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環境信託理論與實務論壇】會議手冊及資料,開放下載!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綠色陣線協會
 
  自然人文:失落的天堂――東沙環礁

這片海,是漁民發財之處

作者:于立平

這片沙,是兵家必爭之地;這片海,是漁民發財之處;這個名字,是宣示主權的象徵;東沙,沒有居民只有過客,當來來往往的人們一一離去,留下的只是一座失落的天堂……

對許多人來說,東沙環礁是個陌生的國度,她的天,碧藍清透,偶爾掠過幾抹雲彩;她的沙,純白細緻,有種遠離塵囂的清麗;她的海,豐富多彩,猶如生命耀動的水晶宮。精采內文

 
 
  自然書訊:看完就是博士,巫婆湯似的深廣魔力――《群》
《The Swarm》

 

作者:方力行(海生館前館長,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資料提供:野人文化

一鍋巫婆湯,挑戰小說的廣度和深度

當出版社總編輯抱著對《群》無限崇敬的心,將厚厚的一疊初稿交給我時,心中想的是如看《達文西密碼》般,兩、三個晚上就可以搞定了;結果從頭到尾,花了2個月20又3天才把這本書放下來,同樣抱著無限崇敬的心,回信給總編輯,推薦了另外5位教授幫忙審定;不過這數目,尚不及原作者法蘭克.薛慶寫這本書時,「列名」訪談學者的1/6。精采內文

 
  攝影賞析:大海進來了

大海進來了

 


作者:Kaco Lekal

今天,我搞了一個大烏龍。早上5:40在床頭接到電話,問我人在哪。我那時雖已清醒,卻仍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愣了幾秒。阿!慘了,我早上五點半有航班哪!天,我就這麼硬生生地給他忘了。

大概是昨天連出兩個航次,心滿意足之下便把這事給拋了。唉!金磊哥哥我對不起你,阿鑫伯我對不起你,白肚仔我對不起你,太平洋,I am sorry.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邶風.二子乘舟〉

譯者:賈福相

二子乘舟,汎汎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汎汎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兩人乘小舟

兩人乘了條小船,遠去了,無岸無邊。
思念你們,慌慌難安。

兩人乘了條小船,逝去了,遙遙遠遠。
朋友呵,祝福你們安全。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失落的天堂――東沙環礁
作者:于立平

這片海,是漁民發財之處

這片沙,是兵家必爭之地;這片海,是漁民發財之處;這個名字,是宣示主權的象徵;東沙,沒有居民只有過客,當來來往往的人們一一離去,留下的只是一座失落的天堂……

這片沙,是兵家必爭之地

對許多人來說,東沙環礁是個陌生的國度,她的天,碧藍清透,偶爾掠過幾抹雲彩;她的沙,純白細緻,有種遠離塵囂的清麗;她的海,豐富多彩,猶如生命耀動的水晶宮。

東沙環礁位在南中國海

位在南中國海的東沙環礁,距離高雄240海里,飛行時間約需1小時,她就像是隱沒在大洋中的藍色皇冠,東沙島則是皇冠上最亮的白色寶石,這座千萬年方得以形成的珊瑚礁,是世界級的資產,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夢土。

1994年,近20位海洋及生態學者來到東沙環礁,首次揭開她的神秘面紗,他們驚訝的發現:「在世界各地潛水,最後才知道最美的海底,竟是在自己的家門口!」多年後,這群學者們為了幫東沙找一條好的出路,再度來到這裡探視久違的老朋友,結果發現她還是很美,但是美的讓人心痛,而且最美的時間,我們早已錯過。

東沙環礁海岸

歷史的遺跡 人類的痕跡

究竟這麼多年來,東沙改變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或許該從「人」與「東沙」之間的關係談起。雖然「東沙」聽起來像是與大多數人不相干的化外之地,然而一直以來我們對這塊國土的利用,不但一絲也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

曾經很多人來過東沙環礁,很多人住過東沙島,阿兵哥、漁民、學者等,但是卻沒有人真正屬於這座島嶼,阿兵哥因為當兵而來到島上暫住,漁民因為在海上奔波,將這裡視為捕魚的中繼站,每個人來東沙的目的都不盡相同,每個人離開時帶走的也不盡相同,或許唯一的共通點是:「每個人都只是過客」。

這個名字,是宣示主權的象徵

追溯歷史,更清楚的明白,「東沙」與「人」一直存在著占有與掠奪的關係,19世紀以來,與世隔絕的東沙島,就一直是各國覬覦的對象,許多國家都想在南中國海的這座小島上,插上自己國家的國旗,直到今日,因政治主權宣示的價值取向,戰地的色彩仍沒有完全褪去,東沙的價值,明顯可見。

與世隔絕的東沙島,一直是各國覬覦的對象

1906年日本人西澤吉次曾占領東沙島,開發島上的各種資源,尤其東沙島上的鳥類超過50種,春秋並有大量候鳥停留,候鳥所產生的鳥糞據可達60萬噸,西澤吉次大量開採鳥糞,提煉磷鈣酸等珍貴原料,直到日本戰敗以後,東沙島才重新回歸中華民國。

早在秦漢時期,東沙島就已經納入中國的版圖,古稱月牙島,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陳仲玉研究員,曾在東沙島進行考古研究,調查團隊發現遍布於島上的每個據點,或多或少都殘留著歷史遺跡,其中在7個地點挖掘出來陶瓷碎片等物品,在潟湖北側也發現一處碼頭遺跡,由出土瓷器的年代,證實可追溯到明末清初。

陶瓷碎片1

陶瓷碎片2

位處南中國海的北方的東沙島,不只具重要戰略地位,也是世界航海路線的重要路口,1866年,英人Pratas航海遇風浪發生船難,發現這座島嶼,一直到現在,仍有許多船隻一見到東沙島,就往前直駛而去,卻忽略了海面下還有一座環狀暗礁,一不小心就在此擱淺,如今沿著環礁外圍航行,還可以看到許多船隻仍穩固的座落在礁岩上。

東沙島具重要戰略地位

根據文獻,在東沙環礁的古沉船至少有17艘,擱淺沉沒的船舶多半是載運瓷器或寶石,來往中國、日本和東南亞的貿易商船,最早可以追溯到1609年的葡萄牙船隻,目前東沙環礁海域被認為是世界上沉船遺址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世界級的環礁生態 一步步走向毀滅

東沙環礁是由無數個小珊瑚,以每年不到幾公分的速度,一點一滴累積而成,要形成這樣的環狀珊瑚礁,至少要百萬年以上的光陰,東沙環礁的面積共有 300多平方公里,位於東沙環礁西邊的東沙島,是唯一突出水面的島嶼,東沙島的面積只有1.74平方公里,她的形狀就像是一隻蟹螯。

東沙島的形狀就像一隻蟹螯

東沙島上沒有土壤,完全由珊瑚碎屑與貝殼沙組成,千萬年來經過海水的千濤百磨,才一點一滴堆積形成了這座島嶼,島上約有110餘種植物,植物相以熱帶性海岸灌叢為主。

植物相以熱帶性海岸灌叢為主

最特別的是東沙島內的小潟湖,平均水深約1公尺,如綠色地毯般的海草床舖滿海底,猶如迷你的森林,許多從外海游進來的蝦蟹魚苗,躲到海草叢裡長大,這座潟湖可說是東沙海域最重要的幼魚哺育場,潛入潟湖常常可以見到水母與魟魚在海草床中舞動的身影,讓東沙增添幾分動人的韻味。

綠色地毯般的海草床舖滿海底

東沙海底的美,最令人心醉,1990年海洋生態研究學者第一次潛入東沙的海中,那種感覺,彷彿化身小鳥自空而降,進入珊瑚礁森林,廣達3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宛如花團錦簇的海底花園,這裡有137種以上的珊瑚,120種左右的藻類,超過1,000種的珊瑚礁魚類,台大海洋所戴昌鳳教授說:「東沙環礁足可媲美世界上一流的珊瑚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全世界最好的珊瑚礁區,存在家門口多年,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到。

珊瑚礁森林

當眾人開始注意到她的美麗,卻也是必須和她說再見的時刻。

長期以來,東沙海域就是中國漁民重要的漁場,廣東漁民有一句俗話:「你要發財就去東沙」,可見東沙漁穫之豐富,自1990年代起,歷經中國、越南等國漁民,以毒、電、炸毀滅式的掠奪海洋資源,根據估計,東沙的海底,每年都必須承受5萬公斤以上的氰酸鉀、1,800多公斤的炸藥,百萬年光陰雕琢而成的環礁,已是斷垣殘壁。

東沙海域是漁民重要的漁場

越南籍漁船

(越南籍漁船)

查緝到的氰酸鉀

(查緝到的氰酸鉀)

到了1998年發生了聖嬰現象,全世界海水水溫升高,珊瑚大量白化死亡,東沙環礁亦遭受嚴重傷害,環礁內99%以上的珊瑚礁生態系被破壞,「就像生長很茂盛的森林被大火燒過一樣,遍地都是殘骸,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多死珊瑚。」海洋生態學者這樣形容。

1998年聖嬰現象

危機與轉機

保護東沙環礁的聲音慢慢傳開來,或許是速度太過緩慢,或許是聲音太過渺小,多年來在政治的舞台上,依舊看不到「東沙」的身影,直到1999年東沙島正式隸屬高雄市旗津區,並由高雄市政府代管,2000年海巡署接替陸戰隊接管東沙島,擔任巡防以及守備的任務,並且肩負起維護海洋資源的保護工作。

2000年海巡署接替陸戰隊接管東沙島

2003年,在海洋學者的建議之下,內政部計畫在東沙環礁成立海洋國家公園,高雄市政府為了爭取時效,於2004年底,率先在東沙成立國際海洋研究站,看起來東沙的保育進程,似乎往前推了一大步,但實際上呢?

2004年底成立國際海洋研究站

究竟東沙島的經營方向該往哪裡去?人類的期待是否又是主宰這塊人間淨土的依據?多年來,東沙看盡了來來往往的過客,但是又有多少人聽得到東沙海底最深沉的吶喊,在歷經戰火的洗禮,人類的摧殘之後,東沙即使帶著一身狼狽,仍散發著動人的魅力,相信給她復原的時間,這只隱沒在南中海的藍色皇冠,將再度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隱沒在南中海的藍色皇冠

本文原刊於作者部落格「游離在海洋與城市之間

Top

 
 
  自然書訊:看完就是博士,巫婆湯似的深廣魔力――《群》

作者:方力行(海生館前館長,現任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資料提供:野人文化

看完《群》的第一個感想是:「博士未必能看完這本書,看完這本書的人卻實在稱得上博士」。

一鍋巫婆湯,挑戰小說的廣度和深度

當出版社總編輯抱著對《群》無限崇敬的心,將厚厚的一疊初稿交給我時,心中想的是如看《達文西密碼》般,兩、三個晚上就可以搞定了;結果從頭到尾,花了2個月20又3天才把這本書放下來,同樣抱著無限崇敬的心,回信給總編輯,推薦了另外5位教授幫忙審定;不過這數目,尚不及原作者法蘭克.薛慶寫這本書時,「列名」訪談學者的1/6。

更有趣的是,看書的過程,毫不艱澀,而是如行山陰道上,繁花複葉,目不暇給;心情隨著章節的起伏,時而覺得自己的學問渺小無知,時而覺得海洋的內涵精深博大,時而覺得環汙的災難即將臨頭,時而覺得人性的複雜令人心冷……好像《群》是用最新的現代科學知識,掙扎出頭的環保觀念,和著人類對大自然的無知、貪婪、敬畏、自大、糟蹋、掠奪與疑懼,所共同調製的「巫婆湯」,一嘗之下就迷惑得想把它喝完,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變化?但是最後它卻沒有將答案告訴你!或許這個變化,早已在每一個讀完它的人心中發酵了。

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電訊、航運、環境、能源、採礦、DNA、神經網路、演化、遙測……當翻開故事的第一頁讀下去時,一顆期待的心,就不自覺的隨著在祕魯溫暖海洋中盪漾的草船溶化了,是自己如此熟悉愛戀的海洋景色,甚至連烏卡南潛下去所見到海底山脈頂端附近游動魚類的描敘,都是正確而信實的,然後我看到了甲烷冰,這是人類面臨石油枯竭前,像瀕臨渴死的人看到水庫那樣的新能源,它的估計含量比世界上所有的煤和石油加起來還要多一倍,但是將它釋放入空氣中後,每一個分子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要強30倍,若把它自蘊藏的海床上釋放出來後會發生什麼事?會不會像現在開採石油一樣,帶來無解的汙染和環境變化?只追求眼前利益,一意只想到開發的人類在現實和故事中,都同樣的不在意;可是「智慧的海洋」知道!藏在海洋深處,具有集體智慧的Yrr(作者虛構),一直忍受著人類汙染、破壞的神祕單細胞生物,使用了最現代化的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知識,讓冰蟲帶著太古化學菌進入甲烷冰層中,引發陸棚崩塌,造成巨大海嘯,毀滅人類文明。作者也用了最新的生物知識,費洛蒙、化學分子溝通、細胞膜特殊受體,離子管道,DNA植入、網路神經原,甚至細胞凋亡現象,來描繪這些單細胞生物的所做所為,如控制其他生物的思想行為,結合或分散自己的形體,集體記憶和思想複製,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法蘭克.薛慶《群》中也講述了許多要非常聰明的專業學者才能想得出來的類比理論推導,如Yrr用數層細胞膜形成巨大的管子,引導火山附近的暖水去擾亂海洋中的溫鹽梯度,藉此停止墨西哥灣流,截斷地球熱平衡的輸送,以造成氣候的改變。利用公共衛生的觀念設計帶毒藻素的螃蟹進入城市下水道系統中,造成無法控制的瘟疫恐慌。用簡單的水母堵塞引擎冷卻系統,讓配備高科技衛星、聲納設備的先進船舶,變成海上漂浮的木頭,以及分析座頭鯨等吃浮游生物的鯨類,不會如吃大型魚類的虎鯨般,因為前者不在食物金字塔的頂端,所以不易造成PCB等生物累積效應而神經中毒,故其發狂應有其他原因……等,都是令人驚艷的科學智慧運用,在科幻小說中如此頻繁的出現,真是耳目一新的新成就。

《群》中另外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閱讀經驗,就是大量詳實而精確的數據,不論在產業上,在能源上,在科學的度量和推算上,作者都讓他虛構的故事,架構在準確的事實和科學基礎上,尤其這些知識大部分都是近幾年來才最新發現的,譬如智人(Homo spp.)出現的多種族演化觀點,帕爾馬島崩塌所將造成的海嘯對大西洋城市潛在威脅的估算等,都使得《群》所表達的內容,與一些遙遠的、外太空的,或遠古的、不可回溯的,只沾一點點科學,其餘90%都是幻想情節的科幻讀物完全不同;就算抽離掉書中虛構的故事,《群》仍然是一本擲地有聲,紮實而可增長知識的現代科學讀物。

充滿人文素養的關懷與反省

閱讀《群》的時候,除了處處在情節上有柳暗花明,知識上有如獲至寶的感覺,還有在其他許多故事書上所沒有的感覺,就是「對人性一針見血,見之如醍醐灌頂的針砭與剖析」,這與一般小說中所鋪陳的人物野心、嫉妒、虛榮、奸詐、機巧不同,而是對人類整個物種「集合個性」的反省,譬如我們對非吾族類生物的恐懼,如文中所言「對人類的傷害,汽車、槍枝、電纜,都比蛇和多腿生物可怕」,但是我們卻怕死了蛇和多腿生物,「海洋裡滿是怪物」,但是人類卻從海洋中獲得最多的蛋白質供應,以及「如果人類看到在我們皮膚毛細孔上吃油脂,腸道細菌在身體中生活的情形,必定會大驚失色」,但牠們早已與我們共生了千百年,這些敘述,都充分反應了人類會對周遭的生命及環境不友善,全在於以自我為中心的自大和對其他生命的無知與漠視,並且以主觀的美醜好惡描繪,甚至塑造周遭的世界,終而掛一漏萬,破壞了億萬年來原本存在自然界的和諧和永續。

《群》中也以特別的篇章描述了安納瓦克回歸到北極族人中的純真時光,以及和原始的土地、自然、生物相處時所體會的寧靜和平,不過對環境類似的感情也曾出現在許多其他的原野文學中,我反而對書中另外一些鞭辟入裡的短句,吉光片羽,感受深刻,譬如「我們不獨享道德」,「人類必需讓位置給我們不理解的東西」,「經歷的複製,而不是抽象的知識」(所以可以有不同的詮釋而成為個別Yrr進化的基礎),「死去能讓人傳說、誤解、偽造、引爆意識的雪崩」(現今每一個沒有自信和能力的政權不都是在對歷史做同樣的事?)甚至「當新的事物出現時,學者一開始持保留態度,漸漸擺出搶手明星姿態,充分利用這股被喚醒的興趣……」如果你願意打開天眼,俯視自己的本性,看這本書,會讓你比看到「皮膚上爬滿了在啃自己油脂」的景象,更驚嚇的冷汗淋漓。

全球犯罪現場

尾聲

這是我有始以來寫序和導讀最辛苦的一次,期望盡量經由自己的努力,可以讓更多人願意接受並順暢的進入書中艱深卻迷人的核心價值,因為我知道這麼特殊,這麼有科學廣度,這麼有人文深度,這麼有「厚度」的科幻小說。我喜歡,也希望這本書能在自己的家鄉引起深切的反省與檢討;或許這本書,正是引領我們走上這條路的起點吧!

《群》      《群》     《The Swarm》

  • 作者:法蘭克.薛慶(Frank Schatzing)

  • 譯者:朱劉華、顏徽玲   

  • 出版社:野人文化

  • 出版日期:2007年8月29日  

Top

 
 
  自然賞析:大海進來了
作者:Kaco Lekal

大海進來了

今天,我搞了一個大烏龍。早上5:40在床頭接到電話,問我人在哪。我那時雖已清醒,卻仍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愣了幾秒。阿!慘了,我早上五點半有航班哪!天,我就這麼硬生生地給他忘了。

大概是昨天連出兩個航次,心滿意足之下便把這事給拋了。唉!金磊哥哥我對不起你,阿鑫伯我對不起你,白肚仔我對不起你,太平洋,I am sorry.

雖然沒出海,今早踏進辦公室的我卻發現,事情不一樣了。在陸地上的我,忽然感覺到海的存在。

昨天兩個航次,是我第一次走上海路。站在船首的我,總是選擇站在靠近島嶼的這一端,因為想要好好地以海之眼、海站立的位置,看清楚過去二十多年我站立的那個地方。

賞鯨船迎著浪一波波地前進,此時陸地上的一切地景都顯得渺小。奇萊鼻燈塔小若一個白點,數以萬計的消波塊此時只是一垛矮土牆。我看不見任何人影,更遑論那存在人類之間的愛恨名利,欲求或煩惱。連生死,在海上都顯得微不足道。在這艘尚可依附的小船上,我細數慢看,那些存在自己體內的過往與展望。在海上,我還是我嗎?世界還是世界嗎?時間還是時間嗎?

住在成功的張飛叔叔曾告訴我(張飛叔叔從職業軍人退下來後,就回到故鄉成功海邊定居),優秀的軍官最嚴厲的考驗,就是把人關進密閉空間,房間裡沒有窗,燈光24小時打亮,四周牆塗上同一顏色的漆料,人就被放在裡頭。做什麼?張飛叔叔說,考驗你的意志力。

在這樣的地方,空間的訊息沒有了,時間的訊息沒有了,人際的一切互動停止了,這代表,你不再是你了。當所有我們附著的外境都失去的時候,我們便不再存在了。

叔叔說,別看這容易,許多人在裡頭幾近失神瘋狂,敲打著門甘願放棄。對我來說,這樣的試煉考驗的並不是意志力,而是人內在空間的寬廣。越能從內在世界生出力量的人,越能在這樣的考驗中安然度過。

大海,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地方。我想起廖鴻基老師隨著遠洋漁船出海的經驗,在海上待了近兩年回來後的他說:「回來之後,整個人都不一樣了。在那單一性別、單一海景,完全看不到陸地的兩年中,整個人都被大海整理過了。」我相信,沒有邊際的海洋,就具備這樣洗刷改造的力量。

我是突然在今天辦公的某一瞬間,憶及了海的存在。剎那,大海進來了,進到我的身體裡。整個生命的結構被海平線快速地往外拉,擴張得好大好大。我忽然看清楚,自己並不生活在陸地上,而是在一座被汪洋包圍的小島中央。

大海進來後,生命並不因如此而虛無了。反而,那些所有存在大腦皮質中的小煩小惱,都因著海的進入,變得不足以掛。生活,可以常常有微笑。因為,能活著,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本文轉錄自作者部落格「山海日記

Top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邶風.二子乘舟〉
譯者:賈福相

二子乘舟,汎汎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汎汎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兩人乘小舟

兩人乘了條小船,遠去了,無岸無邊。
思念你們,慌慌難安。

兩人乘了條小船,逝去了,遙遙遠遠。
朋友呵,祝福你們安全。

Two Men in a Small Boat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Two of you left in a small boat,
Into the waves, far from sight.
Thinking of you, I am distressed.

Two of you left in a small boat,
Into the fog, out of view.
Dear friends, I pray for your safety.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