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題-國際環境日]

綠色城市基石─社區營造經驗

作者:洪伃青

  在整體社會急劇地變動下,現代都市人冷漠疏離,近鄰不相識,以致傳統農村型社會中常見的守望相助、村民具有集體共同記憶等景況已不復見,個人主義的過度張揚,造成公共事務乏人問津,光鮮華麗的都市生活下,呈現的是一盤盤聚合不起來的散沙。無獨有偶,農村的社會結構也與以往差距甚遠,人口大量流失,資源也向城市分流,或者被城市所壟斷,使得多數鄉村樣貌幾乎是經濟不彰、鎮(鄉、村)容衰敗、基本設備缺乏、人力不足的代名詞。這兩種明顯懸殊的差異,卻都指向同一個問題,那就是社會需要革舊去弊,注入新的活力。

參與的社區

  「社區總體營造」是1994年,由文建會開始提倡推廣的地方自治政策,包含了社區營造、地方產業振興、社區意識的凝聚與提昇、鄉土教育的推動、地方文史整理與保存、社區問題的解決(涵蓋環保問題、交通問題、居住品質問題、公設問題、婦女權益問題、兒童權益問題、老人權益問題、弱勢者權益問題.......等),觸及的面向十分廣泛。而最終目的,不外乎是藉由活動的推展,以促使地區居民能夠自發地透過分工與合作,經營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在共同目標意識的凝聚下,讓社區更臻美好。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系主任胡寶林提到:「社區營造的成功,不外乎是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其中,又以「人和」為當務之急,也是最為困難的部分。首先,由於社區營造觸及的領域與關心的議題面向廣泛,執行起來往往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實際的推動工作必須集合大量的人力,從基本的當然成員──社區居民、專家學者到公部門的官方人員,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居民自發的力量

  就目前的經驗看來,社區營造必須是「由下而上」的自發性運作,才能朝永續發展的長久方向進行。在以往經驗中,外來專家學者以駐站(工作站)方式進入一個封閉型的鄉鎮,試圖重新打造新地方,但因為雙方不見得能夠有效溝通,外來者不易取得鄉民的信任,進駐的時間又有限,地方對於投入人力即興致缺缺,使得許多原為善意出發的計劃遭到擱置或阻撓,甚而使地區居民對學者專家與政府部門採敵視態度,學者專家的熱情也耗損殆盡,結果兩敗俱傷。因此,唯有激起地區居民自發性地投入社區人力動員,以自行居住的經驗與需求為前提,社區營造才有可能真正達到改善社區的目的,並且使社區居民擁有幸福安全的住家生活。

  要社區居民充分表達意見,還少不了專業者的引導與啟發,一般可見的社區動員或抗爭行動,多半是因為社區感到生命財產或人身安全受到脅迫,迸發危機感,比如停車問題、特種行業問題、垃圾場或焚化爐或發電廠的興建問題等,但由於缺乏有效的組織,這樣的動員經過一次事件的發響後就無以為繼,對於社區改善助益有限。

  一般而言,小型社區因為認同度高,人口數少,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清楚,所以動員人力是比較容易的。行政院今年舉辦第二屆國家永續發展績優獎,觀察今年「永續社區獎」獲獎的三個社區:嘉義縣民雄鄉三興社區 (鄉村型社區)、台南縣後壁鄉長安社區(鄉村型社區)、台北縣中和市世紀皇家社區(都會型社區), 與去年第一屆的「社區永續發展績優獎」:台南市金華社區、宜蘭縣大進社區、彰化縣永樂社區,相較之下,發現今年開始區分都會型與鄉村型社區的不同,也代表了兩者的經營方式有明顯迥異之處。胡寶林說:「這其中還有很多機緣的因素與操作技巧的問題,即使都會型社區看似動員人力比較困難,但有時候只需找到一兩個合適的人才,其實也就足夠了。」

  號召足夠、合適的人力投入社區營造後,為了使居民能夠持續推動社區相關事務工作,下一個階段的任務應該是重視人才的培育,社區經營才能可大可久。胡寶林認為,未來的社區營造工作,應該有較多社工領域的人員進入,以完善的訓練機制培訓這批人才,使社區發展能夠照顧到當前更多的社會問題。而在這之前,胡寶林還提到社區擁有中心或辦公室的重要性,設立一個社區居民人人皆知且認同的社區營造交流空間,事務推展與會議討論等皆可於此辦理,培訓人才時也可使用。

建立生命共同體

  同時社區意識的凝聚也不容忽視,由於社區的特色與其可能的發展方向脫離不了地緣因素,而這部分就得仰賴專家學者代為挖掘發現、或訓練社區居民對自我社區產生認知,尋找到社區居民的感情匯聚點在哪兒、關懷的議題在哪兒,透過有效結合使之產生地方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胡寶林提到,由於社區營造的推展工作屬於義工性質,而長時間的投入容易使人疲憊,因此過程中需有誘因吸引以支撐熱情。此時,專家學者應該要能帶入「成長」觀念,人員結合不能只是單一化的結社形式,當社區居民深信投入社區營造的推展工作,是可以將幸福帶入到家庭時,因互惠而產生的動力,將使社區與居民結合為真正的生命共同體。(2005-06-09)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