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的島] 農地盜挖大追擊 作者:郭志榮 (公共電視記者)
盜挖砂石、回填有害毒物 地主獲利,全民買單 一塊農地如何賺錢?在這個農業不景氣的年代,有人找到違法的賺錢途徑。 台中縣外埔農會理事長,拿著法院的判決書,表情有點無奈,因為一位地主以農地抵押給農會貸款,事後不但拒絕還款,又將農地轉手他人,盜挖砂石獲取暴利,農會依法查封農地,卻得到一個10公尺深的大峽谷。1公頃農地貸款千萬,再轉賣盜挖千萬,一塊地剝兩層皮,成為現今農地賺錢的違法途徑,讓許多農會受害,售地的地主與盜挖的業者卻能大賺黑心錢。
回填有害毒物,一直是農村在黑道環伺下,不敢明說的公開秘密,在我們查訪農地盜挖的過程中,正巧拍攝到農地回填不明物質的行動。一輛高舉車斗的卡車,正將不知名的物質,倒入一處已遭盜挖的農地,當我們接近查訪,卡車迅速駛離,留下一位開怪手的填土工人,對於工程細節,他表示完全不知。 這塊農地面積大約1公頃,1年前被查獲農地盜挖,現今則被傾倒不明物質,整塊農地被填滿一半,黑色的塊狀物和粉塵瀰漫。不法業者盜挖農地,往往為了獲取更多砂石,更是超深開採,甚至挖到10多公尺的地下水層,一旦傾倒入有害物質,污染隨著水源流動,造成生態的破壞,更是難以估計。 為了瞭解這些不明物質,是否真有毒害?我們決定採取樣本,送交檢測單位協助檢驗。 回填毒物 鋅含量超過標準值7倍
經過複雜的萃取與分析過程,測試報告正式出爐,在二種不同的測試中,其中一種測出高量的重金屬污染,各項數據十分驚人。其中王水測試,發現各類重金屬大多超過法定標準,其中鋅含量更是遠超過標準值的7倍。 國內對廢棄物污染檢測,一直存有有不同標準的分歧見解,就是對於工業廢棄物非法傾倒農地,污染程度應該檢測廢棄物本身,還是遭到污染的土壤,兩項測試的結果常常有所不同。但是污染物可以移除,污染土壤卻是長久存在,如果以土壤污染為檢測標準,這塊農地土壤遭到的污染相當嚴重,但是這個農地污染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國土危機早已亮起紅燈。 對於農地污染,最令人不解之處,在於不法業者都找已盜挖農地傾倒,其中許多地方早被查獲。管理部門完全清楚所在位置,為何缺乏長期的監控管理,還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再度傾倒毒物,相關部門難逃疏失之責。 採砂也可改良農地
在高雄縣圓潭地區,台糖與縣政府合作,合法開放砂石業者進行大面積農地採砂,更重要是在嚴格管制之下,確實進行農地改良工程,他們在採砂後回填阿公店水庫的沃土,改善原本酸化的農地,在業者取得砂石、農業改善地利下,雙方各蒙其益。 產業依存原本是一條環環相扣的鍊結,如果導入良性規範來管理,危害不會產生,生態與經濟也能平衡,但是一旦背離規範,嚴重的生態危害不斷產生,誰都無法預料下一個受害者是誰?台灣的鄉村偏遠地區,依舊進行著一塊農地剝三層皮的違法遊戲,當一車車有毒物質,倒入生養萬民的良田,國土保育的理想,無異遭到最嚴重的挫傷。 (2005-02-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