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新聞-生活環境] 吃月餅還是吃包裝? 港人今年生產5千多萬件月餅包裝 本報訊
香港地球之友並將在10月6日發起「月餅罐骨牌陣」活動,由來自幼稚園、中小學與企業的參與團體,以3000個月餅罐堆砌出具環保主題的骨牌陣,最後由與會貴賓推倒,展現推倒禮品包裝垃圾的意義,並讓大眾親眼目睹到這偌大的骨牌陣,原來只佔每年月餅罐丟棄總量的千分之一。
「常哦」是「嫦娥」的廣東話諧音。也有是「經常叮嚀」、「日哦夜哦」的意思。香港地球之友的「常哦行動」,是要經常「哦」月餅生產商履行生產者責任,帶頭減用過度包裝、回收月餅盒;「哦」政府建立建全的回收系統;「哦」消費者拒買過度包裝的月餅產品,並配合回收月餅罐。 香港地球之友另於25日公佈「常哦行動」小組的民意調查結果,他們發現,今年中秋,每戶香港家庭平均會吃1.6盒月餅,而有家庭甚至會吃多達10盒。然而,在缺乏回收系統下,有4成的受訪家庭去年把月餅罐扔掉,這相當於160萬個月餅罐。不過,他們也發現,香港市民其實已普遍養成回收的習慣,67.6%的受訪者表示過去3個月有回收過報紙或舊衣服。如果住處附近有回收月餅罐活動,有多達95%的受訪者願意支持。因此,他們敦促香港政府應儘速設立回收管道,以免寶貴的資源只有白白浪費。(2004-09-2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