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san Freinkel、譯者:達娃、謝維玲
在各種品質組合中,使某一物件奢華珍貴的關鍵是稀有度。幾乎沒有什麼比那些我們得不到的事物更令人渴望。作家歐‧亨利(O.
Henry)在他1906年的故事《聖誕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中捕捉了這股渴望的痛苦(及終極的空虛感)。為人妻的年輕黛拉愛上百老匯街上某家店的一組梳子,「美麗的髮梳,以純玳瑁製成,還有珠寶邊飾……她知道這些梳子非常昂貴,儘管不敢奢望擁有,她還是滿心的渴望與嚮往這組梳子。」單靠著丈夫一週20元的薪水,黛拉根本買不起這些梳子。
看來黛拉也不像是來自能餽贈如此精美傳家寶的家庭。住在租金8元、向面通風井的公寓中,利用「每回向菜販、肉商壓榨一角兩角」來省錢,在故事的開始,黛拉是以她所沒有的而非擁有的事物來定義她的世界。然而最終,驅動黛拉的並非那股揮之不去的不足感,不是那股現代消費主義的驅動力。在聖誕夜,她剪下並賣掉自己最驕傲的長髮,為丈夫珍貴的金懷錶買了一條錶鍊。她的丈夫也在同時賣掉了懷錶,為黛拉買了她滿心渴望的玳瑁梳。在這組無私的行動中,兩人同時以自己所放棄的,即他們所沒有的,而不是以他們想要消費的物質來詮釋自己。
假使那些梳子是以賽璐珞製成,歐‧亨利就沒有故事好說了。
即使靠著丈夫吉姆微薄的薪水,黛拉仍然買得起賽璐珞髮梳。確實,歐‧亨利故事中的反諷所激發的,是只有在資源稀有、貨品罕見的世界中才合理的慷慨意象。在塑膠村中,我們並不清楚這樣的禮物能帶來什麼意義。顯然當海特的公司充滿熱情地宣告「投資在賽璐珞的幾塊錢」等於「花幾百元購買真正的天然產品」時,他所想到的並非稀有物品具備的優勢。
賽璐珞神奇的偽造天分變成這個工業的標誌。如果能不必煞費苦心的層層加疊與染色,好製作出看似象牙或玳瑁的梳子,一切就會更容易且更便宜。可是顧客要求產品有天然材料的外觀。人們喜歡這種詭騙技巧遊戲帶來的樂趣,就某種程度來說,這是人類逐漸開始支配自然的證據。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如此形容這種擬真障眼法(trompe d’oeil)帶來的刺激:「當任何東西看起來像是另一種東西時,相似度高到幾乎能夠矇騙時,我們會有種驚異的喜悅感,一種愉快的刺激感。」
或許最使人感到喜悅的是,手中低廉的物品仍可能被視為稀有物品的機會。海特的公司生產一系列浴廁用品組合,並以諸如「擬象牙」、「擬琥珀」、「擬玳瑁」、「擬黑檀木」等含糊不清的美麗名稱來命名。公司鼓勵銷售員強調這些產品的美麗,希望能藉此說服「尚未因品味之故,而從鋪張浪費的銀製盥洗用具改用便宜又真的比較美麗的產品」的女性改變主意。
拜賽璐珞之賜,現在包括歐‧亨利故事中的黛拉,人人都買得起一組看起來像是富豪洛克菲勒會有的扁梳、毛梳和鏡子組;一家公司誇耀說:「紋路如此精緻真實,會使你以為這只有上好的老大象閃亮的象牙才能做出。」原本不堪負擔的髮梳,現在每個女店員都能用鑲金銀細絲的仿玳瑁髮梳將頭髮梳高。(這也是件好事,因為根據世紀初一位觀察家,當代的髮型往往要用上「幾磅的賽璐珞」髮梳。)材料稀有性使黛拉的渴望加劇,但賽璐珞設法消除了消費渴望帶來的痛苦,使具階級意識、充滿渴望的櫥窗瀏覽者變成滿足的購物者。賽璐珞協助將奢華(或至少看似奢華)的品味,傳遞到那些過去不敢想像自己能享有精緻生活的人。但更重要的是,它助長了人們對愈來愈多物品的需求。
賽璐珞出現在美國正要從農業經濟轉變為工業經濟的時代。原本人們耕作、養殖自己的食物,製作自己的衣服,此時卻吃、喝、穿、用愈來愈多來自工廠的物品。我們很快就成為消費國度。如歷史學家傑佛瑞‧麥克歐在他充滿洞見的文化歷史《美國塑膠》中指出,賽璐珞是第一批氾濫於消費市場的新材料:「賽璐珞透過取代難以取得或製造過程昂貴的材料,使許多物品變得大眾化,擴張了中產階級的消費傾向。」賽璐珞充裕的供給使製造商能緊追著快速成長的需求,同時持續壓低價格。賽璐珞和日後跟進的各種塑膠一樣,為美國人提供了進入新生活狀態的新道路。
梳子當然不是賽璐珞使物品大眾化的唯一範例。賽璐珞衣領與亞麻布搭配在一起,能使任何男人看起來瀟灑時髦。賽璐珞牙刷取代了骨製握柄,使人們只要花幾毛錢就能維持口腔衛生。當海特成功以賽璐珞製造出檯球後,檯球隨即從白蘭地配雪茄的豪華環境走入社區活動中心。檯球不再只是有錢人的娛樂,也成為大眾平民的遊戲,尤其在球桌加上了球袋,使整個運動演化成現代撞球時更是如此。
賽璐珞最大的影響或許是作為底片的基礎材料。在塑膠影響最深刻的文化遺產中,影片歷史就能自成一本書。賽璐珞寫真的本領在此達到了終極的表現,將現實完全變化成幻影,化立體的血肉為螢幕上閃閃發亮的平面魅影。在此,賽璐珞透過多種方式發揮了強力的整平效果。影片提供的是一種新的娛樂方式,使大眾容易取得且能共同分享。十角就能買到一下午的劇情片、愛情片、動作片,偷得浮生半日閒。
從西雅圖到紐約的所有觀眾在看到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的滑稽動作時,全都大聲狂笑。影片的大眾文化膠捲滾過了階級、種族、人種及文化界限,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到同樣的劇情中,使我們覺得現實本身也和螢幕上的電影名稱一樣短暫而易變。透過影片,舊時代的菁英遭到罷黜;現在只有你面容姣好、有些才藝和一點好運氣,每個人都能享有過去令人與階級聯想在一起的光鮮亮麗。任何一位黛拉都能成為螢幕上的社會名流和真實生活中的電影明星。
相關文章: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作者Q&A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
Plastic: A Toxic Love Story
作者:Susan Freinkel
譯者:達娃、謝維玲
出版: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8月3日
定價:36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