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

台灣常見入侵生物簡介(植物)

資料提供:農委會防檢局

生物名稱 銀合歡 銀合歡
入侵時期 17世紀
國外分布 中美洲
國內分布 台灣南部
危害嚴重性 本種植物具植物相剋作用使其競爭能力甚強,且其每年產生大量種子並於土壤中長期保存,一旦入侵,該處很難再恢復成原有植相。
防治方法 除了人工砍除,目前尚無有效防治方法。

 

生物名稱 豬草 豬草
入侵時期 20~30年前
國外分布 北美洲
國內分布 台灣北部荒地、濱海地區及金門地區
危害嚴重性 開花期間單株可釋出數以億計之微小花粉。每立方公尺空氣中20粒花粉即足以引起人體之過敏反應。
防治方法 除了人工砍除,目前尚無有效防治方法。

 

生物名稱 香澤蘭 香澤蘭
入侵時期  
國外分布 美洲
國內分布 台灣南部地區,低海拔坡地及近山區林地,目前以美濃、旗山、六龜、桃源及茂林一帶最為嚴重
危害嚴重性 為一侵略性強之雜草
防治方法 除了人工拔除,目前尚無有效防治方法。

 

生物名稱 布袋蓮 阻塞河道
入侵時期 日據時代因其觀賞價值引進
國外分布 原產於南美亞馬遜河盆地,為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之主要有害植物,廣被於南緯 45°到北緯 45°間之沼澤,河流,排灌水渠,水庫等水域。
國內分布 國內各大河流流域,灌溉、排水渠、水庫、池塘,與澎湖部分水域。
危害嚴重性 1.造成灌溉渠、排水渠、水道、水庫及發電廠進水口與水閘門之阻塞。
2.降低水道休閒利用價值。
3.排除其他野生動物及改變生態環境。
4.造成水質缺氧。
5.增加 3.5 倍之水域蒸散作用,造成水資源之額外耗損。
6.損壞養殖設施。
7.提供病媒昆蟲等繁殖棲所。
防治方法 已知全世界防治布袋蓮方法有化學防治、機械防治、生物防治及人力清除等方法。台灣引進之昆蟲天敵有2種 (Neochetina eichhorniaeN. bruchi)。

 

生物名稱 小花蔓澤蘭 小花蔓澤蘭
入侵時期 尚未有定論,但根據中央研究院和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的紀錄,最早是75年在屏東縣採集到的。
國外分布 原產於中南美洲的菊科植物,1950年以後被引入南亞及東南亞做為地被植物栽植;近幾十年來已由該些引種地區向外擴散,在南亞、東南亞、大陸廣東、大洋洲島嶼及澳洲北部等地區造成高度危害
國內分布 除了在台北縣市、基隆市、新竹縣市、宜蘭縣及離島地區之外,其他17個縣市之林地及農地上皆有族群發生,以中南部最為嚴重,全台發生的面積超過4萬公頃。
危害嚴重性 普遍發生於10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之林地、坡地、荒廢地、休閒地、果園及道路兩旁,危害的作物包括龍眼、荔枝、檬果、椰子、柑橘、鳳梨、梅、香蕉、甘蔗、檸檬、酪梨、番石榴、蓮霧、釋迦、李、茶、竹、檳榔及苗圃等。小花蔓澤蘭成長後即攀爬覆蓋果樹冠層頂部,與作物競爭光照、水分、養分,阻礙植株正常生長。若放任其生長、開花、結種子,小花蔓澤蘭的族群則會逐年擴散。
防治方法 1.防除小花蔓澤蘭的最佳時機,是每年8~10月結實前這段期間,每年8月開始第一次除蔓,每隔一個月切蔓一次,連續切蔓三次,最晚應在10月上旬完成第三次人工除蔓,就可以達到90﹪以上的抑制效果。
2.在沒有栽植作物的地區,以化學藥劑效果最佳。

(2005-12-13)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