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 保護區與人類福祉相結合是國際趨勢 本報訊 (莫聞 報導) 「設立保護區有各式各樣的理由,像俠盜羅賓漢藏身的雪悟森林(Sherwood Forest),是英國皇室打獵取樂的皇家森林;而北美地區19世紀設立的黃石公園和班夫國家公園,則是為了滿足一般民眾的遊樂,並未考慮到當地住民的需求。直到最近,保護區的概念已開始延伸:那不僅是自然之地,也是當地住民日常生活的立足之地。」以上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保護區委員會(IUCN-WCPA)加拿大籍主席羅勃凱(Nikita Lopoukhine),6月16日發表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的一段文字。 羅勃凱這一段話其來有自,他是保護區實務領域的專家,曾擔任過加拿大多座國家公園主任,文章發表時,他人正在義大利蒙地卡提尼(Montecatini)參加一場小組會議,名為「生物多樣性公約保護區工作小組特別會議」(Ad Hoc Open Ended Working Group on Protected Areas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這次會議的討論主題,便是探索各種可能的方案與政策工具,試圖讓以保育生物多樣性為主的保護區,和聯合國克服貧窮問題的「千禧年發展目標」相結合。 因為,保護區的設立不僅只是基於自然保育的學術理由,保護區為都市、社區涵養乾淨的水源,提供民眾舒展身心、活動筋骨的好去處,它也能儲存碳素、協助遏止地球暖化的溫室效應,並且可作為自然災害的緩衝區,以面像2004年底南亞地震引發的大海嘯般直接衝擊人類。因此,也可以說,生物多樣性的保存,和人類未來福祉息息相關。 不過,羅勃凱憂心地指出,現代人有一半以上住在市區,人們的自然體驗越來越少,第三世界國家面對貧窮和生計需求,保護自然的使命便被棄如蔽屣,而且各國政府的熱情有減退跡象,例如預算凍結、設施老舊施修、海洋受保護比例持續低迷等問題一一浮現。來自全球性與地方性的威脅因素也越來越多,再加上氣候變遷,對保護區的生態系與景觀更有劇烈的影響。諸如此類,都是與會專家們亟需面對的問題。 那麼,與我們地緣相關的東南亞保育社群,關心的問題又是什麼呢?IUCN保護區委員會東亞區域委員會第五屆大會(IUCN-WCPA-EA5),6月21至25日在香港舉行。無獨有偶,這次會議的主題即是:「為後代子孫的保護區永續經營」(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for Future Generations),這次的討論主題區分為三大層面:內在資源基礎、人與場址的互動、經營有效性與夥伴關係。 東亞區域委員會的範圍包括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北韓、香港、澳門、蒙古與台灣,因此,台灣方面也有多位保育專家與會。 大方向上,該會議與蒙地卡提尼會議大致相同,都同意保護區永續經營和後代福祉息息相關,但關注的重點與千禧年發展目標強調的脫離貧窮略有不同。內在資源基礎,探討的是棲地、生物、微生物、地景保育以及基礎資源調查與評估;人與場址的互動,則側重觀光旅遊的衝擊、遊客分布、生態旅遊規劃與發展、降低人類衝擊的宣導教育、以及原住民和傳統資源的引入等等。經營有效性與夥伴關係則探討社區、政治支援與經費問題、人員訓練、與社區合作、跨國合作、經營效能評估等等。 對照國際性與區域性會議,相互間關注的重點有所不同,但均強調保護區與人類福祉的連結,顯見此一趨勢已是保護區(包括國家公園在內)今後的重點課題。羅勃凱說:「如果我們做法正確,那麼像羅賓漢那樣劫富濟貧的行為,以後就不需要了!」或許是詮釋此一趨勢下的最佳註腳吧。(2005-06-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