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讀者投書] 日式宿舍保存與再生的省思 作者:翁御棋 最近國有財產局以「土地閒置使用及低度開發」為由,對許多座落於畸零地上或缺乏管理維修之舊有日式宿舍進行大規模整理,使許多宿舍區慘遭夷為平地的下場。這一波整理行動,雖然可以促進都市更新,並有機會得到一筆收入充實國庫,但我們喪失的,不只是城市的記憶、記錄世代變遷的建築(其中有許多建物未來可能成為古蹟)和珍貴的老樹,若以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來看,我們更遭受一個極大且無法回復的損失。 以日本京都府為例,由於政府與民間的默契與規範,祇園不做任何現代化工商開發使用,保留著的歷史建築群呈現數百年來日本藝妓文化,每年帶來源源不絕的觀光資源,也為藝妓文化留下一個得以發揮的舞台,產生新的時代內涵。 相較之下,我們若能停下怪手,重新思考這些鑲嵌在都市裡小區塊的空間意義,給它更好的裝飾,我們會有許多驚喜。 它們可以是小劇場的舞台,可以是城市咖啡館、茶樓,可以用來舉辦新歌發表會、讀書會及提供社區活動的空間。散落其中的老樹,也可以為都市保留更多的綠意,幫助路人洗滌匆忙的心靈,並提供更多的生態棲所,讓一些小生命得以在城市裡喘息。 如果好好想想不同區域屬性的規劃,這些鑲嵌地的使用可以比一般公園有更多的彈性和可能性,提供無限的觀光潛力,城市的記憶地圖、生態地圖也可以有新的一頁。 台灣老街的保存運動,許多人士倡議除了「點」的保存之外,更應朝向「線」與「面」的整體規劃,這在許多國家都有成功的案例。雖然近日欣聞台北市文化局已將齊東街一棟日式宿舍列入保存計畫,但仍希望能聽到更好、更完整的保存再利用的計畫出現。 眼看一區區無限潛力的資源消失,相關單位可否及時「(怪)手下留情」呢?在資源有限的台灣,畢竟錯過了這次,下次可以選擇的機會就不多了。 緩一緩,想一想,應該會有更好的選擇!
【參考資料】 ※以上不代表本報立場 我有話要說: infor@e-info.org.tw(來函請註明真實姓名與連絡電話,以利聯繫作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