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題-國際濕日地]

從高山到海洋,濕地供養著我們-寫在國際濕地日之前

作者:謝洵怡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大自然從不作無用之事
Nature does nothing uselessly.
亞里士多德 (BC384-322) 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

  從古到今,人類的生活始終與溼地不可分割。詩經國風篇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還說「參差荇菜,左右流(采、芼)之」,這是形容溼地的景觀,有鳥、有水、有可停留的陸地,以及許多生長在其上的水生植物,更點出了當時人們採集荇菜做為食物的生活。荇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夏天的時候,葉腋會抽出花軸,伸出水面,長出五瓣的小黃花,黃河流域附近的人採其嫩葉作為食物。

  幾千年前的民謠,在短短的20個四字句中,就把溼地與人民的生活表現地如此動人,難怪數千年來至今,都還是老少可以朗朗上口的詩歌。溼地,就是創造出這樣的生命情調,人離不開溼地,離不開泥土與水,還有上面承載的生命與情感。水田是濕地、埤溏是濕地、養殖魚塭需要濕地、而鹽田還是濕地。

  如此看來,濕地離我們的生命一點也不遠,而事實上,我們的生活更是仰賴著濕地進行著的。缺水的時候,我們蓋起水庫,一個不夠,就多蓋幾個,但我們還是鬧水荒。二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在研究數百種動植物後,認為大自然從不作無用之事。我們想要利用自然,即使知道自然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有它的道理,始終沒能摸清楚她的性格。近幾十年來,人類社會中興起了「智慧的使用」(Wise Use)的概念。但,究竟自然該怎麼被利用?

  2004年國際濕地日的主題為:「從高山到海洋-濕地供養著我們」(From Mountains to the Sea – Wetlands at Work for Us),強調濕地和人類的生活習習相關,以及濕地對人類的重要性。環境資訊協會特地邀請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謝蕙蓮研究員提出溼地的新契機-人工溼地,以及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梁明煌教授從多年參與濕地保育的工作中,提出建立夥伴關係的重要性和經驗分享,希望能從數十年來的實務經驗中,提供未來在濕地保育工作中的參考。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