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2004-09-13 (摘要版)

 
  本日主題: 各個政府重新權衡定義野生物貿易規則
環境新聞 [生態保育]各個政府重新權衡定義野生物貿易規則
[生態保育]數百萬美國和日本人齊為沖繩儒艮請願
[生物科技]歐洲首次將基因轉植種子列入多樣性目錄 
[生活環境]交通阻塞對美國駕駛人的影響越來越大
[生態保育]南美大量栽植大豆危害森林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9-1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1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08
專  欄 [自然與倫理]一生的探索與堅持── 李奧波《沙郡年記》寫作過程介紹(一)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嘉南大圳似乎又有人在偷排了!
活動訊息 [活動] [講座] [研討會]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徵求「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生態保育]各個政府重新權衡定義野生物貿易規則  --﹥

  瑞士,日內瓦,2004-09-08 (ENS)- 亞洲地區的紫杉,其樹皮和針葉常被用來製造抗癌藥品,但由於人類不永續的利用,目前正面臨威脅。因此,美國和中國聯合提議,將4個種類的紫杉木列入國際上議定的需要貿易許可的種類名單之上。

  針對世界上被人類利用最嚴重的生物制定貿易管制規則的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將於10月2日至14日在泰國曼谷召開締約國大會,這166個締約國將討論包含上述議題在內的50個議案,並做成決議。

  在這次的曼谷會議中,有關亞洲象牙、小鬚鯨、大白鯊、小葵花鳳頭鸚鵡、紫冠鸚鵡、5種亞洲龜、白犀牛、尼羅鱷以及美洲鱷等物種的貿易規定可能將加以修訂。另外,砍伐自東南亞珍貴拉敏木的林材,也可能將納入華盛頓公約的貿易許可管制。

  華盛頓公約組織秘書長韋斯特克(Willem Wijnstekers)表示:「要挽救目前世界各地遭大規模破壞的海洋與森林,需要各國政府儘可能動員所有可用的政策工具來配合才行。」

  現今,華盛頓公約規範的範圍包含約3萬種動植物物種。野生動植物與其衍生產品的貿易量極為可觀,估計其市場規模每年達數十億美元之譜。

  華盛頓公約的運作,係基於三大類重要的物種名單。附錄一所列舉的物種名單,均是面臨絕種威脅的生物,禁止任何國際貿易。列名附錄二的物種,雖尚未面臨絕種危機,但必須加以嚴密的控制才不至於步入收威脅狀況,這類生物的貿易,必須有一套嚴格的許可制度加以規範。至於附錄三的物種,則是應部分已採取貿易規範之締約國所要求而列入,需要仰賴其他國家合作,以防止繼續遭到非法或不永續的利用。

[生態保育]數百萬美國和日本人齊為沖繩儒艮請願  --﹥

  美國,加州,奧克蘭,2004-09-08 (ENS)- 美國將在日本沖繩縣的東部海岸建造一座直昇機場,除非環保人士能夠成功地封鎖有關這個空軍基地的計畫。一個由超過400個美國和國際環保團體組成的聯盟,其代表著超過1,000萬人民,在昨日上書並力促二國的領導者取消有關這個基地的計畫。環保人士表示,這個空軍基地將會破壞沖繩儒艮最後幾個為數不多的聚食場。

[生物科技]歐洲首次將基因轉植種子列入多樣性目錄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4-09-08 (ENS)- 歐盟執委會今天批准了將17種基改種子列入歐盟共同農作物種類的多樣性目錄當中,這是第一次各式的基因轉植作物得以編入目錄。一但列入目錄當中,這些種類的種子就可以在歐盟境內販售。

[生活環境]交通阻塞對美國駕駛人的影響越來越大  --﹥

  美國,德州,大學城,2004-09-08 (ENS)- 很多通勤者都不會意外地發現,美國的城市不僅因交通擁擠而深受其害,且每年的情況都更加惡化。因為交通堵塞,駕駛人每年必須浪費56億加崙的燃料油來維持引擎的運轉。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南美大量栽植大豆危害森林 --﹥

  瑞士,日內瓦,2004-09-06 - 南美洲大量的大豆栽植已威脅廣大的森林及草原,其中包括全球物種多樣性極高的地區。世界自然基金(WWF)會指出,到了2020年,約有5,400萬公頃的野生動物自然棲地將會被開墾為穀物種植農地。

  自從1970年南美種植大豆以來,出口飼料用大豆已成為部份未開發國家的經濟大宗。隨著中國及歐洲對於飼養家禽家畜飼料持續增加的需求,南美大豆主要生產國如阿根廷、巴西、玻利維亞、巴拉圭等國的生產量是10年前的兩倍。但是,大豆的栽植也帶來了土壤侵蝕、河川泥沙淤積、使用殺蟲劑等毒性化學物質等問題。同時為了運輸穀物而開發的產業道路也破壞了自然生態。

  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在現有農地上設法提高單位面積的生產量,及以大豆牧草輪作,將可減少新林地的需求及開發。世界自然基金會將於2005年3月召開會議,會集相關單位研商如何減少珍貴自然資源被開發及破壞。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9-13  --﹥

  • [全球變遷]豪雨比以前多 空汙難卸責。據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分析台灣氣象觀測站近一百年的氣溫、日照、雨量等重要氣候參數,發現自1970年代經濟起飛後,氣候發生重要變遷,包括日照時數約減少15%、溫度增加率明顯超過附近海域及全球增溫率、每天日夜溫差約減少13%、相對濕度及起霧頻率明顯減少、降水強度增約20%。以上變化最可能的原因來自於人為的懸浮微粒(空氣汙染所致)遮掩日照,使得台灣地區的雲量增加,雖然平均降雨率減少,但降雨量卻增加。 (台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海馬颱風 氣象史上生成地最近台灣。氣象局表示,海馬颱風是台灣氣象史上,生成地點最靠近台灣的颱風。颱風一形成,暴風圈就已經覆蓋在台灣陸地上空。日本11日晚8時率先發布海馬颱風形成,台灣到晚上11時,雷達觀測到中心風力達到八級風(輕度颱風下限),才發布陸上、海上颱風警報。氣象局表示,1996年的妮蔻兒、楊妮颱風,也都是在台灣附近突然生成。 (台北 聯合晚報)

  • [能源議題]遠東集團三年內推出生物塑膠碗。遠東集團旗下東聯化學和元智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今年上半年簽定策略聯盟,共同成立「微生物合成高分子聚合物PHAS的開發與應用」計劃,元智大學生技所所長孫一明10日表示,計劃3年內可生產出價廉又質優的生物塑膠容器。這種一次可拋棄式生物高分子聚合容器(俗稱生物塑膠碗),可取代傳統塑膠杯盤,解決嚴重的塑膠問題。 (台北 工商時報)

  • [生態保育]黑熊保育研究網 一探玉山黑熊生態。台灣黑熊是台灣最大的雜食性動物,但因人為影響,其活動範圍侷限在玉山及中央山脈深處,面臨絕種威脅。屏東科技大學及黃美秀教授從1996年開始,便對玉山園區設置紅外線攝影機,在黑熊身上做標記,進行長時間的研究,目前已對園區黑熊分佈、遷徙有了第一手資料。為了讓更多民眾進一步瞭解台灣黑熊,玉管處與黃美秀合作,成立第一個由官方設置的黑熊保育研究網,記錄了保育成果及黑熊的生活。網址:www.17go.com.tw/blackbear/blackbear.htm。 (南投 聯合報)

  • [生態保育]原生種荷花 小而美。台灣原生種荷花多數被改良成其他品種,導致原生種幾乎絕跡,彰化縣八卦山脈保育協會半年前向植物保育人士曹安作要了一批原生種荷花,在社頭鄉清水巖寺闢池培植成功,綻放小而美的花朵。?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列入景點摺頁。彰化縣府農業局自然保育課長蔡令謙,肯定協會做法,並表示研發優良花種固然滿足消費需求,但捨本逐末,因此保持固有的原生種植物也很重要。 (彰化 聯合報)

  • [生態保育]麻豆港尾廢魚塭 變身溼地公園。港尾社區人工溼地占地0.7公頃,是台南縣繼仁德鄉二行社區之後,第二座由環保署補助開闢的人工溼地,每天能削減4600公克生化需氧量,淨化家庭汙水有65%的成效。麻豆鎮港尾社區原本是一片廢棄魚塭,已經變成美麗的人工溼地示範公園,不但有效淨化社區家庭汙水,還成為社區居民休閒與野鳥繁殖的樂園。溼地工程完工半年來,已吸引保育類高蹺棲息,彩鷸也開始繁殖。 (台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絲瓜鬚纏蜻蜓 生物界罕見。蜻蜓停在絲瓜藤上,翅膀竟會被絲瓜觸鬚給纏住,動彈不得,此罕見的現象9日出現在彰化縣花壇鄉一名中醫師的絲瓜園內。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林忠毅昨天獲悉後說,絲瓜的觸鬚一晚就可以長好幾公分,且具有「向觸性」,只要碰觸到物體就會開始捲動纏繞,因此有可能是這隻蜻蜓前晚停在絲瓜藤上過夜,絲瓜的觸鬚一碰觸到蜻蜓翅膀即開始捲動纏繞;也有可能是蜻蜓停在絲瓜藤上,抖動翅膀時,翅膀不小心碰到絲瓜的觸鬚,因而被纏住,結果蜻蜓愈是想掙脫就被纏得愈緊,就像小鳥不慎誤觸鳥網被緊纏一樣,但無論如何這種景象實在相當罕見。 (花壇 自由新聞網)

  • [生態保育]紫斑蝶9月提早群聚大武山。9月初,台東大武山區就發現近4萬隻紫斑蝶群聚,此特殊的生態現象是台灣第一次的正式紀錄。蝶會研究員詹家龍解釋,紫蝶群聚只發生在11月到隔年3月,去年茂林紫蝶11月初、前年12月才聚集。台灣博物研究室負責人吳東南近一個月來在台東山區發現數千至數萬不等的紫蝶,但追蹤蝶道過程中,又消失在中央山脈的原始闊葉林中。經過吳東南鍥而不捨的搜索,終在大武山一處隱蔽山谷,找到大量紫蝶集結地點,估計有4萬隻,其中過半數為中等新舊個體,研判已在此處停留約1週。 (台北 自由新聞網)

  • [土地及水文]河川整治多頭馬車 應整源頭。台灣的河川整治表面上是分工合作,中上游由林務局負責造林,水保局負責水土保持,中下游由水利署負責防洪治水,但實際上卻是多頭馬車。就以石門水庫清淤為例,抽砂清淤其實效果很有限,若比起水庫淤積速度更是杯水車薪,反而清淤很容易發生弊端,廠商將挖起的砂石取走,而爛泥則又流回水庫,省自來水公司主管私下指出,這就是為何桃園大停水的真正元凶。 (台北 聯合晚報)

  • [土地及水文]豪雨預報改分4級。中央氣象局將有更明確的雨量預報。預報中心主任葉天降說,七二水災時,中央氣象局發現目前的大雨及豪雨特報,無法有效突顯降雨的嚴重性,因而研議將劇烈降雨預報分為4級,分別是大雨、豪雨、超大豪雨、特大豪雨,其中每天降雨量標準,大雨是達50毫米,豪雨是130毫米,超大豪雨是200毫米,特大豪雨是350毫米。自13日起將宣布雨量預報新制,對民眾和防災單位都有更清楚的判斷依據。 (台北 民生報)

  • [土地及水文]台灣防洪標準 不適時宜。看遍台灣近50年水文史的水利專家11日指出,七二水災、911水患的案例可以確定的是「老天爺已經超出常軌」,台灣現有的水文史都要重新制定了,過去水利專家依歷年水患紀錄預擬的防洪措施,也將要重新研議對策。除了現有水文史面臨重新制定的壓力,行政院經建會日前成立的七二水災後專案小組,初步結論希望委由國科會的防災科技中心集中火力,將任何一個可能襲台的「西北颱」和「西南氣流」列為防洪的頭號敵人,全台總動員抗災。 (台北 聯合晚報)

  • [土地及水文]坪頂崩山續坍 劃危險禁區。雲林縣林內鄉坪頂,因豪雨持續出現土石崩塌,水保局11日會同地質學者冒險進入探勘,找出原因並提出對策。水保局將於13日進行搶救,同時把崩山區公告危險禁區,災民短期內將無法回家居住。地質教授游繁結等人指出,坪頂山谷的地層結構為砂礫岩,因頂坡透水力強,含水蓄積使岩層軟化,進而造成山崩。治山之策須分兩階段,應先將表層水,即村落、茶園的排水做好,以減少滲水,將來可透過廢土場的開發或其他方式,鞏固山谷底部,如此方可使整個坡面穩固,否則將來一定會一再崩山。 (雲林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13  --﹥

  • [生活環境]十城市大氣污染最嚴重 被責令儘快治理。2003年度環境監測顯示,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中,有10個城市空氣污染最嚴重,分別是:臨汾、陽泉、大同、石嘴山、三門峽、金昌、石家莊、咸陽、株洲和洛陽。國家環保總局近日要求這10個城市要有具體改進措施,編制大氣質量達標規劃,確定改善目標和分階段目標,提出重點治理專案等。 (北京 人民日報)

  • [生活環境]四川暴雨洪災死亡人數增加 恢復工作全面展開。2日至5日的連續暴雨,是四川省今年以來範圍最大、強度最強的一次,引發嚴重的洪水及土石流等災害,災區的交通、水利、電力、農田等設施破壞嚴重。截至9日死亡人數已增加到106人,另有25人失蹤。目前災區的生產恢復工作已全面展開,各地最先著手解決的是重災區群眾的吃、穿、住等生活問題。 (四川 新華社)

  • [生態保育]川陝哲羅鮭瀕臨滅絕。川陝哲羅鮭也稱布氏哲羅鮭、虎嘉魚,是哲羅鮭屬魚類中特有的一種,是研究古氣候、古地理變化的重要物證,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目前僅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瑪柯河有少量分佈。但因岷江上游森林過度砍伐,水土流失日益加劇,青海省漁業部門經多年調查,發現川陝哲羅鮭現已極度瀕危,瀕臨滅絕。 (青海 中國環境報)

  • [土地及水文]廣西象州發現原始生態峽谷群。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近日在妙皇鄉大梭村發現一處奇特的峽谷群。此由大沖、副金、橫山三個峽谷構成,總面積約800公頃,約形成於2億年前三迭紀末期的印支運動, 屬大瑤山邊脈。峽谷景色具有明顯的發育多期性,集峽谷、梯形瀑布群、急彎、險灘、原始植被為一體,具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目前象州縣正組織專家進行考察。 (廣西 新華社)

  • [環境政策]PECC第二屆生態旅遊論壇 多國達成共識。9至10日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第二屆生態旅遊和文化遺產保護會議,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香格里拉舉行,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共同探討生態旅遊資源、區域合作與生態旅遊市場、民族文化遺產、生物多樣性等問題,在閉幕式上一致通過了《香格里拉共識》。 (雲南 人民 日報)

  • [環境政策]江西關停50家違法礦山企業。江西省對在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中,發現許多企業未執行環評,或固體廢棄物亂堆,或無生態恢復方案,導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因而日前對50家違法企業採取停產、關閉等措施,同時要求276家違法企業限期治理、補辦有關環保審批手續。 (江西 中國環境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08  --﹥

  • [生活環境]颶風使得嘉吉公司磷肥廢水溢流傾入坦帕灣

  • [生態保育]環保人士為保護加州斑點梟提出請願

  • [生態保育]環保人士要求為東南海域魚類劃定保護棲地

  • [環境政策]維吉尼亞州州長反對布希對無道路法規的提案

  • [環境政策]林務局因田納西州的木材銷售問題而埃告

  • [生物科技]聯邦政府將提供有幾農業研究基金補助

  • [土地及水文]冷戰科技可能為斷層帶提供新的觀點

  • [其他]前美國國際開發署分析師其與環境相關的舉發案進入聽審

[自然與倫理]一生的探索與堅持── 李奧波《沙郡年記》寫作過程介紹(一) --﹥

作者: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

  1941年11月26日亞飛諾普(Alfred A. Knopf)出版社的編輯史特勞斯(Harold Strauss)寫一封信給李奧波,告訴他,出版社想找一個人來寫「一本屬於個人單獨在田野探奇記錄的書,……要以溫馨、具感召力、和生動的筆法來書寫,……是給業餘者看的,……作者可以將自己對生態和保育的觀點融入真實的田野經驗架構裡。」這封邀請函,引發李奧波很認真的思考應該怎樣來寫這些自然小品(nature essays),以及要如何使這些作品能夠很一致地連貫起來……

[讀者投書]嘉南大圳似乎又有人在偷排了! --﹥

作者:晁瑞光 (台南社區大學)

  在台南縣市交界處的橋,可以看到橋墩上有明顯橘色的水紋,是新的痕跡,水面上一黑黑的是豬糞。

[活動]認識古蹟日疼惜老厝 --﹥

  時 間:9月18日
  地 點:台南市成功路興濟宮
  主 辦: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聯 絡:周芷茹 06-2113630
      E-mail: abd1689@ms24.hinet.net

  古蹟保存與維修技術一直是保存文化資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為了讓社會大眾明瞭「古蹟修復」的工作與一般房屋修繕之差異,特以「第三級古蹟興濟宮與大觀音亭」修復現場為活動場域,引領社會大眾一窺傳統工藝匠師精緻技藝及明白古蹟修復工作流程,使未來在古蹟保存工作更臻完美,並期提昇傳統建築營造者與匠師工作使命與尊嚴,吸引青年學子投入此一領域。

[講座]登山環保-生態登山的觀念與實施 --﹥

  時 間:9月15日
  地 點:523登山會
      (台北市赤峰街28-2號)
  主 辦:523登山會 02-25557523
      E-mail: 523@523.org.tw

  我們知道登山要做環保,要用更環保的方式來爬山,或許你曾聽過「Leave No Trace」的七個原則,也或許知道「生態登山」的大略意涵,但是生態登山到底是什麼東西,到底要如何做才是符合生態登山的原則呢?讓我們從土地倫理、生態及可行性的層面一起來了解與學習生態登山,山的明天需要你!

[研討會]綠色設計相關工具及產品相關驗證機制論壇 --﹥

  時 間:9月30日(四)
  地 點:台灣大學第二學生活動中心研討室B1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主 辦:經濟部技術處
  承 辦:台灣環境管理協會等

  藉由舉辦「國內電子產業綠色產品設計論壇」,邀請國內產、官、學、研等各界電子產品綠色設計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來共同研討,以因應國際間對產品環境責任與環保性要求所可能面臨的問題,並研議國內電子及相關產業綠色產品設計技術能力提升的相關策略與因應之道,以促使國內電子相關產業產品能符合國際環保性要求及提升產品綠色設計的技術,並結合產品測試驗證系統的發展及建立更多的合作機會與聯繫管道,以提昇我國電子產品之國際綠色競爭力。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混濁的界線 --﹥

  播出日期:9月13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9月14日(二)  中午12:00-13: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混濁的界線

  8月24日,艾利颱風來襲,新竹、桃園山區降下40年以來的最大豪雨,雨水夾帶泥沙自上游而下,大漢溪成為滾滾黃河。供應桃園地區民生用水的石門水庫成為泥漿壩。而桃園縣南區大溪、龍潭、中壢、平鎮的居民以及工廠,開始了將近半個月無水可用的惡夢,創下台灣歷年來停水時間最久、範圍最廣的紀錄。

【看守台灣】

  曾經有人形容蘭嶼是被天神遺落在太平洋上的珍珠。在這個小小的島嶼上,有豐富的熱帶雨林景觀,也有美麗的珊瑚礁生態,更孕育了達悟族獨特的海洋文化。今年8月,一篇篇為了蘭嶼環境請命的信函從網路上傳播開來。水泥港、消波塊、觀光步道,這些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在小島上進行。是建設?還是一場生態浩劫?

【看守台灣】

  一條被稱為台灣中部「母親之河」的大甲溪,過去風景秀麗,溪水清澈。但今年連續幾個颱風下來,激烈沖刷的土石卻讓大甲溪完全變了樣。暴漲的溪水、大量堆積的砂石,加上沿線幾個部落嚴重的災情,大甲溪的變化令多年來靠著它維生的居民詫異,但這樣的變化不是一夕之間,而是多年來開發破壞積累的結果。

[本會訊息]徵求「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 --﹥

  本會徵求網路交易觀察志工,協助內容為針對固定管道進行每月2次的定時調查。有興趣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填寫後寄至 ing@e-info.org.tw (主旨: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謝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