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第八屆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

台灣鯨類研究二十年回顧錄

作者:楊鴻嘉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台灣產鯨類之研究,以Gray(1865)記載長鬚鯨為嚆矢,其標本得自斯文豪式由高雄南部蒐集的骨骼,發表新種為Balaenoptera swinhoii,後被列入B. physalus(Linnaeus, 1758),其後截至1976年為止,有關研究鯨豚之期間達112年。

  我於1930年8月24日生於高雄市紅毛港漁村,1950年9月1日進入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服務,即專心研究台灣的魚類學,1953年8月上旬調至基隆總所協助鄧火土所長研究魚類學,1956年開始留意台灣產鯨類學之研究,1996年1月16日退休,到目前仍在基隆總所研究魚類,同時亦關心鯨類之研究情形。

  1956年在基隆總所圖書室看到由日本購進一大批舊書,我感覺到要看的書很多,尤其魚類之河豚和鯨類之海豚特別關心與興趣。認為河豚確為魚類,為什麼隸屬哺乳類呢?經常在台灣各地採集魚類標本時,追年累積經驗,獲知台灣出產甚多河豚種類和魚獲量,且因具有毒素,經常毒害人類,後來成為世界70位現代研究毒魚有關專家之一,詳見美國Halstead, B.W., 1965, Poisonous and Venomous marine animals of the World, Vol. Ⅰ,以及楊鴻嘉,1967,台灣有毒及有害魚類,台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第十卷;1970,台灣產四齒魨科魚類之研究,同年刊第十三卷等,經幾年後獲知暗色河魨Takifugu obscurus(Abe, 1941),每年在產卵迴游時均在大陸各河川及其所繫結之湖沼溯河,沿河川居民視其鮮味說「不知河豚焉之魚味」,且已知含有毒素,著名的詩人蘇東坡評曰「其味直死」,甚為膾炙人口,由各朝代詩人吟詩河豚者俯拾即是,其河豚沿用至1950年代,始由中國魚類學家改稱同音之河魨,以示併歸魚類之名稱。海豚完全海產,確屬水產哺乳類,在此不再重複。

  1956年10月14日在蘇澳海域捕獲一頭鬚鯨,鄧火土所長派我赴蘇澳同榮漁業公司鑑定種名,而於1957年在中國水產月刊第51期報告「台灣捕獲鯨類的新記錄」,成為研究鯨類的處女作,其後每次赴台灣各地採集魚類標本時,亦同時進行鯨類調查研究,截至1976年在台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第十九卷發表「台灣產鯨類之研究」時為止,獲知台灣有8科25種分布於各地沿海,其中鬚鯨類為2科6種,齒鯨類為6科19種,在其25種綜合報告中由我新增14種,佔了總數之一半以上,亦獲知2,000年以前在長江上游1,700km宣昌至河口之上海附近,有生息真正的「河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1918,但在洞庭湖及其他生息地均俗稱白鱀(baiji),其化石出現於3,000萬年前,故被視為活化石。由此可知中國人自昔時所稱之河豚,實為魚類之河魠,有關真正之河豚即為白鱀,但仍帶著魚族的意味,竟與鯨字同為昔時的創字者無妄之災,真是無巧不成書。

  我的鯨類學研究工作,完全為魚類學研究工作之兼業,蓋無經費和參考文獻,且因鯨類是世界現生之最大動物,從開始自知研究鯨類學是個人將要登高山或下深海的一大挑戰,根本不可能達成研究工作,幸好,竟於1957年3月11日在基隆市魚市場發見了舉世甚為罕見的奇形海豚尾鰭,詳如圖1至2,然不知如何下結論。待至1959年春天,在圖書室看到日本捕鯨協會鯨類研究所西昌治博士,於1954年出版的「鯨」一書,獲知著者是一位鯨類學的權威,即刻函請賜教,竟很快的給我回信,成為知交之後,於1961年共著「A Curiously Tailed Dolphin Caught in Formosa」,投稿世界著名的捕鯨雜誌Norwegian Whaling Gazette, No.12發表,從此以後,經常接受西博士之指導,不斷提供研究中之參考論文,前往國外出席國際捕鯨會議之便專程來台共同調查和研究。西博士於1964年1月27-29日首次訪台,除檢討海豚頭骨之外,特鼓勵寫作介紹台灣的捕鯨業,其後陸續來台數次,並介紹其他鯨類學家來台,例如美國Dr. W. J. Houck(1966年8月12 ~ 13日),Mr. R. L. Bro-wnell(1967年8月3 ~ 5日),日本粕谷俊雄博士(1968年4月18 ~ 22日),水江一弘教授(1968年6月4 ~ 13日),鳥羽山照夫博士(1975年與藤代磯信社長同來,1969年10月26 ~28日及1976年9月24 ~ 25日均與西博士同來,西博士延至31日返回日本)等。

  我曾於1969年10月31日在高雄市魚市場採到不知名的海豚頭標本,其標本之頭骨由西博士於1970年2月18日來台時帶回日本,我於當年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十屆獎學金,審查委員是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化學系董大成教授,以及國防醫學院生物系梁基穆教授等兩位大師,內心很感謝,即於當年9月29日起負笈赴日本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進修,而正式成為已於1965年當教授的西博士之研究生,在留學期間獲知Kamogawa Seaworld 館長的鳥羽山照夫博士,曾於1972年5月22日在日本房總半島發現1頭同種標本,我們三位共同研究結果,發表為沙勞越海豚Lagenodelphis hosei Fraser, 1956(Tobayama, Nishiwaki and Yang,1973),詳如圖3。

  台灣海豚捕獲基地,截至1992年以前多在基隆、蘇澳、花蓮、台東、東港、高雄及澎湖等地,其他各地有時有幾種海豚結群沖上海岸。截至1964年為止,台灣北部居民對海豚肉不感興趣,西南部沿海和澎湖離島之居民則嚐食海豚肉,嚐食海豚肉之地方即就地消費,不食海豚肉之地方均運銷嘉義縣北港鎮魚市場拍賣,其消費地多在北港與布袋及其近鄰地方,均喜以海豚肉代用雞肉,尤其產婦坐月子時最珍重,此嚐食海豚肉之風俗可能傳自福建省沿海之昔時居民生活。1964年以後,台灣經濟追年改善,各種滋補材料豐富,坐月子之產婦不再重用海豚肉,但在民間仍有嚐食海豚肉之風尚,其嚐食文化起因於昔時家禽稀少而不能滋補有關。台灣在日本時代之1913年開始捕鯨,到1920年在屏東縣大阪埒設捕鯨基地,漁場在西海岸之海口附近南下至鵝鑾鼻、七星岩附近、沿東海岸北上至牡丹灣附近,到1943年為戰爭而停止捕鯨業,光復後於1957年復興捕鯨業,基地移至南方之香蕉灣,但所得利益不如理想,故斷斷續續經營至1965年終止,歷年所得鯨肉外銷日本,始終不見內銷,有時只有大型種類之海豚肉在高雄市魚市場拍賣。有關鯨類之生產地與消費地如圖4,其中彭佳嶼與魚釣島為基隆鏢旗魚漁場,故常見海豚副漁獲物,多年來已式微而不見海豚。

  由於台灣的漁業相當發達,在各地沿海捕獲各種鯨類之機會造就我的研究生活,我很幸運遇見國際級的鯨類學家之西博士,20年來對我的研究工作情形,即於1976年12月10日之來信中,對「台灣產鯨類之研究」審稿之意見中表露無遺。當時的西博士已為東京大學屆齡退休前轉任琉球大學教授,1978年就任該大學理工學部長,翌年4月1日正式退休,退休後對研究活動尚在繼續中,不幸於1984年4月14日為心筋梗塞而謝世,我當時經常隨乘試驗船出海調查魚類,於6月24日接到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小黑信夫同學的來信時,頓時青天霹靂,殊甚遺憾。西博士的父君西健治先生為先總統蔣介石先生之上兩期學長,曾設立西很行,為知名之望族,因此,先後各代姻親均唸過學習院,西博士曾與裕仁天皇表弟三笠宮殿下是學習院時代的同學。我很感念和西博士共處25年的鯨類學,於1986年4月14日自費出版「西昌治博士シ臺灣ソ鯨類」,做為逝世二周忌之紀念,迄今尚與西美子夫人聯繫,甚為懷念。

  本世紀中葉,由歐洲發出保護鯨類之聲吹到美國後,反對捕鯨之旗幟廣及全世界各文化先進國家,而在美國成立反捕鯨團體的綠色和平工作會(Green Peace),1980年的春天,該會派員來台工作並訪問我的研究情形,當時感覺到台灣的捕鯨業之前途不樂觀,過了一個月,台灣的鯨魚肉被阻止外銷,捕鯨作業被迫停止活動,綠色和平工作會影響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到1990年的時候,台灣已經推行生態保育政策,有幾種本土產之水產動物被列入保護名單之內,幾年之後,我跟陳哲聰博士、莫顯蕎博士、周蓮香博士及其他專家分段在台北和台中等地協調台灣產鯨類之保育處理方式,1993年先後協助雲林縣政府取締海豚肉販賣工作,稍後亦協助周蓮香博士一段工作,1996年1月16日我因屆齡退休了,剛好鯨類研究風向也改變了,就此讓給年青的專家去迎接新新時代的世界,到目前仍希望台灣的鯨類研究能獲得嶄新的成果,也希望能用到「台灣產鯨類之研究」,能夠如此的話,我個人犧牲20年的青春就不會白費。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