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讀者投書]

也談遷村:曲冰部落打造永續生態發展的願景

作者:姜樂義 (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

  這幾天朝野都在談台灣不曾有遷村成功的案例,其實這是錯誤的,早在1930、40年日治時代,當時的日本人為了有效管理,將散居深山的布農族卓社群遷到濁水溪旁的現址集中居住,也就是現在的曲冰、武界與過坑3個部落,算是台灣歷史上成功遷村的個案。而此3個部落便是如今受72惡水而道路中斷的仁愛鄉萬豐與法治兩村,另一個是離埔里較近的中正村。

  當時日本人為了安撫原住民,不但分配田地、林地,還帶著村民用雙手建造自己的家園與房舍,也教村民農作的技術,雖然沒有道路卻有自己的小學堂,在簡樸的生活環境下自給自足。至於土地利用,當時部落的文化是與大家分享,吃飯時不分彼此,不愁餓肚子,所以農作是相當低度的開發。除了種香菇或將山產獵物拿到埔里販售或以物易物外,唯一的現金收入是每20年可以賣一次的杉木。當時沒有太多物質享受的選擇與需求,教育落差也不大,部落生活是富足的。

  筆者在30年前第一次進入曲冰部落,看到井然有序的房舍及梯田,相當驚訝山上居然有如此整齊美麗的山城,當時便認為要談生態部落或自給自足的社區,曲冰部落是個有可能也有潛力的地方,但很不幸的筆者以民間團體的名義,想與村民一起努力從教育、建立自信、培力等做起,而研提的一些工作計畫,並未被政府重視。

  曲冰部落為了避開水患,在前後10年間曾經過3次遷村,在台83線末端的舊部落,就曾因會淹大水而先遷到對岸,然後又在遷到現址,整個過程是在公部門與村民有著很好的合作與真正的了解下去完成。

  以台灣而言,其實沒有一個地方百分之百可以免於地震或水災,台灣山林過度開發與濫墾濫伐的原罪,是平地人與政府未盡責把關。以原鄉之原住民傳統優質的生態智慧與生活在大自然的本能,不可能去破壞大地或不保育,問題出在後來的行政體系與工程的不確實,貪污與買票文化使得山區道路或營建工程的施工品質一直受到懷疑,惡性循環才造成今日原鄉部落的亂象。

  最近呂副總統對原鄉部落不當的發言,非常傷到原住民的心,筆者接到曲冰村民來電表達在山上濫墾濫伐的幾乎都是外面進來的漢人,原住民長期守護山林與保護水源卻被呂副總統一席話全盤否定,誰能不痛心?

  如果有公部門願意支助,筆者可以提出集體遷村到國外的計畫。前年筆者曾帶曲冰部落近30人,到南非參與國際會議,其中有帶村民出國考察的意味。後來才知在南非的台灣原住民竟有數百人之多,他們組織了一個社團互助合作。如果政府願意,我想曲冰部落繼3次遷村之後,除有意打造永續家園外,也願意嘗試往國外遷村當先頭部隊。

  關心原鄉、關心原住民,需要的是更多的參與、更多的鼓勵,而不只是政治口號而已。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