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地球日專欄]

面對地球的危機-夠用就好

作者:陳永松 (國立宜蘭技術學院應用動物系助理教授)

世界地球日2003年主題是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每年4月22日是地球日,這一天總提醒著我們,人類若持續以目前的方式對待地球,不用等到地球末日,人類早早就絕跡於這個藍色星球了。

  生命是美麗的,這是地球誕生約50億年後的演化結果。不論是物種的形成或者是天擇的篩選演化,都需要快速的環境變化和生態系的變動。生物學家到最近才開始了解,生物演化的穩定與變化和生態系統的穩定與變化息息相關,更有人認為地球本身即是一個超級大的生命有機體,其生命表現受到地球上所有生命與非生命(理化)的共同作用而影響。任何環境因素的變化,例如全球氣溫的變化…等,最終都會造成所有生命的改變,這樣將整個地球當成一個生命系統的想法,被稱為蓋婭(Gaia),取名自希臘字「大地之母」。

  從化石証據顯示,地球生命的歷史裡,曾出現過有五次生命大滅絕的現象。最近一次,大約發生在6500萬年前,也就是近年來大家所熟知的恐龍大滅絕,之後哺乳類的快速演化並取而代之,成為地球上最優勢的一群。但是,直到10萬年前,人類才開始分佈到整個世界,在1萬年前,人類因為農耕的發現,文明自此穩定發展。然而,急速增加的人口,人類開始大量使用土地及自然資源。這個衝擊在工業革命後更加劇烈,現今60多億並持續增加的人口,對整個地球生態系平衡的破壞,不僅無例可循,也使得我們在面對未來時,開始懷疑人類及整個地球是否能夠永續下去?

  有人悲觀的認為,要使地球得救,唯有人類滅絕後才有機會,既然如此,那為何不讓第六次大滅絕順其自然地發生,讓生命重新再次演化?答案是不能,也絕非如此地簡單!因為只有在引起滅絕的原因消失及再次達到穩定後,新的物種才有較佳的機會演化產生,新的生態系才能完成。換句話說,在生態系統和演化系統有能力重新恢復之前,人類必須停止成為第六次減絕的起因,不論是經由我們自己的消失,或是改變我們的行為。

  當然,我們更關心如何避免讓自己陷入滅絕的危機。首先就要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關懷地球,要從身邊做起,第一要減少生活上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方式,如少開私家車多搭大眾運輸工具以減少各類廢氣的排放,第二要做好心靈的環保,物質慾望可以少些,同樣不要用到太多的地球資源。對於未來,當然希望後代能繼續享有地球的生物多樣性,而不要寅吃卯糧,對於政客和許多決策者,人民要監督他們多利用大腦和文化,多想想未來,不做無謂又實質的破壞性建設。人類以往常因自以為人定勝天,自作聰明而導致環境越來越糟。地球日,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時間,讓我們停下腳步說:「夠用就好」。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