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黑潮觀點]

吃魚

作者:廖鴻基

  我們很會吃魚也很會捕魚?

  台灣無論漁產採捕量或消費量均超高標準(相對食魚量:漁業大國日本75kg/每人每年,韓國40kg/每人每年,台灣35kg/每人每年),(漁獲相對量:日本55.6kg/每人每年,韓國66.5kg/每人每年,台灣59.2kg/每人每年,世界平均值20.5kg/每人每年)。

  但是,我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魚新不新鮮怎麼看?

  我真的不會講,當我們吃魚已經吃了這麼多以後,我覺得這個問題好像是問--一顆楊桃、一粒蓮霧、一顆芭樂、一個芒果新不新鮮怎麼看?--這幾種常吃的水果怎麼判別新不新鮮我想大多數人一眼便能分辨,大多數人會認為這不是問題。因為我們吃得多,看得多,判別新不新鮮的能耐已經變成一種本能,一種直覺。同樣的,如果我們看多了活蹦亂跳的魚,吃過了許多新鮮的魚,認識許多魚以後,魚到底新不新鮮應該不是問題。

  可是,這的確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尤其當我們吃了這麼多魚以後,我們通常還不懂得如何辨識魚的鮮度。

  這之間出了點問題,我很懷疑我們真的很會吃魚嗎?

  一個最簡單的測驗,動筷子之前問問自己,盤子裡這條魚是底棲或洄游性魚類?或者,當我們逛漁市,逛漁港時考考自己,這條魚是用什麼方法抓的?或者,這艘漁船用什麼漁法捕撈?的確,我們沒有幾個人曉得。對於魚類,或者說對於海洋,我們一直停留在「吃」這最低層次的觀點與利用。台灣吃魚勿仔魚吃了一百多年,已經吃掉了我們沿海的海洋生機。我們吃豆腐鯊,一年吃兩百條,全世界只剩下我們在吃豆腐鯊。我們吃魚翅吃到已經為我們贏得野蠻國家的惡名。若我們知道後果而繼續吃下去,那叫自作孽不可活,我們必需承擔這些惡果和惡名。但是,大多數的我們是不知不覺的,是糊里糊塗的吃魚吃成如此境界。

  那怎麼吃才算會吃魚?

  認識魚,也就是認識海洋--雖然認識盤子裡的食物並不會讓食物增添美味,但經由認識,我們比較能夠吃得好又吃得健康。吃得好又吃得健康有兩層意義,身體的健康及海洋環境生態的健康。舉例來說,生物的本能之一為「迴避反應」--越是能寬廣移動的魚類,哪裡有污染牠們便會避開--沿岸因河口排放是比較受污染海域,所以吃洄游魚類比吃底棲魚類健康,吃離岸魚類比吃沿海魚類健康。又因為生物濃縮現象--微量的脂溶性有毒物質(有機氯、重金屬等),經由食物鍊累積,食物鍊越高的掠食性動物體內累積的毒物越多。美國科學家檢測同一水域之DDT有機氯含量,浮游生物體內比水中含量多八百倍,以浮游生物為食的蝦子體內毒物含量為海水的三千兩百倍,以蝦子為食的海鷗體內毒物含量為海水的一百五十萬倍--所以,懂得吃生態(食物鍊)位階低的魚類會比吃位階高的魚類健康等等。

  當然,為了海洋生態的健康,我們也得有「吃魚三不政策」──已經數量匱乏的不吃,吃了影響海洋生態的不吃,採捕方法嚴重危害海洋生態的不吃--如此才能確保我們擁有永續繁榮的海洋資源。

  看來我們吃魚好像吃錯了方向,我們認為高貴的魚有不少是珊瑚礁底棲魚類;數量比較不虞匱乏、生態位階較低、毒性累積較少的大海洄游魚類,如鰹、鯖、硬尾魚等,反而是我們普遍認為的「粗俗」魚類。

  對一個漁獲或食魚量都超高標準的海洋國家,如此不懂得吃魚是荒謬而且不合理的現象。

  漁攤子上漁產的鮮度也許表面可以造假(將魚鰓噴紅,灑硼砂水讓魚體看起來比較鮮亮等等),但絕對騙不過一個認識魚、認識海洋及常常看鮮魚的消費者。

  和民主政治一樣,這是一個社會大眾能夠決定自己方向的年代,我們怎麼吃魚?我們懂不懂得吃魚?我們認不認識海洋?這些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健康,關係到採捕者的方向,也密切關係到我們將擁有怎麼樣的海洋。

本文原刊載於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