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6.2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綠色最前線!
編輯室小啟

週日副刊邀稿中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自然人文:灰腳秧雞與百步蛇 

刺桐花開。圖片提供:江某

 

 

作者:江某

自然的語言有一種預示與神秘性。可惜,人類越文明越讀不懂!

有關人類語言的起源,蘇格蘭人蒙波多在1773年出版了一部相關著作,認為人是從鳥類那裡學會說話的……

精采內文

 
 
  自然書訊:見樹不見林

 

 

作者:綠色陣線協會

1492年,是世界圖像開始轉變的關鍵年代;事隔500年,我們對此仍未省悟,儘管後果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發展。

1492年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啟動大航海殖民時代的開端。

在1492年之前,人類的社會是君王專制,朕即國家;500年後,君王專制政體都被推翻了,被殖民的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也紛紛宣告獨立;然而取代之的是商業、資本、法律、政治,正常化掠奪與野蠻的行徑,統治與被統治的對立,未曾平息……

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鬼臉寶寶


作者:suemii

門口的一棵小盆栽上
住了六隻鬼臉天蛾的寶寶

剛開始牠們每天都可以吃得很飽
所以長得很快
漂亮極了

可是有一天……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唐風.羔裘〉
譯者:賈福相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
豈無他人?維子之故。

羊皮袍子

羊皮袍子豹皮袖,他的態度太跋扈,
我當然可以找別人,只是有些不忍心。

Lamb Skin Coat

Lamb skin coat with leopard fur cuffs.
His aloofness plagues me.
Of course I can find others –
But I am not ready to forget him.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灰腳秧雞與百步蛇
作者:江某

自然的語言有一種預示與神秘性。可惜,人類越文明越讀不懂!

有關人類語言的起源,蘇格蘭人蒙波多在1773年出版了一部相關著作,認為人是從鳥類那裡學會說話的……

史丹佛大學的遺傳學家認為,人類最初的語言是「咂舌」。非洲一些小部落的語言中仍有許多類似咂舌的聲音,故認為人類是跟著猴子學話的。

近代科學家研究基因與人類相近的兩種猿類如何利用手及肢體來溝通,以尋找人類語言起源的線索。結果發現這些猿類在使用肢體溝通時比起用聲調更具彈性,從而猜測人類最早的語言起源是來自肢體動作,而非聲音。(現代人用MSN及手機簡訊在沉默中用手指敲出大量的話語,返祖似的讓語言回歸肢體)

不論人類是從動物那裡學話或先以肢體動作表達再輔以聲音,遠古初民的世界裡,總認為動物是會說話的,他們用一種非人類的但通行於動物之間的語言溝通。而人類嘗試著用耳朵辨識、用眼睛解讀,將看到的種種現象找出一些關聯,並賦予故事性。之後,故事發展為傳說,有的甚至成為神話,人在這樣的故事中給自己找到了一個位置。

巫師,常扮演著在自然中找尋解讀未知現象的傳遞者。以現在的觀點而言,巫師就是個集博物學家、藥師、醫師、心理治療師、化學家、傳道者、預言家等各種豐富知識與經驗於大成者。然而,當講究驗證性的科技文明發展後, 「巫」成了蒙眛的象徵,漸漸地消失在文明的世界裡,科學取代了巫的影響力,成為人類共同的信仰,但科學到現在依然無法讀懂鳥語,只能用歸納分析方法,嘗試著將鳥類的聲音分類如警戒、求偶、威嚇、宣示領域等的判讀,並不強於任何一個狩獵的原住民。說實在的,這樣的解讀或許有某種準確性,卻顯得無趣。現象的歸結總是簡單到三言兩語,然而,故事才能開啟人們無限的想像……

今年5月中旬,在阿里山鄒族里佳部落作自然資源調查時,晚間聽到遠處傳來一種飄忽的鳥鳴聲,鄒族民宿主人說:「只要在夜裡聽到這種鳥的叫聲,隔十幾天就會看到百步蛇!」我們好奇的問為什麼?他說:「因為這種鳥會叫醒百步蛇。」哇!第一次聽到這麼可愛又有趣的說法,而這鳥鳴聲發自灰腳秧雞。原本我們只將之視為趣事不當真,但在隔兩個星期再到該部落調查時,在步道上竟然遇到了眼鏡蛇,雖不是百步蛇,卻也令人興奮不已!

回來後,我思索著灰腳秧雞與百步蛇之間的關聯?灰腳秧雞並不像一般的秧雞多在草澤裡活動,反而是棲息在森林的隱蔽處,晝伏夜出,不易窺見,在四至六月繁殖期的夜晚會發出「喔!喔!」類似黃嘴角鴞的叫聲。通常夜裡蟲聲蛙鳴普遍可聞,鳥類的聲音則以鴟梟類為主。此外所聽到異於平常的聲音總會讓人印象深刻。台灣的五月猶處季節轉換期,六月入夏蛇類活動初盛。難怪在五月夜晚灰腳秧雞的季節性鳴聲,會讓原住民將事後看到百步蛇作連結,而有灰腳秧雞會叫醒百步蛇的說法。

這也讓我想起成語「勞燕分飛」的源由,勞燕分指伯勞鳥與燕子,各為冬候與夏候鳥,此兩種鳥一為北遷一為南飛,在夏末初秋時在某些地方短暫交會後即各自分飛。古人與原住民同樣觀察到一些現象的發生與季節的轉變有某種神秘的關聯,就像刺桐花開時,居住在海邊的達悟族與葛瑪蘭人就知道飛魚要來了 ;而早期北部住在山區附近的農民看到金毛杜鵑開花時,就知道該下田工作,而稱其為播田花。現代人把對自然的感知能力交給了氣象,卻對哪裡有特賣的消息靈敏得像夜裡 趨光的飛蛾!也許,未來當原住民對古老的生命經驗傳承全盤棄守後,灰腳秧雞的啼聲不再有故事,甚至連聲音也淹沒在山裡卡拉OK的擴音器中或手機來電答鈴不絕的音樂聲裡,再也叫不醒沉睡中的百步蛇了……

鳥卜常是台灣原住民生活中的一種預言或提醒,他們會細心的分辨鳥的鳴叫聲或飛行方位來判斷吉凶,其中最為人知的是泰雅族的占卜鳥繡眼畫眉。而今年在鄒族部落調查時也聽到類似的說法,當春天第一次聽到中杜鵑(筒鳥)「忽─忽」的鳴叫聲時,若聲音來自西邊,則今年將諸事不順。若聲音發自東邊,那麼今年的運事將會很好。

自古以來,人對於無法解釋的未知現象總存在著些許的惶恐,為了安撫內心,會不斷地搜索各種可能的解釋並將之歸因於某種事由,然後讓事情合理化。若實在無法解釋時,就歸諸於神力,從而產生了泛靈的信仰。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茨•海德在1958年提出的歸因理論中說明了人們的歸因過程,他指出,通常一定的行為結果可能決定於各種原因,但人們總希望找出某種原因和某種結果的特定聯結。如果在許多情況下,一個結果總是與另一個原因有某種關聯,當沒有這個原因時其結果就不會發生,那麼就會把這個結果歸因於這個原因。人類的這種歸因本能,不僅盛行於過去科學不發達的時代,即使現代也依然存在,例如職棒球迷最忌諱總統到場加油,他們認為總統加油的球隊那場球賽必輸。人們藉由歸因讓惶恐找到出口,內心才得以安頓。如果現代人遇事會到廟裡抽籤或求神問卜,那麼誰又能質疑原住民近於巫的鳥卜行為?

我很喜歡賈西亞•馬奎茲在他《百年孤寂》著作裡所說的:「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伸手去指。」我覺得這個世界太新也太舊,被命名的事物很多,未被發現及命名的更多,大自然裡的諸多現象更是如此,科學無法解釋一切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將所有科學無法解釋或驗證的都歸為不合理或不存在!

初民的世界相信自然的語言有一種預示與神秘性。
現代人相信科學最終可以解釋一切。

Top

 
 
  自然書訊:見樹不見林
作者:綠色陣線協會

1492年,是世界圖像開始轉變的關鍵年代;事隔500年,我們對此仍未省悟,儘管後果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發展。

1492年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啟動大航海殖民時代的開端。

在1492年之前,人類的社會是君王專制,朕即國家;500年後,君王專制政體都被推翻了,被殖民的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也紛紛宣告獨立;然而取代之的是商業、資本、法律、政治,正常化掠奪與野蠻的行徑,統治與被統治的對立,未曾平息。

財團和政客取代了君王和殖民者,他們透過所謂文明的立法和協商,形成了新的霸權機制WTO,繼而推行專利權、零關稅等,將所有違反自由貿易機制的行為等同於貿易障礙;為了環境、人權等我們共同未來發聲的努力,絕對不能影響到既有勢力的財路,否則將遭受WTO的經濟制裁。而這些文明的立法和協商,其背後的支撐力量卻仍然是古老的政治惡勢力和槍砲。只是政治惡勢力並非原始的部落或宗教長老,槍砲也不是大刀隊,畢竟我們離鑽木取火的年代已遠;而是核子武器、新科技的發明專利、快速且全球化的生產和銷售網絡,讓我們的嘴巴、我們的胃口、乃至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都被他們全包了。

地球的命運與人類的生活沒能在其中倖免。就如印度知名的生態女性主義運動者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在《生物剽竊──自然及知識的掠奪》(Biopiracy: The Plunder of Nature and Knowledge)一書中,揭開基改生物工程不欲人知的秘密。在基因改造與專利權大行其道的時代,生命成為殖民的最終對象;大企業在世界各地進行生物探勘,尋找對其有商業利益的生命,施以基因改造技術,製成基改種子,並賦以專利權,藉由WTO裡的TRIPs(與貿易相關智慧財產權協定)保障這項專利權的商機。於是小農們為了購買昂貴的種子破產,而保障農民生存的種子卻由農企業掌控。繁衍萬物生命、孕育糧食作物的智慧又豈可為企業霸佔?

學物理的席娃不只是具批判力的知識份子,同時也是草根的實踐者,創辦了九種基金會(Navdanya),該基金會專注於保存九種印度人所賴以維生的糧食種子。九種基金會的宗旨:以生命的種子,取代死亡的種子;以希望的種子,取代絕望的種子;以自由的種子,取代奴隸和自殺的種子。

席娃在另一本著作《大地,非石油: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正義》(Soil not Oil: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an Age of Climate Crisis),以更科學的證據論述全球化與工業化的糧食體系,以及工業化的農業生產,如何成為全球暖化的最大兇手。

《大地,非石油》論證著:現在我們用10大卡的卡路里來製造1大卡的食物,剩下的9大卡便製造廢棄物和污染;不僅如此,一般早餐的旅程甚至將近繞了地球一周。面對石油危機、氣候變遷,我們不能依賴靠化石燃料成長的糧食,而是必須發展有機、低碳與兼顧生物多樣性的永續農業。她又論述著,我們對大規模農業等同高產量的迷思,依附的是農企業賦予的邏輯,熟不知大規模意味著高度的投入,對生態的浩劫只是我們不願承認,而仰賴高成本的耕作方式,小農早已無法負擔。

席娃在為《生物多樣性的早餐:破壞雨林的政治生態學》(Breakfast of Biodiversity: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Rain Forest Destruction)所寫的前言中呼籲,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經濟生產的先決條件,且同時兼顧自然環境與人民生計;而環保運動亦不可脫離社會正義及人民生計的問題。

《生物多樣性的早餐》作者約翰˙范德彌爾(John Vandermeer)、伊薇特˙波費托(Ivette Perfecto),兩人皆為美國密西根大學農業生態學學者,這對賢伉儷和席娃也都是親身參與草根運動的知識份子。他們希望世人不要以「漢堡雨林」的簡單意象來理解熱帶雨林的複雜問題。

「由於我們總見樹不見林、把世界看作彼此隔絕不相聯繫的片段,當然也就很難看出把香蕉切片送進早餐碗裡的刀,和把樹幹切斷傾倒在林地上的鏈鋸之間,存在著關聯。」

兩位農業生態學者,批判的是世界體系的宰制;環保人士莫不將雨林與生物多樣性視為第一,但是一味地劃定保育區,便忽略了保育區外的政經結構與現代農業如何維持,甚至加速破壞地球的事實。若欲解決日愈嚴重的困境,則不得不正視小農維繫生態永續,並餵養人類的模式。

《生物剽竊》、《大地,非石油》、《生物多樣性的早餐》這三本書的翻譯和出版,並無法且不能完全提供我們所面對問題的答案,相對的是,讓我們開始嚴肅的面對未來且願意用更理性、更有智慧、更負責任的實踐準則,解答質疑,實現夢想。

身處台灣,我們思考WTO危及糧食安全的問題,也嘗試著有機農業突破目前困境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身為批判型的倡議者,我們願以最貼近土地的心情,學會和其他物種共存,當然也包括地球上的人類。

《大地,非石油: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正義》
作者:Vandana Shiva
譯者:陳思穎
定價:150元
1993年另類諾貝爾獎得主、知名生態女性主義運動者范達娜˙席娃2007年最新批判著作──
全球化與工業化的糧食體系,已經成為全球暖化的最大兇手!
現在我們用10大卡的卡路里來製造1大卡的食物,剩下的9大卡便製造廢棄物和污染!
不僅如此,一般早餐的食物里程甚至將近繞了地球一周。
面對石油危機、氣候變遷,我們不能依賴緊吃石油的糧食體系,而應發展有機、低碳與兼顧生物多樣性的永續農業,以回饋綠色大地生生不息的呼喚。

《生物剽竊:自然及知識的掠奪》
作者:Vandana Shiva
譯者:陳若盈、楊佳蓉
定價:300元
揭開基改生物工程不欲人知的秘密──
在基改工程、專利權大行其道的時代,生命成為殖民的最終對象,科學成為商業化的最佳手段;
生命不再是生命,而是農企業得以不斷獲利的商品。

《生物多樣性的早餐:破壞雨林的政治生態學》
作者:John Vandermeer、Ivette Perfecto
譯者:周沛郁、王安生
定價:400元
並列兩幅畫面:把香蕉切片送進早餐碗裡,雨林的樹木慘遭鍊鋸切斷……
兩者看似無關,實則雖隔千里之遙,卻寓示了我們的生活與熱帶雨林頻受破壞息息相關。
本書分析熱帶雨林破壞的因果網絡,全球政治經濟聚焦於雨林牽絲攀藤的複雜關聯;
娓娓道出主流保育計畫為何失敗,並主張維護貧窮權利、社會正義對熱帶雨林保護十分重要。
相對於主流保育思潮,本書提供了生物多樣性與社會基礎緊密相繫的洞見。

以上三本共同購買特價800元。進一步購書訊息,請上網站:http://www.gff.org.tw/,或致電綠色陣線協會:(02)33225335洽詢
 

Top

 
 
  自然書寫:鬼臉寶寶
作者:suemii

門口的一棵小盆栽上
住了六隻鬼臉天蛾的寶寶

剛開始牠們每天都可以吃得很飽
所以長得很快
漂亮極了

可是

幾天沒注意
小盆栽的葉子讓牠們吃光光
挨餓的牠們就全掉下來死了

現在

小盆栽的葉子又開始長出來了
鬼臉媽媽會不會再來生孩子呢?

網路上的資料說
鬼臉寶寶也吃楓香的葉子
果真如此的話
寶寶多了我也不怕了
咱們山坡上的楓香可多著呢

一定
不會讓牠們餓著的

Top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唐風.羔裘〉
譯者:賈福相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豈無他人?維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豈無他人?維子之好。

※「褎」音同「袖」。

羊皮袍子

羊皮袍子豹皮袖,他的態度太跋扈,
我當然可以找別人,只是有些不忍心。

羊皮袍子豹皮袖,他的行為太驕橫,
我當然可以找別人,只是有些捨不得。

Lamb Skin Coat

Lamb skin coat with leopard fur cuffs.
His aloofness plagues me.
Of course I can find others –
But I am not ready to forget him.

Lamb skin coat with leopard fur cuffs.
His condescension wounds me.
Of course I can find others –
But I am still in love with him.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易俊宏、呂苡榕
副刊特約編輯:黃德宗•網編:黃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