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2.06.10








近期活動

種子,和她的故事 -泰國農民的土地實踐
關渡自然公園 6/13 號召藍色小尖兵!
【兒童環境教育】綠繪本教案分享會
6/15-17 裡山塾「卵石田埂 再現」囉!
墾丁國家公園「擁抱自然之旅」(6/12截止)
【愛轉動、護文山】食衣住行育樂─綠色生活的實踐講座(第一場、第二場)
高雄鳥會「青山仙公廟、仙湖農場鳥蛙爭趣」(6/8截止)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芳苑海味,情「蚵」綿綿

作者:李岳儒

「等一下吧!說不定有人會去採蚵,會順便載我們一程。」我對著夥伴說道。

這是徒步旅行的第二天,我們計劃由鹿港出發,沿著西海岸的芳苑、大城行走,最後進入虎尾,藉著這次的旅行,想看看被稱為風頭水尾的芳苑、大城一帶景觀,聽說這裡的溼地是國際級景色。果然,這廣大的潮間帶,是如此令人震撼:潮汐退去的溼地,根本看不到海水與陸地的界線,數不盡的招潮蟹在沙洲慵懶閒逛,白鷺鷥在天上優雅地飛翔,打算尋找一處覓食地,好好大快朵頤;溼地上的小水鳥,踏著輕快腳步,四處飛快奔跑,彷彿沒有地心引力,加上強烈又乾冷的東北季風吹襲,交織出蒼茫無垠,但卻極富生命力的一幅畫面。

此時遠方有位阿姨駕著牛車過來,我想機會到來了,大聲呼叫著:「阿姨,我們可以跟著妳去採蚵嗎?」「可以啊!但是我的牛車不等人,追得上就載你們!」阿姨回答著,二話不說,我們揹起重重的行囊,快速奔向牛車,上了牛車之後,除了對阿姨感謝之外,心中也默默對牛哥說聲謝謝,因為我們又加重了牠的負擔。

一望無際的溼地牛車採蚵

精采內文

 

讀〈充滿艱險的進食〉

作者:楊家旺

法伯在這一章的最後一段這麼說:「我向來都不建立理論,我只是對一切置疑。我不適合進行模糊的論證,再配上一些可疑的假設。我觀察,我做實驗,並讓事實說話。這些事實,我們都聽到了。現在要由每個人自己來斷定本能究竟是天生的能力,還是後天的積習。」W,此刻讀到這一段,我當然知道法伯對演化論有一些誤解,不過,我相信演化論正是在許多的質疑中,慢慢去建立它精確的論點,也許,法伯對演化論的抨擊,正是過去、現在,同時也是未來,在建構更全面性的演化論所不可或缺的最佳敵人(伙伴)。

讀完昆蟲記第三冊的第二章,我發了一陣呆,然後去洗澡,吃晚餐。等夜色來臨後,我走進雨林夜觀昆蟲。晚上特別容易發現竹節蟲,這兒的竹節蟲種類多、造型奇,而且體型大,像這一張,W,妳看祂和一塊錢馬幣比起來,簡直大得離譜。(我回國之後再給妳看一塊錢馬幣有多大)這就是雨林昆蟲的特色之一,要嘛體型巨大,不然就特別小。由於雨林的生存壓力大,一些體型大小會決定存活率的昆蟲,自然必須朝更大或者更小的方向演化才能佔據優勢。

精采內文

 

黃裳鳳蝶現蹤跡? 鳥松濕地蝶飛舞

作者:高雄市野鳥學會

春夏之際,鳥松濕地處處蝴蝶飛舞,在蝴蝶媽媽義工廣植馬兜玲、爬森藤、火筒樹等食草、蜜源植物的努力下,今年首度在園區出現了黃裳鳳蝶出現的好消息,並在園區產卵、化蛹,成功孕育出第二代!

鳥松濕地公園是全國第一座濕地公園,也是內政部營建署所列管的國家重要濕地。維護管理單位高雄市野鳥學會表示:近年來在公部門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城鄉分署國家重要濕地補助及市府觀光局的支持下,鳥松濕地公園的軟硬體設施逐一改善,自然中心煥然一新,景觀也更為優美,除了吸引附近居民前來散步休閒之外,更是眾多自然愛好者觀察生態、消磨一整天的好地方;在管理人員和義工們的通力合作下,鳥松濕地已成為高雄市民重要的戶外遊憩、環境教育及生態觀察的重要園區。

精采內文

 

【車諾比的悲鳴】孤單的人聲(二)

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譯者:方祖芳

「但是那裡沒有廚房,我怎麼煮飯?」

「妳不用煮了,他們沒辦法消化。」

他開始改變,每一天都判若兩人。灼傷開始在外表顯露,他的嘴巴、舌頭、臉頰,一開始是小傷口,後來愈變愈大。白色薄片一層層脫落……臉的顏色……他的身體……藍色……紅色……灰褐色。那些都是我的回憶!無法用言語形容!無法以文字描述!甚至無法釋懷。唯一拯救我的是一切發生得太快,根本沒時間思考,沒時間哭泣。

我好愛他!我以前不知道自己有多愛他!我們才剛結婚,走在街上,他會抓著我的手把我轉一圈,不停吻我,路人都對我們微笑。

那是收容嚴重輻射中毒的醫院。14天,一個人在14天內死掉。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