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台灣新聞-永續發展]

2004永續發展指標顯示 環境污染、生態資源持續惡化

本報訊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於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記者會,發布2004台灣永續發展指標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昨天(5日)發布2004年「台灣永續發展指標」,體檢台灣永續發展現況。其中顯示,台灣的環境污染現況、生態資源持續惡化,尤其令人重視的是,在京都議定書生效的今日,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耗能產業比例仍持續升高,值得重視;另經濟面與社會面壓力表現持平,而政府制度面回應則有所提升。行政院永續會執行長葉俊榮強調,永續指標的公布,並非要簡化看待台灣的永續發展變好或變壞,而是希望社會大眾能仔細檢視指標的內容,看看哪裡變好,哪裡 變差,作為詮釋、思索未來發展方向的依據。

  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分為「生態資源」、「環境污染」、「經濟壓力」、「社會壓力」、「制度回應」及「都市發展」等6大領域42項指標。葉俊榮指出,今年特地選在環境日持續發布2004年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現況,並與往年進行比較,逐一解讀分析其邁向永續或背離永續,最主要是希望「永續台灣向前指」,讓政府與各界能更清楚掌握台灣永續發展的檢討與努力方向。

環保署代理署長蔡丁貴。  行政院永續會並邀民間委員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李永展、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紀駿傑、中研院動物所研究員劉小如與環保署代署長蔡丁貴,於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記者會,針對永續發展指標現況討論。根據指標顯示,環境現況與生態現況面並不永續,但環境污染的改善與生態資源的管理,尚須長時期的耕耘方能顯現效果。經濟與社會面向構成的壓力有減緩的趨勢。都市發展面向呈現永續發展,顯示過去政府在都市發展方面投入了較多的經費與資源。而二氧化碳排放量、耕地總面積比、癌症死亡分率、資源耗用型產業生產價值佔製造業生產價值比率、都會區小客車持有率等指標歷年來呈現較大幅度惡化的趨勢,顯示政府應正視這些相關的議題。至於制度回應面則因容易在短時間內看出效果,指標呈現上升趨勢。(詳見附加簡報檔案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葉俊榮。  葉俊榮指出,指標的作用就像在黑暗中拿著手電筒照明,總希望能用最少資源看到最多面向,好做為下一步的指引。另外他強調,台灣永續發展指標主要在於自己和自己比較,並未與國際做比較,不過這也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受邀的永續會民間委員則多對於永續發展指標的適切性多所著墨,有許多也很重要的指標也應考量是否要納入,例如反應社會面壓力的指標,似乎不只有癌症死亡率與流行病感染率。聯合大學代理校長王俊秀也表示,有些指標的選擇似乎遷就於政府目前有在做的統計工作,因為政府有現成的,就用作指標,有些很重要,卻因政府沒資料,就不用,因此指標之間較難看出因果關係。劉小如也呼應指出,因為基礎調查經費的缺乏、以及有些單位不重視的結果,許多部份欠缺資料,便未設指標,這一部分應有所檢討。

  李永展指出,目前的永續發展指標,感覺質化研究的部分較少,未來應可嘗試納入,他也呼籲,希望大家不要忘了,今年是台灣發表永續指標的第三年,同時也是「台灣永續三年」,回想台灣永續元年時,陳水扁總統也一起帶領重視,如今卻似乎消聲匿跡,沒有什麼人在重視。他希望大家看到永續發展的「今年以前」,可以深度思索如何避免「明天過後」的電影情節發生。 (2005-06-06)

【檔案下載】
 2004年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簡報檔(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提供)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