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短評] 惜水文化 永續台灣 作者:陳章波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5-08-28~09-03 台灣人要永續,必須建構在對環境的了解,及其明智的使用。以水資源來說,台灣山河的天然構造無法留住雨水,相對造成水源的不足;此外,水價又太便宜,導致大眾的浪費,舉凡用高品質的自來水沖廁所、洗車子、澆花等行為,都是浪費資源,會斷絕子孫的生路。今天,我們用了一升的水,相當於明天必須要處理一升的廢水;然而,處理廢水的費用遠大於供水的價格。此外,為了大量用水而建水壩,進而破壞河川生態。一條河長期的乾豐的流量變化,造就了乾濕棲地變遷之外,更催動了許多水生物與仰賴水源的生物的共同演化,他們生命的韻律和水的流量變化是結合在一起的。我們管理水庫,讓河裡的流量變的非常單一,此一基流量的管理改變了流量的季節變化,破壞了生物族群的繁衍。所以當前要提倡的是「惜水文化」:城市的、鄉村的、農耕的、工業的、土壤的、高山的、河流的、海洋的…處處都應該加強水的意識。 正確使用水資源的步驟有三:首先,要防止污染;其二,要處理再使用;最後,是增強自然的自我淨化能力。現在我們所認知的污水,其實常是資源。我們常常用COD量的多寡,來表示水受污染程度;事實上,COD能轉換成生物能量,而污水中的氮、磷則是蛋白質的主成份,水又是作物生長所需。我們將糞便等等所產生的氨,直接用來澆灌作物,或養浮萍,浮萍則拿來餵魚,魚可以拿去市場賣…這些都是比較節省能源的方法;可是我們捨棄了這些自然的能力,改用大型的消化場作業,這種手段無形中浪費了很多能量。早年,我們是用這種省能、天人合一的自然作為;近年來,荷蘭專家大力提倡這種浮萍生態池,正顯示了古老智慧與先進科技的再結合。 人有靈活的雙手,要他放棄對河川大地的操作,是違背人性;但若想滿足操作的心願,先要矯正操作的理念和方向:跟大自然學習。人類操作大自然,最大的迷思在於:要讓他自己或別人看出他有在操作。如果能夠模仿得跟大自然一模一樣,那麼在別人看來會覺得似乎沒有做任何事情。而在行政體系下,我們也會為此感到十分困擾;因為投入了資源和錢財,成果看起來卻好像沒做一樣。但是,如果根據我們自私的想法去操作成想要的風貌,或是完全放手讓大自然去營造,可能結果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樣子。解決知道就是要結合自然與人為的生態工法,在操作手段上跟操作目的上都要近似自然;依循力的平衡,小心地、低量地操作,大地就不會再破碎了。但以海拔1500公尺做為所有國土復育的切點,太過於簡單化,應該根據其不同的地理景觀,河川生態與人文特色,做比較細緻的配套措施。 大家都說免洗筷不好,你自己有用環保筷嗎?口頭上的了解,只是知識;惟有行動,才是真正的開悟。我們需要真正愛護環境的行動落實者。 (2005-09-03)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201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