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3.01.20








近期活動

2013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台灣工作坊
科學環保講座-樂活(1/21)
尋找「綠鳳凰」:徵選社區人文種樹計畫
【102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專學生協力地方推動永續校園計畫】開始徵選囉!(102/2/25截止)
【看守台灣論壇】從中科到美麗灣 看行政如何霸凌司法
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誠徵【會計兼行政】
林試所徵環境教育人員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活動特區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誠徵地球日專案助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展整合部 徵求工作夥伴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旅人之景 ──寄自他方,來自旅人繪的明信片

作者:湯為筌

島嶼西方,擁有一片優美的泥灘地,遇見藝術家就地製造圓形森林,如果退潮,可清楚看見成排蚵架。那會是白鷺鷥海上可供起降的島嗎?

當修剪整齊的樹跑到泥灘地,變成不存在的虛擬森林,那會否和長翅膀的馬或美人魚相似,那麼虛擬,卻又好像那麼真實。

島上造夢者持續製造虛擬實境,我偷偷在泥灘地上用樹枝寫字。留完了言,覺得安心,再過不久就要漲潮,我的筆跡就會抹去,變成一樁無人發覺的秘密。

「我○你。」這件事情如此真實,也如此虛擬。

精采內文

 

冬日金門的短歌:浯江溪口賞鳥記

作者:陳秀竹(金門縣鳥學會總幹事);攝影:蔡其萱、陳秀竹

來自香港一家三口,母親帶著兒子、女兒走小三通來到金門,因為民宿主人與鳥會的理事明治熟識,特別邀請她們來參加賞鳥活動,透過望遠鏡欣賞到美麗的飛羽,頻呼:「好美!好精彩。」家住香港濕地公園附近,喜歡鳥類生態,高興金門有這麼好的鳥類資源,並且邀請鳥會同仁有機會也到香港交流,同時分享曾由香港坐車約兩個多小時到廣東新會賞鳥=力說那裡有一個小鳥天堂很有名,但是因為當地捕鳥吃鳥,所以鳥類的數量已減少很多。鳥會關心生態的鳥友耳鼻喉科陳信雄大夫特別利用假日帶著遠從澎湖來的鳥友、美國回來的醫生鳥友一起來浯江溪共享冬日裡金門多樣的鳥類生態,金門大學資工系的學生也冒寒冬來加入賞鳥的行列。

金門縣野鳥學會楊瑞松理事表示,活動中並贈送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提供的「觀鳥金門--金門賞鳥指南」,鼓勵鳥友多多和大自然相處,欣賞飛羽時可以從圖鑑中,認識更多的鳥種。

賞鳥活動在鳥會資深理事李明治、薛憶雯、蔡其萱及副總幹事許勇為的帶領下,在海濱公園的草地上、紅樹林間的潮間帶及天空中,陸續欣賞到小桑鳲、黑臉鵐、蒼翡翠、翠鳥、中杓鷸、大杓鷸、小水鴨及鵟、魚鷹等猛禽;還有數量頗多的翻石鷸、金斑鴴、灰斑鴴、青足鷸、赤足鷸、磯鷸等,另在草地上還觀察到數隻戴勝和大花鷚間雜在一起覓食,還有白頭翁、絲光椋鳥、灰背椋鳥、綠繡眼及麻雀齊聚一起吱吱喳喳快樂覓食;總計觀賞到40多種鳥,數量約200~300隻。鳥會近兩年才加入的鳥友歐陽先生因為勤於賞鳥、勤於翻圖鑑,鳥功進步神速,有時用肉眼看到有鳥,再請明治以單筒望遠鏡來搜尋,很能很快找到,勤快與功力真是讓人佩服!

精采內文

 

米之神微生物菌製作巡迴 台灣研習第一站在梅峰

作者:葉鴻興、李圓恩(臺大山地實驗農場)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2013年巡迴台灣的工作坊正式展開,該基金會經過了二十多年研究及參考各國農法,希望能夠實際幫助到農民脫貧、找出適合土地的種子、避免慣行農法昂貴農藥及化學肥料。

Daycha檢視乾式與濕式培養微生物菌 米之神微生物菌製作巡迴 台灣研習第一站在梅峰經過了二十多年研究及參考各國農法,在泰國米之神給予的靈感之下,希望能夠實際幫助到農民脫貧、找出適合土地的種子、避免慣行農法昂貴農藥及化學肥料的債務。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創辦人Daycha老師秉持便宜、方便、在地等原則,找出了利用本來就存在我們生活環境裡的各式微生物菌,藉由糖蜜、米糠提供它們食物,竹葉提供它們居所,讓任何人只要透過實做,都可以輕易的製作出微生物菌,使用在農作的栽培上,進而減少化學品及農藥肥料的使用,讓撫育我們的土地能夠逐漸恢復往昔的豐饒,達到人與萬物之間的和諧。

精采內文

 

【蘋果教我的事】給未來的禮物

作者:木村秋則;譯者:王蘊潔

我的職業是農民,採用的是不使用肥料、農藥和家畜糞尿的栽培方法。我對投入30多年的自然栽培充滿驕傲。人類不吃不喝無法維持生命,我為向社會提供極致的食材感到驕傲。務農的人必須了解一件事,在生產糧食時使用的生產資材正在不斷破壞地球環境。

世界農業也是以使用肥料、農藥為前提的作業體系,但日本是全世界肥料和農藥使用量最多的國家,其次是韓國,第三名是大量種植花卉的荷蘭。

地球並不屬於某一個人,也不屬於據說已經達到數十億的人類,而是肉眼看不到的東西,蟲、鳥、魚、草、樹木等比宇宙的星星更多的所有生物的共同財產。地球具有無法用數字表現的生產力,為了將這個地球交給下一世代,我建議農民要使用自然栽培。不久之前,這種栽培方式被人批評生產性太低,將導致世界糧食短缺,造成飢餓,但我實踐了眾多試驗後發現,生產量可以達到使用農藥、肥料的七、八成。當然,不同品種的農作物情況各不相同。

精采內文

 
 

旅人之景 ──寄自他方,來自旅人繪的明信片

作者:湯為筌

1‧一瞬悠光

在離開之前,戀戀回望我所在的地方。城市,雨和鴿子一起降落,不管看見什麼都灰樸樸的。因為天冷,玻璃上結了一層霧,雨在窗外留言,我在窗內寫字。當兩相宛如應和對答,一個人,聽見安靜。

無端想起薄伽丘《十日談》裡卡法澄第的詩。雨在霧裡消失,空氣中充滿涼暖不等的嘆息,誰用鼻子嗅聞愛人的話語,又是誰擁有聽見花香的耳朵?

是傍晚了,雨不在的地方出現月光,雲破月來花弄影。雨意未完,雲卻破了。這才發現,落在城市的,不只是雨天裡飛散的鴿子,還有月亮初現的一瞬悠光,月台的機器女聲在催促旅人上車,而我已準備好還不確定目的地的出發。

2‧虛擬實境

島嶼西方,擁有一片優美的泥灘地,遇見藝術家就地製造圓形森林,如果退潮,可清楚看見成排蚵架。那會是白鷺鷥海上可供起降的島嗎?

當修剪整齊的樹跑到泥灘地,變成不存在的虛擬森林,那會否和長翅膀的馬或美人魚相似,那麼虛擬,卻又好像那麼真實。

島上造夢者持續製造虛擬實境,我偷偷在泥灘地上用樹枝寫字。留完了言,覺得安心,再過不久就要漲潮,我的筆跡就會抹去,變成一樁無人發覺的秘密。

「我○你。」這件事情如此真實,也如此虛擬。

3‧霧中作客

霧中微光,楓香與槭樹也跟著模模糊糊,空氣濕濕的,聞起來有冰潔的味道。成排的白鷺鷥窩在樹裡休息,一隻挨著一隻的模樣,讓人覺得溫暖。

遠方,一群人正忙著攝相,聽其口音,合該多半來自內地,夾雜幾個日本遊客。其中一位看似領隊的人突然叫我:「要集合準備上山了,趕快回來!」然後他開始好專心的點名,連我在內,他說:人數剛好,都到齊了。我糊里糊塗成了團體客,並且得到了一張不是我名字的的名牌。那麼,原始主人到底哪兒去了呢?

回頭看楓樹,它仍舊兀自搖曳與優雅掉落,顯然不知答案。領隊有些不耐的催促趕快跟上,不知為何,突然也不打算解釋原委,乾脆就跟著上山去了。

下雨了,傘上倏忽而過的兩個白影是那一刻唯一動態的風景, 牠們應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一對戀人。

4‧山裡欲來

和一群人上山,目的地是一個古意優雅的老寺。庭院梅樹,都開花了,在雨霧之中,飄來幽香,白鷺鷥與鶴在其中或是飛翔或是嬉戲,看有人來也不離開。但也有遠遠觀察,確定沒有危險性才緩緩飛近。住持說:這裡的人都很愛護動物,所以鳥都願意飛來的呢。

同行人開始聊到唐代白居易「梅妻鶴子」的典故(筆者註:應是宋代林和靖),講得很是認真、煞有其事,突然也不好意思點破了。倒是幫了腔,臨陣補充一詩,白居易的《新裁梅》:「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惹得眾人詩興大發,讚嘆不已。有人圍著寺周圍散步,也有人故作姿態,攝影留念。

就著雲霧與梅花,住持先生為我們煮起茶來。在梅花樹下以梅花佐茶,不仔細看,當真以為,那是一場芬芳的雪。

然後我想,若白居易再世,見此情此景,當會願意佇足片刻梅妻鶴子一番。至於那位林先生顯然不是今天主角,改天再說吧。

5‧神隱少女

在寺裡掛單,晚餐之前,到附近散步。

雖是雨天,卻看見對山夕陽的光。體態姣好的女孩練習跑步,她跑步的模樣如此娉婷、輕巧,浮遊一般。想起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當天空變成紫色,而夕陽和日落之間,有莫名的什麼垂直升降。

應該要那樣:女孩漂浮,接近一支歌和一隻鴿的模樣。

6‧李商隱撈月

天台望去便是水景,遠遠可看見紅鶴、白鷺鷥、鸛鳥停棲,霏開雲歛,薄霧散去,天空中出現月亮,投影在水面之上。

就著寺裡的天台,一行人以山菜、野果料理簡單晚餐。沒有酒,就煮梅茶來喝。梅花茶清恬,梅子茶濃郁。茶後三巡,茶酣耳熱,竟也感覺茶醉。

猶記上午才有「蘇軾梅妻鶴子」的錯置,這回,大師開始滔滔不絕「李商隱撈月」的故事。不過這回倒有人爭辯,撈月的該是李白。但爭執的也不是很認真就是了。

李商隱撈月嗎?

或許因為在梅花樹下,想起李商隱《莫愁詩》:

雪中梅下與誰期,梅雪相兼一萬枝。
若是石城無艇子,莫愁還自有愁時。

莫愁指的是月。那時,商隱自湖畔以杯取水煮梅花茶,喚作「月兒茶」。那時,想必湖面上必然是月光一片,商隱取壺汲水,此等行為,應等同於撈月。李商隱是撈過月的,以詩為證。而想當然爾,若李白得知後學商隱先生如此行為並且寫成莫愁詩,當該捻鬚微笑。

Top

 
 

冬日金門的短歌:浯江溪口賞鳥記

作者:陳秀竹(金門縣鳥學會總幹事);攝影:蔡其萱、陳秀竹

金門縣野鳥學會於2012年12月23日在低溫快報裡,熱情帶領大家在浯江溪口與鳥相遇,20多隻的蠣鴴首先登場,把頭埋起來站立於紅樹林的沙灘邊,靜靜等候潮汐退去,期待品嚐美好的大餐。

來自香港一家三口,母親帶著兒子、女兒走小三通來到金門,因為民宿主人與鳥會的理事明治熟識,特別邀請她們來參加賞鳥活動,透過望遠鏡欣賞到美麗的飛羽,頻呼:「好美!好精彩。」家住香港濕地公園附近,喜歡鳥類生態,高興金門有這麼好的鳥類資源,並且邀請鳥會同仁有機會也到香港交流,同時分享曾由香港坐車約兩個多小時到廣東新會賞鳥=力說那裡有一個小鳥天堂很有名,但是因為當地捕鳥吃鳥,所以鳥類的數量已減少很多。鳥會關心生態的鳥友耳鼻喉科陳信雄大夫特別利用假日帶著遠從澎湖來的鳥友、美國回來的醫生鳥友一起來浯江溪共享冬日裡金門多樣的鳥類生態,金門大學資工系的學生也冒寒冬來加入賞鳥的行列。

金門縣野鳥學會楊瑞松理事表示,活動中並贈送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提供的「觀鳥金門--金門賞鳥指南」,鼓勵鳥友多多和大自然相處,欣賞飛羽時可以從圖鑑中,認識更多的鳥種。

賞鳥活動在鳥會資深理事李明治、薛憶雯、蔡其萱及副總幹事許勇為的帶領下,在海濱公園的草地上、紅樹林間的潮間帶及天空中,陸續欣賞到小桑鳲、黑臉鵐、蒼翡翠、翠鳥、中杓鷸、大杓鷸、小水鴨及鵟、魚鷹等猛禽;還有數量頗多的翻石鷸、金斑鴴、灰斑鴴、青足鷸、赤足鷸、磯鷸等,另在草地上還觀察到數隻戴勝和大花鷚間雜在一起覓食,還有白頭翁、絲光椋鳥、灰背椋鳥、綠繡眼及麻雀齊聚一起吱吱喳喳快樂覓食;總計觀賞到40多種鳥,數量約200~300隻。鳥會近兩年才加入的鳥友歐陽先生因為勤於賞鳥、勤於翻圖鑑,鳥功進步神速,有時用肉眼看到有鳥,再請明治以單筒望遠鏡來搜尋,很能很快找到,勤快與功力真是讓人佩服!

理事蔡其萱對拍攝美麗的鳥有豐富的經驗,現場資工系的文同學立即把握機會現場進行交流,其萱詳細分享各種技巧及如何購買相關配備?無私的精神讓人欣賞與佩服。

隨著潮汐的變化,我們一方面也慢慢從海濱公園的邊緣往紅樹林的方向移動,看見蠣鴴也感受到時間的變化,昂頭來群飛,讓我們有機會忘情的以為自己也是一隻鳥,翶翔在海上,那般自在與開心,紅樹林上方停棲的中杓鷸也呱噪起來,天空有一隻鵟在盤施,大家興奮的從望遠鏡中爭相目睹其英姿。

金門最近天氣溫度變化頗大,鳥況卻出奇的好,歡迎大家有機會可以多多親近冬天來的鳥朋友,分享金門自然生態,並且一起來關心金門的環境。

Top

 

米之神微生物菌製作巡迴 台灣研習第一站在梅峰

作者:葉鴻興、李圓恩(臺大山地實驗農場)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2013年巡迴台灣的工作坊正式展開,該基金會經過了二十多年研究及參考各國農法,希望能夠實際幫助到農民脫貧、找出適合土地的種子、避免慣行農法昂貴農藥及化學肥料。

Daycha檢視乾式與濕式培養微生物菌 米之神微生物菌製作巡迴 台灣研習第一站在梅峰經過了二十多年研究及參考各國農法,在泰國米之神給予的靈感之下,希望能夠實際幫助到農民脫貧、找出適合土地的種子、避免慣行農法昂貴農藥及化學肥料的債務。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創辦人Daycha老師秉持便宜、方便、在地等原則,找出了利用本來就存在我們生活環境裡的各式微生物菌,藉由糖蜜、米糠提供它們食物,竹葉提供它們居所,讓任何人只要透過實做,都可以輕易的製作出微生物菌,使用在農作的栽培上,進而減少化學品及農藥肥料的使用,讓撫育我們的土地能夠逐漸恢復往昔的豐饒,達到人與萬物之間的和諧。

篤信佛教的Daycha老師秉持著分享的理念,此次巡迴台灣的一個月期間所提供的諮詢、實做及演講皆不收費,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若您對微生物菌製作及友善土地的耕作法懷有興趣或好奇,歡迎您就近親身前往接下來一個月的體驗場次。

推廣微生物菌實做課程的KKF(泰國米之神基金會,1989年成立)2013年巡迴台灣的工作坊第一站就來到了梅峰!1月11日透過臺大山地實驗農場讓參與者感受微生物菌製作的樂趣與神奇。

KKF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自然農法各式微生物菌培養方法。

濕式微生物菌培養1. 用原始土壤濕式培養微生物菌法:
原始土壤100公克、米糠100公克、糖蜜(或黑糖)1公斤,放入20公升水(自然山泉或地下水,若為自來水則要放隔夜去氯),攪拌後用蓋子輕蓋, 放置7日即可。

2. 用原始土壤乾式培養微生物菌法:
原始土壤100公克、米糠100公克、新鮮乾竹葉100 5把、100公克水中加一匙糖蜜(糖廠有賣5加碖或25加碖裝)或黑糖拌均備用,先用手將前3項以順時針方向拌均,並慢慢加入糖蜜水,直至濕度適中即可,拌好後用麻布包起折成四方型,並註明地點日期,放置陰涼處(勿日曬或淋雨);7日後即成。

3. 用已培養好的乾竹葉微生物菌濕式再繁殖法:
用一把約100公克已培養好的乾竹葉、100公克米糠、糖蜜1公斤,放入20公升水中拌勻,加蓋放置7日即成。

4. 用已培養好的濕式微生物菌水再繁殖法:
用1公升已培養好的微生物菌水1, 100 公克米糠、1公斤糖蜜,加入20公升水中,拌勻放置7日即成。

採集原始土壤及繁殖微生物菌的注意事項:

1.尋找離農田車程不超過1個半小時的森林,高度勿太高,有10年以上未有污染的原始土壤,尋找陰涼潮溼的樹蔭下,或傾倒的樹幹(有時樹心已腐化成土)下,撥開落葉,地上有一層深褐色的腐植土 (一小撮土中即有上百萬個微生物菌)有時已長出白色菌絲,用手捧起200公克(若量不夠則100 公克)放入拉練袋中帶回,在實驗階段建議採集20-30 不同的微生物土壤, 勿擱置太久並日曬. 在袋上註明日期及地點。

2.建議每一種菌土先用乾式繁殖法培養,7日後再取100 公克做成濕式繁殖法,乾式是保留日後可再繁殖(可保留10年),濕式(可保留6個月)則可立即使用到農田,先做成乾式的目的在觀察微生物菌的繁殖狀況,若7日後打開上有一層白色菌絲,表示培養情況良好,若變黑褐色,長綠色黴菌或潮濕發臭,則是不好的菌或方法錯誤,丟棄勿用。

3. 12小時之後請開蓋觀察微生菌的繁殖狀況並拍照,最先有氣泡的表示厭氧菌活性較強,每12小時拍照一次,可觀察繁殖狀況,最久到第5天桶中糖蜜應分解完畢,若還有氣泡表示菌的活性太弱. 7日之後桶中表面浮一層奶油狀的米白色的真菌,厚薄表示好氧菌的多寡,越厚的真菌越多。

4.若是培養放在水田中的微生物菌,拌勻後不需每曰攪拌,可培養較多的厭氧菌. 若要培養放置果園蔬菜園的微生物菌,則可每日攪拌或用管子每日打氣泡進去,以培養較多的好氧菌。

5. 因不同的原始土壤的微生物含量不一,因此建議若第一輪先用原始土壤培養,則20公升桶中微生物的含量會不同,可以從各桶中再取1公升微生物菌水,再加米糠,糖蜜再做第二輪, 7日之後每一桶中的微生物含量則趨一致,用原始土壤培養微生物菌,最多只能複製3次,3次之後菌的活性會減弱,不宜再複製。

實做乾式的微生物菌 米之神微生物菌製作巡迴 台灣研習第一站在梅峰6. 將採集來的原始土壤培養後,找出其中活性最強的數桶菌水,若取1公升依上述方法再複製20公升,其餘19公升菌水可依需要直接用來繁殖乾式培養微生物菌法,用菌水(1公升摻入一匙糖蜜)直接混和乾竹葉加米糠(需大量乾竹葉), 做成乾式以便保留,若用100公克原始土壤培養微生物菌,第一輪得20公升,第2輪得400公升,第3輪可得8000公升,可施灑於80甲的農田,每一分水田需施灑10公升。

7. 微生物菌水在插秧前施灑於水田中的目的在分解稻桿等有機質,使成肥料,微生物會滲入土壤改善土質,促成水蚯蚓的生長,及滿江紅的繁殖,但微生物本身不是肥料,目地在改善土壤活化土地!若已插完秧,仍可施灑田中以改善土質,假如第一次效果不顯著,可再追加一次,已培養好的微生物菌,若效果不理想不用丟棄,可加倍使用於田間。

更多的資訊請見KKF的網站:http://kkfintw.wordpress.com/

Top

 

 

【蘋果教我的事】給未來的禮物

作者:木村秋則;譯者:王蘊潔

地球並不屬於某一個人,也不屬於據說已經達到數十億的人類,而是肉眼看不到的東西,蟲、鳥、魚、草、樹木等比宇宙的星星更多的所有生物的共同財產。

我的栽培法成為農業主流可能還需要漫長的時間,但我希望可以在普及到某種程度後,成為中堅的栽培方法。我在猜想,也許有一天,會從我指導的韓國等海外國家反向流行到日本國內。

我的職業是農民,採用的是不使用肥料、農藥和家畜糞尿的栽培方法。我對投入30多年的自然栽培充滿驕傲。人類不吃不喝無法維持生命,我為向社會提供極致的食材感到驕傲。務農的人必須了解一件事,在生產糧食時使用的生產資材正在不斷破壞地球環境。

世界農業也是以使用肥料、農藥為前提的作業體系,但日本是全世界肥料和農藥使用量最多的國家,其次是韓國,第三名是大量種植花卉的荷蘭。

地球並不屬於某一個人,也不屬於據說已經達到數十億的人類,而是肉眼看不到的東西,蟲、鳥、魚、草、樹木等比宇宙的星星更多的所有生物的共同財產。地球具有無法用數字表現的生產力,為了將這個地球交給下一世代,我建議農民要使用自然栽培。不久之前,這種栽培方式被人批評生產性太低,將導致世界糧食短缺,造成飢餓,但我實踐了眾多試驗後發現,生產量可以達到使用農藥、肥料的七、八成。當然,不同品種的農作物情況各不相同。
自然栽培是修正目前已經遭到污染的地球環境唯一的解決之道,栽培技術必須根據全國各地的氣溫、降雨量等環境加以改善,但這是今後的研究可以克服的課題。為了人類的永續生存,世界各地必須團結一致。

自然栽培並不困難,我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投入這種誰都可以輕鬆成功的栽培方法,我衷心希望各位在實踐過程中,不會像我一樣,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蘋果教我的事──木村阿公給未來的禮物

リンゴが教えてくれたこと

作者:木村秋則

譯者:王蘊潔

定價:250元

ISBN (13):978-986-133-336-6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