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關懷事件]

黑面琵鷺是怎麼死的?

作者:方力行 (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教授)

  黑面琵鷺是怎麼死的?好像是個懸案,其實有跡可循。

  如果得病或死亡的個體是來自同一群,也就是找到牠們的地方都在附近,就表示牠們應該是一起行動的一群。如果是一群,最可能同時死亡的原因就是吃了共同的東西。

  共同東西中的有害物質如果是病菌,這群鳥類發病的時間就會因個體抵抗力及生理狀況的不同而拖得比較長,急速致死率也比較低。如果是毒物,就在很短的時間內有很高的發作及致死率。

  毒物怎麼會同時進入這麼多鳥中?因為牠們是在同一個地區,同一個時段共同覓食,因此毒物以存在牠們共同的食物中為最大可能。

  這個食物是什麼?以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棲息環境而言,最可能的是淺水區及廢棄魚塭中的小魚蝦。

  什麼情況下魚蝦會有毒?如果在河川中,以毒魚或工廠污水排放所造成的案例最多,但在曾文溪周遭的生態環境中,並沒有特別值得在河川下毒撈魚牟利的條件,附近的工廠會設立在河口區的當然就更少了。那麼就是魚塭中的魚有毒了。

  魚塭中為什麼會有含毒的魚蝦?原來台灣漁民有個習慣,養了一段時間的魚塭在收成後,通常是在冬天來臨之前,會將水放乾,然後用石灰將池底剩餘的雜魚雜蝦殺死,並順便消毒,曝曬幾個星期後,再重新放水、放魚,開始一個新的養殖流程。不過有些莠民,急功近利,或節省成本,不用正常的石灰去消毒,反自作聰明的花幾百塊錢買兩罐農藥,甚或氰酸鉀,直接倒入魚池的殘水中,將雜魚蝦一「毒」殺盡,並自以為也兼收消毒之效,這個期間大約兩、三天,然後再用大量的水將魚池沖洗後,很快又可以開始養新魚,好死不死在這個當兒黑面琵鷺出來覓食了,一群鳥在充滿了死魚死蝦的魚塭中,或排水溝渠外的淺灘中,大啖以為不勞而獲的天賜美食,卻不知是台灣澆薄民心下的受害者,真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這幾天預報寒流來襲,一定有些魚塭怕受損失趕著收成了,黑面琵鷺覓食的地區多在偏遠之處,所以魚塭應在人跡較少的海邊或靜僻之處,問問鳥會研究黑面琵鷺覓食行為的人一定可指出個大概的區域,看看那些地區最近誰出貨了?誰正在清池?用什麼東西清池?其中殘留的成分是什麼?和死亡琵鷺胃中或血液中的特殊成分比一比,真象可能就大白了。

  我怎麼會知道這些原委?因為在研究工作中看到台灣天天都有這些野生的魚、蝦被毒死,然後是鷺鷥、水鳥被毒死,只是牠們命賤,沒有死到達官貴人-如黑面琵鷺-之前,沒有人會關心。

【相關文章】
 拯救黑面琵鷺 保育人士請遊客協助搜尋
 黑面琵鷺集體暴斃 專家疑為中毒死亡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