團體「皇家森林與鳥類保護協會」批評,卡特忽略了保育部自身的評估報告,這份報告指出,採礦活動將會破壞這片區域。 紐西蘭綠色和平組織則表示,他們對保育部核准採礦的決定表示「震驚」,因為這將對國家公園的土地造成破壞,而且煤礦採收後用作燃燒用途,也將使地球的暖化問題更為惡化。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16-02.asp ◆[生活環境]要求遊艇業解決污染問題 環保團體內部出現分歧 --﹥ 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2004-03-16 (ENS)- 國際遊輪協會(ICCL)及國際保育協會(CI)為因應遊輪所造成的汙染問題,所聯合發表的一項提案內容過於空泛,並且並未提出具體的承諾;一個由30個環保團體所組成,目的亦在處理遊輪污染問題的聯盟日前做出上述表示。該項發表於去年12月的提案,已對正於此間世界最繁忙的遊艇港口於週一(15日)召開,為期一週的「海洋貿易遊輪運輸大會」(Seatrade Cruise Shipping Convention)掀起一陣騷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16-03.asp ◆[能源議題]美國薩瓦納河旁之放射性廢料堆積如山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3-16 (ENS)- 根據能源暨環境研究院(IEER)的一份報導指出,在預防儲存於南卡羅來納州、鄰近艾肯的核武工廠之廢料對薩瓦納河(Savannah River)造成污染一事上,聯邦政府的作為顯得不足。該項研究表示,美國能源部對這些廢料的安全監控計畫是失敗的,並且該研究亦批評聯邦機構有意縮減該場址在環境上的監督。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16-10.asp ◆[全球變遷]加拿大溫室氣體排放者將必須開始向政府提出申報 --﹥ 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2004-03-16 (ENS)- 京都議定書將於2008年進入承諾的第一階段,而加拿大政府亦已開始就此預作準備。加拿大是37個受到該議定書監督的工業國家之一,因此所有氣候暖化氣體的大量排放者將必須於2005年6月1日起向政府報告其排放情形。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16-01.asp
環境資訊協會 林沛臻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林沛臻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16-09.asp 作者:白子易 (朝陽科技大學環工系助理教授) 水是地球上珍貴且瀕臨嚴重威脅的資源,也與人類生存及文明的發展息息相關。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當一個國家每人可使用水量低於1700立方公尺時,即符合水資源缺乏指標。全球人口目前已超過60億,至西元2005年可能增至90億,將面臨水資源缺乏的嚴峻考驗,尤其以亞洲最嚴重。 為提昇人類對水資源的關心,聯合國大會依據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在21世紀議程第18章「淡水資源」中提出的建議,在1993年2月22日通過決議,訂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 世界水資源日所揭櫫的目標為:
世界水資源日的活動自1994年開始舉行,每年都有一個致力的主軸,各年度的主題如下: 1994:關懷我們的水資源是每個人的責任 由過去十年的議題可知,世界水資源日的活動主軸,緊緊隨著水資源在當時的時代意義而改變。在初期,人們關心的是水夠不夠(水量)與安不安全(水質);逐漸 地,人們開始關心水對未來的發展。 2004年的主軸為「水與災難」 水,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卻也會帶來災難。由於全球溫暖化,世界各地的氣候發生劇烈變化,失去原有的秩序;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佈的氣候相關重大事件統計,諸如颱風、雷雨、暴雨、龍捲風、洪水和乾旱共佔災難事件的75%,對社經發展及人類福祉有決定性的衝擊。而每年因水媒致病而死亡的人數也居高不下,如2003年造成全球恐慌的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香港即以污水散佈。 水資源除了維持生命,也可能對人類造成威脅,更可能成為重要的戰略物資,故全球各國莫不積極投入保護及控制水資源。台灣年平均降水量為900億噸,人口2300萬,水資源利用率不到20%,為排名第18位的缺水國家。水資源的保育在台灣是不可稍懈的重要工作。 世界水資源日的目標,在激發人類對水資源的重視,但對水資源的關注並非僅止於這一天,而是一種無時無刻的關懷。 【參考資料】 作者:林佳穎 (公共電視記者) 3月11日,巴拿馬籍油輪海利生號在高雄港22號碼頭緩緩靠岸。這是海利生號4個多月以來,第73次停靠在這碼頭上,幾乎3天就來這兒報到2次,任務是送水到澎湖。 去年初全台灣平均降雨量創下新低,為了減緩水庫出水量,政府公告6萬3千公頃農地休耕。元宵節後,北台灣接著進入第二階段限水,不到10天,初春的鋒面即帶來豐沛雨量,暫時解除台灣本島的缺水危機。然而遠在海洋另一端的澎湖,卻不在春雨的拜訪名單之內。 被雨神遺忘的島嶼 2002年上半,台灣降雨量只有平均值的一半,打破百年紀錄。當時跨部會組成的抗旱小組,如今進入第3個抗旱作戰年,這也代表台灣面對旱象,從緊急救災進入調度管理的階段。去年10月間,已預估澎湖將在11月底缺水,而決定從11月開始送水到澎湖直至今年6月,預計送水70萬噸,動用離島建設基金1.1億。 其實送水到澎湖並不是新鮮事,1998與2000年,政府也曾在乾季送水到澎湖,主要是供給馬公市4萬多民眾使用。 21世紀是水的世紀,環境的開發破壞及人口增加,加速水資源加入有價貨物的交易行列。送水到澎湖,出錢的是政府,受惠的是百姓,以一般水價18倍的價格,保障馬公市民用水無虞。 1973年完工的成功水庫,容量100萬噸,是澎湖最主要的地面水庫。澎湖屬於候鳥、屬於海、屬於風,並不適合淡水溼地的動物生存;人們建造水庫,帶進生物,使一潭死水往湖泊生態系演變。但30年來前所未有的低水位,讓水庫中的生物死亡殆盡,飛鳥遷移他處。這再次見證了水是生命之母,也印證了生命的強韌與脆弱。 為生態保留水源 同樣延續著去年的乾季,當嘉南平原1萬多公頃農地,公告休耕停止供水,田間的青蛙們能否有水存活,則得各憑運氣。部分農民自行引灌地下水,滲透到一旁的瓦瑤溝,意外地為青蛙保留了安穩的棲身之所。樹德科技大學通識學院講師莊孟憲,在台南縣官田的瓦瑤村做了3年的蛙類調查,在當地幾乎可以找到所有的平原蛙類、也包括保育類的台北赤蛙。 嘉南大圳的興建,為嘉南地區提供穩定用水,使之發展成為台灣的稻米之鄉,形成豐富的農田生態,系孕育出特有的物種。這樣的演變,更顯現人們對於環境及生命的變動其實掌握很大的權利。幾十年來,台灣用水方式朝向集中開發、重新分配,擾動自然環境,已導致台灣生物不是天擇,而是人擇;生態因此跟著顛覆與變化,是必然的結局,只是不知我們是否已有警覺。 台灣過去的用水,都用在生活、生產,忽略了生態。有些國家的用水標的,會訂定百分之幾的水源要用於讓河川維持一定的水流,台灣過去忽視了這部份,未來除了要節約用水,更要重視維持河川的生命力。 根據統計,世界各國工業用水佔生產成本的2%到5%,在台灣卻只有1%。世界衛生組織估算,民生用水應佔家庭支出的2%到3%,而台灣卻只佔0.4%。提供人民的民生用水是國家的基本責任,然而長期以來卻讓水資源開發及維護管理的成本隱藏在後,喪失了它真正的價值。 台灣能再開發的水源已相當有限,透過以價制量,配合透明公開的監督、評鑑及管理機制,合理的控管水資源,遏止水源需求無止境的攀升,將是現今的重要課題。 ●[活動]台北市野鳥學會週日例行活動 --﹥ 時 間:3月21日(日) 上午7:00 本活動不須事先報名,免費參加,由學會義務解說員帶隊,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前往,近程活動約在午後返抵市區,遠程則約於黃昏歸返。請自備七至十倍望遠鏡、水壺、簡餐、交通費、賞鳥衣帽。當日如遇颱風或豪雨,則活動自動取消。 詳情請參閱 http://www.wbst.org.tw/redirect.asp?n=10 時 間:3月20日(六) 上午10:00-12:00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mns.edu.tw/cindex-3-1.php?MUID=12
播出日期:3月22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我們的島】水的代價 3月11日,巴拿馬籍油輪海利生號在高雄港22號碼頭緩緩靠岸。這是海利生號4個多月以來,第73次停靠在這碼頭上,幾乎3天就來這兒報到2次,任務是送水到澎湖。 去年全台灣平均降雨量創下新低,只佔平均值的一半。為了減緩水庫出水量,政府公告6萬3千公頃農地休耕。元宵節後,北台灣接著進入第二階段限水,不到10天,初春的鋒面即帶來豐沛雨量,暫時解除台灣本島的缺水危機。然而遠在海洋另一端的澎湖,卻不在春雨的拜訪名單之內。 【看守台灣】海豚迷路了 3隻迷路的海豚,在2月初游進淡水河內。牠們的出現引發城市居民的好奇,大家歡欣的看著這群城市新朋友。但是淡水河不是海豚的故鄉,牠們的健康日益惡化,人們決定展開大規模援救行動,幫助牠們回歸故鄉。 緊鄰在3月14日的國際反水庫日之後的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兩個日子之間,似乎可以嗅到一股淡淡的火藥味。前者是民間環保人士發起,認為運用水資源有比蓋水庫更好的策略,但卻與工業革命後的「大建設」的潮流相違背。後者則偏向於由政府和學界主導,由上而下的方式在談水資源的運用。相較於世界各國的政府動輒以蓋水庫等有形的建設來表彰其貢獻,環保人士所提倡的節約用水的永續發展之道,還有待努力。 然而,聯合國所訂定的2004年度主軸是「水與災難」,卻頗令人心驚。在台灣,除了水災或缺水外,大家往往忽略了透過水所帶來的東西,其中不只包含了供應許多生命所需的營養物,也有許多的有害物質。透過朝陽科技大學環工系助理教授白子易的剖析,我們將針對水患、乾旱以及透過水所帶來的疾病,陸續為您介紹跟「水噹噹」的另一面。 本會徵求「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須具備網路相關經驗外,也須對「外來種」有一定之認識,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者,一同來加入報馬仔的行列。 本工作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以網路交易管道(網站及留言版)蒐集為主,略分為鳥類、哺乳類、兩棲爬蟲類、魚類等4種,完成日期為3月31日。第二階段以網路交易觀察為主,將針對第一階段所蒐集的管道進行定時調查,完成日期為10月10日。有興趣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填寫後寄至 ing@e-info.org.tw(主旨: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謝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 i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