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的島] 建築節能策略 作者:林佳穎 (公共電視記者) 蓋一棟建築物,只要能遮風避雨就好的時代已經過去,新時代的建築物,不但要有舒適的室內環境,更要能節約能源。根據學者研究,建築物耗電的主要來源依序是空調、照明及動力。在夏季尖峰時段,光是空調用電,就佔了全國總用電的三分之一。低耗能的建築概念,正逐漸萌芽。
此外,這座體育館並沒有裝設空調設備,利用流體力學原理,在高處開窗,將自然風引進體育館內。這個道理就像煙囪排煙一樣,由於高空的風速度快,形成的壓力會順道帶走煙囪口的氣體,也連帶著抽走了內部的空氣。建築師利用同樣的道理,在高處設計窗口,體育館外的風,便源源不絕地不請自來。現在只需要控制電動窗的開關,就可以決定風量的多寡。 更嚴謹的建築設計、討論,與陽光薄膜等節能新材料的應用,讓這棟體育館的初期造價比一般的體育館貴上許多,但是在完成啟用之後,幾乎不需負擔空調跟照明用電。 宜蘭的礁溪鄉公所是另一個有意思的案例。數年前,日據時期保留至今的礁溪鄉公所,差點因為辦公室擴建工程而遭到拆除。在文化人士的奔走之下,不但舊建築有幸被保留下來,更搖身一變成為利用自然採光的佳作。
此外,在鄉公所一間面對中庭的辦公室,比原來的地面下降50-60公分,除了提供不同角度的視覺體驗以外,由於地溫終年維持在14-18度,利用地溫作為穩定室內溫度的手法,更可以得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位在桃園中壢的環保署國家檢驗大樓,是全國第一棟獲得綠建築節能標章的公有建築。除了引進自然光及遮陽板的良好設計以外,這棟大樓特別的地方在於,由於建築的正面朝西,在正午過後太陽西曬時間久,建築師羅興華特別採用了由高層至低層逐層退縮的設計,增加了良好的遮陰效果。至於空調部分則利用儲冰式的空調機組,在夜間用離峰用電製冰,在白天利用以幫浦把冰水打到各樓層的空調箱,完全不用尖峰用電。
台灣的建築很多都是平屋頂,在夏季正午日照造成很大的空調負荷,立即的改善方案則是搭蓋花架種植藤蔓類植物加以綠化,阻絕正午直射日照。根據中山大學機電所教授楊冠雄表示,依照過去在台灣地區做的研究顯示,可以顯著的節省12%-15%空調耗電。 位在亞熱帶地區的台灣夏季的高溫高達38度以上,因此避免強烈的日光直射建築物,在建築內部產生持續性的輻射熱,是根絕室內溫度上升的根本之道。根據建築學者研究,每增加1公尺深的水平遮陽,約可立即可減少10%,到10%-15%的空調用電。 在空調改善的部分,以新型的變頻空調系統調節室內的溫度,優點在當室內負荷變小,送風量會減小,也節省了很多能源。空調系統機組改善的節能效益可以多大?楊冠雄表示,在VRV變頻空調跟傳統空調比對的話,大概有40%-50%的節約能源效果。有時候一個中央辦公大樓一節省,一個月就好幾十萬的耗電費。眾所皆知玻璃帷幕大樓,是耗費能源的致命傷。在台灣地區,每增加1%的開窗增加陽光直射進室內的機會,就會增加1%的空調耗電。 富邦建設當初為了擁有玻璃帷幕簡潔的外觀又要兼顧節能,這棟大樓在設計時以二線控的照明系統,及空調自動化的節能模組以及三階段的電力需量控制來做彌補。 富邦金融大樓將每台冰水主機配置一台大型散風機的慣例,改為兩台小型散風機,當室內需求較低主機運轉較弱的時候,可以關閉一台小型散風機減少機組運轉。整棟大樓總共有4台冰水主機,就有8台小散風機可以彈性運用,在不影響散熱效率的前提下更能用電用得恰到好處。在電力需量控管部分,則採取三階段監控的電力系統需量控制為策略,當用電超量時,將依序減少停車場、電梯及冰水主機溫度的控制。這樣東省西省累計起來,一年可節省30-40萬的基本電費。 由於一年四季日照不同,各地的氣候環境也不相同,宜蘭地區適用的方法,不見得適用在南投,南投可用的方法,也不見得適用於台北。建築的節能沒有標準做法,也沒有標準答案,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一點一滴的節省建築用電,是一個無悔的方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