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刊頭
2013 年10月17日

泛歐研究:空氣污染奪走了新生兒的體重?

汽車排放廢氣。(照片:eutrophication&hypoxia。)
汽車排放廢氣。(照片:eutrophication&hypoxia。)

歐洲一項大規模研究指出,居住在空氣污染和交通壅塞地區的母親,較容易生出體重過輕和頭圍較小的新生兒。懷孕期間若暴露於空氣污染之中,每1立方公尺增加5微克的懸浮微粒,新生兒體重過輕的風險就隨之增加18%。

新生兒體重是兒童和成年時期健康狀況的指標之一,新生兒若體重過輕,兒童和成年時期的健康狀況往往較差。頭圍過小則常和神經發育問題有關。

» 閱讀全文

  

「全國區域計畫」再一日就公告! 民間:急於鬆綁國土彷若賣台

行動劇「內政部毀壞山河,環保署來救國」,賴品瑀攝。

內政部推出的「全國區域計畫草案」,在今年9月9日行政院核備後,便不斷趕進度,除了一口氣在上週展開四地公聽會,副部長蕭家淇更揚言,將在18日便開始公告執行。

 

但關心此法案的民間團體認為,此計畫事關集水區、農業區與活動斷層帶等地段的開發,他們擔憂將淪為對原有的開發限制大鬆綁,陸續召開記者會奔走,不斷提出爭議未明應該暫緩公告與實施,更期待環保署積極介入,主動向內政部要求作政策環評,這兩點要求。他們擔心否則倉促上路後要再修改,後果將不堪設想。

» 閱讀全文

全球首座生物乙醇廠啟用 義大利修法支持第二代生質燃料

貝塔再生能源在義大利北部新設的纖維素乙醇精煉廠。(照片:諾維信公司提供。)

全世界第一座利用農業殘餘和能源作物生產生物乙醇的商業生物精煉廠,在義大利北部正式啟用。全面營運後,每年將能提供歐洲市場7500萬公升的生物乙醇。

 

這座精煉廠位於北義大利的克雷申蒂諾市郊,是利用麥稈、稻稈和蘆竹高能源作物,以及將這些植物材料轉換成燃料的酵素,來生產纖維素乙醇。

» 閱讀全文

猛禽遷徙資訊系統年底開放 追鷹族隨時掌握訊息

灰面鵟鷹成鳥。照片來源:營建署墾管處

墾丁國家公園為東亞猛禽遷徙路徑上的重要過境點,墾管處自1989年起至2013年針對過境猛禽的調查計畫持續進行調查,已經累積25年秋季過境猛禽監測資料。

 

未來民眾可於墾管處網站查詢猛禽遷徙資訊,網站還有歷年及當季的過境猛禽調查紀錄。按照猛禽飛行速度,墾管處表示,資料轉化時間,將控制在2小時以內,以利民眾更快掌握鷹訊,前往觀賞。

» 閱讀全文

兩岸NGO交流土地正義現形記(上):苗栗 聽聞粗暴徵地頻拭淚

苗栗縣長劉政鴻,被抗議民眾繪成吸血鬼

土地正義之旅,從遍布土地悲歌的苗栗縣境開始。灣寶社區順利阻擋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是台灣土地抗爭唯一一場勝利。

 

洪箱坦承,被徵收的煎熬,沒有經驗過的人不會理解。每次北上前夕,她都害怕得無法入眠,害怕失敗,害怕失去這片土地,害怕生活完全變調。但是帶頭抗爭的她,承擔著所有人的不安,怎麼能害怕,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到田間,尋求土地無聲的支持。洪箱忍不住掉淚,在場也都鼻酸不已。

» 閱讀全文

綠色影展|住進土石流送的新家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試煉小林脆弱堅強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電影海報

「我們賺三代都買不起這樣的房子,也許這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剛搬進兩層樓透天的永久屋,小林滅村事件倖存者如此感嘆。

 

三年前的一場悲劇,讓小林村成為眾目焦點。「我們是明星災區」如同當地居民的自覺,各方的援助與關心進入,除了三批永久屋任他們選擇,不管是得到資助或是自費前往的紀錄片工作者也前往拍片。

 

「我想,我們不能太幸福」在此巨變下,要活下來是比死去更加困難的,片中拍攝到居民去觀落陰,除了有許多生活細節要交代,當中還有許多不捨卻在天人相隔中,永遠無法完全傳達。

» 閱讀全文

地球公民通訊|諾努客拔煙囪 - 記「2013南台灣廢核種子講師培訓營」

從民宿附近高地遠眺,右上角淺綠色建物即為核四。(攝影/ 劉育豪)

遠眺核四時,不禁有陰影升於我心,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惘惘的威脅。到了核四重件碼頭旁的沙灘,偉傑理事長向我們說明沙灘流失的現況,不證自明的是:核四尚未運轉,就已經對海岸生態造成嚴重破壞,更何況要是開始發電,遑論輻射問題,光是大量排出的冷卻池廢水,註定了終要煮沸原本蔚藍如鏡的大海!

» 閱讀全文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城市洪災將持續惡化

洪水災害亦隨著城市化進程從沿海城市移動到了內陸城市。圖片來源:Aly Song

近期,浙江餘姚的洪災再次為城市洪水防禦與治理敲響了警鐘。2008年以來,中國每年洪澇成災的城市都在130座以上,2010年達到258座,其中大多數為暴雨山洪與內澇所引起。城市洪澇頻發,與氣候變化導致的局部強降雨增多有關,但更多是城鎮化迅猛進程中洪澇風險增大的體現。

 

 

» 閱讀全文

扭曲的「全國區域計畫」 為何急著公告?

行政院9月9日核備內政部擬定的「全國區域計畫」草案,事前完全未經公聽會等程序,事後被抗議才同意舉辦四場。果然公聽會一開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所有計畫缺陷完全曝露無遺,且引發更大抗議。但內政部卻早就決定在10月18日依9月9日原核定版本公告實施,根本不管公聽會中民眾說了什麼。

 

如此一來,「公而不聽」違反程序正義,二來,對問題置之不理違反實質正義,奉勸內政部暫緩公告,否則未來爭議將沒完沒了。

» 閱讀全文

推薦讀者回應 | 集水區大崩壞?

抹香鯨:財團可以集中火力,培養政界人脈,通曉內幕消息,蓄勢以待坐收暴利。政府則像隻跛腳鴨,各部門不但各行其事,還互相推諉。遇到環境污染破壞問題,頂多罰緩了事,區區金額難以彌補環境與生態的浩劫,結果都是全民買單。這樣的戲碼永不落幕。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Facebook粉絲團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 (886)2-29332233‧ Fax: (886)2-2933-2120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吳岱芝、詹嘉紋、洪郁婷、鄒敏惠‧網編:洪郁婷
※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