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讀者投書]

追求永續發展應首重生態環境安全

作者:林佑龍 (政大財政所碩士班研究生)

  報載學者們公佈臺灣2002年環境永續指數在全球143個國家中落居第119名,儘管分數偏低有很大的因素是無法參與國際活動所致,但若將國際參與項目排除,我國的排名僅上升至第72名,仍落後於亞洲的泰國及馬來西亞,更落後於先前公佈高居全球第21名的競爭力指數。由於競爭力指數代表經濟發展能力,永續指數中環境系統面向的偏低則代表社會對生活環境的維護仍嫌不足,因而如此這般的結果不禁讓人感嘆,我們對於生態資源的多年維護竟仍不及世界水準,究竟應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取得平衡,已是值得全體國人深思的重要課題。

  一國的生存和發展賴以多種生態資源,因經濟發展往往以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代價。我國天然資源缺乏又以經貿立國,因此在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拿捏甚為困難。人類是整個自然生態系統中所包含的一部份,無節制的耗費與濫用資源將使整個生態系統遭受到惡性的破壞,如此將使人們喪失大量的生存空間,所衍生出的問題將造成經濟和社會的不穩定。因此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僅僅侵蝕著人類基本生活條件,直接或間接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也會對生命、健康和整體社會安全造成重大影響。

  永續發展理念涵蓋經濟發展永續、人文社會發展永續等各層面,也包含教育、國土利用等部分,然而在當前我國對生活環境的維護如此不足之際,欲追求國家的永續生存,吾人應首重生態資源之保護及生活環境之維持,亦即生態環境安全。生態環境安全意指一個社會生存與發展所需的生態環境處於良好而使生活不受威脅的狀態,它如同經濟安全、國防安全一般,是國家整體安全體系的一部份。生態環境的不安全不但會使可承載生命的土地變少,好似國土被割讓一般,而且還會對經濟發展造成負面的外部性效果,因為惡劣的生態環境代表低品質的生產力,生產力的低劣將造成國際競爭力的下降並間接致使經濟不安全產生,因此把生態安全納入經濟發展甚至國家安全及國家永續發展中考量是有其迫切及必要性,因此這不但是政府也應是全民所需共赴努力的方向。

  我國長期以來過於注重經濟發展,投入了大量的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已非一日之寒,植被的破壞造成森林涵養水源、保護土壤等功能急速喪失,濫墾濫伐及盜獵造成水庫淤積和稀有動植物種滅絕,過量採集砂石造成河床消失,海洋污染造成漁業損失,空氣污染造成溫室效應,水質污染使部分地區飲用水無法飲用,廢棄物中的有害物質常流入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如此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所造成的傷害不可言喻,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若要維持相同的總體產量,若不趕緊進行生態環境的維護,將會使生態環境被破壞的程度會越來越嚴重。根據我國綠色國民所得帳,至今最新的1999年資料顯示我國該年空氣、水、廢棄物等環境品質就折耗了1,778億台幣,自然資源消耗達191億台幣,兩者合計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遠高於日本及南韓。此外,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統計,臺灣1996年的每人生態足跡為4.34公頃,生態赤字為4.14公頃,相較於全球生態足跡2.8公頃,生態赤字0.76公頃的平均水準高出許多,面對如此驚人的統計數據,豈能讓我們不深自警惕乎?

  自從美國國會於1993年通過「環境安全技術檢驗規劃」法案,宣示將生態環境安全納入美國的防禦體系之後,世界各國紛紛起而效尤,將生態環境安全列為國家永續生存發展的首要課題,向已開發國家之林邁進的我們,怎可落於人後?我們必須了解,真正決定國家產能的因素不在於投資多寡,不在於建設多少,而在於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在於如何在生態循環可負荷的情況下持續生產。生態環境的安全會產生生態上的收益,不但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綠色國民所得帳面上的表現,更可維持整體社會生存的基本條件,保障國家的永續發展。且讓我們多留點可用資源給下一代,讓臺灣的生態環境喘口氣,這才是一個現代人應有的基本態度,也是突破現況力圖永續生存所必經之路。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