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每一個人的職業,幾乎都無可避免地,會對其他人造成影響。一個樂在工作的餐廳服務員,一天下來,可能讓十幾桌的用餐客人感染了愉悅。一個軟體工程師的靈機一現,或許也將為上億位手機用戶,帶來新奇無比的使用經驗。而一個願意拉高視野的影子寫手,也可能讓政治人物的悲情落選演說,轉化成鄉黨間傳頌的激勵教案。
面對地球暖化的挑戰,同樣地也有許多的職業,都具有影響他人的關鍵地位。但其中要像是建築師這樣,其所產出的每一面圖紙、繪出的每一道筆鋒,根本上就已決定了一個建築體,往後四十年的碳排放趨勢,這樣關鍵的影響力,或許是各國政府在規劃減碳的策略時,所可以著力的地方。
建築排碳 佔人類活動大宗
仔細想想,人類每日有許許多多的活動,都是在建築裏面發生的。從工廠的生產、人員的辦公、到家庭成員的活動空間,都與建築脫不了關係。根據成大建築系林憲德教授的分析,一棟生命周期約四十年的建築物,約85%的二氧化碳,是來自於人們在建築內所發生的活動間接產生;之前也有統計指出,若是把建材的耗碳也算進去,建築物的排碳,約佔人類所有活動排碳的三至四成。
打蛇打七寸,為求有效對抗地球暖化,讓建築的碳污染降低,全球的建築業界,近年就有了綠建築的呼聲,從美國的綠建築LEED標章,到台灣的EEWH綠建築認證。內政部常務次長曾中明甚至曾具體指出,台灣的綠建築密度,應該稱得上是世界第一,且光靠目前台灣現在綠建築,就已幫台灣減碳接近六億噸。
然而,若要真正靠建築對抗暖化,光靠評分式的綠建築評鑑系統,或許還不夠。如果建築師能把建築物的排碳量,一開始就給計算出來,那或許在比圖之初,就能夠採取更減碳的設計,除了採用更環保的建材外,讓建築未來在運作時,可以因為設計得當,而使用更少的能源,如此談建築減碳就更具意義。
這類的計算方式,不論是要叫作建築碳稽核,或是建築碳足跡標示,在全球各國都正著手推行。它主要的難度在於,許多排碳的數據並不容易取得,在台灣用一噸的混凝土,與在挪威用一噸的混凝土,排碳量可能就天差地遠,但若是缺乏本土的數據,直接就拿他國的排碳資料代入,稽核不但失真,最怕是誤導了建築師在建材的選用。
但只要當建築碳足跡標示的制度建立後,建築師、業主與購屋者,也就有了可依循的量化指標。往後消費者在購屋前,就能透過建築碳稽核的數據,多少能推算出入厝後每月的用電量與排碳量,以及所需繳納的電費或是碳稅。當建築物的碳足跡標示制度更成熟,或也將在市場形成另一股的綠色競爭風潮,讓節能的房子更具市場競爭力。
台達永續之環 導入建築碳稽核
目前國內第一個導入建築碳足跡標示的建案,將會是在2013年新竹台灣燈會亮相的燈體建物「台達永續之環」。這座由潘冀建築事務所主導的燈體設計,從一開始就希望大幅減少耗碳的混凝土用量,並讓這尊座落於新竹水圳公園的燈體,採用90%可回收的鋼構,和自然界生長快速的竹材質;就連燈體所撐起投影布幕,也全使用由寶特瓶回收抽紗所織成巨幕。
而在短暫兩周的燈會期間結束後,燈體的鋼構將會重新焊接,運往莫拉克風災災校,作為防災型再生能源系統的基座;燈體外側的竹牆也將卸下,易地搭建成環境教育的基地;內側巨形投影布幕則將會重新裁切,將變裝成上百個環保袋供能源教育志工使用;而由二十萬個竹節壓實而成的竹地坪,則會留在當地,漸漸幻化為滋養水圳公園的有機肥料。
如果沒有建築碳足跡的計算導引,光以「Reduce、Reuse、Recycle」概念,或許也能設計出這樣的一個燈會建物,但透過碳稽核的方式,卻更能以具體的數據來作佐證,而不僅僅只是漫天漂綠,反而是實在地作出減碳的規劃。
隨著台灣本土建材的碳排放資料庫,愈來愈成熟的情況下,建築物全面進行碳足跡標示,甚至是對既有建物的碳稽核,都將是減緩地球暖化的有效利器,也勢必成為一種趨勢。也希望從今年的燈會建築開始,讓產官學界能更加速此一制度的推行,使得台灣能在推廣綠建築暨有根基上,持續在建築減碳有更多的努力,也為下一代保留更多與極端氣候周旋的籌碼。
※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簡版刊於1月27日聯合報元氣周報。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