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 從生態工業園區的全球發展看台灣企業、政府與民間的危機與契機 本報訊 (吳斐竣 報導) 百年的古老小鎮、龐大的現代工廠,還有清新怡人的空氣與海鷗飛翔。這是丹麥的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區的全球典範。看似衝突的景象,卻是當地居民的驕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鍾國輝顧問,長期專注於生態工業園區的議題。在上週五(19日)上午的演講中,分析了全球產業生態學的來龍去脈。 產業生態學指的是,將自然生態系中食物網與共生的觀念,應用於製造生產的體系。並且認為產業體系成員之間存在著某種生態關係,以「你的廢物是我的原料」這種副產品交換網絡的概念,來減少廢棄物的外溢。這項創新的論述發端於美國,並在1995年被美國總統永續發展委員會採納,進而發展出「生態工業園區」(eco-industrial park)的計畫。在此同時,丹麥的卡倫堡與德國魯爾區等具備生態工業園區實質的案例,開始為世人熟知。 「Nothing, but common sense!」鍾國輝一再引用卡倫堡當地最重要藥廠副總裁的看法,說明社會信任與文化價值觀,以及為環境奉獻的共識,是生態工業園區成功的關鍵。美國即是因為只行銷概念而忽視社區力量,以至於無法成功。 另一方面,亞洲國家中不論是日本還是新興的南韓、新加坡、台灣與中國,都在政府的主導下,展開大規模的工業區開發運動。但鍾國輝指出,這種與北歐自發形成相反的現象,反映出「生態工業園區」似乎有變成一種符號的趨勢:凡是工業園區的開發都冠上「生態」一詞。這些開發案不敢或無力直指產業生態學的核心概念,只能進行容易操作的綠建築或生態景觀,或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 最後鍾國輝提出一個「非物質途徑」(non-material approach)的研究方向。探討產業生態學不能只看重物質流或能源流,資訊流等非正式機制或許才是關鍵。煉鋼廠、化工廠不一定都是消耗大量能源、製造大量廢棄物,產業生態學可以讓我們探索「工廠的另一種可能」。 會後,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文魯彬理事長、鼎將工程顧問公司的彭德泰等與會來賓,就工業區設置目的、企業責任、評量指標的議題,與主講人廣泛交換意見,座談會在熱烈的討論中結束。(2005-08-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