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 廢棄物監測資料缺乏 急需全國性管理機制 本報訊 由環保署主辦,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承辦「廢棄物處理政策環境影響評估」計畫,昨(6)日上午十點於環保署五樓第一會議室召開「廢棄物處理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縣市研商會議」。會議邀集各縣市環保局代表出席,最後作成幾點結論,請各縣市環保局提供相關數據資料,尤其各縣市轄內焚化爐、衛生掩埋場的監測數據及進廠量等,作為廢棄物政策環評之重要依據,以利未來檢討與制定廢棄物政策時,更能掌握台灣各地的動態。 會議主要討論各縣市廢棄物的數量及流向,以利進行各縣市後續廢棄物評估作業。有縣市環保局代表指出,早期環保意識較不受重視,許多掩埋場未經環評便通過設立,相關監測資料較為缺乏。同時,各縣市代表也對已關閉的掩埋場之狀況感到不易掌握,例如地下水的水質、水位監控等,突顯了各地方的廢棄物管理存在潛在難題。會議主席、簡任技正謝燕儒指出,目前環保署為因應掩埋場不當管理問題,除宣示依法處分外,另要求盡速建立全國統一的管理機制。 針對承辦單位配合未來資源永續利用及「零廢棄」趨勢所提出之十大廢棄物議題及其替代方案,包括「清理設施興建、營運之民營化」、「廢棄物末端處理程序」等。高雄縣環保局副局長蔡孟裕建議,過去在BOT或BOO政策下,業者享有保證量之承諾,這與未來推動之「零廢棄」政策方向相互牴觸,因此建議另立「減量策略」與民營操作契約中「保證量」之議題,進行綜合性檢討。另外,由於各縣市政府與焚化爐民營操作商之契約年限尚有十餘年,建議目前一般廢棄物處理仍應限定為「焚化為主」。而爐渣填地所引發之戴奧辛問題、生垃圾與灰渣掩埋之環境影響差異等,也建議納入評估。 (2005-09-07)
【相關網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