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度報導] 保留綠色資產 為新莊老樹請命 本報訊 (記者 江嘉萍) 保護新莊老樹樂生聯盟 四月廿二日,當全球各地團體都在為地球日慶祝之際,在新莊社區大學有一群人正在商討八百多株老樹的未來生計,同時,在地球日這天正式成立「保護新莊老樹樂生聯盟」,期盼從保護新莊老樹活動中開啟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第一步,並且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能保有當地居民的共同記憶以及地景,讓這些事物能伴隨著往後的子子孫孫們一同成長。 一九三○年代創建的樂生療養院,由於捷運路線的規劃,成為捷運新莊機廠的預定地。也因為捷運的施工,而使得樂生療養院中的老樹群獲得世人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大家對於老樹去留議題的討論。 從事保護老樹的始末
當林景元再度提起這件事,顏嘉成(新莊社區大學工作人員、目前擔任保護新莊老樹樂生聯盟招集人)便開始與捷運局聯絡,確定事情的發展進度,聯繫過後,才得知在捷運機場預定地中的十五公頃基地內,約有將近千棵的老樹即將面臨移除或是移植的命運。捷運局預計將其餘的老樹全數砍除,只留下預定做為植栽使用的一百多株老樹。剛開始著手進行老樹保護工作的有:林景元、顏嘉成、王秀雲(桃子腳國中小籌備處主任)、蕭文偉(臺灣大學植病所環境病害研究室)以及新莊社大的工作人員,成立聯盟之後,便陸陸續續有許多關心此事的朋友加入;同時,聯盟也開始對外發表聲明以及訴求。 聯盟的訴求 保護新莊老樹樂生聯盟認為,捷運新莊機廠預定的老樹去留問題,並沒有建立起市民共同參與、討論的空間,因此針對此一部份,建議作以下內容的討論:一、保留樹種的確認、移植空間的認定、以及移植等相關技術的協助;二、現有植栽移植經費的編列;三、請求上級與農林政相關主管機關重視。 針對這些訴求,聯盟的成員開始積極的展開行動,透過不同的管道及媒介,將她們的聲明及訴求表達出去。 協調會
四月十六日,與捷運局、台北縣農業局以及新莊市公所等單位進行協調以及現場會勘。而在這些工作的進行之時,保護新莊老樹樂生聯盟的成員們也不斷地透過網路或是媒體,將老樹移植一事公佈,以期盼這些老樹能得到妥善的照顧。 當天協調會決議,將建立一個共同參與監督的機制。捷運局允諾將負責把社區居民確認為珍貴的老樹進行適時適地移植,而移植地點的部分,則由聯盟負責協助尋找,並且受樹地點必須是公共用地,而在老樹移出院區之際,必須讓受樹單位確知老樹是由樂生療養院移出,同時在整個移植過程,則由台北縣農業局負責技術督導。 經過各界人士的爭相奔走,目前已有台北大學城特定區內的桃子腳國中小預定地、淡水商工、林口高中以及台北縣文化局等單位願意移植老樹。四月卅日協同捷運局北工處、北縣農業局、新莊市公所以及中華顧問公司等單位,針對七月份即將動工以及進行植栽移植的相關討論。 樂生療養院
位在丹鳳山卅公頃山腹間的樂生療養院,設立於一九三0年代,做為隔離痲瘋病患以及細菌學研究的場所。根據日本台灣總督府當時的估計,一九二0年代全台罹患痲瘋病的比例遠較日本內地來得高,因此,在一九三0年選擇位於新莊迴龍地區創建「樂生癩療養院」,由細菌學家上川豐擔任第一任院長,當時收容了逾千名的痲瘋病患者。
決定之後,聯盟的成員們便開始展開連署的動作,不僅從校內著手,告知社大的講師們並請她們在課堂上與學員討論;此外,還透過樂生療養院中的宗教體系(佛教、基督教以及天主教)進行院區中的連署工作。「我們想藉由連署的方式讓這些官員們知道,不是只有我們這些外人反對悉數砍除老樹,而是連院中的居民們也反對這樣的做法。」陳怡文用堅定地口氣述說著。 社區參與的第一步
從樂生療養院到捷運新莊機廠預定地、從保護老樹到社區參與,在這一連串過程中有著許多人的奮鬥及努力,他們從無到有,成立了「保護新莊老樹樂生聯盟」;甚至還從保護老樹的過程中,體會到市民參與的重要性。 面對著接踵而來的問題,聯盟的成員們無不絞盡腦汁,為的就是尋找一個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下星期開始,聯盟的成員將前往樂生療養院為這些已確認移植的樹木綁上布條,以防宵小偷挖這些老樹。「將捷運新莊機廠中的老樹公佈,為的就是要讓人們知道這件事情有人在關心、有人在重視,而且已經有人正在做了。」陳怡文堅決地說道。
顏嘉成在《捷運新莊機廠開挖 樂生老樹先遭殃》這篇聲明中說道:「或許在未來我們真的才會發現這八百餘株的老樹存在價值,是不能等同放在捷運工程所帶來的交通便利平衡上,而這些老樹的生態意義也將遠遠超過我們所有興建中的工程建設,因為我們需要再半個世紀以上才能再栽植同樣大小的老樹,在這塊土地上。或許,樂生所擁有的就是個一直被誤解而造成封閉的地方,所以今天就連工程單位都可以大肆的在工程區域內將所有的老樹與古屋剷平,社會也因誤解而駐足不前,我想這次失去的除了老樹、古宅外,失去的還包括樂生療養院在台灣所寫下點點滴滴。」這段話,或許可為保護老樹事件作最佳的註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