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山的人] 走進屏東棚集山 探訪部落遺址 作者:紫秋千 回歸登山的原點-有時候我們往往忘了當初想去登山最原始的感動,一昧的尋求百岳高山縱走,反而忽略了身旁近郊的小山,這些適合家人一起爬的郊山,正是促進親情的自然教室。 推薦屏東的這座相當熱門的郊山,可以當日來回,有視野、樹蔭,有水源又好停車,步道好走又很安全,而且充滿花開鳥鳴的生態之美! 排灣圖騰之美 屏東縣來義鄉是排灣族的大本營,有吊橋、有小溪、有瀑布,還有一間姆姆傳奇的來義國小,過古樓社區後直走上新建的水泥橋,繼續往村裡部落走去,一路上處處可見原住民圖騰。寫在丹林山莊大石牌的登山口,是前山路線的前哨;還有一處是過丹林橋進入村莊有二、三個不同登山口的後山路線,停車場牌子寫著「相逢自是有緣,每台只收20元」,有一種親切熟悉的感覺,就像是回到自家廚房一般。屏東當地的居民只要喜歡爬山都曾走過棚集山,和里龍山、笠頂山並稱為屏東三大熱門路線。 香氣四溢的步道 我猜是因為這裡山友休息的布帆帳棚群集,才因此得名的,不過這可沒有文史考證,標高899公尺,三等三角點,一座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走走。假日來山上煮個燒酒雞、薑母鴨,比白賓山更悠閒,比笠頂山更清靜,或是到這兒享受山裡的悠閒與清靜,或是練練腳力,也行。 5月的某天我們風塵僕僕來到來義已經是十點多了,跟其他郊山一樣,一到假日,人潮眾多,有些山友甚至清晨4點就從高雄出發前來。棚集山的登山口標高約一百多公尺,離山頂還有7百公尺的垂直距離。入口處兩旁毫無樹蔭遮掩,初夏的陽光灑落在身上的感覺很舒服,藉著路旁引水水管的破洞所噴出的水柱,沖了把臉,清涼的心情伴隨著剛出發的期待,來社溪就在下方琬延的陪伴著。 愛山淨山 步行約半小時後的陡坡,開始有了爬山的感覺。遍地栽植的山竽仔,巨大的葉子,讓人不禁聯想到卡通裡的龍貓。再往前走到休息平台,知了聲聲叫著,瞭望對岸連綿山脈與來時路的來義大橋,是路上視野最好的地方。一群早先來到的山友走來,閒聊之間,才知道他們一手打造了這個步道,每週都會來撿拾垃圾跟維護,真是令人既感動又敬佩! 石版遺址 一直走到廢棄的部落區,許多殘破的石板屋,正是排灣族適應山林生活,就地取材的成果,從石板屋的數量跟範圍,雖可看出早期部落人口頂盛的狀況,但是,像廢墟一般的陰森孤寂,卻令我不敢久留。有些原住民雖然離開了原本的部落,但是還會定期回來探訪,不知部落的祖靈是否依然在這兒等候著? 在前方不遠處的水源地,有山友架設的吊床與石桌,甚至接管引水上來,水質雖然不很純淨,需要煮過才能飲用,但是對爬山的人而言,已算是奢侈的享受了。小歇一番再往前走,雖然是陡峭的斜坡,卻維護的相當良好,很適合一般民眾健行。再次巧遇從後山上來的屏東山友,雖然是陌生人,熟悉的笑容與招呼聲,卻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彷彿是久久未曾見面的朋友。 到達山頂,山嵐飄來,再往前頭走去,可以直通久保山,但是無法當日來回。這座山是極少數我會想再去走走的山,尤其是初春的油桐花飛更是宛如下起五月雪,只是我們來的太晚,只看到落花灑了半地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