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新聞短評-中國]

沙塵暴季節來臨 中國重新思考荒漠開發

作者:波特曼

2003-03-02-2003-03-08

  沙塵暴是一直困擾中國西北方乾旱地區的天然災害,尤其困擾北京地區。這種天然災害主要發生在土質鬆軟、乾燥、缺乏植被的沙漠化的地區。由於沙塵顆粒十分細微,遇到強風或不穩定的天氣,很容易從地面揚起,被帶往幾千公里以外的地方,甚至影響到台灣。

  春季是沙塵暴的活躍期,近日在甘肅與寧夏都開始刮起沙塵暴,不過中國今年很早便準備好迎接沙塵暴的來臨,不僅建構一套可以成功預測沙塵暴路徑的沙塵暴監測網,還致力進行跨國合作;過去幾年也在西北荒漠地區進行各種生態環境工程,包括植樹護草,復育乾涸的湖泊等等。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已開始檢討過去防沙治沙的做法,並提出一些新的做法與觀念,思考荒漠地區人類社會經濟的永續發展。

  中國工程院2月25日提出『西北地區水資源配置、生態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綜合報告』,直接指出沙塵暴為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若不遏止中國土地繼續荒漠化,沙塵暴只會越來越嚴重。報告中指出西北地區的乾旱、植被退化、河湖乾涸等土地荒漠化的現象,導因自人類對於這地區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的超限、不合理利用而導致,強調未來不應該再打著五六零年代「向沙漠進軍」的旗幟,妄想能征服沙漠。

  另一方面,中國工程院也提出生態建設因地制宜的觀念。有學者指出部份在荒漠地區植樹造林的工作抽取大量地下水,反而讓附近更大面積的草原枯黃一大片。中國幾個省分也都於今年頒布了新版的「草原法」執行植被保護並制止濫牧。中國工程院也強調「西北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必須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和生態環境的人口容量」,當地仍然以傳統農、工業為主,對環境負荷較大,必須適當的控制人口,這才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方針。

  不過這篇報告絲毫未提到前幾年大力倡導的「西部大開發」,所使用的荒漠化調查數據來自1994與1999年兩次普查的資料比對,忽略近兩三年西部大開發後的影響,加上報告中所指責多為傳統落後的農牧與工業技術。這篇報告日後將成為繼續暫緩大規模開發「大西北」的科學建言,或成為繼續前進大西北的學術後盾,反而顯的曖昧不明。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