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我們的島]

地球浩劫

文字記者:陳佳珣 (公共電視)
攝影記者:朱孝權、陳志昌 (公共電視)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農業社會規律的作息,是依照四季的更迭,週而復始。對於氣候的變化,我們的老祖先發明了農民曆,把一年分成24節氣,讓農民在耕作時有所依循,有一句諺語,「種田無訂例,全靠著節氣」,更說明了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苗栗縣西湖鄉以生產文旦著名,往年,在這個時節,農民應該是在田裡除草、施肥,今年,卻是心酸地篩選掉畸形的柚子,畸形的比例高達1/5,連經驗老道的農民都是第一次遇到。農民說,今天春天氣候寒冷,開花期延遲了15天,開花期又遇上焚風,不僅結果率差,農民還得擔心,由於開花期延遲,以往在8月初收成的柚子,會來不及在中秋節之前上市。

畸形的柚子必須淘汰,由於氣候變異,這是苗栗西湖的文旦種植區第一次出現這麼多畸形柚。 今年氣候異常,3月初的大雪,讓中海拔的雲林古坑、嘉義梅山等地區也罕見的降下皚皚白雪。

  今年春天的氣候特別詭異,一波又一波的低溫特報,讓高海拔的山區成為一片銀色世界,尤其是3月初的那場大雪,更讓大家印象深刻,連中海拔的雲林古坑、嘉義梅山等地區,也罕見的降下皚皚白雪。這場雪,讓靠天吃飯的農民損失慘重,根據農委會的統計,農業損失共超過4億元。

  大氣變化原本就難以捉摸,我們的祖先長期觀察氣候變化的週期,而訂定了24節氣,對於已經有46億年歷史的地球來說,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只是時間光譜上的一個點,地球氣候的變化,穩定的在冰河期與間冰期之間輪替,主要是受到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所影響。大氣學者研究地球在這40萬年來氣候的變化,發現空氣中甲烷以及二氧化碳的濃度,與氣溫變化呈正相關。但是,這兩百年來,工業革命後,化石燃料的使用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一百年來,大氣溫度已經上升0.6度,各地紛紛出現極端氣候。

  氣溫上升,降雨的日子卻減少,旱災、熱浪頻頻登上國際新聞的版面,3年前,北部地區大缺水,農業與工業就上演了一場「搶水大戰」,這波旱災從桃園延伸到台北,大台北地區還採用供水4天停1天的限制,民眾苦不堪言,經濟與商業活動也大受影響。不只是旱災,水災、土石流的災情也常發生。因為氣溫上升,大氣的水氣量上升,總降雨量並沒有減少,但是乾旱的時間增長,雨水降下來的時間減少,所以出現暴雨的機率就增加了,這幾年,幾次大的颱風,都造成慘重災情。未來水資源的管理、防災體系、防洪體系,都要重新思維在氣候變遷下如何因應。

3年前的北部大缺水,土地乾涸,農業與工業用水上演了一場「搶水大戰」,民眾苦不堪言。 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溫室效應,已造成全球暖化,台灣高二氧化碳排放的產業卻持續增長。

  全球暖化造成北極結冰的時間減短,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25年中,冬天曾經延後2、3個星期才報到,而春天卻提早來臨,造成北極熊的覓食時間也跟著縮短,北極暖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兩倍,在這個世紀末之前,北極夏季的海冰至少有一半會融化,北極熊的未來岌岌可危。與北極的海冰一樣,喜馬拉雅山的冰河,以每年倒退10到15公尺的速度在融化,短期內中國、印度、尼泊爾的居民,都將面臨洪水的侵襲,但是在幾十年後,融雪水源枯竭,好幾億人口會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糧食生產、經濟發展都會受到衝擊。另外,濕地減少、河川環境惡化的問題,也都一一浮上檯面。

  北極海冰與高山冰川融化帶動了海平面上升,在這個世紀末,海平面就會上升10到91公分,太平洋許多島國可能會消失在世界地圖上,這些國家有些是台灣的邦交國。對台灣本身來說,不只會失去一些國土,居住在地層下陷區的民眾,更因為暴雨以及海水上升的雙重影響,增加淹水的危機。對海岸生物來說,則是棲地減少,造成生存危機,國家級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黑面琵鷺,會有3分之1的棲地被海水淹沒。

  珊瑚礁生態系,對全球暖化更為敏感,學者估計,因為海水溫度上升,在2050年,世界的珊瑚礁沒有一處可以存活。珊瑚礁生態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如果珊瑚白化死亡,對海洋生態影響甚大,漁業資源將大幅減少,而且珊瑚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如果珊瑚礁生態系崩潰,全球暖化的情形會更嚴重。

  全球暖化是危機,也是轉機。早在1992年,聯合國就已經通過「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世界各國已經有了共識,要搶救我們所生存的地球,經過5年的努力,1997年各國在日本簽訂「京都議定書」,明定了溫室氣體減量的時程、目標以及相關的規範,去年11月,俄國加入京都議定書,這個國際公約終於達到生效的門檻。今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世界各地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來慶祝,另外,也有人抗議美國拒絕加入京都議定書,這項國際公約如何運作,現在還在摸索的階段,而對人類文明來講,已經邁入一個嶄新的開始。(2005-06-10)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