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黃江綸 (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研究生) 由塔塔加鞍部至玉山主峰以南的區域,是台灣中部最重要核心的區域之一:楠梓仙溪流域,同時也是南部高屏溪上游的集水區域。在這「玉山之巔、楠溪之源」,靜宜大學生態學系與玉山國家公園合作設置了一個大型的永久樣區。 筆者參與本計劃以來,在同一塊森林中反覆進出,每當看到陽光灑落在林中,便能深刻體驗到何謂「森林的層次」──陽光在森林中因層層阻隔而產生不同高度的光量變化,使林內結構出現明顯的分層,一般可分為大喬木、中小喬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等4層。然而森林中的植物可不只有這4層,其他尚有蔓藤、附生以及寄生等植物。 蔓藤植物是一種藉由攀附其他植物體來爭取陽光或擴張自己勢力地盤的特殊植物,其角色近乎森林中的遊俠,因為它在森林中可由最底層一直分布到最高的樹冠層,攫取所有垂直空間中存在的陽光。 蔓藤植物中與人類最親近的食用水果應該是葡萄了,它利用莖特化出來的捲鬚來纏繞攀爬其他物體,而本文所要介紹的主角──台灣崖爬藤(Tetrastigma umbellatum(Hemsl.)Nakai)同為葡萄科(Vitaceae)的成員,是楠溪永久樣區中地面最為常見的一種蔓藤植物。 它剛冒出土面時,一般自以為認識它的人可能會不認識它,因為此時它的子葉與正常葉完全不同,子葉的形狀為寬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有明顯的三出脈,邊緣平滑無鋸齒,而後它的第一片葉子由2片子葉中間長了出來。咦?怎麼是5片葉子呢?原來它的葉子主要是由5片小葉構成的掌狀複葉,每片小葉幾近沒有葉柄。中間小葉的葉形近菱形或倒卵形,先端有時會迤長成尾巴狀,而左右的小葉互相對稱,形狀略歪曲,近似倒卵至長橢圓形。葉脈為羽狀脈,葉緣為鋸齒緣,且鋸齒尖端偶會突出一根剛毛,整片複葉通常會向上反捲。 記得剛在森林中見到它爬在大樹上時,還以為它是生長出不定根固著在樹上,誰知它是利用捲鬚來攀附在植物體上,但是它的小小捲鬚要如何纏繞在大樹幹上呢?想太多了,其實它纏繞的是一些地衣、突出的樹皮、枯枝、或是其他的蔓藤植物。初長莖條為綠色或紅色。 它的花朵絕對會令人有驚豔的感覺,20朵左右的粉紅色小花,放射狀地長在總梗上,花瓣4枚外彎,雄蕊則由花瓣與中間花盤連接處長出。花盤呈圓形,花柱底膨大的子房呈綠色,頂端四裂的柱頭呈粉紅色,顏色的搭配很搶眼喔!5月初開花,6月底已結果纍纍。果實是卵圓形肉質的漿果,成熟時由綠轉紅色,最終會變成黑色,它的顏色變化是由朝向上方陽光照射處開始,並非由果梗或果實先端開始。 在森林中,地面上的它看起來相當顯眼,但爬上樹幹時,就顯得相當謙卑地平貼在樹幹上。除非你正面看到它,否則很容易忽略掉它。此時不妨近點看,瞧瞧它的捲鬚到底纏在什麼東西上。 (感謝張又敏提供藤類相關知識及圖片) ◆[生活環境]義大利提供基金 復原巴勒斯坦西岸和加薩走廊農地 --﹥ 義大利,羅馬,2004-07-30 (ENS)- 義大利政府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昨天共同宣佈的一項先導計畫,將預期來改善巴勒斯坦西岸和加薩走廊逐日惡化的農業資源。未來兩年裡,當地的果園和農地將重新種植植物,灌溉系統重新設置,牧場也會重新播種。 這項總額150萬美元的計畫,係由義大利提供基金,聯合國糧農組織負責執行,目標是要協助分布於伯利恆、希伯倫、加薩、圖卡姆等鄉村地區近1萬2,000名的貧民。計畫的各項活動方案,將由糧農組織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農業部共同實施。 此計畫的設立,是以一項2003年間在西岸和加薩走廊所進行的糧食與營養狀況評估調查為基礎。該次的調查工作主要是應巴勒斯坦農業部的要求,在歐盟執委會、美國國際開發署提供所需經費下,由糧農組織統合聯合國糧食計畫署(WFP)、聯合國難民救濟與工作署(UNRWA)共同進行調查。 這一次的調查發現,生活在西岸與加薩走廊的人民,有40%的人口,約140萬人面臨糧食匱乏(food insecurity)的處境。另外有30%的人口,約110萬人,則生活在糧食越來越匱乏,逐漸變成日常現實的陰影下。 調查報告指出,儘管糧食普遍可得,卻因為以色列實施宵禁與封鎖政策,再加上高失業率、資源耗損、因應策略用盡、以及社會支持網絡緊繃等因素,導致取得糧食的管道受限。 糧農組織表示:「透過此計畫所提供的技巧與技術更新,以及改好的硬體建設,農民和他們的家人將可因此直接受惠。」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30-01.asp ◆[生活環境]動物排泄物污染美國乞沙比克灣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7-30 (ENS)- 根據美國乞沙比克灣基金會(Chesapeake Bay Foundation)的新報告指出,乞沙比克灣流域內的牛隻、豬隻和雞群每年製造出4,400萬公噸的排泄物,而其中絕大多數滲入了乞沙比克灣中。這份報告並指出,如果要成功復原灣區的健康,動物排泄物的污染便應該要被控制。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30-10.asp ◆[環境政策]美國布希政府修改「無道路法規」 將置23個國家公園於危機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7-30 (ENS)- 美國幾個倡導國家公園的團體在一份新報告中指出,如果布希政府提案修訂的「無道路法規」付諸實施,至少有23個國家公園會受到負面影響。這些分布於16個州的23個國家公園,包含了雷尼爾山、奧林匹克和黃石國家公園等等。 編按:相關新聞請見「美國布希政府公佈提案 無道路法規效力恐遭削弱」。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30-11.asp ◆[生態保育]美國環保署將可單獨決定殺蟲劑是否傷害瀕危物種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7-30 (ENS)- 於週四(29日)定案的新規定,允許美國環保署不用先諮詢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WS)和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漁業局(NOAA Fisheries),便可自行決定,當有任何一種新的殺蟲劑被使用時,是否會傷害到瀕危物種。保育團體說,新的政策將會威脅到為數眾多的瀕危物種之生存或復育。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30-03.asp
環境資訊協會 范景硯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范景硯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30-09.asp ▲[國家公園-國家公園裡的保育思潮]參與式經營管理(上)──人與自然的新和諧觀 --﹥ 作者:朱惟君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我相信優秀獵人所擁有的知識,絕不亞於我們社會中受過專業訓練的科學家;例如關於北極熊、海象、馴鹿……的行為、生態以及利用等,完全能以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知識書寫成冊。」 李察•尼爾生 (Richard Nelson) 在其名著「尋找失落的箭矢:獵人世界裡的物質與靈性生態學」中,曾生動地描述他在愛斯基摩人村落中,與獵人相處的種種經驗。 這個可貴的體認,在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誕生時,還完全未被重視。當時為了維護足以與歐陸文化遺產相對應的「壯闊自然景觀」(型塑新大陸移民者對國家的認同)能夠完全免除人為的干擾,甚至強行遷移了印地安原住民;早期強調「無人公園」的管理模式,為後來許多國家,包括台灣所沿用。 這種排除式的管理模式,由於過度偏重野生動植物與自然景觀的保育,對於原來生活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原住民「嚴加防範」──包括嚴禁傳統採集與狩獵、隔絕其對神山聖湖的崇拜等,因而不時引發衝突與對立。1970年代,國際原住民族開始爭取其原有的土地權,特別是在國家公園制度上扮演領導者的美國與加拿大,積極促使政府做出調整,以兼顧當地原住民權益與國家公園保育。1980年代開始,國際社會在保護區的經營管理,開始重視在地社群的參與並尋求鄰近社區的平衡發展。 傳統將「人」摒除於生態系外的經營理念,重新以「共生」為出發,代表著共同經營、共同承擔風險以及共同分享利益,同時原住民與動植物應被同等對待,和平共生。 保護區的經營管理,因此由早期單一化的中央集權隔離模式,逐漸發展成多元化、開放性,強調與在地連結的參與式經營模式──保護區的規劃要為當地居民規劃,將保護區融入地景環境與社經人文脈絡中,成為區域的一部份。 事實上,在地居民長期生活並融入當地生態環境,自然發展出資源取用、相關禁忌與傳統文化等生態智慧,其保育效益甚至優於現代化的經營管理。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中也強調,維持文化多樣性同時攸關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相關文章】 ※本專欄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 ●[活動]「秀出海底世界」親子趣味創作遊戲 --﹥ 時 間:7-8月 暑假到了,來玩蝦兵蟹將黏土創作吧!以黏土為素材捏捏捏,捏成自己喜歡的海洋生物,還有摺紙教學、趣味闖關遊戲,歡迎親子一起參與!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mmba.gov.tw/news/news-1.aspx?ID=234 ●[活動]「福爾摩沙彩蝶情」蝴蝶影像教育展 --﹥ 時 間:8月7-16日 9:00-17:00 素有福爾摩沙之稱的台灣擁有「蝴蝶王國」美名,小小面積竟孕育多達近400種蝴蝶,其中深具本土特色之特有種蝴蝶亦高達40種左右,然而高度的經濟發展與產業開發,使台灣自然生態環境遭遇空前浩劫,許多蝴蝶面臨絕種或瀕危命運,究其根源在於棲地環境的破壞與民眾保育觀念的缺乏。透過此教育展覽,蝶會期望傳遞更多台灣蝴蝶生態保育的訊息。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news_detail.php?news_id=220 ●[營隊]合歡山高山生態體驗營 --﹥ 時 間:8月14-15日(六-日) 合歡山動人心弦,卻又平易近人。每年7、8月在紅毛杜鵑和玉山杜鵑的繁華之後,五彩繽紛的高山野花把眾神花園的演出帶入最高潮。雪白的玉山飛蓬、藍紫色的阿里山龍膽、鮮黃的疏花毛茛、粉紅的玉山石竹,在天際舞台陸續登場。擇一山頭遠眺,放眼山勢壯闊,或日出、或雲海、或藍天飛絮、或雲霧蒼茫,隨緣幻化,能不心動?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 時 間:8月21日(六) 晚上7:30-9:00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