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環境議題前瞻系列]生態工法 前瞻:尋回老祖宗智慧 營造土木工程和自然生態接軌契機 --﹥ 72水災過後災情慘重,生態工法政策遂成了箭靶。然台灣採用生態工法尚在起步階段,觀念和技術還未臻成熟,許多土木工程人員和政府基層工程單位尚未深入理解其真諦,出現許多因草率、錯誤施作而導致失敗的案例,更有些單位為了爭取工程預算假借生態工法之名,卻進行破壞生態的工程施作。究其實,生態工法的重點在於心態的改變,今後工程界與生態界的互動溝通仍應多加強,否則土木工程和自然生態各自表述卻無交集的狀況,將繼續重演。 台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高山島嶼,整體生態環境就像是北半球由赤道到阿拉斯加的縮影,這些自然美景和豐富生態在早期以農業為主的台灣社會中尚能妥善的維持和保存。但為追求快速和便利,各地普遍興起建設風潮,水泥被大量且廣泛運用,建設無論大小一概脫離不了水泥。短短二、三十年,不但都市變成水泥叢林,淳樸美麗的鄉野也被厚重的水泥所覆蓋,清脆的鄉間小路變成了冰冷單調的水泥車道,蜿蜒清澈的小溪變成筆直污濁的水泥溝渠,寬廣的河川被高聳的防洪牆包圍,溪流中生機盎然的水草消失了,水中的魚蝦介貝也不見了,夏日裡浪漫的螢火蟲更失去蹤影。難道現代建設無法和自然生態環境相容並蓄嗎?如果不願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時就忍受環境惡化的損害,必定要有更進步的作為。 我們老祖宗以往所慣用的傳統施工方式本身就是最適合自然環境的生態工法,但是目前的土木工程師和民眾已經完全忘記老祖宗過去的智慧了。現代生態工法的觀念在先進國家已推行許久,而且也有顯著成效。台灣採用生態工法來進行工程建設才短短四、五年時間,還是屬於起步階段,一些觀念和技術還未臻成熟。雖然已經有許多很成功的工程施作案例,但由於許多土木工程人員和政府基層工程單位還無法深入理解生態工法的真諦,因此難免有許多因草率、錯誤施作而導致失敗的案例,更有些單位為了爭取工程預算假借生態工法之名卻進行破壞生態的工程施作,這些都是假的生態工法,但卻造成許多人認為生態工法不安全、不生態的錯誤印象。 正如許多學者所揭示的,生態工法並不僅僅是一種施工方法上的調整、改進、創新,它更是一種「工程心法」,也就是工程心態。在本質上,生態工法更是一種「減法工程」,任何工程先思考其必要性,並將工程做到恰到好處,避免過度及不必要的工程施作。因此生態工法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砌石、石籠、河川綠化等工程,它更可以廣泛應用在任何一項人為的工程施作和日常生活。 在新的一年,我們應深切醒思,揚棄以下種種不生態的作為:將蜿蜒翠綠的自然河川、野溪水泥化,使溪流生物喪失棲息空間;砍除原始森林改種單一樹種的人造林,使森林喪失生態多樣性;海岸水泥化、海岸潮間帶被凌亂的水泥消波塊所佔據,使潮間生物及海洋幼生生物喪失棲所;無視台灣亞熱帶氣候而普遍興起的玻璃圍幕大樓建築,造成室內悶熱、消耗大量能源;台北市人行步道近年全面改為硬舖面的水泥步道,使土地喪失透水性,行道樹根係無法伸展;為了遷就會計年度,勉強將許多需要在跨會計年度才能夠執行完成的工程(譬如河川工程),硬要在不適當的季節執行(譬如洪水期)。 因此,無論是森林經營、高速公路闢建、電力開發、機場建設、工業區開發、河川治理、都市規劃等大型建設,或是野溪治理、公園設計甚至居家生活裝修等小型工程都是生態工法的應用範疇。生態工法的觀念應該進一步的推廣並全面落實於國人日常生活當中,而政府各項建設,工程無論大小,尤應加強工程規劃設計階段的比重,更應該讓生態專家學者參與。 對新一年生態工法的前瞻作為,我們期許政府應研擬跨部會整合型研究計畫,以提升生態工法的技術水準,而國科會排除「生態工法與生物多樣性國家型科技計畫總體規劃」草案更是漠視時代潮流的作為。政府部門應加強立法部門溝通,說服立法部門支持相關預算;並應針對公部門及民間工程單位及人員提供教育訓練機會、編訂施工教材及規範,以加強工程人員對生態工法的認識。教育單位應配合制定教材,將生態工法的觀念從小落實於生活中。 另外,生態工法應納入高等教育範疇,尤其是土木工程科系的課程更應該增列生態學分,以培訓真正具有自然生態專業知識的土木工程人才。 而配合生態工法特性,則應制定不同的會計制度與審計彈性,並鼓勵或表揚最經濟與生態的施工方式。對於土木工程界來說,在各項工程技術已達瓶頸並極待突破的今天,生態工法觀念的加持或許能為土木工程技術開創更燦爛的春天。期待民間工程規劃、設計、營造單位及人員加強與生態界交流,營造土木工程和自然生態相互接軌的契機。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政府資訊公開法立法 功虧一簀 新科立委從頭再來 --﹥ 本報訊 儘管民間「政府資訊公開法催生聯盟」在最後關頭努力的遊說、施壓,上一屆立法委員在21日會期的最後一天,因立院朝野黨團相互杯葛與惡鬥,立法進程延宕多年的《政府資訊公開法》草案,最後仍未能完成立法程序。法務部法律事務司科長郭宏榮表示,將於近日儘速邀集學者專家再召開一次會議,重新檢視後報請行政院轉請立法院審議。換言之,該法的立法工作,等於一切必須從頭再來。 原本《政府資訊公開法》草案在上屆立委已完成一讀,卻未能排入院會議程,為了加速推動完成立法,民間團體組成的催生聯盟從去年11月起即分別拜會立院朝野各黨團,也分別獲得支持;所有臨門一腳的努力,雖發揮了作用,卻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簀。 20日下午,原本對該「草案」態度曖昧的國民黨黨團,終因國民黨黨團書記長黃德福簽字,而排入無需逐條表決的第9案。但之後立法院議事開始審查預算案,一審就審到凌晨兩點,之後才開始處理必須逐條表決的法案,直到21日早上10點,已完成協商的法案還有20幾個待審。但之後由於不滿民進黨強烈杯葛《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牽連其他重要法案無法過關,國民黨立院黨團即撤簽由黨團提案已完成協商的法案,導致本屆立院會期結束前的「法案清倉」功虧一簣,全會期通過法案數僅有56案;依照立院屆期不連續的規定,未過關法案,包含《政府資訊公開法》在內,都要從下屆立院重頭開始付委審查。 「政府資訊公開法催生聯盟」之一、同時也是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的朱增宏憂心忡忡的表示,等到下屆立委,會不會又要到會期或是任期的最後一天才來「審法案」?歷史會不重演?誰該為這樣的立法素質負責? (2005-01-25) 【相關新聞、文章】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陽明山冷水坑溫泉 將加強浴室水質監控 --﹥ 本報訊 日前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公佈溫泉業者水質檢驗指出,烏來、北投、金山萬里、陽明山等地區溫泉浴池內有4成的生菌數過高,其中包括陽管處的冷水坑溫泉浴室。對此,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冷水坑溫泉浴室在下班時間,考量山區夜間不適合弱勢族群的活動以及水質的問題,在經過多人浸泡,池水內生菌數偏高的情況下,將不考慮開放供遊客使用,以維護公共衛生及遊客安全。 陽管處指出,冷水坑溫泉浴室的溫泉水係屬中性碳酸氫鹽泉,酸鹼值為6.5,水溫約40°C,水質呈黃白色,略帶硫化氫的味道,以往台北市衛生局及陽管處委託東吳大學所做的多次水質檢驗均合格,生菌數和大腸桿菌數都在標準值以下。此次消基會所做的檢驗之所以會和衛生局的檢驗結果有差異,主要是因為使用的遊客每天都有好幾百人,浴池內的水質難免會隨著使用的人數增加而滋生總生菌數。 陽管處表示,冷水坑溫泉浴室並無加熱、回收,並派員每天早上放乾池水、清洗浴池,故此次消基會所做的檢驗結果生菌數過高,可能是採樣的時間較晚,浴池水已經多人使用之故,如果採樣的時間在早上浴池剛清洗過不久,相信水質應該會乾淨很多,總生菌數會減少。陽管處日後除要求清潔人員加強池壁之清潔外,並考慮將委託具有公信力的檢驗單位進行連續性之水質檢驗,以瞭解該處水質隨著使用人數增加而變化的情形;同時未來將委外經營管理,並予適當收費,惟65歲以上老者、殘障人士、低收入戶、兒童等弱勢族群均免費。 (2005-01-25) ◆[土地及水文]聯合國著手整合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
日本,神戶,2005-01-20 (ENS)- 來自150個國家的聯合國會員代表,今日在日本神戶所舉辦的災害防治世界大會(World Conference on Disaster Reduction)會議中,參與了一場因應南亞海嘯所開設的特別議題。與會的代表都支持印度洋沿岸海嘯預警系統建立一案,並強調國際及區域合作的價值。專家一致認為,若先前有此一預警系統的建立,將可避免去(2004)年12月數以千計民眾喪生的悲劇發生。 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ISDR)執行長布里斯諾說:「為了支援這個系統,我們已著手部署專家團隊的力量來因應。」他向4,000名與會者表示:「要讓這個系統成功的關鍵因素,包含了民眾的結合、技術能力的改進、以及社群力量的動員等。」 不過,ISDR成員多是第一次帶著援助物資進入災區,他們認為這次會議的結果必須達成清楚的目標,明確界定在2015年之前能減少多少自然災害的傷亡和受影響人數。 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則表示關切,他們認為到目前為止在神戶所起草的成果文件並未納入明確的承諾。國際紅十字會要求必須要有明確的比較基準,以及抑制當前災害趨勢的具體目標;他們說,這些災難帶給人類的痛苦、物質損害和生計損失,正以史無前例地升高當中。 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雅羅指出,大約90%的自然災害都起因於氣象或水象問題。他在會議上表示:「世界氣象組織的目標是:未來15年內把和水有關的災難死亡人數減半;我們採用的方法包括:改良氣象和水文預警系統,並對有危險的社區進行風險評估、危險因子探查、升高危險意識以及災害防治教育。」 目前所構想的預警系統,將結合資料傳遞加速化、以及危險地區人民的訓練計畫──專家認為如果早有這項策略,那麼就可以拯救這次印度洋海嘯中成千上萬的生命。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20-02.asp ◆[環境政策]歐盟各國為控管危險化學藥劑達成共識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5-01-20 (ENS)- 歐盟執委會所提出的危險化學品控管系統的計劃,目前正在接受歐洲議會的審查。歐盟化學品登記、評估、授權(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nd Authorization of Chemicals,簡稱REACH)的新化學安全政策將成立一個新的部會,來處理歐盟境內每年上千件的高度危險化學藥劑生產及使用案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20-05.asp ◆[環境政策]美國麻州環境執法不力 州府欲蓋彌彰 --﹥
美國,麻州,波士頓,2005-01-20 (ENS)- 根據美國「公職人員環境責任協會」(PEER)今天所揭露的文件及電子郵件顯示,麻州政府擱置了能促進州內環境稽查員裝備及薪資的提升的法案。報告書亦針對了該聯盟的主席任用及州內的汙染防治、野生動物保護及海洋安全法提出了幾點建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20-04.asp ◆[環境政策]美國國家動物園 工作人員訓練仍舊缺乏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1-20 (ENS)- 根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於昨日的發言中指出,國家動物園中的動物看護及管理制度雖已改進,但園中長期以來存在的組織問題仍有待解決。依照這個委員會最後的報告中表示,為了要使動物園重振過去十年內低迷情形,園區的策略規劃、動物看護員的訓練以及職場文化的缺乏問題將必須解決。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20-10.asp ◆[國際新聞-生活環境]倫敦地鐵晶片卡系統節省大量紙張浪費 --﹥ 周姮宏編譯/莫聞審校 自從倫敦地鐵站於2003年5月開始啟用 Oyster晶片卡以來,倫敦地鐵每天減少了10萬張地鐵票的紙張浪費,粗略估計,每年減少的紙張量是3200萬左右。1張Oyster晶片卡長8.5公分,卻可儲存2750公里,遠超過倫敦地鐵系統總長的6.5倍。而倫敦運輸中心(TfL)預估,到2005年中,將有300萬人左右使用Oyster晶片卡。環保人士也相當贊同倫敦地鐵的新系統,減少紙張浪費即是對樹林的保護。 除倫敦之外,將Oyster晶片卡引見到英國其他地區的動作也在進行中,下一個鎖定的地區是英格蘭中部的約克地區。
【參考資料】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20-09.asp ■[狩獵與保育]要談狩獵「否」? 「請」先尊重原住民族 --﹥ 作者:陳士章 (台灣原住民族永續發展協會 秘書長) 按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所揭櫫,原住民族有不遭受種族與文化滅絕之集體與個人權利:「任何以剝奪其作為特殊民族之尊嚴,或剝奪其文化價值與種族特色為目的的或效果行動;任何以強奪其土地、領土、或資料為目的或效果之行動;任何藉由立法、行政或其他方法強迫施加之其他文化或生活方式所達成之同化或整合」(草案第七條第a、b、.e三款) 生物多樣性公約 (CBD,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第一條即開宗明義:「依照國家立法,原住民和地方社群體現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和持久使用相關的知識、創新和做法的傳統生活方式應加以尊重、保存和維持,並且在此等知識、創新和做法的擁有者認可與參與之下,促進其廣泛應用…」 簡言之,CBD進一步地肯認原住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代代累積出來的傳統生活方式(包含傳統農耕、採集及狩獵等)以及歷代因應環境生的創新,使其所生存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得以保存,並因而使該族群得以延續生活數千年。 原住民族的「自然主權」先於國家存在,保護這些權利是國家存在的基礎與目的,而國家也無權漠視或侵犯,亦即,不得因國家之成立使一切權利歸零,也不得以國家後設的權利存續形式,否認自然主權的存在。因此,國家若欲承認「環境權」、「動物權」甚至是永續發展等主張,亦需同時充分尊重原住民族的固有權利(inherent right)。 然而,現代文明的入侵以是既成事實,如何重新思考「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成為化解台灣主流社會與原住民族間衝突的首要工作:一方面,要對原住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給予尊重、保存及協助維持;另一方面,要將所謂的「生物多樣性」以及「永續發展」的定義,透過對話作一修正。
綜上,狩獵乃文化權內涵之一,文化權為原住民族之固有權,不容剝奪。國家倘若基於環境保護或永續發展等價值,需原住民族修正該族部分文化內涵,應透過一個符合公平正義的對話機制,與原住民族溝通該屬文化發展與國家永續發展之中的均衡點。
1.狩獵是原住民族文化權內涵之一,文化權為「自然主權」不容剝奪 ●[活動]金字碑古道生態攝影之旅 --﹥ 時 間:2月20日(日)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activity/940220.htm ●[講座]生態、觀光、產業的共存共榮 --﹥ 時 間:2月3日(四) 生態旅遊是「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透過解說方案引領遊客深入瞭解並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並提供遊客環境教育的機會以增強環境意識,以期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最後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使保育工作得以延續,進而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福祉」。本講座以實例介紹台灣生態旅遊的困境及生態、觀光及產業的共存共榮。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 時 間:2月10日 下午1:00-2:00 由講師蔡秀珍小姐帶領遊客行走塔塔加步道,藉由野鳥故事的生動訴說,引導遊客關懷生態。網路報名及現場報名,親子優先。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pnp.gov.tw/ ●[課程]「台北盆地走透透」綠人成長班 --﹥ 時 間:2月22日-6月28日(雙週二) 上午9:00-12:00 喜愛大自然的朋友,我們一起去觀察軍艦岩地質特色、到金山岬看海濱生態、上面天山找豐年蝦、訪牛伯伯賞蝴蝶、體驗觀音山觀蟲趣、進天溪園認植物……再聽聽北投的老故事……,堅強的師資加上豐富的課程內容,錯過就太可惜了!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news/2005study2.htm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