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
台灣常見入侵生物簡介(無脊椎動物)
資料提供:農委會防檢局
松材線蟲 中國梨木蝨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 紅火蟻 刺桐釉小蜂
福壽螺 河殼菜蛤 美國螯蝦
生物名稱 |
松材線蟲 |
|
入侵時期 |
1985年在台北縣石門鄉發現 |
國外分布 |
原產於北美洲,目前在韓國、日本、墨西哥及中國均有分布 |
國內分布 |
全國各林地 |
危害嚴重性 |
為害松科植物,種類超過50種以上。在台灣主要為害琉球松、黑松及台灣二葉松,引起松材線蟲萎凋病,藉由松斑天牛的傳播,使受害植株水分輸導能力受阻,致使蒸散作用降低,其後松脂流量停止。感染3~4週後,針葉開始褪色黃化,松樹呈現萎凋,針葉轉為紅褐色,嚴重時造成松樹死亡。10年間低海拔杉林消失,受害林地超過3000多公頃,嚴重影響水土保持。 |
防治方法 |
1.剷除感染源:將病死木伐倒,並以化學藥劑或物理方法將病死木內松材線蟲或松斑天牛予以殺死。
2.防止病害傳播:利用化學或生物藥劑撲殺媒介昆蟲及松材線蟲。
3.增強松樹的抗病性:抗病育種及加強森林保育管理。 |
生物名稱 |
中國梨木蝨 |
|
入侵時期 |
2002年 |
國外分布 |
中國大陸 |
國內分布 |
台中縣東勢、和平、新社、苗栗縣卓蘭、南投縣仁愛鄉等 |
危害嚴重性 |
梨木蝨僅危害梨樹,主要藉由刺吸嫩芽、嫩梢及葉片汁液而影響梨樹生育,嚴重可造成受害葉片褐化、枯死、落葉。另蟲體會分泌蜜露而誘發煤煙病,在樹體表面形成煤污而阻礙陽光,影響光合作用。煤煙病若直接發生在果面,則直接影響外觀,降低果品價值。梨木蝨在2月間開始出現活動,2月下旬至4月為產卵期,夏季為發生高峰,至秋、冬季密度逐漸降低。其發生嚴重性視田間管理情況而有差異,防治及管理不良之梨園發生較為嚴重。 |
防治方法 |
1.越冬期間將落葉及雜草集中清理深埋,並以藥劑全面噴灑梨園1次。
2.每年梨萌芽後開花期間應經常巡視梨樹的嫩葉、幼梢、花柄、葉片背部等處,注意梨木蝨的發生情形,一旦發現卵或若蟲,即以9.6%益達胺溶液1,500倍、18.3%芬殺蟎水懸液粉劑3,000倍或25%布芬淨1,500倍防治,每隔7天再防治1次,連續2次。
3.第一世代有部份若蟲會在嫩梢上捲曲的葉內危害,第1次噴灑農藥若未能全部殺死,則待1週後葉片展開時再行施藥1次。
4.利用噴水設備或降雨沖洗葉片上的蜜露及煤污之後再行施藥,添加展著劑可增加防治效果。
5.梨木蝨成蟲具有飛翔能力,防治時宜採區域共同防治策略,以提高防治效果。 |
生物名稱 |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 |
|
入侵時期 |
2000年首度於桃園地區發現 |
國外分布 |
中國、香港、泰國、美國(佛羅里達、夏威夷)、波多黎各等 |
國內分布 |
全台灣,以北臺灣為主 |
危害嚴重性 |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可危害蘇鐵全株,包括葉片、莖球及根部等,常在葉片基部、葉軸和羽狀小葉的下表面吸食汁液,使葉片黃化枯萎、脫落,嚴重可導致全株枯死。蘇鐵白輪盾介殼蟲繁殖能力強,可藉由風、人為攜帶或苗木遷移,作長距離擴散。 |
防治方法 |
1.居家環境部分,可利用鑷子或軟毛牙刷沾水清除,或以水柱沖洗,尤其是芽鱗處,惟應避免傷及新芽。
2.剪除受感染葉片,避免成為感染源。
3.噴施肥皂水、辣椒水、蒜頭水等忌避性物質於蘇鐵上,每星期施用一次,但應避免忌避液體滲入土中影響蘇鐵生長。
4.使用95%夏油稀釋100倍,或液體臘稀釋200倍,或以沙拉油稀釋500倍防治。
5.輪流使用11%百利普芬乳劑稀釋1000倍,40.8%陶斯松乳劑稀釋1000倍,或50%馬拉松乳劑稀釋800倍防治,每7-10天施用一次,連續2次。 |
生物名稱 |
紅火蟻 |
|
入侵時期 |
2003年9~10月 |
國外分布 |
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與阿根廷)、美國、澳洲、紐西蘭、中國、香港 |
國內分布 |
台北縣、桃園縣、嘉義縣19鄉鎮 |
危害嚴重性 |
1.火蟻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會使被攻擊者產生過敏(15﹪)而有休克(2﹪)、死亡的危險;若膿泡破掉,則常易引起細菌的二次性感染。
2.生態及農業上的危害:火蟻除對生態環境中土棲的動物造成傷害外,在危害嚴重的地區,泥土中的蚯蚓往往都被捕食殆盡;此外可能取食作物的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影響作物的成長與收成,造成損失。
3.公共安全及經濟上的危害:火蟻的蟻巢也常常入侵戶外與居家附近電器相關的設備中,如電表、電話總機箱、交通號誌機箱等,造成電線短路或設施故障。 |
防治方法 |
1.以餌劑為主的二階段處理方法:二階段處理方法是散布餌劑與獨立蟻塚處理兩個方式配合使用。在火蟻覓食期散布餌劑,必要時約7 ~
10天後再使用獨立蟻塚處理方法,並持續處理直到撲滅為止。農地推薦用要包括3種餌劑(百利普芬、芬普尼及賜諾殺)及9種觸殺型藥劑(百滅寧、賽滅寧、第滅寧、芬化利、加保利、安丹、陶斯松、大利松及芬普尼)。環境用藥種類請參考環保署火蟻用藥網站資料。
2.非藥劑防治方法:
(1)沸水處理:蟻巢(塜)直接灌入沸水,防除效果近60﹪。每個蟻塚至少要使用5 ~
6公升的沸水,沸水必須灌注達蟻巢所有區域。單次的處理成功率較低,須連續處理5 ~
10天以上,但很容易復發。處理過程中須避免被沸水燙傷,或傷害周圍的植物。
(2)清潔劑處理:直接挖掘蟻塚,將整個蟻巢放入約15 ~2
0公升盛滿清潔液的水桶中,放置約24小時以上。在挖掘蟻塚時會遭受許多火蟻的攻擊,應注意切勿將蟻巢打翻。 |
生物名稱 |
刺桐釉小蜂 |
|
入侵時期 |
|
國外分布 |
由於刺桐釉小蜂剛剛定名,無法確認牠的原始分布地。 |
國內分布 |
目前除連江與金門縣之外,全台(含離島地區) |
危害嚴重性 |
主要病徵:受害組織產生蟲癭,每個蟲癭大小約為0.2-1.5公分,通常多數聚集,群落數量從幾十至幾百不等,病徵出現在新生嫩枝、枝條、葉柄、葉脈、甚至葉肉上;刺桐屬植物遭感染後,多數會產生落葉的現象,癭組織以及葉片掉落後,新生的組織仍會不斷受到感染。感染嚴重的植株,易被其他昆蟲或真菌二次入侵,甚至死亡。 |
防治方法 |
植栽管理:
1.暫停種植刺桐屬植物。
2.銷毀已嚴重感染的小苗。
3.加強施肥與澆水管理以增加植株抵抗力。
誘引除蟲:
1.已感染刺桐釉小蜂之刺桐落葉集中並焚毀,可避免成蟲羽化擴散。
2.在刺桐樹冠下的枝條上懸掛黃色粘蟲板,可以黏住釉小蜂,降低成蟲數量。
化學藥劑:
1.梅雨季節後開始施藥,且需避免在下大雨前施藥。
2.施藥人員需著裝防護,在順風位置用藥,且應於早晨九點前完成。
3.取6.7毫升益達胺(9.6%溶液)的藥劑與40毫升礦物油混合溶於20公升的水中,株高6公尺的刺桐,平均每株約噴灑5公升於枝葉上,每7天噴灑一次,至少持續進行2個月。 |
生物名稱 |
福壽螺 |
|
入侵時期 |
1979年自阿根廷引進台灣養殖,期能取代台灣原生種田螺,作為食用螺類,後因口感不佳且利用性不高,而紛紛棄養造成危害 |
國外分布 |
原產地為南美洲,傳播至台灣、日本、韓國、東南亞、大陸等 |
國內分布 |
全台灣 |
危害嚴重性 |
危害對象包括水稻、芋、茭白筍、蓮花、菱角、水蕹菜等水生栽培經濟作物,造成生態威脅或影響。 |
防治方法 |
70﹪耐克螺可濕性粉劑,80﹪聚乙醛可濕性粉劑。 |
生物名稱 |
河殼菜蛤 |
|
入侵時期 |
黑田(Kuroda)在1941年的報告已有紀錄到此種,但首次危害紀錄在1986年台北新店溪上游直潭壩取水口造成嚴重堵塞 |
國外分布 |
中國、日本、香港、韓國、南美阿根廷 |
國內分布 |
台灣中部以北水庫與集水區等,如石門水庫、日月潭大觀電廠等 |
危害嚴重性 |
1.影響水力發電,提高社會經濟成本和損失。
2.改變湖泊或河川生態體系,使生物相單調化。
3.影響水管系統正常運作。
4.影響水質與人體健康。 |
防治方法 |
定期刮除監控 |
生物名稱 |
美國螯蝦(克氏原喇蛄;Procambarus
clarkii) |
|
入侵時期 |
因觀賞目的於1970年之前引進,於1980年首次在野外發現,已在台灣淡水域中逐漸繁衍。 |
國外分布 |
美國西南部 |
國內分布 |
大漢溪之支流草嶺溪,基隆河之支流大坑溪,大堀溪,新豐溪之支流茄苳溪、崁頭溪、德龜溪,頭前溪,鳳山溪之支流大平窩溪,後龍溪,烏溪,八掌溪及蘭陽溪之支流安農溪等流域 |
危害嚴重性 |
1.用大螯剪斷或破壞水中大型水草,直接減少棲地的異質性。
2.具水草的棲息環境減少,直接影響生存於水草周邊的無脊椎動物數量,因此間接減少魚類的食物,及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3.直接攝食水中無脊椎動物,造成數量減少。
4.與底棲性魚類、蝦蟹類在空間及食物上的競爭,並干擾其存活。
5.挖洞築巢,影響農田蓄水破壞水利設施。 |
防治方法 |
宜投入長期的研究建立監控模式,防止其持續蔓延 |
(2005-12-12)
※本文出自農委會防檢局《外來種資料庫建置與維護專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