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城市偵察筆記]

生態池的特搜情報

作者:孫秀如 (城市偵查情報員)

光榮溼地工作假期之三-生態池的特搜情報
11月5日(六)白天 天氣:日頭炎炎

在生態池上畫格線  「這個開著白花的是印度杏菜、開黃花的是水金英……」,來自成大生命科學系的廖國老師帶著大夥站在生態池邊認著水生植物,一旁以研究動物為主的侯平君老師及昕林,則揮動著蟲網捕抓在空中飛翔的蜻蜓,幫忙大家更瞭解所謂的「紅蜻蜓」,可不是只有一種而已!

  綠色環境學習營地內的人工溼地是在今年的四月份建置完成的,當時種植在第一池及第二池的植物以「香蒲」、「蘆葦」為主,這兩種植物的耐污染度高且根系發達,對於清除生活污水中的營養鹽有很大的貢獻。至於種在第三池的植物,則以具「景觀」功能的浮水性植物為主,半年前只選擇性的種了一些,約只佔池面的十分之一不到吧!沒想到,才半年的時間,現在池子幾乎要被水生植物蓋滿了。今天主要的工作,就是要請學員們幫忙調查第三池,也就是我們慣稱的生態池其「植物覆蓋度」狀況。

  在進行「植物覆蓋度」調查前,可是要先在「池子」上畫格線,再一格一格的計算每個方格內植物的種類與百分比。首先要安排四個「樁腳」,拿著指北針及角度器,圍著生態池邊努力的拉出四條大方格線,之後,再於線上每2公尺做個記號,綁上另一線垂直線,就這樣大夥手忙腳亂的,光是拉格線就花了一個小時。也不能說是沒經驗,只能說是這裡的地型太過狹窄,只要稍微偏了個角度,不是落下「懸崖」就是得要穿過「山壁」,所以比預估的時間多了一倍才完成格線。

  格線拉好了,接著就是必須趕在太陽下山之前,計算方格內的植物種類。生態池的中央有個小島,上頭長了一棵並不是當初池子發包設計中的植物,為了確認它的身份,昕林助教穿上了沼澤衣,涉水走上小島。話說,當初設計池子時,為了留給魚兒較大的生活空間,所以有一區是深水區,水深達150公分。如果是我下水的話,鐵定會滅頂,也因為如此,在池子放水之後,就再也沒有人上過小島了,昕林可是第一個「登陸」小島的人,有人就戲稱他是『阿姆斯林』!

  「月亮出來了!」小春喊著,大夥才驚覺大事不妙,更加快了計算的速度,沒想到還真的是摸黑拿手電筒在做調查。不過,還是完成了九成的調查哦!對了,另一件讓人高興的是,回程走在漆黑的碎木屑步道時,在路邊看到閃著亮光的螢火蟲耶!!

光榮溼地工作假期之四-收割成果
11月6日(日)白天 天氣:陽光普照

疏伐大隊工作分配圖  今天是「工作假期」的最後一天了,也是要大家做苦力的日子。一早先由台大農場的小梁及陳先生和大夥分享他們在維護管理生態池的經驗,接著示範清理水生植物的方式。由於「印度杏菜』及「水金英』在這個池子裡太過優勢,所以主要是部份撈除這兩種植物。

  至於另兩池,則是要收割那些植物覆蓋度達百分之百的「蘆葦」、「香蒲」及「培地茅」。下午的工作就是由台南二行社區的理事長親自下水教大家實務的「收割」方法,「把自己的區域分成好幾行來清除,只要移除部份不要全部割光光喔!」 宋理事長吩咐著大家。總共九位學員,分組進行工作,有人在池裡割草、有人忙著架設堆肥區、有人則在山坡邊和小花蔓澤蘭纏鬥。不一會兒,池邊就堆起滿滿的「戰利品」,不過滿天飛舞的「水蠟燭』棉絮,可讓窩在草叢裡的夥伴們,像是在過聖誕節一樣-白雪飄飄,有些甚至還被粘黏在臉上,好像是聖誕老公公般長著白鬍子。

  這些長得十分茂盛的植物,代表的可是他們超強的除污能力喔!經過收割疏伐後的植物,可再繼續發側芽、長出新的植株,吸收污水中的物質來成長,生態系真的很有趣又環環相扣,好比說,我們人類不要的廢污水,可是這些植物生長所需的養份呢!對了,採收後的植物,也並不是全部都放入堆肥區,宋理事長特別教我們要將「培地茅」留下曬乾,就可以成為很好的茅草材料,可以做茅草屋的屋頂、可以編草繩,也許下次「草編燈飾」的課程,就可以利用他們來當素材囉!

  這一天,大夥順利的在太陽下山前完成了疏伐的工作,當金黃色的光線灑在每個人的臉上時,似乎真可看到一股「光榮」的光輝散發出來。希望下一次大夥可以再回到這裡,再當一次「農耕隊」!(2005-11-09)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