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飄洋過海到台灣 世界動物日與外來種 作者:余欣怡(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光輝的10月,正當我們鑼鼓喧天的慶祝雙十國慶的大好日子。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每年10月4日同時也是「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各個國家的保育團體紛紛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倡「動物倫理」,鼓吹尊重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首先,受人們疼愛的寵物,貢獻良多的經濟動物,牠們的處境在普遍受到重視後已有改善,但是那些飄洋過海到台灣,被非法走私的外來種的動物呢?牠們的動物權又在哪裡呢? 依照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所擬定的「處理走私動物及其產品作業」之規定,一旦查獲來自疫區或是檢疫出有任何可能危害台灣現有的生物的走私動物,一律銷燬。在防疫的充分理由下,沒有罪的動物們通通都被判了有「死刑」,難道真的沒有其他的方法嗎? 樹獺事件 2004年12月2日,中正機場海關查獲5隻罕見的樹懶,從南美洲的蓋亞那千里迢迢報關進口,報關行謊稱樹懶是高雄壽山動物園進口,但被查獲後貨主卻不願意出面領取。本來這批無辜的動物將面臨檢疫不通過被銷燬的命運,但因為受到國際保育團體廣泛的矚目,並通過檢疫,移交台北市立動物園收容逃過一死,現在在夜行館中展示。但是,僅有這些稀有的、可愛的才會受到青睞,那其他的動物呢? 鸚鵡事件 2004年11月,海關查獲一名印籍男子違法攜帶28八隻印尼當地保育類的鸚鵡來台,農委會防檢局人員在採樣檢體後,並沒有等檢疫報告完成,便立即將這批一、二級保育類的珍稀鳥類全面撲殺。雖然這批鳥類來自禽流感疫區,經由檢體確認卻已排除感染禽流感;但是這批瀕臨絕種鳥類已灰飛煙滅。在部分保護動物團體的質疑聲中,防疫局的官員以「避免民眾」恐慌與「杜絕走私」為理由,不願意先僅採取隔離的措施。 禽流感增加了撲殺的正當性? 最近由於禽流感的風聲鶴唳,8月底海巡署的「晴空專案」查獲了漁船走私的中國九官鳥、畫眉鳥、紅嘴相思鳥等4500餘隻,全數運到高雄小港機場的動物隔離場,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高雄分局採樣檢體後,未等檢體報告出爐,隔天就在雲林縣銷毀、化解這批禽鳥。動檢局想要滴水不漏的為台灣的動物疾病安全把關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必要採取立即的銷毀作業而不先隔離觀察是否有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再行恰當的處理措施。 這些來自疫區的走私動物,是一隻隻活生生的生命,不是保育類動物的產製品,也不是非銷毀不可的毒品,甚至常常是原產地中將要消失的珍貴動物。難道我們的防治檢疫或是遏止走私只能靠「撲殺」這一種方式嗎?從保育的觀點著手,珍貴稀有的動物是不是有可能在經過檢疫後,與原產地的保育組織聯繫遣回,讓這些不幸的動物有機會回到牠們的家園,彌補殘忍的人類的所作所為。 外來種何辜? 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利益與擁有慾,獵人們在野外裝設陷阱、籠具等各種方法捕捉野生動物。根據統計在每一隻成功被展售的動物背後,在捕抓與運送的過程中,都有其他九隻以上的同伴們犧牲。捕抓的時候,如果是紅毛猩猩等靈長類動物會為了保護幼兒而死亡,而被捕抓到的幼兒是否能熬過運送期間的嚴酷環境又是一個艱難的挑戰。如果九死一生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後,被賣到陌生且僅有好奇心卻無知的民眾手中,終身被關在狹小的籠子中,用不適當的方式餵養,最後生病死去; 如果被海關查獲了,就是走入焚化爐的命運。更多的動物,在主人的好奇心或是商業的利益消失後被棄養了。這些棄兒們要去適應完全不同的環境,十之八九是死亡,剩下的倖存者若是能適應環境繁衍後代的話,又背負著「外來種」罪名而引起大規模的撲殺。早年的福壽螺、吳郭魚、八哥鳥…都是代表。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若要能夠確實解決這些外來種與走私引起的疾病問題,除了海關的加強查緝外,更重要的是要能遏止動機。農委會相關單位應全面查緝寵物店等販售單位,查扣未經核准非法進口的寵物買賣交易,及追溯貨源。只要有高額的利益存在,殺頭的生意一定沒完沒了,僅靠撲殺查獲的少數無辜生命則是無濟於事的。因此,應教育台灣的民眾,飼養非法來源的寵物對自身潛在的危機和對環境的傷害,期待能夠停止買賣,也停止無止盡的殺戮。(2005-10-25) ※本文出自農委會防檢局《外來種資料庫建置與維護專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