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偵察筆記] 再來一碗太陽飯 作者:孫秀如 (城市偵查情報員)
再來一碗太陽飯 一大早出門看到太陽無比燦爛,心情頓時也開朗起來,今天可是「野戰口糧DIY」最後一次的課了,當然希望有個好天氣,才能煮一頓「超能量」的午餐囉!距離上一次課程至今,也才不過兩個星期的時間,但是Peter老師架設「太陽能悶燒鍋」的位置,至少位移了5公尺吧!隨著太陽位置不斷南移,鍋子放置的位置也得要跟著移動。自從學了如何利用「太陽」來煮飯之後,突然對於「太陽」很敏感,總會不經意的抬頭看看今天的陽光強不強、角度如何等等,真的是回歸到「看天吃飯」的日子。現代的孩子,除了因為自然課要求觀測太陽,畫畫日晷的課程習作之外,「太陽」在那裡?有沒有「陽光」,似乎都和生活無關了。而大人們,對於「陽光」,在意的也只是那個「防曬指數」吧! 嗯!真希望有一天,氣象報告可以告訴我們的是,今天的「太陽悶燒指數」、「太陽的加熱指數」、「太陽的發電指數」!這才真的是個可以「永續發展」的世界吧! 昆蟲草場新發現 每回看到繪本或圖鑑裡精緻的植物圖畫,都禁不住要佩服一下這些畫家,怎麼能有這樣的耐心,一筆一筆勾勒出這些花花草草,而且還畫的像是真品一般。這一次的「交換自然筆記」課程,就邀請了很會畫植物及小動物們的林麗琪老師來教教我們如何畫畫。麗琪老師是一位家庭主婦,所謂的拜師學畫,也是在當了家庭主婦之後,才藉由社區的媽媽繪畫班開始接觸的,沒想到這一畫,居然也出了好幾本書,還有一套花卉的郵票耶。麗琪老師說,除了一些小訣竅之外,畫植物最需要的就是細心觀察,對植物要有好奇心,常常看、常常練習,就可以畫出有自己風格的植物畫。 當每位學員人手一冊畫本,走到「昆蟲草場」開始找尋自己有興趣的目標作畫時,一個才四歲大的小弟弟,告訴我他發現了一隻「蚱蜢」,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並沒有什麼「小昆蟲」啊!想想可能是小孩子的眼力好,常常都是看到一些再小也不過的昆蟲,所以繼續睜大眼睛,把頭探進草叢裡努力搜尋著「小」蟲子。「哇!」一陣頭皮發麻,因為那根本不是一隻「小」蟲子,而是一隻至少有十公分的「大」蝗蟲。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貼看一隻大蝗蟲,幾乎是眼對眼了,真的很震撼。不過也因為太震撼了,所以今天並沒有靜下來好好的畫畫,反而是到處找人一起來看這隻大蝗蟲,很高興在「昆蟲草場」裡,每次都有新發現! 交換秘密花園筆記 麗琪老師一早就在營區裡現勘場地,找尋適合讓學員們畫畫的地方。沿著人工溼地、碎木屑步道走上來,麗琪老師直說這裡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地方,她也對「綠色環境學習營地」的未來充滿了很多期待。不只是麗琪老師,凌拂老師、徐偉斌老師,許多來過這兒上課的老師、學員們,都好喜歡這裡的環境。有大樹、野花、松鼠、還有許多的小動物!當然還有一群快樂地在這裡學習、玩耍、散步的人囉! 麗琪老師拿出她的「自然筆記」,裡頭都是她每次出遊時的速寫,有時是記錄下一朵美麗的花、有時是一隻不經意發現的小蟲、有時只是記下當時的情景以及心情。當學員問起,「老師,您多久出門畫一張圖?」,麗琪老師微笑的回答,「每天!」,因為就住在北投的山裡,再加上養了一隻小狗,所以麗琪老師幾乎天天都在山裡頭散步。能天天接觸大自然,聽蟲鳴鳥叫,對現代都市人而言,真的是一大奢侈的享受,不過,很高興的是,「綠色環境學習營地」也幫周遭的社區居民保留下一片城市森林,讓大家可以很容易的親近自然,重新尋回人與自然間的共存關係。希望附近的社區居民都可以在這裡擁有一本自己的「自然筆記」。 城市繪本vs.教育改革 「陳老師,您真的不用投影機嗎?」,看著陳老師拿出一書包的繪本排列在桌上,只好把原本都架設好的「高科技」產品,又都收了回去。現在,只要聽說是講座型態的活動,腦袋就直接連結到「 power point」,很好奇陳佩正老師要怎麼利用這滿桌的繪本,對一群國中、小的老師進行演講。講座開始沒多久,就對陳老師「唱作俱佳」的講課方式,佩服的不得了。其實,在利用繪本進行教學時,不就是如此嗎?如果老師、父母,只是照著書上的文字,「讀」給孩子聽,這樣不如就給孩子自己去「看」。如何善用「繪本」的特性,利用情境的營造,吸引孩子從圖畫上去學習、去發現,這也是一種教育的策略吧。陳佩正老師任教於台北教育大學,是一個時時在反省「教育現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的老師。陳老師提到的一句話,一直印在在我的腦海裡,「如果連老師都對自己教的東西沒興趣,沒有了好奇與繼續學習的心,那我們又如何要孩子喜歡這個科目,跟著我們去學習呢?」 其實,「環境學習中心」除了強調「環境教育」之外,也是與「教育改革」密不可分的。去年曾至美國西雅圖的一所環境學習中心參觀,他們的教育部門是由一群教育學的博士所組成,而他們的研究主題,就是「孩子在自然環境裡學習會比在教室裡上課,其學習成就會更高」。而成功營區「綠色環境學習營地」也是在做這樣的設計與努力,也希望有更多有心嘗試不同教學方法的老師們可以一起來參與。(2005-10-26) ※本專欄與觀樹文教基金會合作刊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