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偵察筆記] 記錄時間的故事 作者:孫秀如 (城市偵查情報員)
記錄時間的故事
拿出一盒盒的幻燈片,裡頭是徐老師用2、30年的時間所記錄下的台灣,是他的自然筆記。常覺得「時間」是最厲害的「說故事高手」,同一個地點、不同時間裡所拍攝的照片,呈現的是這段時間裡,這塊土地的故事。其中,在徐老師的幻燈片裡,有張位在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特殊地質景觀-「出火」,因為地底含有豐富的天然氣,打從300多年前被意外點燃之後,就不曾熄滅過,但卻在前幾年,最後的一把火,也因為不堪遊客的長期踐踏,而默默的消失在這塊土地上。當徐老師說到這段記錄時,在場的人都露出不捨的表情,尤其當第一張20年前「出火」烈火熊熊的照片出現時,看到有位媽媽正興高采烈的和身邊的孩子說,她年輕時去過這個地方,但是當下一張照片再出現時,宣告的是,這位媽媽再也無法和孩子分享她曾看過的美景…… 此時,讓我想起曾有在「成功營區」內當過兵的人,因為看到「綠色環境學習營地」的訊息,而再回到這個地方,帶著他的太太、孩子,分享他在這個軍營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有人甚至激動的跑到服務台告訴我們,他回來看到了「戰鬥澡堂」、「中山室」、「彈藥庫」等等,他以前生活的地方,這裡真的一切都沒變,甚至連樹木都還是一樣的,他好高興。我們也很高興,至少表示在「軍營建築」的保留上,我們達到目標了,也真的留住了許多人的回憶與故事。期待因為這個營地對環境與自然的保護,而創造出更多人的美好故事。
還有多少個明天?
「明天過後」這部片子剛上映時,許多人都覺得這是一部「危言聳聽」的片子,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狀況。但是,美國在經歷了今年夏天一連串的颶風襲擊,幾乎摧毀了一座城市,現在恐怕已經沒有人敢再說什麼「不可能」的話吧!也許「京都議定書」、「蒙特婁公約」不是我們一般人所可以改變或參與的事,但是,從日常生活中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多多少少還是可以對這個生態環境有所影響。多走路、少開車,多吹自然風、少開冷氣,多留些綠地、少用水泥,這些似乎並不難!多留些「明天」給自己的孩子吧!
我的第一張紙
一早到營區內就聞到濃濃的咖啡香,正納悶不是煮中式的「元氣茶」嗎?怎麼散布在空氣中的是西式的「咖啡」味。原來是佳琪老師在煮咖啡渣,這些是要加入紙漿內,來增加紙漿不同的顏色與質感變化。咖啡渣本身是不能做為「紙漿」的,一定要有較長「纖維」狀的材料才可以。 上課後,拿出茶渣開始努力的槌打起來,可不能輸給旁邊那個幼稚園的小朋友。此起彼落的敲打「巨響」,果然吸引了一堆路過的遊客,探頭探腦的問我們在做些什麼?甚至還有一些人,發現他們的朋友居然也在這群「打擊」團之中,一大早就充滿了驚奇與笑聲。另外,因為是在鳳凰木的樹蔭下活動,所以紙漿裡會不經意的摻雜些鳳凰木的落葉,這樣做出來的紙更是獨特。最後,將抄好的紙夾在麻繩上晾乾,欣賞每個人的創意賀卡紙,沒想到旁邊那個幼稚園小朋友,居然做了個嵌有「心型」圖案的紙,真是厲害,不過,我剛剛明明偷聽到她指定要做的是「草莓」圖案的啊!Anyway,比創意的話,大小還是敵不過小朋友的!
另類燈飾
※本專欄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刊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