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8.1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推薦瀏覽

崔媽媽基金會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蛙蛙世界學習網 

濕地保護聯盟

珊瑚礁學會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中外對話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自然人文: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高山湖泊生態(上)


監測儀器和無線數位傳輸系統的浮筒

作者:邱志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森林經由枯枝落葉,不斷供應有機物到土壤中,維持了土壤的結構機能,讓土壤不至於劣化。原始森林在地面上具備良好的植被保護,土壤不易遭受雨水侵蝕。土壤的孔隙也完整健全,不至於被迅速填補阻塞。這些極其自然而不起眼的特性,卻扮演重要的功能。

無形的綠色水庫,數萬年前即已存在於台灣的高山上,滋養台灣的過去和未來。

精采內文

 



 

楊家旺專欄:造型奇特的大巨腿螳

作者:楊家旺

2010年04月11日,在蓮華池的某條步道上,我的眼睛餘光,瞄到左上方有個突如其來的微微晃動,經驗告訴我,不能放過任一微小動靜,因為,一旦錯失緣份,可能就是下輩子才能再見了。

於是,我緩緩轉頭,發現的是一片捲曲的枯葉吊在綠葉上,隨著微風輕晃。真的是這樣嗎?我再湊近去瞧,天啊,原來是一隻特別的小螳螂。祂的前足腿節面積寬大,嚇人時像把斧頭,偽裝時像片枯葉。不過我看見這隻小螳螂時,祂將全身縮在一起,試圖破壞自己的外觀形體,讓自己看起來像片萎縮的褐色枯葉。祂會表現出這般膽小舉動,我想,大概是因為祂只是一隻若蟲吧!膽小,在這種狀態下,才能保命。

精采內文

 


 

自然生命印象:自然生態攝影的倫理

作者、攝影:葉子

對一個專業、投入自然生態攝影者而言,環境素養是非常重要,什麼是環境素養呢?第一是對於拍攝主題和環境的認識,第二則是攝影者在拍攝的過程中要警惕自己不能因為創作的企圖心,造成對環境和被攝物的干擾,否則即使拍到具有美感的作品,但已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作品的不真實性也很容易被識破。

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雨鎖霧林──雨中攀樹記

作者、攝影:孟婉瑜

正如上山前得知的氣象預測,早上風勢轉強,雲朵跑得飛快。

中午前,天色開始起了變化。雲腳長了毛,灰撲撲、沉甸甸的,不知何時會承受不住重量,匯聚為大雨奔落。

隔天早晨雨停了 陽光來解放困在林間的霧了

午餐後,我揹著相機走上雲霧步道,巡禮著4月中旬那些開花結果的植物。走沒幾步,就感覺雲霧中夾雜著一些雨點,灑落在自己的鼻尖。不遠處隱隱雷響,真希望是自己聽錯了。木棧階梯上方傳來幾個人高聲的談笑,於是我又鼓足勇氣,鑽入那片潮溼的迷濛中。

觀望天色,雨應該不致那麼快停,下午的戶外課很可能就此取消,於是壯起膽子繼續上行。然而,當獨自一人走向空曠、幾無遮蔽的步道時,又顧忌起不久之前的雷聲,為自己的執著傻氣感到一絲懊惱。

精采內文

 

書齋:《靠鯨生活的人》之1:章魚

作者:琳達.霍根(Linda Hogan );譯者:刁筱華

編按:《靠鯨生活的人》是美國原住民小說家琳達.霍根充滿人性光輝的最新著作。此書對環境、靈性及戰爭創傷的敏銳感受及描述,點出這個生態危機時代的重要議題,以及現代原住民面臨的生存困境。書中既描寫自然之美,細膩呈現越戰退伍軍人夾在戰爭經驗與美國原住民社群之間的掙扎,以及部落傳統與現實世界之間痛苦的道德抉擇。讓我們透過作者的優美筆觸,探索人與鯨究竟可以有什麼樣的關聯、依存的關係。編輯室將每個週末刊載書籍精選內容,敬請期待。

當部落傳統與現實世界出現裂痕,
自然與人類似乎無法共存,
身處其中的人該如何取捨?
這一切,都將在大海之中找到解達。

嬰兒湯瑪斯‧維特卡‧賈斯特出生於於1947年7月2日,是在許多歡樂及母親向他低頭微笑的許多畫面中出生的。就在他出生後不久,章魚離開水面、八隻腳走過陸地、進入海豹洞(Seal Cave)。年輕人時常在那洞裡做愛。孩子們時常逃學後就在那裡抽菸。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高山湖泊生態(上)

作者:邱志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涓涓源水

即使旱魃荼毒大地,環抱森林的溪流,依舊吐放涓涓深情
款款相思,是森林向溪流傾訴衷曲
潺細語,是源自於土壤的矜持和包容

森林經由枯枝落葉,不斷供應有機物到土壤中,維持了土壤的結構機能,讓土壤不至於劣化。原始森林在地面上具備良好的植被保護,土壤不易遭受雨水侵蝕。土壤的孔隙也完整健全,不至於被迅速填補阻塞。這些極其自然而不起眼的特性,卻扮演重要的功能。

台灣高海拔山區的森林和森林地表的深厚腐植層,堪稱是台灣的珍貴資產。彷彿是綿延不絕的超大型厚實毛毯,覆蓋在台灣背脊上。深厚的腐植層具備強大的吸水能力,配合著森林土壤所具備的大量孔隙,足以迅速吸納降雨,緩衝暴雨山洪的危害。地表的雨水透過土壤孔隙,能夠順暢地往土壤內部滲透,挹注到地下水層,或是沿著坡面徐徐釋放到溪流中,以致於乾旱時節,溪谷中還能保有涓涓細流。

無形的綠色水庫,數萬年前即已存在於台灣的高山上,滋養台灣的過去和未來。

高海拔山區溫度較低,低溫限制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造成高山土壤有機物累積的現象。我們藉由核磁共振儀分析土壤腐植質,證實高山腐植質的化學官能基組成具備較高的易分解成份。土壤有機質的組成特性和分解的程度息息相關,易分解成份隨著有機質的顆粒變小而減少。大體上而言,高山土壤腐植化的程度是低於平地的土壤。

微地形環境的差異所造成土壤含水量的差異,也影響了土壤有機物的累積狀態。在山坳底部所形成的高山湖泊沼澤,浸水的土壤缺乏氧氣,阻礙了有機物分解,易於堆積形成深厚的腐植層。未被充分分解的有機物碎屑和水溶性有機物,被帶入湖泊水體,也關係到湖泊生態。

脈脈春水

鴛鴦湖自然保留區位於台灣北部的棲蘭山,擁有台灣少數僅存的原始檜木林。屬於石門水庫上游源頭的鴛鴦湖,地形環境是完整而獨立的集水區(海拔高度介於1,670至2,432公尺之間)。無論是針對生態系模式或是湖泊水文的研究範疇,具備極其珍貴的學術價值。此外,在台灣幾處未受干擾的高山湖泊當中,鴛鴦湖堪稱是交通方便的地點。周昌弘院士於1996年向農委會建議,並獲得資助在當地設置鴛鴦湖研究工作站。本中心承繼經營,得以延續長期生態研究工作不墜。正因為該工作站可有效支援周邊的各項研究,包括例行調查採樣,維護湖水監測系統、氣象站等諸項設施的日常運作,使得底下介紹的諸項湖泊代謝的研究工作得以順利推展。

欲瞭解湖泊生態系中生物的活動和環境的關係,通常可用湖泊代謝的概念加以說明。所謂湖泊代謝,是將湖泊生態系整體視同為一個生物體,探討湖泊生態系生質能量形成(光合作用)和消耗(呼吸作用)的過程中,物質、能量、養分間的動態平衡關係。具體而言,水中生物的呼吸作用,會造成夜間湖水溶氧量下降,可用於估算生態系整體的呼吸作用量。至於白天,除了原本的呼吸作用持續進行之外,更由於初級生產者(藻類、水草)的光合作用積極貢獻水中溶氧,造成湖水溶氧量升高。假設白天和夜間呼吸量相等,湖泊總初級生産力和呼吸量之間的差值,就相當於湖泊淨生産力。換言之,根據湖泊水中溶氧量晝夜的變化,得以求出湖泊生態系每天的總初級生産力、呼吸作用量、淨生産力。藉此得以掌握湖泊的特性(體質和個性),了解各種氣象和環境變化對於湖泊生態系所造成的影響。

簡而言之,當湖泊生態系整體的總初級生產力大於呼吸作用量時,淨生產力為正值,表示湖泊藉由光合作用所累積的生質能量不但足以供應湖泊各種生物消耗,且還有剩餘足以輸出。在能量的利用屬性上,此類湖泊是自營性湖泊,水體溶氧較高。

反之,當淨生產力呈現負值時,表示光合作用所累積的生質能量,低於湖泊各種生物所實際消耗的生質能量。不足的生質能量,就是由環繞湖泊周邊陸域的水流所攜入的有機物供應。在能量的利用屬性上,此類湖泊是異營性湖泊,水體溶氧較低。

2004年我們在鴛鴦湖中央安裝研究用的浮筒,搭載監測湖泊代謝的儀器和無線數位傳輸系統(圖一)。透過無線電發報器和電腦網路,可由遠端的研究室進行遙控和接收數據,並予以計算和建構於資料庫。經由這些系統,我們可以即時並持續地監測湖泊水文的晝夜、季節性變化。有助於克服研究人員無法在現場觀測的限制,能夠有效地監測颱風等重大氣象條件變動下瞬間的水文變化。

(圖一)藉由搭載監測儀器和無線數位傳輸系統的浮筒,可有效監測氣象變動下瞬間的水文變化。

欲建立湖泊代謝模式,必須對於湖泊的本質和運作的機能有基本的瞭解。透過高解析度的這套監測系統,我們得以了解湖泊的季節變化和極端氣候對於湖泊水體擾動的過程,以及湖泊生態承受這些作用所造成的反應。

湖泊在溫暖無風雨的天候狀態下,受到太陽輻射的作用,湖泊水體會呈現溫度分層的現象,尤其在夏季最為明顯。表層水接觸太陽輻射,受熱膨脹密度變小,溫熱變輕的湖水滯留在表層,底層水則維持低溫。於是水體的溫度隨著深度往下遞減,密度則往下增加。水體的溫度和密度呈現穩定的梯度分布現象,阻礙了水體的上下移動,連帶限制了氧氣往底層的供應和養分往表層的輸送,以致於影響到水中生物的生長和分布。進入秋冬之後,這種水體溫度分層的現象才開始被打破。一方面是日輻射變小,一方面是氣溫變低。表層水受到氣溫冷卻,密度變大而下沈,產生了對流作用,使得湖泊水體有了上下混合的現象。秋冬時節水體的混合現象,是構成溫帶湖泊生態系最為劇烈的擾動作用。

台灣的高山湖泊,具備類似溫帶的氣候條件,卻又具有溫帶湖泊所沒有的一項劇烈擾動作用──夏季的颱風和暴雨。這項特質,配合了我們建立的高解析度的監測系統,引發過去湖泊生態研究上所未有的創新議題和試煉。(未完待續 1/2)

參考文獻:
1) Geoderma 117, 129-141 (2003).
2) Geoderma 96, 19-30 (2000).
3) Freshwater Biology 53, 1929-1941 (2008).
4) Global Change Biology 15, 243-254 (2009).
5)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53, 1319-1326 (2008).
6)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2, 455-466 (2010).
7) 秋水詩刊136, 67 (2008).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272期,2010.5.27

Top

 
 
  楊家旺專欄:造型奇特的大巨腿螳

作者:楊家旺

【造型奇特的大巨腿螳】2010.04.11 攝於蓮華池

2010年04月11日,在蓮華池的某條步道上,我的眼睛餘光,瞄到左上方有個突如其來的微微晃動,經驗告訴我,不能放過任一微小動靜,因為,一旦錯失緣份,可能就是下輩子才能再見了。於是,我緩緩轉頭,發現的是一片捲曲的枯葉吊在綠葉上,隨著微風輕晃。真的是這樣嗎?我再湊近去瞧,天啊,原來是一隻特別的小螳螂。祂的前足腿節面積寬大,嚇人時像把斧頭,偽裝時像片枯葉。不過我看見這隻小螳螂時,祂將全身縮在一起,試圖破壞自己的外觀形體,讓自己看起來像片萎縮的褐色枯葉。祂會表現出這般膽小舉動,我想,大概是因為祂只是一隻若蟲吧!膽小,在這種狀態下,才能保命。

我拍到這隻螳螂若蟲時,只覺得祂外觀特別,對祂的身世並沒太多了解。在台灣的螳螂裏,論外型,我最想遇見的是魏氏奇葉螳螂(Phyllothelys werneri),可惜至今我仍無緣遇見。而我所遇見的這隻奇特的螳螂若蟲,一開始身世未明,後來經吳士緯告訴我,明白了祂的身份,他說,祂是一隻大巨腿螳(Hestiasula major)的若蟲。藉由一些資料搜尋,我才明白這一種螳螂恐怕比魏氏奇葉螳螂還要難得一見。不過,易見或難見,向來並不客觀,因為運氣成份和地緣關係,常常扭轉了常見與不常見的看法。換言之,都市人的不常見很可能是山林居民的常見;常出沒低海拔的人眼中的高海拔不常見昆蟲,卻可能是高海拔居民眼中的常見昆蟲。常見與不常見,有時是非常個人的,很難普世皆準。

吳士緯同時提供我flickr網站裏以屬名Hestiasula作為關鍵字所搜尋到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巨腿螳照片。我更透由這些關鍵字,在網路裏進行搜尋之旅,因而對巨腿螳螂有了粗淺的印象。這些印象裏,有一部份令我感到憂心。由於巨腿螳屬的螳螂,外觀美麗且造型奇特,便成了一種被飼養者喜愛的寵物昆蟲,有些人會從國外將祂們買進台灣飼養。這多少會對祂們在國外的森林裏,面對一種被捕捉的生存壓力,如果捕捉的量少,在生態上或許影響不大,若捕捉的量多,則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滅族事件。不過,可能因為國外的巨腿螳較容易發現,台灣的巨腿螳較少見的緣故,因而在台灣沒特別聽說祂們有被捕捉的生存壓力。不過,若從生命的角度來看,捕捉量多或量少,終究是一隻隻的巨腿螳被關在飼養箱的問題。這也許不是值得探討的生態問題,而是值得探究的生命問題。

我還記得,有位德國人,在網路上看見我貼的一張津田氏大頭竹節蟲照片,寫了一封mail給我,希望以一粒卵一歐元的價格向我買一批津田氏大頭竹節蟲卵。我回應他,我沒有蟲卵,且津田氏大頭竹節蟲在台灣是保育類昆蟲,因此不得捕捉。他似乎不死心,再寫mail來,提供我一些變通方案,最重要的(他可能這麼認為)是不忘再提一次「好價錢」。我只好告訴他,我只對昆蟲的欣賞和拍照有興趣,並不喜歡捕捉,也不喜歡飼養,同時強調自己希望的是,能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發現祂、觀察祂、欣賞祂。從此,便不再收到他的來信了。

其實,我相信mail給我的那位德國人是一位昆蟲愛好者,如同多數飼養寵物(無論是貓、狗、任何昆蟲)的人一樣,會以無比的愛心去呵護、養育這些小生命。這些生命在飼養者的手上,漸漸被注入情感、愛心與時間,使得小生命的死亡往往引起飼養者的傷心,有時甚至是傷心欲絕。這種愛所關乎的,往往是生命的,而非生態的;也可以說這種愛多一些是傾注於生命的,而非傾注於生態的。

我時常想,生態解說員在帶隊時,比如說要摘下一片葉子來聞聞味道時,會希望民眾是輪著聞一片摘下來的葉片,而非每個人都隨意或任意地摘下一片葉子。一片葉或十片葉,也許不會造成一棵樹的死亡或生態系的影響。但是,只摘一片葉比起大家都摘一片葉所代表的意義,我想,應該是展現了對植物生命的一份尊重態度吧!

科學上的一些採集研究,若有採集倫理的規範,我想,表面上看來像是傷害了幾隻昆蟲,但若以長遠和宏大的角度來看,其研究成果往往又是益於大生態的。也許,在看待生命與生態的觀念上,會隨時間而有不同的看法。也可能有一些矛盾之處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取得和諧,或需要更大的智慧去詮釋。但無論如何,尊重生命與保護生態的價值觀,在這個時代,顯得重要且必要。

Top

 



 
  自然生命印象:自然生態攝影的倫理

作者:葉子;攝影:游連柯、Michael

對一個專業、投入自然生態攝影者而言,環境素養是非常重要,什麼是環境素養呢?第一是對於拍攝主題和環境的認識,第二則是攝影者在拍攝的過程中要警惕自己不能因為創作的企圖心,造成對環境和被攝物的干擾,否則即使拍到具有美感的作品,但已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作品的不真實性也很容易被識破。

如何訂定攝影規範?

台灣有不少愛好鳥類攝影的人士,一旦發現不錯的拍鳥景點,很快的就會在鳥友間傳播開來,引來大批「生態攝影家」扛著各式器材前往拍攝,形成數十架大砲對著目標物嚴正以待的盛大景況,眾多的人潮直接對牠們形成生存的壓力。有些人為了營造理想的畫面,常會做一些人為的擺佈,最常見的如修剪雜亂的現場枝葉,用麵包蟲誘引到合適的地點以捕捉美好的畫面。另外,使用閃光燈補光或近距離的拍攝也是鳥友們詬病之處,因為過度的干擾易造成育雛中的母鳥棄巢或將之暴露於捕食者的視野之中。

愛鳥人士呼籲這些人要適可而止,因為種種行為已經違反自然的法則,這也讓我們省思自然生態攝影者是不是該有些行為規範,又以何標準來訂定呢?

攝影者以大自然為拍攝題材,或為了美學創作,或為了教育目的,總希望能拍到畫面完美的高品質作品,所以構圖的處理、燈光的營造,成了拍攝者用心計較之處,就比如看到一處落花繽紛的草地,陽光洽到好處的灑落其上,形成色彩與光影的美妙組合,可惜畫面中間有一根不太協調的枯枝,畫面右下角的花少了些,於是攝影者將枯枝移離畫面,再從旁邊拿了一些花瓣填補了空隙,然後心滿意足的按下快門。我想,這樣的行為大概沒有人會批評,作者也不會介意和大家分享拍攝的過程。但是,若拍攝的主題是動物,就必須謹慎所行,因為從你的出現、按快門、使用閃光燈,都是對被攝體的干擾,只是對不同被攝體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以鳥類攝影為例,大部分的野鳥都很機敏,有時在樹林裏偶然近距離相遇,他們看似無視於你的存在,但只要你拿起望遠鏡或相機朝向他們,馬上就飛的遠遠的。但也有一些比較不怕生的鳥類,如麻雀、八哥、斑鳩、家燕等,這些常出現在鄉村甚至是都會的鳥類,我們就能以較近的距離靠近他們,不過太常見的鳥類反而不受攝影者的青睞,因此也沒聽說餵食麻雀來拍攝而被批評的事。

再以蛙類類影為例,由於蛙類大都在夜間出現,因此,若想要拍到牠們就非得使用閃光燈了(手電筒除非光亮很強,否則派不上用場,且持續的強光更讓他不舒服),相較於鳥類,蛙類是可以很近距離的拍攝,甚至於觸摸也不會對他有太大的傷害(不要摸太久,保持皮膚的溼度),但有些蛙比較膽小(如貢德氏赤蛙),有些比較笨拙(如蟾蜍),拍攝的難易度各有不同,就得多了解他們的習性,才能獲得精采的作品。

因此,不同的被攝體,其拍攝的手法和行為規範各有差異,再加上拍攝立場和用途的不同,實非簡單幾則規定所能涵括,生態專家和攝影者應該多加討論,提供攝影者參考的依據。

以環境關懷為目的攝影倫理

自然生態的意涵是指生物和生物或生物和環境的互動關係,自然生態攝影以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為拍攝題材,除了表現自然之美,生物的生老病死都是拍攝的對象,攝影者因為深入了解也會對環境產生關懷之情。

然而,許多攝影者以自然為拍攝題材,並非真正喜愛大自然,或了解其生態,而是為了拍攝而拍攝,所獲得的畫面或許完美,甚至得獎,但其拍攝手法不當,生態專家或攝影老手不難從作品中察覺蹊蹺,即使是安排的天衣無縫,但生態攝影不同於其他主題的攝影,必須以尊重生命為前提,若只在乎作品,相信是不夠格稱為「生態攝影家」,也必會為保育人士所批評。

自然生態攝影是以環境正義、自然平權為依歸,攝影者應該有保育的認知、積極的環境態度和環境倫理觀。我們應該公平看待所有的自然資源,包括動植物和岩石礦物,以自然的狀態繼續存在。

以下是幾點生態攝影的基本倫理,供有心進行生態攝影的朋友參考:

1. 事前的資訊蒐集有助於對環境背景的了解,充分掌握拍攝的狀況,以避免資源的浪費。
2. 野外攝影應該避免人工造景、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
3. 拍攝鳥類或較敏感的動物避免使用閃光燈,尤其是育雛中的親鳥。
4. 營造自然環境吸引動物、昆蟲的來訪,以取代從野外捕捉或購買而來拍攝。
5. 不餵食野生動物,影響牠們求生的本能和習性。
6. 若是無法拍到理想的畫面,攝影者不妨以欣賞的眼光觀賞,有「Let's go」的氣度。
7. 不要散播熱門拍攝點,以減輕環境和被攝物的壓力。
8. 作品應該勤於整理,儘量發表,將優質的影像和解說文字與大眾分享,傳播環境保護與保育的觀念。

(全文結束)

Top

 



 
  自然書寫:雨鎖霧林──雨中攀樹記

作者、攝影:孟婉瑜

正如上山前得知的氣象預測,早上風勢轉強,雲朵跑得飛快。

中午前,天色開始起了變化。雲腳長了毛,灰撲撲、沉甸甸的,不知何時會承受不住重量,匯聚為大雨奔落。

午餐後,我揹著相機走上雲霧步道,巡禮著4月中旬那些開花結果的植物。走沒幾步,就感覺雲霧中夾雜著一些雨點,灑落在自己的鼻尖。不遠處隱隱雷響,真希望是自己聽錯了。木棧階梯上方傳來幾個人高聲的談笑,於是我又鼓足勇氣,鑽入那片潮溼的迷濛中。

觀望天色,雨應該不致那麼快停,下午的戶外課很可能就此取消,於是壯起膽子繼續上行。然而,當獨自一人走向空曠、幾無遮蔽的步道時,又顧忌起不久之前的雷聲,為自己的執著傻氣感到一絲懊惱。

我只不過很想探視在這4個星期當中,初生的果實是如何成長的,祈求老天能給我多一刻鐘的好臉色。然而,結了果實的馬醉木與二葉松的枝條,始終搖擺不定地在風中跳著舞,彷彿欣然回應山雨欲來時的風起雲湧。

最後,我明快抉擇脫離步道導引、截彎取直,穿越沒膝的濃密灌叢,尋找那幾株3月開著一樹雪白、四月枝條綴滿果實的笑靨花。5月中此時一樹綠意,幾乎快要認不得它們,竟連果實都已散落盡淨,只餘少許枯褐乾果攔截在枝椏間的蛛網上頭。

不久電話鈴聲響起,通知下午的戶外課將照常出發,我為自己的誤時感到虧欠,急忙循階梯下行返回管理站前。

四月中旬盛開的志佳陽杜鵑 現在結著果實跳著舞的馬醉木果實
二葉松的幼果 (四月中旬還開著粉紅色的花) 三月盛開 四月結果的笑靨花現在果實落盡
果實落盡的笑靨花枝條別懷疑 也是笑靨花 蛛網上殘餘著枯褐乾果
二葉松 花或幼果紅榨槭初生的翅果

觀霧山莊前下車徒步而行,跟隨振彰老師的植物解說,一行人魚貫走向大鹿林道西線。又有擅長植物辨認的周爸爸隨時提示補充,學習的興致未曾因雨稍減。

直到歇緩的雨勢旋又凌厲了起來。折返,步入陰暗的蜜月小徑,踩踏著盤曲糾結的樹根上行。原始森林晦暗間蕩漾著迷離的氤氳。一叢水晶蘭群落雨中破土而出,蓄勢待發,等著挺起冰晶玉潔的花朵。

樹木看似安靜無語地淋著雨。

雨水不僅像陽光般能賦予暗沉的樹葉生命的光澤,也啟動或加速了某些看不見或尚未覺察的生命形式、菌絲與根系的鍵連及物質的循環。

透過樹冠篩濾後滴落的雨水,滲入遍地落葉層、石塊,及土壤間的孔隙,托付給樹木的根部迅速輸送貯藏,也浸染著林間潮濕的空氣益發飽和,令迷霧無法騰升、也無由散逸了。綿密的雨,化身為細長的絲線,桎梏似的將霧囚困住了,封鎖在這片林子裡。

眼前一片若有似無的朦朧,明知置身在一片霧裡,也在雲裡,卻無法伸手盈握。為了在林中待上更長的時間,一行人陸續套上雨衣。鏡片也開始凝結著霧白,可見度僅約咫尺。感覺自己似乎也被困在雨幕下寧靜的小世界裡。

兩位攀樹講師已架好繩索,在大樹下等候著我們。

國銘老師一一說明了攀樹的裝備與用途-主繩、引繩、沙袋、大彈弓、小彈弓、上升器、下降器;榮光教練示範上攀與下降。

單繩上樹的方式,與其說是「攀樹」,更貼切地說,其實是在「攀繩」。我們靠著上升器,反覆屈身,站直,像一隻緣繩爬行的尺蠖。向著樹頂透空灑下的光亮,向著遮覆林蔭的綠意,攀升、再攀升、奮力攀升...。

仰著頭,我感覺著自己在雨中的幽暗林下,對於樹頂天光格外地渴盼,像一株趨光默禱、緩緩拔高的植物。

無處避雨,夥伴們各自收妥相機與背包,尋找突出的樹根或石頭席地坐下。

輪到攀樹的夥伴穿妥吊帶,仔細聆聽講師說明操作細節,將自身重量、信任與希望都交託給繩索,離開地面...,攀升,再攀升...。時有談笑、鼓舞...。

霧林間,樹幹通體裹覆著一層濃密的攀附植物,形成一片具體而微的叢林。

附生植物各憑本事上了樹,佔據一個得以攔截林冠灑落的陽光、雨水及空氣中懸浮水滴的位置,開始生命的滋長、競爭、蔓延及領地擴張。也吸引了更多小生物前來,藏身、覓食、尋找巢材、飼育子代...。

我想起大型阿生在《鏡頭下的森之言葉》書中寫道:「許多生命在一生之中活動的空間是相當窄隘,超乎我們想像的...。然而,靈魂需要的,不過就是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嗎?」

每一株大樹就像宇宙星系中的「太陽」,吸引了大大小小的星體與微粒前來,繞著它運行,成為一個相互牽引、運轉複雜的星系。

鵠候的夥伴,在時間的流逝、雨水匯聚、以及光影的偏移中,凝止成一株株沐著雨的林木、緩緩伸展的蕨葉、等待萌芽機會的休眠種子、沾著雨珠的菇蕈、水晶蘭...,又或者是一尊尊淋濕入定的雕像呢?我想。

只餘捉摸不定的霧,依舊迷濛著神秘,聚攏又散、散了又聚...。

對於攀樹的認識,始於多年前閱讀女科學家-瑪格麗特.羅曼(Margret D. Lowman)的著作 《Life in the Treetops》(中文譯為:《爬樹的女人》)

羅曼夫人是一位研究雨林生態的田野生物學家,碩士畢業後離開熟悉的溫帶國度,跨入澳洲熱帶雨林的樹冠層世界,展開冒險,進行她的博士研究。學成後並持續教育與研究工作,成為傑出的樹頂生態學專家。

從閱讀中知道,生活在熱帶林樹冠的物種,遠超過地面上觀察的種類。國外已經有許多先進的攀樹方法,幫助研究人員上達樹冠層,了解樹頂的生態。在樹冠頂端是一個與地面迥異的世界,不僅是景觀、活動的昆蟲、蝴蝶、鳥類、哺乳動物...,都與地面所見不同。就連樹葉的形狀、厚薄、質地...,都因為樹冠頂上充足強烈的日照,與接近地面的葉片存在著許多型態差異。

當時閱讀著羅曼夫人生動的描述,讓我對於上達樹頂世界升起許多嚮往與憧憬,相信未來某一天,上樹讓我們的視野不再侷限於地面的、或使用望遠鏡的觀察,而能更進一步解析動植物世界的錯綜複雜與奧秘。

她的生命歷程,不斷突破來自自然環境,身體、生理的限制,社會文化的性別歧視,家庭...等等多方的困境,始終堅持著研究的夢想,也努力追求各方面的平衡。對當時的我而言(大約9年前)是極大的啟發。於是將她的這段話抄錄下來,貼在辦公桌前面勉勵自己。不管搬了多少次座位,至今筆跡逐漸漫漶模糊,仍捨不得取下。

「埋怨和驚嘆所花的力氣一樣,產生的結果卻大不相同。學習驚嘆而不要埋怨,是我得到的最珍貴教訓。」

向晚時分,深山的林蔭底下尤顯晦暗。雨中協助收繩、整裝,循著泥濘不堪的步道下行,一行人因為攀樹願望得到滿足,彷彿也某種程度地解除了雨的封印與枷鎖。

只餘雨鎖的林間,輕漾的薄霧,仍被囚禁在那片霧林裡,等待雨停後的陽光來解禁了。

隔天早晨雨停了 陽光來解放困在林間的霧了

Top

  書齋:《靠鯨生活的人》之1:章魚

作者:琳達.霍根(Linda Hogan );譯者:刁筱華

編按:《靠鯨生活的人》是美國原住民小說家琳達.霍根充滿人性光輝的最新著作。此書對環境、靈性及戰爭創傷的敏銳感受及描述,點出這個生態危機時代的重要議題,以及現代原住民面臨的生存困境。書中既描寫自然之美,細膩呈現越戰退伍軍人夾在戰爭經驗與美國原住民社群之間的掙扎,以及部落傳統與現實世界之間痛苦的道德抉擇。讓我們透過作者的優美筆觸,探索人與鯨究竟可以有什麼樣的關聯、依存的關係。編輯室將每個週末刊載書籍精選內容,敬請期待。

當部落傳統與現實世界出現裂痕,自然與人類似乎無法共存,
身處其中的人該如何取捨?
這一切,都將在大海之中找到解達。

嬰兒湯瑪斯‧維特卡‧賈斯特出生於於1947年7月2日,是在許多歡樂及母親向他低頭微笑的許多畫面中出生的。就在他出生後不久,章魚離開水面、八隻腳走過陸地、進入海豹洞(Seal Cave)。年輕人時常在那洞裡做愛。孩子們時常逃學後就在那裡抽菸。

然而在這天,湯瑪斯出生之日,章魚離開海洋,而他們看著牠。這些海民都向後退,吃驚地看著牠走路,牠的眼睛看著他們,看著每一個人,彷彿每個人都被看穿過去、看穿未來。一看見抽菸的男人和羊毛衫因風鼓起、黑髮被風吹亂的女人,牠的皮膚發白。某孩童像要問什麼似地步向牠,但他的母親抓住他的手臂、將他拉回身邊,宣稱他是陸地居民,不可和任何八腳海中生物溝通或交友。

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曾見過章魚有此行為,而他們這一族已在那裡生活了數千年。他們嚇得噤住,然後他們談論牠。他們知道牠的行為饒富意涵,但他們不知道那意涵是什麼。穿著髒衣服的4個漁人想要殺了牠、用牠作魚餌。「這樣才實際嘛!」他們爭辯道。「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他們可以把牠從大比目魚的胃中取出,然後再用一次。他們談論了四天。他們爭吵。他們泣訴自己的得福。幾個頭髮蓬亂的男人,由於害怕章魚強有力的意義,想要丟煤油到洞裡把牠給燒了。

但有一個強健女人舉步向前。她相信章魚走進洞裡必有目的,而人只是大海旁一小群生命,因此不應干預牠。其他人贊同。牠的目的是個秘密。或許牠生病了,也可能即將生產。章魚一抵達洞穴,便發出紅光。因此人們認為牠是神聖的,他們把禮物留在黑岩洞穴入口外。有些人留下鼠尾草和紅杉木。有些人提供光亮物、被海磨平的玻璃,乃至手錶。至於嬰兒湯瑪斯,他的母親(她在嬰兒期是以鯨及海豹脂肪為主食)是認為「章魚是神聖的生物」、「章魚在湯瑪斯出生時出現,賦與湯瑪斯特殊生命」的人之一。她從產房(長者家中)出來,站在章魚洞入口前,將她吵鬧的孩子高舉向章魚,讓章魚看到它。「這是我的兒子。你認識他的祖父。請照拂他。」他們是窮人。除了得自父親的珍珠以外,她沒什麼可留下。她把珍珠放進洞裡。她相信章魚會是兒子的靈魂守護者,因為她的想法和長者的想法一樣,即這類守護者確實存在,且牠們是仁慈的精靈。一位名喚塞繆爾的老人把銀戒留在洞穴入口處;銀戒是他最美好的財產。不付出意味著沒有回報,因此其他人紛紛效法,留下閃耀的玻璃、金塊、珠子,這些都是章魚喜歡的光亮物。

在章魚住在洞裡這段時間,他們帶來奉獻物,包括清晨第一叢盛開的鮮花。寶物堆積如小丘一般。連小孩也不敢拿走這些寶物,儘管他們確曾上前觀看、嘖嘖稱奇,直到母親來帶走他們。較小的孩童會品嚐寶物,發現它們除鹽味之外沒什麼味道。

那些擔心章魚是由魔法所造、或由地上某惡力召喚而出的人,則密切注意章魚在洞裡的動靜。可是章魚意識到他們的情緒,於是把自己塞到岩架底下。章魚能把自己塞進任何東西,一個瓶子或一個籃子都行。古時候就是這樣捉章魚的:在夜裡把籃子放進水中,早上舉起,章魚就在籃裡了。然而,章魚這種善變通的特質,嚇壞了不了解章魚的人,這些人聽多了變形者的故事及變形者對人所施的詭計,認為這類壞精靈一定會給人帶來惡果。

儘管如此,穿著純白衣服的湯瑪斯母親每天在退潮時分,帶著兒子湯瑪斯越過沙地到洞裡去。

然後,某個晚上,沒有任何徵兆,章魚離開洞穴並回到水中。

儘管密切注意,但無人看見章魚回到海洋。那必定發生在早上3點,他們認為,因為每天清早老人在海灘上唱雄渾有力的老歌。他們在每早4點左右唱歌,因為彼時空氣中充滿最多能量。他們當然要把握清晨時光,因為他們來日苦短。而且,他們可以留下來祈禱,看黎明在岩石和天空所揮灑的一片紅。酒徒本可以在清晨兩點坐在海灘上打鼓唱歌時看見章魚的。的確,他們可能在親吻情人時錯過了章魚,或者,像從不把襯衫下襬塞進褲裡、常睡在海灘上的狄米崔‧史密斯那樣,只會抬頭望著天,把星座一一找出並正確叫出那些星座的名字:鯨魚座、海獅座、章魚座。沒錯,章魚是星座之一。

隨著章魚的離開,禮物消失了。章魚由於接受了史密斯的金戒、維特卡的珍珠、寶石、銀塊、一副眼鏡,知道自己被他們喜愛,回到海洋後就會幫助他們,可能給他們好漁獲或好鹿獵、捕鯨財、愛情靈藥,這些都是人類夢寐以求的東西,但要說它們時時珍貴也不見得,它們的價值是時時改變的,視人的需要而定。

湯瑪斯的祖父是名喚維特卡的知名捕鯨人。他是告訴人們章魚喜歡什麼禮物的人。他是少數能在海中長時間屏息的人,所以他對海洋和所有海中生物有豐富認識。他是傳統男人一系的最後一位,愛鯨、造訪鯨以確保捕鯨順利,與他的朋友一道,此人名叫阿奇塔西,是狄米崔‧史密斯的曾祖父,他在海中停留的時間不及維特卡那樣長,但也長得足以在殺鯨後縫合鯨魚的嘴。此一縫合至為重要,因為,如此一來,鯨魚的肺才不會充滿水,鯨魚會因此沉入海底。

維特卡的妻子多數時間住在白人城鎮裡。他的其他女人住在背山而建的木造屋子裡(後來潮水將屋子沖走),但他自己則待在他建於32呎高黑岩之上的暗灰屋子裡,那就是他的孫子湯瑪斯‧維特卡‧賈斯特現在住的地方,他常在這兒想著祖父,祖父常望著海、與鯨說話、懇求鯨,並張開雙臂唱歌,問鯨是否願意幫助地上窮人。他在窮人飢餓時向鯨招手、懇求。其他時候維特卡看著成群鯨魚經過、噴水或站在水中四處張望,或者升起、俯衝,牠們的光亮身體綴滿藤壺。幼鯨有時騎在母親的背上。維特卡喜歡看這樣的景象,他是住在世界間與天然力間的人。

《未完待續》

【書的小檔案】

書名:靠鯨生活的人People of the Whale
作者:琳達.霍根 Hogan, Linda
譯者:刁筱華
出版: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7/01
定價:280元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
網編:陳姿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