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我們的島]

限塑的迷思

作者:林佳穎 (公共電視記者)

  在環保署限用塑膠類免洗餐具之後,一種由農業廢棄物蔗渣所製成,在使用後可以跟廚餘一起製作成堆肥,在3個月內完全分解的免洗餐具,也成為搶手貨。托限塑政策的福,這類對環境友善的商品得以廣被使用,只可惜在廢棄物分類回收的機制尚未健全的前提下,蔗渣所製成的餐具,與混合使用中的紙餐具,同樣的步上塑膠餐具的後塵,混在一般垃圾中被丟棄。

  獲得八成以上民眾支持率的限塑政策來得又急又快,為何此時此刻制定限塑政策?相信是大多數人的疑問。引燃限塑政策的導火線,追根究底是2001年10月24日,立法院通過廢清法修正案給環保署下的附帶決議,要求環保署在立法完成3個月內提出限制塑膠廢棄物政策,必須在半年內實施。於是環保署在眾多塑膠類產品中,選重塑膠袋及塑膠免洗餐具為嚴重污染環境的物質,優先執行,並且選定了百貨量販店、連鎖超市、速食店及有店面的餐飲店做為管制對象。

  根據2002年的統計,全台灣的垃圾量為760萬噸,塑膠廢棄物為180萬噸佔23%,塑膠袋及塑膠免洗餐具為12萬噸佔1.6%,限塑政策的目標預計減少共36000噸塑膠袋及塑膠免洗餐具,而這些佔總垃圾量的0.53%。

  限塑政策旨在降低塑膠廢棄物,只是推行至今的實際減量成效未有全面的追蹤統計得以參考。減了塑膠,增了紙的用量,薄的塑膠袋禁用,厚的塑膠袋要付費,塑膠廢棄物會減少嗎?總垃圾量不會增加嗎?是大多數人心中難解的疑惑。我們跟著保麗龍免洗餐具回收業者走了半個台北市,據業者表示,保麗龍餐具回收數量確有減少,只剩十分之一,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必須固定支出的水電、人工、污水處理費用,便成為沉重的負擔,就成本考量,業者已不打算繼續回收。假如從經濟觀點來看,廢保麗龍餐具的再生1公斤的舊料只賣得2塊錢,且品質不良幾乎沒有人願意再使用。如此看來,花費更多的能資源,回收廢保麗龍餐具是很不明智的做法。環保署願意宣佈禁用,可以說是釜底抽薪的做法。可惜當初為了考量行政可行性,只減量三分之一的保麗龍免洗餐具,對限用政策的用意,就不知道該肯定,還是該懷疑了。

  對於環保署核准使用的紙餐具,真的像我們以為的環保嗎?目前所使用的紙餐具,為了防水、防油都附上了一層塑膠膜,雖然我們以為紙餐具可以回收,其實真正可以做成紙漿的部分並不太多。再製成紙漿的過程中,會有50%以上的廢棄物,而一般廢紙,大概是2%~3%的廢棄物而已。就像再生過程中同樣面臨的狀況一樣,還是會耗費能資源。問題就出在,我們不知道是否有過嚴謹的計算與研究分析,幫助我們判斷何種環保政策值得支持。

  擴大限塑3個月之後,目前進紙場的廢紙餐具數量並沒有增加的跡象。這3個月來增加的廢紙餐具,是儲放在各地的回收場裡嗎?還是跟著其他垃圾一起進到焚化爐或掩埋場?真相我們暫且不得而知,不過對於「紙餐具比塑膠餐具環保」這樣的直覺反應,似乎需要再做修正。

 

  0.53%的塑膠廢棄物有何好減?廢管處長陳雄文表示:「限塑政策真正推動,根本意思在改變國民生活習慣跟環保意識的實踐,不是只講不作。」為了考量行政可行性,於是只分階段限制三分之一的量。就教育層面而言,全國總動員的限塑推行,影響了全國七萬多家商店的使用習慣,並持續有著高民眾支持率,看起來是成功。然而為了減量塑膠廢棄物而發動的限塑政策,實際成效如何?是接下來更值得關注的事。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