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的島] 海洋玻璃圈 作者:于立平 一層玻璃,搭起了人與海洋的橋樑,一層玻璃,讓海底世界在陸地重現,在水族館裡,人們透過玻璃得以窺視海洋的神秘,然而玻璃圈內的海洋生物,卻只能在這個藍色監獄裡,淺嘗對家鄉的想像…… 8月12日,6隻小白鯨,經由俄羅斯歷經近40小時的運送,進駐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就在牠們失去自由的同時,人們也在牠們身上加諸了展示教育、科學研究、觀光繁榮等眾多的使命,其中一隻雌性白鯨,因運送過程的緊迫,以致來台灣第三天便不幸病故,而另2隻的健康情形也欠佳,公開亮相的3隻公白鯨,更因為還未適應環境,就遭受過多遊客的干擾,緊張的避不見客,如此的結果不免令人質疑,其展示意義及作業技術的粗糙,小白鯨的這一堂課,也讓國內水族館業者,在「保育經營」,「商業考量」之間的衝突浮上檯面。 隸屬教育部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擁有強大的海洋研究團隊,對於國內海洋生物研究與復育工作貢獻良多,海生館的生物展場則是以BOT方式,交由海景公司經營管理,近年來以展示教育為名的海生館,卻陷入商業與教育的兩難,這次水族館經營業者以教育研究的名義,引進白鯨之後,理當優先注重其健康狀況,但白鯨來到台灣之後,在檢疫期及適應期不足的情況之下,業者為了趕在暑假期間,早一點撈回成本,也在沒有任何嚴謹的評估報告之前,白鯨就急著被推上台面,難怪造成如此的結果。 台灣近幾年來,公立及民營的水族館爭相設立,從基隆、台北、桃園、苗栗、花蓮、台東、澎湖到屏東,大大小小的水族館造成展示用的魚類水族需求量大增,野外捕捉的壓力更明顯加大了。不論是以重塑水域生態系見長,或以奇珍異獸為號召,仍不免明星物種的商業炒作及包裝,然而部份業者對於動物的生存權卻是相當漠視,像隸屬東森集團的台北海洋館,為了增加競爭力,不斷吸引遊客再度光臨,只好不得不定期引進一些珍稀物種,或者無法長期養殖的海洋生物,雖然位於都會區的海洋館,對於中、小學的海洋知識的增進,仍有些許的教育功能,但卻也被人明確指控其罔顧水族生命的事實。 雖然水族館搭起了人們認識海洋的橋樑,展示教育的意義功不可沒相,但是一般遊客到各水族館參觀的時候,大多忽略了眼前每一隻光鮮美麗的魚類,其身上可能同時背負著許多被犧牲的生命,其實生物原本就應該在生命最適合的地方停留,如果水族展示是讓人們認識海洋的必要途徑,那就當我們在水族館內讚嘆海洋生物神奇的時候,是否也該給予這些請來陸地作客的水族生物,更好的生存環境與更多的尊重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