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讀者投書]

生態主義是對價值而非價格的反省∼回應無消費日專欄「我們可有共同的未來?」

作者:徐文彥 (英國ESSEX大學環境科學與社會研究所研究生)

生態主義者是對價值而非價格的反省與實踐者

  因私有制而扭曲了的「價值」是萬惡的根源,我想只要唸過馬克思的人都知道,在這裡我也不贅言。生態主義也是一種對價值的反省,簡單說就是「貴不是好」,所以對奢侈浪費的批評只是生態主義最膚淺的一個層次,更深一層我們該思考到底什麼是好。為求建立一個永續發展的環境,所以生態主義者從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而衍生思考如何建立人與物,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合理關係。所以一個無產階級儘管只是消費他最低限度的日常生活所需,他都可以選擇一種比較無害的商品來消費。進一步說,一個生態主義者是具體的從生活方式的反省來顛覆資本主義。

  所謂無害的商品包含有從原料的採集,生產的過程,勞動的條件,公平的交易...等等,消費者是可以選擇的。這樣選擇的過程中,人與商品的關係將重新被建立,生態主義者不以價錢衡量價值,而是在消費的過程中實現每項商品合理的使用價值。

  以生態主義者的眼光,有錢沒錢無關乎罪惡,因為用錢來計量價值的觀念早已被他們拋在腦後,反倒是最早對價值提出批判的馬克思的徒子徒孫,口口聲聲要解放無產階級,但所做所為的都是斤斤計較在薪資福利的計算。跳脫不出錢的窠臼,遑論建立一個解放的社會。講了一大堆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又如何?馬克思對價值的分析與批判竟是讓他的徒子徒孫用來說嘴,他的確會跳起來把自己的鬍子拔光。

膚淺的馬克思主義者只看到階級

  的確,資本家為求利潤,對環境生態的破壞很大。但這個斷語的推論應該是資本家為求壓低生產成本而進行不合理的生產過程,不是作者所謂「...資本主義的生產行為是資本家「利潤至上」的邏輯在支配著,而不是看生產出來的商品數量是否已經足夠滿足整體社會需要、是否符合自然生態的規律。只要有錢賺,資本家就拼命生產。」吧!這一段論述讓我想到那些台獨基本教義派,千錯萬錯都是中國的錯,而作者的推論是千錯萬錯都是資本家的錯,管它有沒有道理,論證有沒有問題。資本家豈是生產多少就可以賺多少?沒有需求哪來供給?資本家豈可因為市場飽和就停止生產?

  資本主義的運作核心是價值,其運作的邏輯就是不斷進行生產、流通、消費以及再生產的過程。經由技術的研發、產品的改良不斷擴大市場,刺激消費,進而讓資本繼續積累,繼續生產。資本的循環一但停滯就會有連鎖衰退。

  生態主義者對於價值的反省是直接挑戰資本主義的運作核心,以消費為手段遏制資本的流通更是直指要害。如果如馬克思所說,資本主義是自己的掘墓者,那生態主義者必是那覆蓋最後的一瓢土的人。更有趣的是,許多附庸風雅的中產階級還不知道自己是那掘墓者。

回到人與客體的合理關係

  生態主義者追求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以尊重差異、追求平等的角度省察各項人與環境、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如果將生態主義說成要回到原始人的時代是一種無知的偏見;就如同說共產主義就是財產平均分配,或甚至公產主義實施公妻制一樣無知。反倒是許多自以為是馬克思的信徒,信口說來就是異化、壟斷、商品化云云,在生活中卻是依賴摩托車、微軟、洗潔精等產品,殊不知這些人有何說服力在反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的罪惡是全面性,作為一個馬克思的信徒該全面性的挑戰資本主義對於「價值」的文化霸權,不該只陷在階級關係中去談論馬克思。就反資本主義運動的現實面,要廣大而愚昧的白領階級從剩餘價值的討論中認識資本家的罪惡,倒不如讓他們從生態主義來認識資本主義的罪惡更是容易的多。

一句老話:批判的武器不能成為武器的批判

  無消費日運動只是一個手段、一個起點。一天不消費當然沒什麼了不起,就如同我們不能期待一個工會罷工或一場秋鬥就能撼動資本主義。但仔細的觀察這樣的綠色消費運動,或許未來將撼動許多許多不合理的生產關係,在歐洲,公平交易咖啡(FAIR TRADE)已經普遍在市面上出現,這咖啡強調是在合理公平的貿易與生產關係下從第三世界生產進口的。相對於只會叫囂的膚淺的馬克思主義者,是誰比較有影響力?

編按:目前台灣也開始出現公平交易咖啡,可惜店裡只賣咖啡豆而無法當場喝到,但是對環境更友善的樹蔭咖啡則尚未看到。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